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_第1页
市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_第2页
市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_第3页
市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_第4页
市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xx市美好办近期,市美好办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听汇报、实地看等形式,对全市一年多来美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盘点成果:成效明显,开局良好通过调研,最深的印象和最大的感受有五点:一是起步早。在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之前,市委、市政府于20XX年5月份,从推进生态文明、统筹城乡发展、夯实“三农”基础的高度出发,实施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主要内容的“451”工程,在“四线”“五片”共对158个村庄进行了农村环境整治。截至去年底,共投入资金亿元,拆除农村危旧房屋万平方米,完成房屋整修5116户。“451”工程是我市美好乡村建设的先行发动、先期实施,从思想、宣传、组织、发动、实践上为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热情高。美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制定推进措施,第一时间开展舆论宣传。广大群众更是热切期盼、争先恐后,积极投工投劳、捐资建设,共投工投劳万个,自主投入资金近500万元。一些没有纳入建设点的村民,则“埋怨”村干部没有积极争取,一场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潮正在xx掀起。三是氛围浓。各地各部门强化宣传,开设专题专栏,编发专报简报,加强政策解读,宣传工作成效,介绍典型经验,各级媒体共推出宣传报道250多篇,其中50余篇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安在线等网站。各成员单位围绕自身职能,寻找结合点,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各级人大、政协围绕美好乡村建设,积极视察调研,建言献策。各级团委、妇联以“清洁家园”为主题,先后组织2万人次开展清除垃圾、植绿护绿等专项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四是亮点多。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打造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亮点村”。如青阳杨村、九华代村等依托毗邻九华山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旅游村;石台县石桥步村通过体验式水果采摘、农家食宿等,年接待游客4万人;青阳金山村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成为皖南花卉苗木基地;贵池元四章、渚湖姜等挖掘文化资源,民俗文化村的招牌逐渐打响,等等。张宝顺书记在九华山调研时曾赞许:“黄山有西递宏村,九华山有代村,都要成为名村,要有信心,加倍努力,争取打造安徽省美好乡村的典型。”五是评价好。各地将美好乡村建设作为最大民生工程来抓,着力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培育文明,广大群众亲身体会到环境美了,口袋鼓了,乡风好了。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680元,同比增长%。二、分析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从调研情况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投入问题。这是各地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从目前各地上报建设项目和实际需要来看,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资金整合难,存在乡镇负债搞建设的现象。二是规划设计问题。存在规划设计与农村实际脱节现象,规划设计“学院派”气息浓、城市痕迹多,少数村庄存在水泥硬化多,农村风貌、田园风光、乡土风情体现不够。三是工作进度问题。各地进度不够平衡,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前期有一定投入的中心村建设进展较快,而少数基础条件较差、财力投入不足、地处偏远的中心村工作进度缓慢,整体成效不够明显。四是连线成片不够。全市26个首批重点示范村连线成片分布不够,点与点空间距离较大,限制了“点示范、线带动”效应发挥,难以达到面上推进的效果。这些问题是工作推进中的问题,是短期性问题,随着工作深入推进,能够逐步予以解决。困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移风易俗难。当前,虽然农村环境被整治一新,但农民陈旧思想根深蒂固,赌博、封建迷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仍不同程度存在,乱扔垃圾、乱倒脏水等不文明行为还比较多。要在短期内引导农民破除不良习气,养成良好习惯,变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难度还很大,需长期不懈加以引导。二是产业培育难。目前,除少数景区周边和有区位优势的中心村外,多数村没有特色产业。特别是镇村干部认为产业培育周期长,难度大,怕背风险、怕增负担、怕惹事情,将美好乡村建设的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在了环境整治上,对如何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缺少想法、难有做法,存在环境整治与兴业富民的“两张皮”现象。三是后期管理难。调研中发现,一些中心村项目建成后管理维护力量较弱,村庄保洁、道路养护、场所管理、设施维护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管护长效机制还不健全,或多或少存在“有钱建、无钱管”现象。四是农民增收难。当前农用土地、青壮劳力、农村储蓄等加速流向城镇,农民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愈发明显,妇女、儿童、老人留守人员越来越多,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已成严峻问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乏力。特别是我市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特色农产品“有品牌、无产量”,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短板”效应更加明显。三、经验启示:值得总结,深受启发分析一年来工作,有得有失,有经验有启示,必须认真总结,加以提升,改进工作。1、生态是底色,增绿增色才能扮靓生活。生态是xx最大的特点,也是我市美好乡村建设最大的优势。实践证明,凡是搞得好的中心村,一般都是生态好、绿量重、环境美的村庄。如青阳杨村就凭借四周竹林绿海,房前屋后绿化,建成了休闲度假之村。东至管山村也因树木参天,绿色掩映,“村在林中、房在树中”,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典型。浙江省的一些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曾规定村民种活一棵树奖励50元,私自砍伐一棵树罚款50元,绿色成为浙江美丽乡村的最美底色。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生态建设与保护,引导村民种绿护绿,积极发展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实现农村增绿,产业增长,收入增加。2、特色是目标,原貌原味才能打造亮点。有特色,才有市场,才能创品牌、树形象。我市首批26个中心村,就是突出个性化、差异化,才塑造了一批特色型村庄,形成了若干品牌。如九华代村、青阳杨村的乡村旅游型,青阳金山村、西河村的苗圃、木竹产业型,贵池元四章、东至元甲山的古村落保护型,石台沟汀村、东至余村的旧村改造型等。我市地形地礼貌多样,山丘圩兼有,人口规模、自然禀赋、发展特点、文化遗存、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绝不搞“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坚持把“原貌整治”“随形就势”作为村庄建设的主导模式,努力体现农“味”、乡“风”和村“貌”。3、产业是生命,互联互动才能持久推进。建设美好乡村,富民是核心、产业是根基,没有农村产业发展之“兴”、就无美好乡村建设之“水”。从督查情况看,凡是农村产业发展好的,美好乡村建设就成效明显,活力较足。如九华代村、青阳杨村、石台石桥步等。相反,缺乏产业支撑的,则没有生机,没有活力,难以持续。所以,一定要把兴业富民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把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培育更多“一村一品”专业村,努力实现“村美人富”的良好局面4、示范是方法,成线成面才能放大效益。美好乡村建设覆盖面广、建设任务重,必须点上突破,示范带动。点上整治是基础,面上改观是目标,唯有成线成面,整体连片,才有感官效果,才能放大效益。下一步,必须尽快改变我市美好乡村“点不成线、线少无面”的分布格局,规划若干条美好乡村风景带和线路,通过“三线三边”行动,打造一批优美的生态景观走廊,着力形成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格局,尽快出成果,树形象,有看相。5、创新是动力,善谋善干才能破解难题。创新是我们工作的不谒动力。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与提升。如,东至余村、贵池元四村等积极挖掘潜能,通过向本村企业、能人募捐及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