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doc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doc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doc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doc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最接近的一句是( )A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B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C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D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 下列诗句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B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D .今生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 课堂内外。(1)请你写两个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四字词语:_、_。(2)请写出一句反映农时或气象的谚语:_。(3)“日出江花红胜火,_。”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_。你还积累了描写春天的优美诗句:_。(4)当你的亲人做生意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时,你会用哪句名言或哪个故事劝诫他讲诚信:_。(5)学习了全神贯注这篇课文,你明白了:_。4. 根据课文或要求填空。(1)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岁月悠悠,_,泡沫聚散,唯有你_。(山中访友)(2)轻诺必_。(老子)(3)本学期,我们“轻叩诗歌大门”,知道了“唐诗、宋词、元曲”是诗歌海洋的瑰宝,从唐代元稹的“_,_”中感受诗人对菊花的情有独钟;从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中感受作者对丰收的憧憬;从元代白朴的天净沙秋“青山绿水,_”感受秋天的明朗清丽。(4)读詹天佑一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5)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伯牙所念,_。(伯牙绝弦)5. 课文大舞台。(1)秋月白,_。雨中山果落,_。(2)_,眼见为实。(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代诗人_写的,诗中的九月九日是_节。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_,_。”(4)读书是成才的第一要素,古今中外都不例外。周恩来总理年少时“为_而读书”;大文学家高尔基说:“书籍是_。”三字经中也提到:“玉不琢,不成器。_,_。”(5)红红的枫叶像_,_,邮来了_。6. 填空题。(1)童真童趣:_,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急走追黄蝶,_。(2)真挚友情:_,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_。(3)正直做人:_,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_。(4)古今贤文:_,乐以忘忧;从善如流,_。7. 古诗默写。(1)日照香炉生紫烟,_。(2)_,一行白鹭上青天。(3)飞流直下三千尺,_。(4)_,门泊东吴万里船。8. 读文段,完成练习。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1)诗中划线的“摘”和“掏”各是什么意思?选一选。(填序号)用手或工具伸进去取。 采。摘:_掏:_(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在大树上_,_。在草地上_,_。(3)仿照文段写一写。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可曾在那片草地上_,_?9. 根据积累的内容填空。(1)_,不亦说乎!(2)好曲不厌百回唱,_。(3)写两句古诗,每句都要有“清”字。(写好后,把“清”字圈出来)_,_。_,_。(4)它把影子投到墙上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夹竹桃)(5)它歪着_的脸蛋,_,潇潇洒洒地从身上_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_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三亚落日)10. 诗文积累。(1)粉骨碎身全不怕,_。(2)_,水村山郭酒旗风。(3)寒雨连江夜入吴,_。(4)古诗种带“鹭”的句子很多,请写出三句:_;_;_。(5)教育家孔子曾说:_,不悱不发。(6)本学期,我们学了墨梅这首诗。你认为诗中的“_”字用得好,因为_。11. 把诗句补充完整。(1)_,春风花草香。(2)两个黄鹂鸣翠柳,_。(3)飞流直下三千尺,_。12. 下列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游山西村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辛弃疾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C .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都是宋词。D .“老夫聊发少年狂”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猎,句中的“老夫”是苏轼。13. 读一读,按要求做题。大自然的语言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树桩上一道道的圆圈,一圈就是一年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2)从文中我又知道了三种大自然的语言。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墨梅:水墨画的梅花。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15. 把下列诗句填充完整。(1)沉舟侧畔千帆过,_。(2)策马前途须努力,_。(3)捐躯赴国难,_。(4)不经一番彻骨寒,_。(5)_,俯首甘为孺子牛。16. 课内阅读。 下雪的早晨 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 雪下着,下着,一刻不停。 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 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 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看着雪花在飘飞, 我想得很远,很远。 想起夏天的树林, 树林里的早晨, 到处都是露水, 太阳刚刚上升。 一个小孩,赤着脚, 从晨光里走来, 他的脸像一朵鲜花, 他的嘴发出低低的歌声, 他的小手拿着一根竹竿。 他仰起小小的头, 那双发亮的眼睛, 透过浓密的树叶, 在寻找知了的声音 他的另一只小手, 提了一串绿色的东西 一根很长的狗尾草, 结了蚂蚱、金甲虫和蜻蜓。 这一切啊, 我都记得很清。 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 那儿早已铺满了落叶, 也不会有什么人影; 但我一直都记着那小孩子, 和他的很轻很轻的歌声。 此刻,他不知在哪间小屋里, 看着不停地飘飞着的雪花, 或许想到树林里去抛雪球, 或许想到湖上去滑冰, 但他决不会知道, 有一个人想着他, 就在这个下雪的早晨。(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_的早晨 _的歌声_的东西 _树叶(2)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下面三种说法:A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农家孩子的形象。B赞美大自然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C诗人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向往童年的欢乐。你赞成哪种说法?简要说明理由。(3)诗歌开头写雪有什么作用?(4)诗中描写那个农家孩子,有写实,也有虚写。请将虚写部分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7. 照样子,用你读过的古诗词表现下面主题。(任选两种)春天爱国 送别 友情 志向 明月 虚心 瀑布例: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8.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语文是一首诗,诗里有“昔我往矣,_”的不舍与缠绵;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是“大漠沙如雪,_”的神奇与梦幻;语文是一支歌,这歌是“却看妻子愁何在,_”的兴奋与狂喜;语文是一段情,这情是“洛阳亲友如相问,_”的纯洁与正直。语文记载了历史:_,要留清白在人间;语文书写了人生:谁道人生无再少?_!_;语文全是了人生追求的境界:千磨万击还坚劲,_。语文,恰似一场及时的春雨,“随风潜入夜,_”。(2)文化丰富多彩同样会让我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自豪,看到“锄头”,我们就会想到古诗“_,_”;吴国少年借“螳螂捕蝉,_”的古诗巧妙地劝阻吴王攻楚,我也会想到这样寓言故事类的八字成语“_,_”;(3)“金无足赤,_”。这句与墨子一书所写的“甘瓜苦蒂,_”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告诉我们对待他人要有宽容之心。19.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2)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20. 古诗积累。(1)山下兰芽短浸溪,_。(浣溪沙)(2)我劝天公重抖擞,_。(己亥杂诗)(3)天下的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看人也要客观全面,正所谓“_,天下物无全美。”亦不可因为一两件小事就断定一个人的好坏。(4)唐代的王昌龄曾经在芙蓉楼对他即将回乡的好友辛渐说“_,_”,以此来表明自己为官的正直清廉。(5)烟花三月,漫步在柳浪闻莺,看到彩蝶在花间嬉闹,听到黄莺在枝头唱歌,我情不自禁吟诵道:_,_。柳浪闻莺,名副其实啊!21. 课内阅读积累。(1)古诗积累。如梦令和渔歌子中直接写出词人流连忘返的句子分别是:“常记溪亭日暮,_。”“青箬笠,绿蓑衣,_。”于谦用“_,_”抒发自己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李贺用“_,_”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2)关注生活。“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有许多名言让我们深受启发:“_,_”教育我们要虑心好学;“_,_”启发我们既要学习,又要思考。22. 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填空。(1)孔子说“_,_”,就是教导我们要不断地复习,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甚至可以成为老师了。(2)古诗词是我们祖国的瑰宝。陆游示儿中的“_,_”一句给儿子留下了遗嘱,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而张志和渔歌子中的“_,_”则通过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大自然春天的秀丽图画。(3)你想祝愿好友今后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取得佳绩,充实自我时,你会说:“_,_。”(用上成语或诗句)游览了苏州、杭州后,人们会由衷地感叹:_。(以俗语称赞最佳)(4)_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莫泊桑被称为“_”。23. 语言积累。(1)诗词中,诗人为我们呈现了多彩的夏天。范成大勾勒出了“梅子金黄杏子肥,_”的美丽乡村图;苏轼描绘了“黑云翻墨未遮山,_”的西湖雨景;司马光眼里“更无柳絮因风起,_”;王昌龄看见了“_,芙蓉向脸两边开”的美景。(2)清平乐六盘山让我们感受到词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这首词是这样写的:“天高云淡,_。_,_。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_,_?”(3)爱国是崇高而神圣的字眼,是文明社会不变的价值追求。苏轼说“报国之心,_”,陆游说“位卑_”。(4)来到阅览室,看到同学们正在专心地读书,我不禁想起了关于读书的名言:_,_。24. 结合课内外阅读,填写合适的内容。(1)拥抱“自然美景”。我们领略了长江的风采:你用甘甜的乳汁,_。你用_,_。我们饱览三亚落日的美景:它歪着红扑扑的脸_,_,_,大海失去了原色,像_,醉醺醺地_;欣赏了烟台的海独特的魅力:冬日的凝重、春日的_、夏日的_、秋日的_。(2)感受“教导有方”。莫泊桑在老师福楼拜的指导下,写出了_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被誉为“_”;苏格拉底让学生通过摘麦穗懂得“机不可失,_。”大教育家孔子通过论水“好像有_、有_、有_、善施教化”,让弟子们立下远大的志向。我也积累了一句孔子的名言:有_。(3)沐浴“诗词文化”。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中有铮铮的骨气,如王冕在墨梅中这样表白:“_,_。”诗词中有灵动的画面,如李清照误人藕花深处,“_,_。”诗词中有忧国的情怀,如陆游在临终前嘱咐儿子:“_,_。”诗词中有真挚的友情,如_(填诗人)曾这样写道:“_,_。”25. 请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诗词的积累】古诗是字字珠玑,句句深情。诗中有张籍对亲人诉不完的相思,“_,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中有纳兰性德对故园的牵挂,“_,_,聒碎乡心梦不成,_”;诗中也有刘著那道不尽的愁情,“_,人在天涯鬓已斑。”(2)【话语的力量】颜真卿提醒我们不要荒废了大好的时光,“_,白首方悔读书迟”;朱熹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读书有三到:谓_、_、_”;“_,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懂得生活需要磨练;“_,自满十事九空”提醒我们要做一个谦虚之人26. 名句填空。(1)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2)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_。两岸猿声啼不住,_。2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1)这首诗是_代诗人_的作品,他在诗中将_和_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_之情。(2)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_”二字描写出春草的茂盛。(3)人们常用“_ , _”一句来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_”和“_”两个动词描绘出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_”和“_”点出友人即将经过的处所。(5)最后两句用_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28. 按要求写句子。(1)人们常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_,_”来歌颂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2)李白在秋夜洛城闻笛中用诗句“_,_”表达了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