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含义的千年演化.docx_第1页
”小康“含义的千年演化.docx_第2页
”小康“含义的千年演化.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K数控092 姓名:于少龙 学号:240091211“小康”含义的千年演化“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时间距今大约2500年。诗经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愿望就是稍微过上安康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看,“小康”一词大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它代表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诗经中讲的小康就是这个意思。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这里所讲的小康也是这个意思。作为一种生活理想,小康在中国老百姓中有着经久不息的魅力。另一层意思是指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它代表一种仅次于“大同”社会的理想社会模式。这实际上是对普通老百姓小康理想的进一步理论提升。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是在我国战国末年或秦汉时成书的礼记礼运一书中得到比较系统的描绘。 礼记礼运一书假托是孔子说的,其实是孔门后学所述。这本书描绘了儒家理想的社会模式。礼运中说,夏代以前是一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礼运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经济上是财产公有,“天下为公”;政治上“选贤与能”,实行民主政治;讲求社会文明,“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社会保障健全,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独残疾有所养;社会秩序稳定,夜不闭户,等等。礼运的作者认为,夏、商、西周时期是一个“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礼运所描绘的小康社会,经济上财产归私人所有,劳动成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手段;政治上实行“家天下”的体制,君主大夫世代相传;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出现了诸多的隔阂、冲突乃至战争。但小康社会中。“礼”的存在使得君臣有规矩,父子有真情,兄弟和睦,夫妻和好。可见,小康社会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一种社会状态。在儒家的社会理想中,小康与大同分属两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大同社会是儒家理想社会的高级阶段,小康社会则是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孔子崇尚那种天下为公、有而不与的精神,如此建立的将是一个平均、安定、和谐的社会。他认为“大同”社会虽然美好却难以企及,所以作为近期目标,人们应争取实现的是“小康”社会,是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天下为家”的社会形态,是一个依赖礼义维持秩序、保障正义的社会。小康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一个过程。最初孔子提出的小康仅是一个大体框架和雏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小康社会思想不断被后世儒家补充、发展和完善,影响日益扩大。其中,战国时期的孟子设计了比孔子更为完整的“仁政”、“王道”的小康社会。孟子的仁政使小康这个概念,除了社会相对安定之外,还具有了更多的经济内涵。成为摆脱了贫困、虽然不算富裕但也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的生活状况的典型概括。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随着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小康社会也就一跃而成为中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理想社会模式。近代以来,儒家的社会理想模式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得到了进一步具体的阐释和发展. 我国清末民初的大思想家康有为,曾经写过一本大同书。在这本书中,康有为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为了推行变法维新,在托古改制的名义下,康有为对儒家的小康社会理想作了实质性的修正。他认为,人类社会处在变易、更新、进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即由“据乱”到“升平”(小康)再到“太平”(大同)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据乱之世”,是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即君主专制;第二阶段是“升平之世”。“升平者,小康也”。其经济特征是“大工之世”,文化特征是“渐有文教”,政治特征是“人主垂拱无为”;第三阶段是“太平之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经济特征是“大商之世”,文化特征是“远近大小若一”,“文教全备”。社会政治特征是“一切平等,贬及天子,无王可言”时代。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用近代资产阶级价值观对儒家小康社会思想进行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造的历史阶段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最高理想,并提出了民主、民权、民族的三民主义。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他认为“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就是要人人有平等的地位去谋生活”。为此就要“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现“土地国有”,并由国家兴办经营交通、矿产、工业等足以操纵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为了能够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孙中山耗费半生精力写出了建国方略一书,在书中他精辟地分析了民主政治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地论述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前进道路以及基本原则的著作。总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曾经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实际上,我国古代所说的小康社会,只不过是一种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和封建私有制基础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作为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小康社会尽管在思想家们的笔下被描绘得极为诱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