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浅谈激趣教学之.doc_第1页
(李)浅谈激趣教学之.doc_第2页
(李)浅谈激趣教学之.doc_第3页
(李)浅谈激趣教学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激趣教学之“数学教学生活化”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大石桥中学 李香萍摘要:生活经验数学化,让理论数学变成实践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成绩,让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关键词:数学兴趣;情境;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即要求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唯有如此,才能让凝固的数学化为生动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对数学的个性化体验,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知识的解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创造的合作者,因此,在新课程实验中,一方面要用好教科书就是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运用教科书已有的资源教学;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及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把数学引向生活,为学生提供的素材应是学生亲身经历和熟知的实例,使数学学习其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基础,从而带来数学学习的更大热情,这样不仅提高了数学学习成绩,而且使学生在愉快中求知,在学习中健康成长,而不是把数学学习看成是一种包袱、一种折磨、一种摧残。一、数学语言生活化,让学生理解数学 前苏联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去上,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就不一样。这主要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鉴于此,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在教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一元一次不等式认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二、数学情境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与数学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课堂设置成生活的舞台,把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高昂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情境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首先必须要有情趣,同时所设问题情境还要适应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过易或过难,都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学不仅要熟悉教科书的知识深度,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提出既为学生熟悉,又具有适度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在教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学生经常做过的游戏的例子代替课本例子。下面是同学们玩过的“锤子”“剪刀”“布”,两人同时口念“锤子”“剪刀”“布”,一念到布时,同时出手,“布”赢“锤子”,“锤子”赢“剪刀”,“剪刀”赢“布”,现在我们规定:“布”赢“锤子”得9分,“锤子”赢“剪刀”得5分,“剪刀”赢“布”得2分。小冬和小明玩此游戏的过程中,小冬赢了21次,得108分,其中“剪刀”赢“布”7次,聪明的同学,你能求出小冬“布”赢“锤子”,“锤子”赢“剪刀”各多少次吗? 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因为这样问题创设的情境同学太熟悉了,都感到亲切而有趣,纷纷动笔做起来,有的同学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求出了结果,有的同学列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但不知如何解答,于是老师因势利导地诱导学生如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求出答案,同学们又开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探索过程,由于同学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但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三、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数学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学习加权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中,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如下问题:学校准备举行“红五月”韵律操比赛,已制订比赛方案是这样:比赛时由10个评委对每班的表演进行打分,评分采用10分制。其中,指挥1分,服装2分,动作6分,进出场1分,你帮班主任想一想,我们班要想成为优胜班级,如何进行准备? 由于这确实关系到同学们集体荣誉而又现实的问题,大家都认真思考,分析起来,首先觉得动作分数多,应该加强动作的训练,使动作准确、规范、整齐;其次是服装要统一,同学们在讨论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本节课知识,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说:“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学生要解决这个现实问题,促使他们不断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比教师只一味地灌输,学生只被动接受效果大相径庭。四、数学习作生活化,让学生运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数据的分析与比较一章中,笔者拟了这样一道题:育才实验中学将派一名同学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拟在王朋和张浩两同学中产生,现请你根据他俩平时训练的成绩选派一名同学参赛,并请你说说理由,2人成绩见表1.表1 王朋和张浩平时训练成绩 王朋8580748082848372张浩 9296958260748061 这样的习题,学生们觉得亲切有趣,都会自己认真去思索,根本不会出现抄袭作业的现象。从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师,应该创造性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数学学习空间,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