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弃土场施工方案.doc_第1页
XXX弃土场施工方案.doc_第2页
XXX弃土场施工方案.doc_第3页
XXX弃土场施工方案.doc_第4页
XXX弃土场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弃土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弃土概况本标段设计弃土场只有一个设置在K4+250处,而本标段有将近40万方的弃方,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经过实地调查,要求增加弃土场。2、弃土场位置选定2.1、弃土场选定的原则 水土流失在山区公路弃土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情况,为了避免弃土场发生坍塌甚至滑坡、泥石流等病害,对弃土场的设计和选定又如下原则:慎选场地弃土场地应选择在路基下方的山谷、荒地,条件许可时应远离村庄。 避免软弱面,处理地下水及地表水坡体层间软弱面是导致坡体失稳的内因,处理好地下水是坡体稳定的关键。因此要处理好地表、科学堆土的综合措施,避免弃土体与地面形成软弱面并使两层面间形成顺畅的地下水排水通道,地表水采用临时圆管涵排水。2.2 弃土场的选择 本段原设计弃土场只有一个,位于K4+250处。因全线7.27Km长,弃方约40万方,只有一个弃土场导致大部分路段的弃方运距过远,因此我部经过全线调查,本着环保、不占耕地集中堆放且不破坏原有道路的原则,选定以下弃土场:K0+800左侧 K2+400K2+480左侧 K2+560K2+840左侧K3+560K3+780左侧 K3+900K4+160左侧 K4+200K4+300左、右侧K6+150K6+250右侧 K6+675K6+935左、右侧 K7+150左侧3、工程数量表序号弃土场位置面积(m2)填埋容积(m3)临时涵洞(m)浆砌片石挡土墙(m3)备注1K0+800左侧待定2K2+400-480左侧3100248003K2+560-840左侧982586213175201.64K3+560-780左侧10100450001932945K3+900-K4+160左侧1047069500246159.66K4+200-300左、右侧9041668001603787K6+150-240右侧待定8K6+675-935左侧419525100116193.29K7+150左侧115012400河道边弃土场挡土墙及临时排水圆管涵见施工图,挡土墙采用5M墙高的弃土场仰斜式挡土墙,弃土场详细位置分布情况,见附图。 二、弃土场施工方案1、自卸运输车从路基开挖处将剩余土石方(包括清淤和路床不适用土)运输至弃土场倒土点,自行卸载。当弃土到达计划填土高度以后,用推土机或装载机将土向前推进,直至弃土场止点。1.1处理地表应进行场地排水,在有水的弃土场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埋设临时圆管涵。1.2合理堆渣应合理调整路基开挖、弃土调运的施工顺序,将大粒径、透水性较好的弃渣(如石方)置于弃土场底部。1.3加固坡脚在弃土场坡脚设置挡土墙护脚,挡土墙高度根据弃土场的弃土量放坡后高度定,具体挡土墙施工图纸见附图。1.4认真碾压整个弃土场就是一个大型人工坡体,为避免沉陷、坍塌、滑坡等情况的发生,还应进行多次碾压以提高其强度。2、弃土场复耕当弃土工作完成以后,弃土场的坡面和表面用30cm的种植土全面覆盖,以保证可以绿化覆盖种植草本植物。三、防止水土流失措施1、水土流失原因弃土场很容易发生病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1松散的弃方未碾压或碾压了达不到要求,在雨后发生溜坍,并在地表迳流的携带下,弃渣成泥石流状漫过原X085老路及乡村道路。1.2弃土场下方锁口未设置挡土坝。1.3弃土场内的排水工作未做好等等。2、防止水土流失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有:修筑挡土墙护脚、砌筑块石护面、挖排水沟、埋设临时圆管涵排水、表层种草等等,根据施工现场调查,本标段采用临时圆管涵排水及挡土墙护脚的措施。2.1挡土墙护脚的施工 (1)清表排淤采用挖掘机将挡土墙区域的表层植被及淤泥全部挖出,用自卸运输车运送至弃土场。 (2)测量放样测量组用GPS精确地放样出挡土墙护脚的设计平面位置,并且做好该护脚的相关护桩。 (3)开挖基坑精确放样后,用挖掘机按设计要求开挖出挡土墙护脚的基坑,再用人工挖除表面松散物质,基坑的底部按挡土墙的横坡捡平夯实,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 (4)砌筑挡土墙护脚挡土墙护脚采用C10砂浆砌筑,挡土墙墙身超出原地面以上开始安装泄水孔,泄水孔采用100PVC泄水管,按梅花型布置,间距2-3m,进水口周围用反滤土工布包裹,遇到渗水区要适当加密。每隔10-15m设置一道沉降缝,宽度为2cm,采用沥青麻筋沿墙内、外、顶三边塞缝,深度不得小于15cm。 (5)墙背回填墙背回填采用透水性良好的开山石渣分层回填,墙身和基底铺设防渗土工布,回填过程中采用打夯机进行夯实,压实度不小于85%。2.2临时圆管涵的施工 (1)清表排淤采用挖掘机将临时圆管涵区域的表层植被及淤泥全部挖出,用自卸运输车运送至弃土场。 (2)测量放样测量组用GPS精确地放样出圆管涵的设计平面位置,并且做好该圆管涵的相关护桩。 (3)开挖基坑精确放样后,用挖掘机按设计要求开挖出圆管涵的基坑,再用人工挖除表面松散物质,基坑的底部按挡土墙的横坡捡平夯实,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 (4)圆管涵管节的安装 将预制好的管节运至施工现场,然后将管节用挖掘机吊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