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工作的八点思考.docx_第1页
关于德育工作的八点思考.docx_第2页
关于德育工作的八点思考.docx_第3页
关于德育工作的八点思考.docx_第4页
关于德育工作的八点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德育工作的八点思考转载自张中山 老师德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说点个人不成熟的观点。一、认识到教育者的天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个人的理解,要传做人之道,要授学习方法之业,要解人生之困惑,要解心理之困惑。正是因为有问题,正是因为缺少做人之道,正是因为缺少学习方法,正是因为有人生、心理之困惑,所以才有教师这一职业,于是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因为这个世界不完美,才有我们的生存空间。如果孩子没问题,也就无教育之行业。正是首先传做人之道,我们才会担负起“育人”的责任。所以,为师者,仅仅是授业,则是失职,不能很好地传做人之道,解人生心理之困惑则是渎职。我们不能做残缺的教育者。才是德之“资”,但德是才之“帅”。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足以看出德字之重要,“传道”之重要。同时,教师是一个不能求得回报的职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生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是每位教育者应该牢记于心的。二、行动德育教师先动我们要想做得教育,首先,我们要打造好自己的教师队伍。光有思想家,没有革命家,我们只能是纸上谈兵。要想学生有道德,首先教师必须要有道德。清代学者朱骏声说:“外得于人者,恩惠之德;内得于己者,道德之德。”可见“德”有内外,对己为内,对人为外。内者,修身养性,自我提升,此乃“道德之德”;外者,受他人道德力量影响,见贤思齐,或者以道德力量去影响他人,春风化雨,此乃“恩惠之德”。为师之人,当以“道德之德”完善自己,以“恩惠之德”施以学生。师表做起来很难,有这样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思考: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贵在治己、躬行、克终,难能可贵。三、充分认识到德行教育的特点还得从“德”字构造说开来。“德”字中的“彳”形符号,是慢慢进行的意思,对于学生我们又有多少次都在急于求成呢?有多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渴盼呢?虽然有“顿悟”一说,但对于孩子来说,我们有什么理由苛求他们要“顿悟”呢?我们都会以为“德”是“疾来慢走”的,其实,如果我们反复默念“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们才会知道“德”是“慢来疾走”的,我们就会感觉到其实我们有许多时候是急功近利而适得其反的,我们才会领略到原来圣人所说的“循循善诱”是多么深刻。四、我们允许学生犯错误但不能诱导学生犯错误容不得学生犯错误,这是最大的禁忌。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打反复,这是对我们的最大考验。师者如医者。如果我们只会治小感冒,我们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好医生。一个好医生就是面临许多疑难杂症才锻炼出来的。我这学期刚刚接手七年二班的时候,有一个姓柴的学生,第一天就拿了三张扣分条,被扣掉了六分。他很自责,我安慰他,没关系,明天你拿两个就是进步。结果第二天晚上,他高兴地找到我说,老师,我今天就拿了一个。我说好啊,有起步,不,是飞跃啊。他红着脸说,老师,今天这个是大的,扣了十分。我说没关系,是老师的毛病,这样,咱们明天少于五分可以吧。从那天起,一直到现在这个学生没有拿到一张扣分条。同时我们不能诱导学生犯错误。有许多词不要脱口而出,不能给孩子乱扣帽子。比如“90后”、“另类”“叛逆”“早恋”。定性“90后”,扣上了这顶帽子就变成了“品质低劣,没有国格,思维狭隘,知识浅薄,贞操感低”等等,我们是在驱赶着我们的孩子往这个圈子里走。我们媒体大多也是在硬性诱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来没有的东西,非要让人家“出轨”纳入其他轨道。“早恋”也是这个问题,有的学校说,我们学校没有早恋现象,那么我说,这所学校就不正常。青春期萌动是很正常的,谁不萌动,我建议去看医生,说白了,那是有病。但也不能随便给孩子们定性。说谁谁谁早恋了,搞对象了。人家本来没有那个意思,你也硬是拉进来了。孩子们一看,噢,我原来是在早恋,恋爱挺有意思,深入发展,岂不乐哉。许多问题不能大题小作,但有许多时候,我们更不能小题大做。我和老师们说过:少定性,我们挖源头。孩子出家在外,孤独感增强,无助时候多,家长没一句理解的话,老师也是一副凶面孔,再加之现在离异家庭越来越多,打恋爱自由后,这离婚率也是越来越高。如果我们的孩子,这个时候谁要是对她好一点,她就受不了。于是感情产生了,我说不是恋爱,只是依恋。没有发生依恋感的,看着人家有人疼有人爱的,于是正如我们所说:早恋如瘟疫,传播得很快。我说怎么办啊?这些问题,只能导不能堵,从源头抓起,抓家长,抓老师,分散依恋的忠诚度,转移情感的唯一度,不就结了吗?哪来的惶恐不安、如临大敌,好像遇到洪水猛兽一般啦。五、挖掘学生内心的真善美世上本没有唯善唯恶之人。人非圣贤,人的内心就是由两个世界组成。一个就是真善美,一个就是假恶丑。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让真善美上扬,占据内心的主流。所以没有只恶无善的学生。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有一双挖掘真善美的眼睛,以之为突破口,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所以我经常和学生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用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的过程。我们有许多孩子就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才破罐子破摔的,这需要老师爱心,更需要智慧。六、教育需要不离不弃我在博客里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当家长说:求求您,别让孩子走了,这里是他唯一的希望当我们愤怒于母亲的拂袖而去,愤怒于她那“恶毒”的语言:孩子我不会领走,出了问题,你们要负全责时我们有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母亲绝望的呼喊。在孩子6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7年来,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有多少母亲的血和泪。于是我在拷问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为教育做了些什么?我们只有简单的说教,拼命地积累“罪证”吗?每个教育者请在鲜活的生命面前学会忏悔,忏悔我们的伪教育。我们一直以为,我们为孩子付出很多,如果我们研究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那么请轻轻放下这份沉重而神圣的事业。我们有没有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娃,我们有没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有没有沉下心来,拿出唤醒他们沉睡心灵的千百条的方案。我们有过,但不长久,我们做过,但不彻底,我们像放逐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不经意地让孩子们在假恶丑的道路上狂奔。就在不经意间,他们跑得越来越远。每个人都有双重性的,内心当中都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好与坏是谁占上风罢了。于是我们要找到孩子内心当中的真、善、美,不断地唤醒,不断地让其壮大,拼命挤压假恶丑的生存空间,这就是教育的过程。知道了这个教育过程,更为关键地是,我们要学会不离不弃,永远在身边,永不分离,永不抛弃,永不放弃。所以我说,办好教育需要一种精神。上面提到的主人公,就是我现在的学生。我每天要听他的汇报,听他对弟子规的分享,要看他的道德长跑日记并且认认真真的回复,我们学校的“知心姐姐”们会按时地给他写信。有时,我也会带着他狂喊发泄,有时也会陪着他听音乐沉淀心态。有一天晚上,一个学生气喘吁吁地找到我,老师,又打架了。原来是一个孩子洗袜子时把水淋到了他的身上,他推搡了一下。孩子们怕打起来就来找我。后来我找他,先是肯定了他,肯定他没有像原来那样大打出手。我问他为什么没像原来那样出拳呢?他说,老师我像您说的那样,深呼吸了,告诉自己,吐出的是残暴,吸进的是仁爱。这不就是进步吗?当然,最后还是严厉地批评了他,他欣然接受了。天天如此,或许我们很累,或许会认为为了这一个“害群之马”不值,人生只是单行车,对于他生命个体来说意义就是无穷大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是教育者的常心。或许我们也会失败,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七、没有不能转变的学生这是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听的一句话,我承认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教育是万能的,恐怕就没必要设置监狱了。但我还会执着的追求。毕竟他们不是成年人,我所面对的只是孩子,小学初中的孩子。既然是孩子就会有可塑性。在医学里,有一个词叫“绝症”,意思是说无药可救了,无力回天了。我想,我们顶天用“回天乏术”一词。我们想一想,从古至今,历史上有多少“绝症”到现在已经能够手到擒来,药到病除了。“没有不能转变的学生”,不是绝对化,也不是教育的理想状态,而是绝对的真理。我们说学生“不可救药”,只能说我们“良方”太少。华佗有华佗的高超医术,但也有其不能医治的病例。但只能是说是他不能医治,但不能说这个病无药可救。所以,面对这些,我们只能拼命提高自己的医术。坚定一个这样的信念,本身就是一剂良方。同时,教育慎用“以儆效尤”。不管教育对学生行中医之术还是西医之道,其归结点都是起死回生,切不可“恨鼠焚屋”,为治“痈疽”而索人性命。在医学之中绝无“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之说。所以切记,一切教育之手段,都是为了治此人,而非治彼人。要充分认识到是“不为”还是“不能”。我们有许多时候是“不为”而不是“不能”。也就是说,我们放弃了许多能够做到的事情。八、教师要有医者之心医者,师者,这两者都属于良心事业,都需要崇高的职业道德,所以师德、医德向来不被人们所遗忘,于是教师和医生经常也要遭受到口诛笔伐。经常遭受到非议,说明两点,一是我们做得不够,的确在教师和医生的行当中有害群之马,同时也说明这两个职业很重要,一个是让人有健壮的体魄,一个是让人有健康的灵魂。所以这两个职业谈不上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必须要说责任之重大。这两个职业共同的特点就是救人,都是要度人,度得身体,度得灵魂。我感觉师者应该如中医,中医最大的特点是温火调理,虽然见效缓慢,但能治得根本。“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说明了德行教育“徐来疾走”的特点。如果不打中医的战术,只是西医虽然见效或许很快,但只能是虚伪的教育,在“标”下仍然有“恶本”,也就无从治得根本。同时中医还有两个理论。一是“未病先防”。教育应该是“未病先防”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