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蒸法ppt.ppt_第1页
中药炮制学蒸法ppt.ppt_第2页
中药炮制学蒸法ppt.ppt_第3页
中药炮制学蒸法ppt.ppt_第4页
中药炮制学蒸法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蒸煮燀法 2 概述 水火共制法清水 酒 醋 药汁等固体辅料 豆腐 3 第一节蒸法 4 一 含义将净选后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 清蒸 装入蒸制容器内用水蒸气加热或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称为蒸法 5 二 蒸制的方法 清蒸 加辅料蒸 6 三 蒸制目的 1 改变药性 扩大用药范围 2 减少副作用 7 3 保存药效 利于贮存 4 便于软化切片 8 四 注意事项 1 需用液体辅料拌蒸的药物应待辅料被吸尽后再蒸 2 蒸制时一般先用武火 待 圆气 后改为文火 保持锅内有足够的蒸汽即可 但在非密闭容器中酒蒸时 要先用文火 防止酒很快挥发 达不到酒蒸的目的 9 3 须长时间蒸制的药物 应不断添加水 以免蒸气中断 切勿蒸干 4 加辅料蒸制完毕后 若容器内有剩余液体辅料 应拌入药物进行干燥 5 蒸制时要注意火候 时间太短 达不到蒸制目的 时间过长 则影响药效 有时药物可能 上水 难于干燥 10 何首乌 来源 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orumThunic 的干燥块根 11 炮制规格 何首乌 制首乌 炮制方法 何首乌除去杂质 洗净 稍润 切厚片或块 干燥 12 制首乌取生首乌片或块 用黑豆汁拌匀 润湿 置非铁质蒸制容器内 密闭 蒸至液汁被吸净 药物呈棕褐色时 取出 干燥 何首乌每100kg 用黑豆10kg 13 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kg 加水适量 约煮4小时 熬汁约15kg 黑豆渣再加水煮3小时 熬汁约10kg 合并得黑豆汁约25kg 14 15 何首乌不规则圆形厚片或小方块 表面淡红棕色 云锦花纹 异型维管束 周边红棕色或红褐色 皱缩不平体重质坚 味苦涩 成品性状 16 制首乌黑褐色或棕褐色厚片或小方块 微粗糙 凹凸不平 有光泽 气微 味淡而微甘 17 炮制作用及应用 何首乌苦泄性平兼发散 具解毒 消肿 润肠通便的功能 用于瘰疬疮痈 风疹瘙痒 肠燥便秘 如何首乌散 18 制首乌增强了补肝肾 益精血 乌须发 强筋骨的作用 消除了生品滑肠致泻的副作用 用于血虚萎黄 眩晕耳鸣 须发早白 腰膝酸软 如七宝美髯丹 19 炮制研究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蒽醌类成分总蒽醌 结合型含量减少 游离增加磷脂 糖制品含量增加游离蒽醌 二苯乙烯苷 20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滋补 抗衰老 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补益作用降胆固醇 保肝作用对抗免疫抑制作用抗菌作用提高SOD活性 清除氧自由基 21 工艺研究 何首乌经黑豆拌蒸32小时制品色泽乌黑发亮 外观质量最好 传统的工艺 蒸汽压力锅清蒸法 22 黄芩 来源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23 炮制规格 黄芩 酒黄芩 黄芩炭 炮制方法 黄芩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24 1 蒸至 圆气 后半小时 质地软化 取出 趁热切薄片 干燥 2 将净黄芩经沸水煮10分钟 闷约8 12小时 至内外湿度一致时 切薄片 干燥 25 酒黄芩取黄芩片 加黄酒拌匀 稍闷 待酒被吸尽后 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微干 深黄色 黄芩每100kg 用黄酒10kg 黄芩炭取黄芩片 热锅 武火炒至药物外面焦褐色 里面深黄色 取出 26 黄芩类圆形片深黄色 边缘粗糙车轮纹质硬而脆 成品性状 27 酒黄芩棕褐色 略有酒气黄芩炭黑褐色 有焦炭气 28 29 炮制作用及应用 清热泻火解毒力强 三焦热盛 壮热烦躁 入血分 升腾 缓和苦寒 上焦肺热 肌表湿热 清热止血 崩漏下血 吐血 衄血 30 炮制研究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黄芩苷酶解成黄芩素 31 32 质量要求 黄芩片和酒黄芩含黄芩苷 C21H18O11 不得少于8 33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解热 利胆 利尿 降压 镇静 抗菌抗炎作用生黄芩免疫吞噬能力酒炙黄芩抗菌解热炮制品 34 女贞子 来源 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规格 女贞子酒女贞子 35 炮制方法 1 女贞子除去梗叶杂质 洗净 干燥 2 酒女贞子取净女贞子 用黄酒拌匀 稍闷后置罐内 密闭后置水中炖 或直接通入蒸汽至酒完全吸尽 女贞子黑润时 取出 药物辅料比5 1 36 成品性状 女贞子椭圆形或倒卵形 略弯曲 表面灰黑色或紫黑色 皱缩 皮软而薄 酒女贞子黑褐色 表面附有白色粉霜 微有酒气 37 炮制作用 女贞子 清肝明目 滋阴润燥 多用于肝热目眩 阴虚肠燥便秘 酒女贞子 补肝肾作用增强 多用于头晕耳鸣视物不清 须发早白等 38 炮制研究 女贞子含齐墩果酸 甘露醇 葡萄糖 棕榈酸 甘油酸 硬脂酸 氨基酸及锌锰等无机元素 39 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炮制后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明显升高 白色粉霜为齐墩果酸 同时改变了细胞壁的通透性 产生助溶和脱吸附作用 40 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齐墩果酸 强心利尿作用甘露醇 缓泻作用葡萄糖 油酸等 滋补强壮酒制品齐墩果酸含量高 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 抗炎抑菌作用 41 地黄 来源 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炮制规格 鲜地黄 生地黄 熟地黄 生地炭熟地炭 42 炮制方法 1 鲜地黄取鲜药材洗净泥土 除去杂质 用时切厚片或绞汁2 生地黄取干药材 除去杂质 用水稍泡 洗净闷润 切厚片 43 3 熟地黄 1 取净生地 加黄酒拌匀 隔水蒸至酒吸尽 显乌黑色光泽 味转甜 取出 晒至外皮粘液稍干 2 取净生地 蒸至黑润 取出 晒至八成干 切厚片 干燥 44 4 生地碳取生地片 武火炒至焦黑色 发泡 鼓起时 取出放凉 或用闷煅法煅炭 5 熟地炭取熟地片 武火炒至外皮焦褐色为度 取出放凉 或用闷煅法煅炭 45 成品性状 鲜地黄纺锤形或条状 表面浅红黄色 弯曲的皱纹 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 切面黄白色 橘红色油点 46 生地黄不规则圆形厚片 表面棕黑色或乌黑色 中间菊花纹 47 熟地黄表面乌黑发亮 质而柔软 易粘连 微有酒气 48 生地炭 熟地炭表面焦黑色 有光泽 熟地炭较生地炭色深 49 炮制作用 鲜地黄清热生津 凉血止血 用于热邪伤阴等 生地黄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用于热病烦躁等 50 蒸制熟地黄药性由寒转温 功能由清转补 酒制补阴血 行药势 通血脉 熟地滋阴补血 益精填髓功能 用于肝肾阴虚 目昏耳鸣 腰膝酸软等 51 生地炭入血分凉血止血 吐血 衄血 崩漏等 熟地炭补血止血为主 52 炮制研究 地黄 环烯醚萜 单萜及其苷类 糖类 氨基酸 有机酸 无机元素 53 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梓醇含量炮制前后有显著的不同生地加热蒸制后 多糖转变为单糖 易于在体内吸收黑如漆 甜如饴 5 羟甲基糠醛含量0 2 0 3 54 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鲜地黄汁 鲜地黄水煎液 干地黄水煎液均有增强免疫性更能 鲜地黄汁强于干地黄水煎液 55 熟地黄利尿 镇静 降压 减低胆固醇 改善脑血流量的功效 鲜地黄汁或鲜地黄煎液可治疗出血性疾病 地黄炭有止血作用 56 工艺研究高压和高温热穿透作用可使药材容易蒸透 蒸制4小时可达到 黑如漆 甜如饴 的质量要求 57 质量控制利用5 羟甲基糠醛与2 4二硝基苯肼形成棕红色苯腙化合物 在493nm处有最大吸收 58 黄精 来源 百合科植物滇黄精 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 59 炮制方法 1 黄精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略润 切厚片 干燥 2 酒黄精黄酒拌匀 隔水蒸至酒被吸尽 色泽黑润 3 蒸黄精净黄精 反复蒸内外滋润黑色 60 成品性状 不规则厚片 外皮淡黄色至黄棕色 有 鸡眼 状茎痕 切面角质 淡黄色至黄棕色 嚼之有黏性 61 酒制黄精形如黄精 表面棕褐色 有光泽 质柔软 62 炮制作用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 健脾 润肺 益肾功能 生品具有麻味 刺入咽喉 蒸后补脾益肺作用增强 并可除去麻味 酒制后 更好的发挥补益的作用 63 炮制研究 黄精中含有多糖 氨基酸 粘液质等 黄精炮制后 水醇浸出物比生品增加 总糖量减少 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增加 炮制后刺激性消失 黄精多糖炮制前后作用相同 均能提高免疫功能 64 肉苁蓉 来源 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管花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 来源 肉苁蓉酒肉苁蓉 65 炮制方法 1 肉苁蓉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浸泡 润透后切片 干燥 有盐质者 先将盐分漂净后再切厚片 干燥 2 酒苁蓉肉苁蓉片 加黄酒拌匀 隔水炖至酒被吸尽 表面先黑色或灰黄色 取出 干燥 66 山茱萸 来源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炮制规格 山萸肉酒山茱萸蒸山茱萸 67 炮制方法 1 山萸肉取原药材 洗净 除去杂质及果核 2 酒山萸肉山萸肉 黄酒拌匀 置容器内 密闭 隔水加热 炖至酒被吸尽 色变黑润 药物辅料5 13 蒸山萸肉先武火后文火 至外皮层紫黑色 68 成品性状 生山萸肉 不规则片状 肉厚质柔 皱缩 紫红色或紫黑色 69 酒山萸肉蒸山萸肉表面显紫黑色 质滋润柔软 70 炮制作用 山茱萸补益肝肾 涩精固托的功能 生品敛阴止汗力强 蒸制补肾涩精 固精缩尿 酒制后降低其酸性 滋补作用强于清蒸品 71 炮制研究 炮制品种没食子酸含量高蒸 煮制可使鞣质分解 工艺研究 加压蒸制 72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 Turcz Baill 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 etWils 的干燥成熟果实 前者习称 北五味子 后者习称 南五味子 73 五味子 74 炮制方法 1 五味子除去杂质 用时捣碎2 醋五味子取净五味子 加醋拌匀 蒸至醋被吸尽 表面显紫黑色 取出 干燥 药物 辅料 100 15 75 3 酒五味子取净五味子 加酒拌匀 蒸至酒尽转黑色 取出 晒干 药物 辅料 100 20 4 蜜五味子取炼蜜用适量水稀释 加入五味子 拌匀 用文火加热 炒至不黏手药物 辅料 100 10 76 五味子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 表面红色 紫红色或暗红色果肉柔软 2020 3 10 77 可编辑 78 成品性状 醋制五味子表面棕黑色或乌黑色 质柔润或稍油润 微有醋气 79 酒五味子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 质柔润或稍显油润 微有酒气 蜜五味子色泽加深 略显光泽 味酸 兼有甘味 80 炮制作用 五味子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 补肾宁心 生品 敛肺止咳止汗 醋制收敛之性增强 涩精止泻作用增强 酒制后益肾固精作用增强 用于肾虚遗精 蜜制后补益肺肾作用增强 用于久咳虚喘 81 炮制研究 五味子主含挥发油 木脂素类 有机酸 叶绿素甾醇等 炒五味子 酒蒸五味子 醋蒸五味子具有强壮作用的木脂素成分煎出量较生品高 醋制后有机酸煎出量显著增加 82 天麻 来源 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83 炮制方法 取原材 除去杂质及黑色泛油者 洗净 润透蒸软 切薄片 干燥 84 成品性状 不规则薄片 角质样 半透明 有光泽 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 85 质量要求 天麻素不得少于0 20 炮制作用 平肝熄风定惊的功能 用于头痛眩晕 肢体麻木 小儿惊风等 蒸制后便于切片 同时可破坏酶 保存苷类成分 86 炮制研究 天麻含香荚兰醇 香荚兰醛 维生素A类物质 苷 结晶性中性物质 微量生物碱 黏液质等 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 其含量约为0 025 现已能人工合成天麻素 天麻苷 天麻苷元及其类似物 近证明天麻多糖也是天麻的有效成分之一 87 鲜天麻直接晒干和烘干天麻素含量明显降低 天麻苷元的含量相应增加 蒸制后干燥 天麻素含量明显增加而苷元含量较少 88 比较蒸切 润切 烘切天麻饮片中天麻素的含量 结果以蒸切片含量最高 分别为0 6926 0 1585 0 3068 水 醇浸出物以蒸切片为最高 89 木瓜 来源 蔷薇科木瓜属植物木瓜与热带水果番木瓜科木瓜 番木瓜 90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略泡 蒸透 趁热切薄片 干燥 筛去碎屑 91 成品性状 木瓜为类月牙形薄片 表面棕红色 有皱纹 周边红色或棕红色 气香 味酸 92 炮制作用 木瓜具有平肝舒筋 和胃化湿的功能 用于湿痹拘挛 腰膝关节酸重疼痛 93 炮制研究 木瓜含黄酮类 皂苷 鞣质 还原糖 蔗糖等 皱皮木瓜总黄酮含量 生品0 9995 蒸制2 525 炒制品3 830 94 光皮木瓜总黄酮含量 生品2 301 蒸制品3 510 炒制品4 387 说明加热处理对木瓜总黄酮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95 第二节煮法 96 水煮三沸 百毒俱消 降低毒性 以煮法最为理想改变药性 增强疗效 药汁煮清洁药物 豆腐煮 97 98 注意事项1 大小分档 分别炮制2 适当掌握加水量3 适当掌握火力 先武火后文火 4 煮好后出锅 及时晒干或烘干 99 川乌 处方用名 生川乌 制川乌 100 炮制方法 生川乌取原药材 拣净杂质 洗净灰屑 晒干 101 制川乌取净川乌 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 取出 加水煮沸4 6小时 或蒸6 8小时 至取个大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 口尝微有麻舌感时 取出晾至六成干 切厚片 干燥 102 质量要求 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 C34H47NO11 计 不得过0 15 生物碱以乌头碱 C34H47NO11 计不得少于0 20 103 切开无白心 口尝微有麻舌感口尝遵循如下原则 舌尝部位应在舌前1 3处 取样100 150mg 在口中嚼半分钟 咀嚼当时不麻 经2 5分钟出现麻辣 舌麻时间维持20 30分钟才逐渐消失 104 炮制作用 具有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的功能 生川乌 有大毒 制后毒性降低 可供内服 用于风寒湿痹 肢体疼痛 105 炮制研究 化学成分 含总生物碱0 82 1 56 其中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约占一半 水溶性低1 3300 剧毒2mg可使人中毒 3 4mg致人死 有麻辣味1 10000水溶液即可引起舌刺痛 106 川乌中主要毒性成分 降低毒性关键 酯键 不稳定 遇水 加热易被水解或分解 107 乌头碱 108 109 工艺研究根据去毒的原理采用加压蒸制 110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抗炎镇痛作用乌头碱 中乌头碱 次乌头碱强心作用去甲乌药碱 去甲猪毛菜碱 111 远志 来源 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 112 炮制方法 1 远志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略洗 润透 切断 干燥2 制远志取甘草 加适量水煎煮两次 合并煎液浓缩至甘草的10倍 再加入净远志 用文火煮至汤被吸尽 113 蜜制远志取炼蜜 加热少许开水稀释 淋入制远志段中 稍闷 用文火炒至蜜被吸尽 药色深黄 略带焦斑 疏散不黏手为度 100 20 114 成品性状 小圆筒形节状小段 有横皱纹 质脆 易折断 断面黄白色 嚼之有刺喉感 115 制远志味甜 嚼之无刺喉感 蜜远志显棕红色 稍带焦斑 116 炮制作用 远志安神益智 祛痰 消肿 生品 戟人咽喉 多外用 117 甘草制 缓和燥性 消除麻味 防止刺喉 安神益智为主 用于心神不安 惊悸 失眠 健忘 蜜制 增强化痰止咳的作用 多用于咳嗽 痰多 难咳出者 118 炮制研究 远志主含三萜皂苷类等 远志皮中皂苷含量12 1 远志心为0 428 远志皮祛痰作用 抗惊厥作用和溶血作用及毒性强于远志木心 119 质量要求 以干燥品计 含远志酸不得少于0 70 120 吴茱萸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石虎 疏毛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 炮制规格 吴茱萸 制吴茱萸 盐吴茱萸 121 炮制方法 吴茱萸 除去杂质 制吴茱萸 取甘草捣碎 加适量水 煎汤 去渣 加入净吴茱萸 闷润吸尽后 炒至微干 取出 晒干 每100kg吴茱萸 用甘草6kg 盐吴茱萸盐水炙或盐水煮 122 成品性状 吴茱萸 球星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 外表暗黄绿色 或墨绿色 粗糙 气香浓烈 123 甘草制 色泽加深 气味稍淡 盐制后 表面颜色加深 香气浓郁 124 炮制作用 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止泻 生品小毒 多外用 以散寒定痛力强 用于口腔溃疡 牙痛等 125 炮制后 能降低毒性 缓和药性 用于厥阴头痛 寒疝腹痛 寒湿脚气 经行腹痛 脘腹胀痛 呕吐吞酸 五更泄泻 外治口疮 高血压 126 炮制研究 吴茱萸主要含生物碱及挥发油类成分 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炒品生物碱含量高于烘品及晒品 127 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吴茱萸不同炮制品均有镇痛抗炎的作用 以甘草制吴茱萸作用最强 镇痛作用 盐制品强抗炎作用 甘草制品强止泻作用 无明显差异 128 3 质量控制生物碱的显色反应进行鉴别生物碱含量 挥发油及水浸出物含量 129 第三节燀法 130 一 定义 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 取出 分离种皮的方法 131 二 燀制的主要目的1 在保存有效成分的前提下 除去非药用部位2 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132 三 燀制的操作方法先将多量清水加热至沸 再把药物连同具孔盛器 一起投入沸水中 稍翻烫片刻 约5 10min左右 加热烫至种皮由皱缩到膨胀 种皮易于挤脱时 立即取出 浸漂于冷水中 捞起 搓开种皮 种仁 晒干 筛去种皮 133 四 注意事项1 水量要大 以保证水温 一般为药量的10倍以上2 待水沸后投药 加热时间以5 10分钟为宜 以免水烫时间过长 成分损失3 燀法去皮后 宜当天晒干或低温烘干 否则易泛油 色变黄 影响成品质量 134 苦杏仁 处方用名 苦杏仁 杏仁 燀杏仁 炒杏仁 135 来源 蔷薇科植物山杏 西伯利亚杏 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规格 苦杏仁 燀杏仁 炒杏仁 136 炮制方法 1 苦杏仁取原材 筛去皮屑杂质2 燀杏仁净杏仁置10倍量沸水中 加热约5min 种皮膨起即捞出 3 炒杏仁取燀杏仁文火炒至微黄色 略带焦斑 137 成品性状 苦杏仁扁心形 表面黄棕色或深棕色 燀杏仁无种皮 表面乳白色 特殊香气 炒杏仁表面微黄色 偶带焦斑 138 炮制作用 苦杏仁性味苦 微温 有小毒 归肺 大肠经 具有降气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的功能 生用有小毒 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易中毒 139 制后可降低毒性 使用药安全 燀杏仁可除去非药用部位 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提高药效 又可破坏酶 保存苷 作用与生杏仁相同 140 炒制后性温 长于温肺散寒 作用与生苦杏仁和燀苦杏仁相同 多用于肺寒咳喘 久患肺喘 如补肺平喘的杏仁煎 141 质量要求 苦杏仁 燀杏仁 炒杏仁含苦杏仁苷 C20H27NO11 均不得少于3 0 质量控制 闻气味苦味酸试纸 142 炮制研究 化学成分 含苦杏仁苷约3 脂肪油约50 另含氨基酸 蛋白质 挥发性成分等炮制原理 杀酶保苷传统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