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材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材分析一、课标对本章内容的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分散在不同的内容中提出的。例如,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有损人体健康;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等等。本单元根据全书体系结构的设计,采取了集中编排、集中处理的方式。二、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第二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主要内容之一。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在空气、氧气、分子和原子、水、氢气、化学方程式)之后,首次拓宽学习视野,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集中学习自然界中碳单质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既是对前一阶段启蒙学习能力达成的检验需要全面运用启蒙阶段学习所积累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又是为后续学习金属、酸碱盐等一类物质的系统性知识,打基础、作铺垫,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三、本章内容特点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个单元是学生第一次以某种元素为线索学习一系列物质。内容安排有如下明显特点:1、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例如,课题2在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以后,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和无轨电车等。3、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管碳和温室效应等内容。4、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氧气、氢气是气态非金属单质,碳是固态非金属单质,通过本章学习,能使学生学到固态非金属单质所具有的一些物理性质。6、本单元核心的学习方法是“对比”。(1)学生通过对比认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区别。(2)学生通过对比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制法,加深对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方法的认识。(3)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存在一定可比性。四、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的化学活动性,了解各种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掌握碳的化学性质。3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重要用途,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4掌握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和收集方法,并懂得其中的道理,会动手制二氧化碳。5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会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的重要用途,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其对环境的污染。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比较,学习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法。通过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及上网查询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通过对碳和氢气相似性质的比较,学习联想、对比、归纳的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4通过研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演绎、迁移的能力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5通过对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氢气的比较,学习对比的方法,学会从分子组成的差异理解物质性质的差异。6通过对一氧化碳和氢气从组成、可燃性、还原性的对比,以及实验装置的衍变讨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实验装置的设计能力。情感与态度1通过对生活中常用物质的分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对生活现象的探究欲望。2通过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识。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3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单质;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二)教学难点:1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通过比较、归纳,较为系统地认识几种含碳物质间的相互关系。3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六、具体课题的教学要求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4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5木炭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拓展1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为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2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气体的猜想与验证。 3认识还原反应,知道还原性的含义。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方法及验证方法。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对比。 拓展1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体现开放性和对比性。 2能够根据信息正确选择药品、装置进行有气体参加的相关综合实验。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2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4了解自然界的碳循环。 拓展1石灰石高温分解的反应。 2简单混合气体(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成分的检验与除杂。 3. 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七、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1引导学生弄清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制法、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比较不同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比较、选择气体发生装置,从气体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选择气体收集装置,列表比较、分析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使学生认识物质性质决定制法。通过不同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性质与用途的讨论、归纳,使学生理解物质性质决定用途。2组织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活动与探究。这种探究与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有所不同,是由实验室具体条件设备出发,围绕药品、原理、装置、收集、检验这一主线来进行的探究,药品可增加Na2CO3和HCl,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分析出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原因,同时为后面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学习埋下伏笔。3做好有关碳的氧化物性质的实验。本单元的实验都力求贴近生活,以学生生活实际素材创设情境。这样编排的目的最主要的是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甚至兴奋的心情,去主动体验探究过程,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好化学的信心。关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实验,“倾倒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要保证一次成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氧化碳溶于水使饮料瓶瘪下去的实验与物理学中气压的变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利用已具备的物理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得到正确结论,增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学时可以先提供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信息,然后提出研究课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并引导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方案与课本设计的小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