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例妇科普查宫颈刮片的病理分析.doc_第1页
1661例妇科普查宫颈刮片的病理分析.doc_第2页
1661例妇科普查宫颈刮片的病理分析.doc_第3页
1661例妇科普查宫颈刮片的病理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61例妇科普查宫颈刮片的病理分析【关键词】 妇科普查宫颈刮片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和2008年2次对咸阳某一纺织厂妇科体检宫颈刮片、HE染色、TBS分类的患者1661例,年龄2377岁,均为健康体检妇女。 方法:采用传统宫颈刮片、95%酒精固定、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TBS分类。阳性刮片两位以上病理医师阅片,并且意见一致。 报告格式:按TBS分类标准。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阴性(NSIL)。鳞状上皮细胞异常:a.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b.不能排除高度鳞状细胞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c.低度鳞状细胞病变(LSIL),包括HPV的细胞变化、轻度非典型增生和CIN;d.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涵盖中及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CIN和CIN;e.疑侵袭癌的高度鳞状细胞病变;f.鳞状细胞癌。腺细胞异常:包括非典型腺细胞(AGC)、原位腺癌、腺癌。 结 果 按TBS(2001)分级系统报告,1661例均为满意标本,阴性1609例(96.5%),微生物检出情况分别为滴虫8例,真菌57例,杆菌230例,病毒8例(包括HPV)。以ASC-US为界,阳性病变52例(3.1%),其中ASC-US 8例,ASC-H 12例,LSIL 17 例,HSIL 11例,癌3例,未发现其他病变及肿瘤。阳性者活检对照,8例ASC-US活检正常为6例,2例为CIN;12例ASC-H中正常为2例,CIN 8例,CIN- 2例;LSIL、HSIL病变在阴道镜下或常规活检,两者有1 例不符,此例刮片为LSIL活检后诊断为CIN,其余二者均相符。阳性病变年龄3163岁,3545岁以上妇女出现异常远大于其他年龄组。 讨 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是近年来新引进的一项细胞学检查方法,其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较传统的宫颈刮片较小,有一定的优势,正在逐渐的被广大病理工作者所接受,但其费用昂贵,在纺织系统、贫困地区及广大农村短时间内难以实施。我院结合咸阳地区特点,对妇科体检者仍采用传统宫颈刮片、TBS诊断系统一样也起到了预期的目的。在20062008年体检中未发现1例宫颈浸润癌患者,2008年第2次体检,又发现宫颈病变者11例,其中原位癌3例(2例累及腺体),CIN 4例,CIN- 4 例,2006年体检时并无不典型增生或明显的上皮内病变,只是炎症严重程度不一而已。由此是否可以说明宫颈癌的发展并不像传统的说法那样经过长时间而发病,至少有部分宫颈原位癌的发生只有2年时间而已。但需进一步证实。今后可以将刮片保存长时间以利用对照只用,可能从中发现宫颈癌的发病时间问题。 标本质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近年来关于巴氏方法假阴性率高的问题不断报道并认为80%的原因是刮板设计不合理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多,液基细胞学对病理医师是一个大的解放,他们不需要在大量黏液及红细胞背景下仔细寻找可疑细胞,而是很轻松的在干净的背景下发现病变细胞,解放劳动力。 综上所述,宫颈刮片仍是防癌的重要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贫困及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宫颈刮片仍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治疗有积极的作用。只要妇科医师认真规范取材,病理医师仔细的镜下观察,传统的宫颈刮片一样可以起到预期的效果。【参考文献】 1林贞花.子宫及卵巢肿瘤病理基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8):508-510.2张建新,等.15393例宫颈液基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