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及其管理措施.doc_第1页
探讨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及其管理措施.doc_第2页
探讨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及其管理措施.doc_第3页
探讨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及其管理措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讨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及其管理措施【摘要】目的:探讨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基本情况,并总结其针对性管理措施。方法: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使用的各种毒性中药,通过分析其用法用量基本现状,制定出针对性管理措施。结果: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存在着较多问题,而通过针对性管理措施的有效实践,毒性中药用法用量、管理水平等均得到了有效提升,较之管理之前,其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及其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用药有效性和生存质量,而提升毒性中药品种整体管理水平是保证患者生命不受威胁的重要举措,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关键词】毒性中药;品种;用法用量;管理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疾病类型、疾病发生几率也随着增加,不仅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对于人类生命健康也造成极大威胁。在对各种疑难杂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药方被挖掘出来,而这些药方中通常包含着各种毒性中药,尽管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由于缺乏对各种毒性中药品种的管理,以至于使用不当、错误使用等情况的频繁发生,致使用药安全受到威胁。鉴于此,笔者将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使用的各种毒性中药视作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用法用量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管理措施,旨在提升毒性中药整体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现将研究程序作详细报道。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使用的各种毒性中药,包括蓖麻子、生川乌、木鳖子、生白附子、千金子霜、生草乌、华山参、巴豆霜、朱砂以及马钱子等。1.2方法我院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基本现状及管理现状如下:管理法规极其落后。就目前而言,对各种毒性中药进行日常管理时,其参考标准为上世纪末期所颁布的管理办法,其年份相对久远,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管理需求。尽管已对部分管理办法进行增修或删减,但随着毒性中药整体使用频率的增大,人们的认识度也得到了提升,加之各种新型药品的出现,管理办法当中出现了较多盲区,也未对各种药物的用法用量进行明确规定,这无疑会增大用药风险。管理技术标准和法规之间不具协调性。上世纪所制定的管理办法中列举出毒性中药共二十七种,但2005年的中国药典中却只包含着十八种,其中部分管理法规与规范内容中,未能认真收集和整理毒性中药品种及其用法用量,以至于相关规范与标准的制定出现较大难度1。除此之外,管理办法还明确要求毒性中药购买剂量与使用剂量均不能超过两日极量,然而其他相关法规中却标注为常用量,在一日剂量方面未进行明确限定和标注。同时,在常用量的限制和使用剂量等方面都有不合理的情况。法律法规和培训工作之间的融合度相对较低。当前,医护人员获取毒性中药相关知识的主要方式为学校专业教育、院内在岗培训、临床实践锻炼等。但是,学校专业教育、院内在岗培训等环节的知识体系和国家药物相关管理文献、法律法规等都存在着差异,在观念层面也有一定区别,以至于医务人员调配毒性中药时无法有效把握其用法用量,不仅使药物的药效无法有效发挥,还可能会危及机体生命健康。1.3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2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2.结果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表现出的问题主要为管理法规极其落后、管理技术标准和法规之间不具协调性、法律法规和培训工作之间的融合度相对较低等方面。而通过针对性管理措施的有效实践,毒性中药用法用量、管理水平等均得到了有效提升,较之管理之前,其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3.讨论为了提升毒性中药在用法用量等方面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必须对其使用程序进行全方位管理,而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建立健全的毒性中药品种遴选指标。当前,毒性中药品种在分级方面缺乏规范性标准,划分等级也以毒性强弱作为其唯一标准,标注内容包括大毒、小毒和有毒三种,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随意性。同时,对于药物剂量、毒性效果以及药物效果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未进行明确解释2。鉴于此,在管理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时,应对药物剂量和毒效、药物剂量和药物效果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和说明,同时深入分析药物机制、药物效果以及毒性来源、毒性成分等信息,再按照药物的不可逆性特征、毒性程度和药物剂量之间呈现出的关系、不耐受程度等信息,制定出适合该医疗机构的毒性中药品种遴选指标。建立健全的毒性中药品种管理机制。社会生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毒性中药基本管理办法同样需要随之进行更新和改变,从而确保管理办法符合现实需要。同时,针对部分新型毒性中药,需对其进行重新编制,并剔除已淘汰的所有药物。当前,新增药物包括地胆、三分三、千金子霜、丁公藤、草乌叶、葛上亭长、关白附、木鳖子、香加皮、商陆、强心苷类、芫花以及夹竹桃等3。创建毒性中药统一的法定质量指标。在更新药典的基础上,应将全部毒性中药均编制入药典中,不断完善其质量标准。针对药物成分与毒性成分均为定量的药物,需予以定量检测和控制,确保用法与用量的精准性。此外,加强对毒理和药效的分析,规范其用法用量,同时标准药物剂量和药物极量。针对外用型药物,应详细说明其涂膜面积和使用剂量,以防使用环节出现错误。而对于煎煮环节表现出敏感性的药物,需详细说明药效、毒性和煎煮间的关系。经研究表明,毒性中药品种的用法用量通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管理环节也存在着许多漏洞。而为了提升毒性中药品种的用药用量整体精准性,需予以针对性管理措施,加强对其使用环节的全方位管理,从而提升其使用效率。【参考文献】1曾聪彦,梅全喜.中国药典2010年版毒性中药品种增修订概况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08):2108-2109.2王丹.循环理论在毒性中药临床使用中的应用J.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