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第一部分(15题22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5分)(1)青青子衿,_。(诗经子衿)(2)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3)山光悦鸟性,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_,_!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他想到昨晚的情形,不由得打了个寒噤()。(2)今天的懈怠(),都会变成明天打脸的巴掌。(3)穿山_(su do)里竟然有一棵大树,这是怎么回事呢?(4)夜空中群星闪烁,是否有外星生物也远远_(tio wng)着地球?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臂女孩用脚画出精致的妆容,一双灵巧的脚真是无所不能。b当时漫不经心,却等事后再去追怀。c学生送给她三朵野菊花,黄色的花瓣上还带着露水,真是美不胜收。d五彩的纸张被切割成各种形状,精妙的细节和鲜艳的色彩令人目眩神迷。4给下列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作为北方少有的水乡泽国,且又处在燕南赵北之要冲,白洋淀帆樯如林,商旅往来,一片繁华景象。自荆轲在易水河畔啸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以来,来白洋淀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爱将白洋淀写入诗章。乾隆写过,康熙也写过,其中一首名为白洋湖:“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伴随唐河、易水、府河、白沟河等众河的欢腾,雄县、容城、安新一带迅速升腾起文明的气象。五绝小诗白描白洋淀的景色,风格清新,意境悠远,看来淀水有神奇之功,让雄才大略的帝王生出散逸心情。abc d5当我们游玩观景时,总会有异于平常的想法和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就有可能保留那珍贵的回忆。班级开展“乘兴抒情”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7分)(1)东晋王羲之与一众好友在兰亭附近的山水之间游玩,回去后趁着酒兴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此文不仅文质优美,思想深远,而且其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关于下图中的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品中出现的“之”字形态写法各不相同。b字的笔画多露锋,线条细腻,流畅优美。c字的结构,体势较宽,多为左高右低。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d整幅作品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有摇曳动荡,变化多姿。(2)名胜景点总不乏对联歌颂。请仔细阅读下面四副对联,选出对应的景点。(只填字母)(4分)a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b黄冈赤壁c济南千佛山趵突泉 d成都杜甫草堂上联: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下联:飞泉云外听,泻成山水清音()上联:如砥湖平,湖镜映天湖有月下联:似锦柳软,柳阴垂地柳藏莺()上联:铜琶铁板,大江东去下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上联:杜陵落笔伤豺虎下联:爱国孤悰薄斗牛()第二部分(621题4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67题。(6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6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14分)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_三姑:地名。幔亭峰:山峰名。8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每小题1分,共4分)(1)登山里许许:_(2)然业已上登 业:_(3)不及返顾 顾:_(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_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2)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11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11分)月牙下的百草原李俏红夜,静而远,仿佛创世之初。仲夏,月初,这儿是地球上一块小小的璞玉。这儿是中国的浙江,浙江的安吉,安吉的中南百草原。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晚风在湖面上吹起阵阵微波,树上鸣蝉的叫声嘹亮又尖锐,一声起来一声跟着,然后越来越多,涨成一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鸣叫声淹没了。抬头,只看见黑乎乎的树枝,看不见一只鸣蝉,但是那些声音却从千万张叶片里争先恐后地挤出来,生生地把我们的耳朵给灌满了。蝉声停下来时,我们便听见了蛙鸣。“呱呱,呱呱呱”,在水边,在山坡,有独唱,有合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在各个角落里交头接耳,在寂静的夜里这声音传得很远。它们会不会嘲笑我们听不懂它们的语言?我们走过时,它们会突然噤声,然后好奇地蹲在草丛里对我们张望。湖面是淡蓝色的,往中心去,湖水就变成了深绿色,在傍晚光线的照耀下,近处又呈现出鲜绿色,可能跟岸边青葱草木的反光有关。望湖不大,水质清澈透明,但不知道有多深。远处有鱼,时常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哗”的一声游过来。我看见一只昆虫滑过水面带来长长的一道闪光,小鱼游走时,水面微启波痕,大鱼游过时就会有一片明显的涟漪,然后有两条斜分的细线在水面上慢慢滑行。渐渐地鱼潜落水底不见了,一切重新安静下来。站在湖岸的高处,我可以看见任何一个地方跃起的鱼。先前下了点小雨。湖畔被雨水清洗过的草木、秋千、石桌椅都显得特别干净和清爽,薄薄的雨雾还在草地上蒸腾。走过树下时,一阵风吹来,雨珠就噼噼啪啪地往身上掉。湖边都是些杂树,湖岸也没有规则,南边比北边更陡峭,湖上的倒影却美不胜收,这里的美在于自然,在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每棵树都有它自己生长的方向。远处,树叶在瑟瑟作响,好像有松鼠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沿着小路静静地走,夜色渐浓没有人来打扰你,四周安静得让你觉得这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上灯了,草地上的小花渐次模糊,夜渐凉。我想找一块大石头,坐上去看星星。可天很黑,又是月初,星星稀稀拉拉的,只有几颗,一牙带着毛边的弯月却已经在天边笑了很久。多可爱啊,像漂浮在天河的小舟,那舟上垂钓的小男孩呢?会不会因为天河里鱼儿太少,跑到百草原来玩耍了?夜深人静,尘世的喧闹渐渐淡去,夜色如裳笼罩着我。偌大的世界仿佛只让我一人拥有,风极轻柔地从田野拂过,极轻柔地撩起了耳边的发丝,我轻轻一笑:心,到此已无半点尘。百草原,一个如此亲切的名字。让我想到童年,想到鲁迅笔下的那个百草园,那个充满童心和趣味的小园。“原”和“园”,一字之差,却是两个地方。那么今夜住在这里的我,是不是也回归了童年?今夜,我在百草原。不关心过往,不关心未来,我只关心此刻一弯月牙下的百草原。(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原创版2016年第10期)12文章以“月牙下的百草原”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3选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14第段结尾为什么说“心,到此已无半点尘”?(2分)15下列各项中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文过程中,作者先后描写了五种主要景物,即鸣蝉、蛙鸣、湖、湖畔、月牙。b调动感官描写景物是写景技法之一。选文调动了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描写景物。c文章在描写景物时使用了联想与想象的表现手法,由“百草原”联想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进而想到回归童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d通过文章结尾一段,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抛却尘世的牵绊,沉浸其中,享受这种空灵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月牙下百草原的极度喜爱。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617题。(6分)16傅雷家书可谓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才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很多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结合书信内容简要分析。(3分)1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3分)现在,小弟弟,我愿意引你走上正路,因为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我实在看不惯。现在整个世界都着了火。奴隶们造反了,他们要把旧社会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宝贝蛋儿;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顽强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就钻缝儿的胆小鬼。选段中的“我”是谁?“你”是谁?你从这段话中获得了什么启示?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1分)这热辣辣的生命之美梁衡一般来说,好风景给人的是陶醉,是沉思。但我一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这里的风景让我激动得直想狂呼高歌。班加罗尔的风景,全在街上的花和树。我们平时说花,不外乎桌上瓶里的插花,窗前盆里的鲜花,还有花圃里精心侍弄的花,田野里烂漫绚丽的花。可这里却是轰然一树的花,满街满城的花,而且是一色火红的花。一出机场,迎面就是几株叫不上名的大树,满树不是绿叶,全是火红的花朵。车子进了城就在花树搭成的胡同里钻行。后来我才辨清,这红花树主要有两种,一是我国南方也有的木棉树,花很大,且常年四季地开;一种是火把树,类似国内的绒线树,有叶,很细碎,花却是特别硕大,红肥绿瘦,反显不出树叶。怎么可以想象,街上合抱粗的巨木擎天而立,不是绿叶扶疏,而是红花万朵,a在明媚的阳光下如火苗狂舞,直拥到五六层楼的窗前;又如红绸飘落,直垂到路边,扫着车顶和行人的头。向来赏花,人为主,花为次,花是人手中的玩物,眼中的小景。请供一枝在案头,玉色闲情相共品。而现在,反次为主,这花上下半空,前后一街,将人结结实实地裹在其中。席卷天地八方来,红花热血共沸腾。b好像一个酒徒,平时能有一两杯好酒已庆幸不已,现在一下被推到酒海里游泳,醉了,醉了,醉得不知东南西北。成树的红花之外,还有一种藤类的明丽亚花常爬在墙头,紫色的花朵如小儿的拳头,枝叶茂密,曲虬纷挂,往往几十米、上百米地盖过墙头,密密匝匝,叠翠压锦。论其色彩,珠光宝气,明媚照人,其势态却如蓬蒿弃野,生灭由之。每见此景我不觉生一种惋惜之感,这样的花朵要是在国内就是案头一枝也足可斗室生辉,要是公园里能有一株也会叫游人流连驻足的。而在这里却随意委弃,开得这样浪漫,可见好花之多,多到抛金撒银的地步。红花之外便是绿树,树个个大得惊人。苦楝树一伸臂就护住半块蓝天,棕榈树矗立着就是一根旗杆,大榕树的根接地通天,要是照一个特写镜头,你准以为是一片小树林子。总之,一棵树就是一个停车场,就是一个绿色的庭院。一行树就是一条蜿蜒的堤坝,就是一座逶迤的山脉。树浓荫蔽日,层绿无边。人在树下,如在一座神秘的教堂里一样。对中国大地上的绿色我本就十分留意,天山风雪中松柏的凝绿,华北平原上春风杨柳的新绿,江南池塘中荷叶的碧绿,但是,无论我头脑中的哪种绿都无法形容眼前这异国巨木的绿。这是在北纬12度的骄阳下被烘烤着的泛着光闪闪亮晶晶的油绿。举目之中所觉的已不是颜色,而是一种释放着的能量了。这许多从未谋面的树中有一种阿育王树最引我注意。阿育王(前273前232)本是第一个统一了印度的国王,其历史地位相当于我国的秦始皇。他为记功而立的阿育王柱,柱头四面雕着4只雄狮,一直保存至今,印度的国徽就是以它作图案的。现在这种树取了他的名,也真够匹配的。我一踏上印度的土地就被这种树的神威所感召。在维多利亚博物馆的大院里有两行阿育王树,树干挺立如柱,树冠庞然如山,树叶密不透风,一团神秘的墨绿透出古老、深沉、庄严。树旁是碧波荡漾的水池,再远处是藏有历史见证的博物馆大厅。我仰头看这擎着蓝天的神树,仿佛阿育王在半空中正注视着他的臣民。草木之物能长出人情神威来也真是天地之灵了。我在班加罗尔街头见到的阿育王树却别是一种风度,树冠一离地面,就被修成一座铁塔,昂首直立,而枝条却披拂而下,长长的叶片闪着亮亮的新绿,像一个威武的壮士披着新制的铠甲。原来这是一种倒栽的阿育王树,类似中国的倒栽柳,不过没有那种婀娜,倒有一种英武之气。这树也是有灵性的吗?如古人所说牡丹富贵,菊花隐逸,那么,这阿育王树便够得上雄浑博大了。在印度的日子里,无时不在与红花绿树相伴,出门车在树下钻行,进宾馆先献你一个花环,访问完再捧上一束鲜花。一天,我深夜归来,桌上插着一束红玫瑰,茶几上放着水果篮和一洗手小钵,钵中可人的清水上飘着三片殷红的花瓣。灯下,对着这三瓣主人的心香,我独坐沉思,竟不愿上床了。我本无心,这红花绿叶却枝枝叶叶拂不去,直追客人到梦中。我想红花绿树是专为来装扮我们这个世界的。造物者之所以选了这两种颜色,是因为它代表着生命。你看所有的动物、植物,哪个能离了血红素和叶绿素呢?难怪红花绿树这样叫人激动。它是热辣辣的生命将自己奔腾不息的力,借了红绿两色来显示给我们的呵。生命不息,花树就永远伴随着我们。我明白了,当我们爱红花绿树时,其实是在爱自己的生命。(选自文苑经典美文)18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2分)19比较第段中画线的a.b两句,简要分析其写作角度有何不同。(4分)20文章第段从哪两方面描写了班加罗尔的树?其各有何特点?(3分)21文章热情讴歌了生命之美,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热辣辣的生命之美美在哪里。(2分)第三部分(22题5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记忆。可能是父母的呵护,可能是师长的关爱,可能是朋友的支持,也可能是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让我们带着感动成长。请你以“流过我心田的暖流”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第五单元测试卷1(1)悠悠我心(2)可怜身上衣正单(3)潭影空人心(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2.(1)hn jn(2)xi di(3)隧道(4)眺望3.c(解析:c项“美不胜收”意为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语句中只有野菊花,并不多。)4.b5.(1)c(2)cabd6.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2分)7.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2分)。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2分)。8.(1)些许,一些(2)既,已经(3)看,回头看(4)就是9.a10.(1)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2)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11.危壁出泉(2分);疏竹掩映(2分)。(意思对即可)附参考译文: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已经登上三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