初中学生英语错误分析及教学反思.doc_第1页
初中学生英语错误分析及教学反思.doc_第2页
初中学生英语错误分析及教学反思.doc_第3页
初中学生英语错误分析及教学反思.doc_第4页
初中学生英语错误分析及教学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学生口语错误分析及教学反思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力【摘 要】学生在语言学习和语言表达中难免犯错误,作者根据在教学和听课过程中收集到的学生口语错误语料,经过整理,把学生的常见口语错误分为语音错误、词汇错误、语法错误和交际错误四大类;分析了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有母语的影响、目的语的影响、教学的影响和文化的影响四种;最后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如尊重语言学习规律,培养学生英语思维,重视语言输入的质量,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等。【关键词】错误,错误分析,纠错,文化教师在上课和观课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学生犯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带有普遍性,而有些错误只存在于少数班级或学生当中;有些错误存在于低年级,而有些错误的石化现象比较严重,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学生都会出错(张永奎 2007)。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犯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怎样认识错误、分析错误和对待错误,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以给我们的教学以启示。一、错误、失误和错误分析Corder(1981)指出了错误与失误的差别,他认为错误是由于缺乏相关语言知识所产生的不正确的语言形式,这是语言能力的缺失所致。失误是指语言学习者在实际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粗心、紧张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口误等语言行为。一般来讲,学习者有能力修正自己的口误,而对于错误,学生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错误分析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学习者错误分析能使教师发现学习者语言错误的个性和共性“错误分析”是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中学习者所犯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学习者掌握某种语言的熟练程度,研究学习者是怎样学习语言的,分析在学习语言中学习者出现错误的原因,总结在学习语言中大家多共有的难点等,从而改进教学方法,科学、便捷地学会第二语言和外语。二、错误分类1 语音错误如今英语说的能力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哑巴英语现象有所改变,但学生的发音仍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下面几个句子的一些单词: My name is James. This is a book. How to deal with our problems?英语中的一些发音,对中国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如/r/和 /l/,/m/ 和/n/,/ / 和/z/, /和/s/,/w/和/v/,/u:/ 和/u/等。例很多同学会读成My nane is Jane. 例会读成This is a book /bu:k/. 例会读成how to dear /di r/ with our problems?这些语音错误虽然暂时不会影响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但如果不注意以后可能会影响交流。2 词汇错误英语初学者因为词汇量的有限,往往会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如Its cold today. Youd better wear your coat. (put on)I dont have any money, so I cant borrow you. (lend)Im boring today. (bored)Hes father is a cooker. (cook)例和例属于近义词的误用,例是对词意义的混淆,例是词缀的误用。3. 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不同于词汇错误,它是学生对规则的记忆或理解的偏差造成的错误,也是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 I ride bike to school. Today is January, 1st. I work hardly. Do you like listening this kind of music? He said he finish his homework. English speaks in many countries. Reading books are interesting. He sat in the armchair, read books. There are some students dont understand it. He was ill, he had to stay in bed for two days. 学生初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动词,初一的BE动词,初二的动词时态,初三的动词语态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学生犯错误多。此外还有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的比较级、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非谓语动词,人称代词和物主,以及There BE 句型等。4. 交际错误在二语习得者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说出一些句子,语法和用词都没有问题,语法和用词都没有问题,但在语境中显得很不恰当。如笔者去听公开课,经常会听到下面的师生对话: T: Good morning, class.S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Your English is so beautiful. S: (Shake head) No, no例中的对话,笔者在一些公开课会经常听到,但其实学生地道的回答应该是Good morning, Mr./Miss/Mrs例中的情形也经常发生,有几次笔者借班上课,学生对于别人的赞美都表现出中国学生特有的谦虚,其实我们既然学英语,面对别人的表扬,应大方地说声 “Thank you!” 。三、错误归因(一)语际错误:母语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承载着两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用英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时,常常会不自觉地受到汉语思维习惯及汉文化的心理积淀干扰,习惯将母语中的语言规则用于外语学习中,犯错误时必然现象。I very much like English. I think its not going to rain tomorrow. Traffic is very crowded. The price is very expensive. 上述句子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就是由母语影响造成的。例和例学生用目的语的词汇加母语的结构逐字翻译,导致错误。例出现的语言错误就是由于受母语搭配影响造成的。(二)语内错误:目的语的影响 语内错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目的语内部规则的相互迁移而产生的错误。这类错误是学习者受习得目的语知识的影响而出现的,与学习者母语的干扰无关。二语习得者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犯语言错误。过度概括Who did write this book?I dont know what the matter is with you. Can 学生会根据他们对目的语的理解而创造出一些错误的语言结构。如例中,学生会认为特殊疑问句都是由特殊疑问词加主动词构成。例中,学生认为宾语从句中的动词总是应该放在名词后面才是陈述句。忽略限制规则 I would enjoy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you. This is the only thing which I am interested in. 学生记住一些规则后,往往不知道这些规则还有一些限制。例中,学生知道like/love后面既可以用不定式也可以用动名词,而误认为enjoy也是这样。例中学生知道定语从句中先行词是物,可以用that和which来引导,而不知道在only, all, everything等词后只能用that. 运用规则不完整T: How much does it cost?S: It cost one dollar. T: Do you like English?S: Yes, I like English. You can borrow this book for two weeks. 学生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能否进行交际,而对于学习规则的细节常不求甚解。例中应该用costs. 例中应该说Yes, I do. I like English. 错误的概念假设 One day it was happened He is more older than me. He works very hardly. 学习者错误地认为目的语种的B像A一样使用同一规则。例中学生错误地认为was 是一般过去时的标志。例中学生错误地认为比较级就应该用more. 例中学生错误的认为副词是以-ly结尾。(三)输入错误:教学的影响课本和教学资料会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缺乏分辨能力,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做讲授的例子、解释或者是给予的反馈都会产生诱导性错误。教师如果没有解释清楚某一语言现象或过分强调某一语言现象,都有可能误导学生。 I have no idea. /idi/ /idir/ I forget everything. /f:get/ T: How are you today?S: Fine, thank you. And you? 笔者曾经一度把forget读成/f:get/, 直到有一天一位听课的老师跟我讲我这个单词读错了,应该是/f:get/。而有一次我去听一个老师的课,发现他的几个学生都是说I have no idear. 结果我发现其实老师自己就是这么说的,结果导致了以讹传讹。例中在听课中也经常听见,几乎所有的学生回答都是一样的,而事实是每个学生的心情和感觉都是不同的,不能说是一个错误,而原因出现在我们的教材。(四)交际错误:文化的影响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具有社会和民族属性,每种文化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如果学生不知道语言背后的文化,就容易犯错误。经常会听到学生在编对话时会犯一些我们可能没注意到的错误。如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场合却不宜用please, 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都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都用“Help yourself”, 也不用“please”。如此等等四、一些教学建议(一)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创造英语氛围,培养英语语感;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朗读、模仿、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有效方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习外语同样也有道理。英语学习也要多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经常的、持之以恒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获得牢固的英语整体知识。背诵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初中生处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背诵也尤其重要。背诵有利于中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模仿也比较感兴趣,所以模仿既是一种练习形式又是学习语音语调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所在的学校初学阶段几乎天天都有听音模仿背诵作业,每个学期都会有模仿背诵比赛,效果很好;平时笔者在课堂上页经常教给学生一些小诗、谚语、绕口令等,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连读停顿等,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朗读、模仿、背诵能够培养学生脱口而出的能力,提高语言产出的质量。给学生机会,培养英语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作用。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用所学的英语去表达自己周围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如值日生报告、当小老师、小播音员、讲故事等,让英语课堂充满乐趣。我们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背书、模仿、英语演讲、英语海报、英语歌曲、英语知识竞赛等,并鼓励不同层次和基础的学生参与到不同的活动当中去,去体验学英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二)尊重语言学习规律Krashen“习得”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学得”是指(通常是在正式的教室环境中)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的显性知识学得与习得;在口语交际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对言语进行监察,所以出现了虽然学生知道某个语法现象,但却出错的情况。学得与习得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有些学校从初一开始就充斥这语法讲解和中考题的模拟,这无疑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损害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笔者所在的学校初一特别注意学生语音语调的纠正和模仿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初二时指导学生阅读,扩大词汇量,初三时语法稍作讲解,学生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语法教学应打破传统“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把课堂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去探究语言现象、归纳总结语言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学生所学的新的语言材料还需要大量的操练来巩固,俗话说“熟能生巧” ,只有反复的操练才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的单词、句型和表达法,进而去运用它们。要熟练掌握一种句型, 达到运用自如、不假思索的程度, 必须由浅入深进行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和交际操练。必要的机械操练不可少,但老师要少做,要使操练变得有意义,设计“信息沟”, 让学生在交际中操练,在用中学会新的句型。教师还要创造情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和话题自由交谈,并且在他们说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说的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积极参加练习的兴趣。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错误是学习者语言能力欠缺的一种体现,失误则是学习者言语行为失败的表现。在口语教学中,纠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把握好学习者口语表达的准确与流利之间的关系。在课堂口语教学中,对口语错误应保持警惕性,对学生犯错误应有预见性,对于不同类型的错误应当采取不同的纠正策略,也就是把握重难点。同时也不要怕学生犯错误,鼓励他们犯错误,毕竟学习要靠他们去体验,犯错误的过程也是学习、进步的过程。 学习者犯语言错误时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教师要处理好纠错与鼓励的关系,准确与流利的关系,分析学生语言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纠正。(三)重视语言输入的质和量语言输入的质笔者在听课过程当中,也经常会发现有些老师本身有些音或单词就读得不准确,用词不规范,表述不严谨,比如宾语从句中从句的语序问题,结果导致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课堂用语应做到少而精,要避免教师抢夺学生话语权的现象,教师帮助的关键在于启发,绝非代劳(鲁蓉蓉 2009)。教师应善于利用磁带、各种音频、视频、报纸来辅助教学,毕竟这些媒体上的语言比我们老师的语言要来得地道和准确。笔者所在的学校听音模仿已经成为一项常规作业,报刊阅读也是一种常规教学形式,效果很好。学生的模仿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而我们老师应该创造条件给他们以机会。语言输入的量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学的“精”,即对课本知识的挖掘,其优点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了解语言规则,缺点是有时候把课本分割地支离破碎。“泛”的教学有助于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多读,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注意提供更多的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阅读,去体会、发现语言中的一些规律。我们还可以在校园里还可以通过宣传栏和板报开辟英语学习园地,介绍一些习惯用语,名言名句,利用这些展板定期进行英语文化宣传。鼓励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四)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应该是一体的,是贯穿于整个外语教学的主线。这就要求教师要构建系统的、整体性的教学理念,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看成一个整体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外语教学的过程。挖掘教材中的文化教材是中学生获得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其中的文化意蕴,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词汇、句子、篇章等进行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多层次的文化意识渗透。教师应创造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必要的外国文化氛围之中。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注意积累文化背景知识。举办一些有关文化习俗方面的讲座。课后帮助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有关文化、交际知识的活动。我们可以采用中英文化比较分析的方法,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差异,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增加在交际时根据英语文化调整自己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可以采用讨论、评述或填写表格等比较方式。表格对比法因其直观清晰、易于操作的优点收到学生的欢迎。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词汇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对词汇的文化背景进行介绍。如英语中的peasant一词,在英语中指的是收入低下、没有受过教育、不懂礼貌、举止粗鲁的人,是封建生产关系所束缚的农业生产者,含有贬义。而汉语中的农民,指的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没有贬义。现在英语中要表示“农民”时,应用farmer.句子的文化内涵也同样丰富,比如在讲解定语从句时,我们可以看出,英语的句子习惯把重要信息放在后面,重视末端重量,看起来如同松鼠;而汉语的句子却习惯把重要信息置于前面,看起来像狮子。这样一讲,学生不仅了解了英语语言的句式差异,更让原本呆板的课堂栩栩如生起来。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文化仅仅是了解或理解英语文化知识及其差异还远远不够,使学生有效地、得体地将其运用于交际是最终目的,所以必须创设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文化知识,体验和感悟文化内涵,增强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举办英语文化产品展览;开展英语文化实践活动;组织文化观念交流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交际活动。通过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还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采取对话、表演、竞赛、唱歌、做游戏、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英语中有许多成语、谚语包含着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有选择的教给学生。五、结束语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