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院本科论文格式汉语.doc_第1页
旅院本科论文格式汉语.doc_第2页
旅院本科论文格式汉语.doc_第3页
旅院本科论文格式汉语.doc_第4页
旅院本科论文格式汉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钻石模型”的农业产业集群研究(小二,黑体,居中) 以陕南茶产业为例(四号,黑体,居中)1 引言 (一级标题为四号黑体,段前段后各6磅,行间距为20磅。各级标题序号按照1;1.1;1.1.1;(1);.的层次排列)产业集群是近几年来备受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现象。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引起了经济地理学家的浓厚兴趣,一方面是因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独立结构、运行机制和演化规律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产业集群具有特殊的经济效率,在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中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产业集群理论应用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地理临近性和产业关联性为特征的农业产业集群使农业的许多弱点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使农业实现区域化布局,网络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竞争地位和比较利益(2005)。参考文献一律在括号中标出出处年份,在文末参考文献处以音序排列并标号“钻石模型”作为研究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多被应用于工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然而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结构的优化升级,该模型同样可以应用到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其中,荷兰、法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已趋成熟。(正文内容为小四宋体,行间距为20磅。)将农业产业集群应用到国内的经济发展研究意义深远。首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对推进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其次,与陕北、关中相比,陕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单一。陕南茶产业作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已经初步具备集群化发展的条件。因此,进一步发展陕南茶产业集群对陕南经济的腾飞,甚至陕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再次,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陕南茶产业的产业布局混乱且各自独立,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互助和互补关系,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从而严重制约了陕南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因而,根据陕南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从“钻石模型”各要素对该地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新思路对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 文献综述(尽量不要把标题单独放在页末,前一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距)2.1 国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二级标题为为小四,宋体,顶格,段前段后各6磅,行间距为20磅)国外发达国家对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已趋成熟,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Oklahoma商务部(2005)从集群活动的角度把集群活动概括为农业生产、农业支持、增值加工的统一体;Empire State Development(2004) 从集群的组成角度认为食品加工业集群由三个子集群组成:农业生产子集群、食品加工子集群、农场投入制造子集群。国际经合组织(OECD)把农业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二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以克鲁德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则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三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一般认为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消费需求因素、市场竞争因素。四是农业产业集群政策,在这方面主要是提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并强调农业区域集群的规划。可见,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倾向于模块化研究,侧重于对集群要素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要素的分析研究,以便于制定发展政策。2.2 国内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目前,我国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向会娟(2004)和曹明宏(2004)结合产业集群的概念,将农业产业集群定义为“以农业活动为中心,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柔性集聚,为共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密集合作网络”。尹成杰(2006)则是从龙头企业发展的角度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所谓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指的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农业流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因此,农业合作网络与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两个重要的要素。 宋一淼(2006)、刘春玲(2006)、李继红(2006)等学者在对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之探讨一文中把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类型划分为以下五种: 一是根据地区区位优势,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农业产业集群;二是依据科技、专业优势建立的高科技农业产业集群;三是以市场为依托型;四是外资带动型;五是改制企业经过繁衍和集聚形成的4。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产业集群属于第一种类型,但是可以通过不断发展演变为后几种类型。宋玉兰(2005)和陈彤(2005)通过对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探析认为农业产业集群具有网状的产业链、以农户作为基础单位、建立和完善农业合作体系、基础设施现代化、地方文化根植性强等五个方面的特征。尹成杰(2006)认为农业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程度高、农户间、企业间协作配套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程度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快、龙头企业为核心力量、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具有敢于创新的领导机构和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等八个特点。曹庆穗(2010),严俊文(2010)在对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关联产业联系不紧密,支持农业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不健全,他建议应壮大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集群的链条。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方面,学者们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给予不同的定义,但其实质都是相同的。首先,这些概念强调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或农业关联企业为基本单位的;其次,都指出农业产业集群是以网络方式结合的有机整体;第三,都指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空间和地域集聚的特性。另一方面,以上各种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分类实际上是出于不同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的需要,对农业产业集群进行的分类,选取的分类标准不同, 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但同样可以发现学者们在针对农业产业集群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的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对影响农业产业集群各要素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3.1 基本概念产业集群这个概念源自美国商学院波特于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他对产业集群的界定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农业产业集群是对产业集群概念的延伸,它是指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农业流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3.2 理论基础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从工业集群开始的。农业作为传统产业,仅作为工业的辅助产业,并未引起学者的重视。但随着分工的细化和经济的发展,围绕当地特色农业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集群,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和法国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可大致分为两类,即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与微观经济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就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农业区位论与微观经济理论方面的钻石模型理论作为文章研究对象的理论支撑。3.2.1 农业区位理论 (三级标题为小四宋体,段前段后为0磅,行间距为20磅。标题序号前不要空格。)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会需求条件政府要素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图1 钻石模型Fig.1 Diamond Model (图表标注格式见下页)()德国著名学者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解释了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虽然该理论是建立在诸多的假设条件上,但揭示了作为对自然条件具有特殊要求的农业,在进行产业区位选择时不仅要考虑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同时要考虑交通、距离等经济区位条件。这些因素对农产品的产量、品质、成本等影响较大,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地域分异。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地域分异的空间表现形式,因此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为农业产业集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3.2.2 “钻石模型”理论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创立了竞争优势理论,即“钻石模型”理论(见图1)。该理论主要由投入要素状况,需求状况,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这四个条件构成,同时还有机遇和政府因素。他认为产业集聚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集群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创造出专业化制度等集体财富,而且能改善创新条件,利于新企业的形成。同时该理论从克服分散性,降低生产成本方面阐述了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原因,为研究农业产业集群在市场竞争中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基础。(图表要有中英文名称。图的名称在图下方,表的名称在表上方。图表名称为5号宋体,英文为5号Times New Roman。图表内的文字和注记为5号或小五号宋体。)具体图表示例如下: 表1 道德的标准(宋体,五号,加粗,居中) Tab.1 Moral Standard(Times new Roman,五号,加粗)自尊 (表内容宋体,五号或小五号) 图1 花园(宋体,五号,加粗,居中) Fig.1 Garden(Times new Roman,五号,加粗)4 国外典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基于“钻石模型”各要素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自然禀赋的特定条件以及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也存在差异。有的只是在某些具体产品的生产上,根据不同的品种与品质进行明确的区域划分的集群初级阶段;有的则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农业产业集群,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进入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这里重点介绍并分析荷兰、法国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以期能够为国内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新思路。4.1 以科技创新与企业竞争著称的荷兰农业产业集群4.1.1 荷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荷兰是欧盟的第六大经济体,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农业有多 参 考 文 献(宋体,小三,加粗,居中)总体说明:参考文献以音序排列,中文在先,英文在后。用阿拉伯数字标出。中文文献用宋体格式,英文文献用New Times Roman格式。具体要求如下:1. 参考文献格式按照人文地理期刊的格式要求整理。2. 参考文献的内容一般要包含:作者(如果是多位作者,要罗列至第三位作者.文献名称文献标识码.期刊名称,发表时间,卷(期):起止页码.3. 参考文献要注意筛选,体现本学科的学术特性,要有体现最新的研究进展文献4. 参考文献为5号宋体,数字与英文为5号Times New Roman.行间距可为20磅)具体各类文献引用的写法示例如下(见蓝色字体1-7的写法):1谭豹.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N.中国旅游报,2006-12-25(10).(包括刊登日期与版面;N:报刊)2王曼娜.国内旅游网络信息的需求浅析J.中国商贸,2009(19):128-129.(J:期刊文章)3杨振之,黄葵.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土地流转与用地布局问题C.中国国际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文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61(C:论文集)4喻晓航,齐善鸿.管理学原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72.(M:专著)5张红.大城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与土地利用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D:学位论文)6Abby Liu. Tourism in Rural Areas: Kedah, Malaysia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5): 878-889.(英文文献, 字体:Times New Roman)7Throop, R. Mead Project EB/OL. Ontario: Brock University, 2007: http:/www.brocku.ca/MeadProject/inventory5.( 2007-5-12)2009-1-28(圆括号内为发布时间,方括号内为引用日期;网站引用)1包建华,方世建.安徽茶叶产业集群式发展: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6):65-68.2方玲,吕立哲,金开美.基于GEN模型的信阳茶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茶业,2011(3):133-136.3姜爱芹.我国产业市场特征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A.技术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53-165.4洪艳.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2-84.20 Martine Dirven Dairy. Cluster in Latin America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J. Journal of Rural Study, 2001, 25(4):12-24. 致 谢 (宋体,小三,加粗,居中)转眼间,四年的本科学习即将结束,回想起刚入校时的兴奋与憧憬,到如今又带着无限的憧憬离开,捧着这本重量虽轻,但却沉甸甸的毕业论文,心中泛起无限感慨。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让我认识到学术研究过程的艰辛与严谨,在这里我有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