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配制中的职业防护.doc_第1页
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配制中的职业防护.doc_第2页
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配制中的职业防护.doc_第3页
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配制中的职业防护.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配制中的职业防护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关键词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配制防护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化疗药物会对接触化疗药物的人员健康造成威胁与危害。抗肿瘤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人人体。研究证明职业接触肿瘤药物可导致月经紊乱、脱发等不良反应。2008年5月运用型号为BSC-B2-1101生物安全柜用于化学药物的配制,并制定了化疗药物配制流程图,规范了操作的各个环节。为减少化疗药物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建设合格的、独立的药物配置室,运用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用于化疗药物配制,配备完善的防护用品与设施,制定并实施规范化的操作防护规程和化疗药物污染的应急处理措施。自从规范了操作的各环节的防护措施后我科护士脱发、月经周期紊乱、白细胞下降现象减少60%,每半年1次的体检未出现肝功能损害者。 化疗药物危害的途径 玻璃瓶、安瓿在操作时不慎打破,药液溢出;粉剂安瓿打开和瓶装药液抽取后拔出针头时,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溢液形成含有毒性的微粒的气溶胶和气雾;使用橡胶皮塞小药瓶时存在压力增强以致药液喷出;把注射器里的空气排出时,药物散发到空气中;安瓿中未被使用的药液被敞置在操作台上;操作过程中有时针栓脱落,药物溢出;用过的安瓿或瓶盖投入垃圾中或注射器内多余的药液被挤出,都可能导致药液散发到空气中;患者尿液或其他分泌物中都含有小剂量抗癌药。以上情况的发生均可使化疗药物经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摄入,而致护理人员职业损伤。 化疗药物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国际权威机构为接触化疗药物的医务人员制定的安全防护措施规定;配置所有化疗药剂需在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BSC内)进行。并提出化疗防护的两个原则:尽量减少工作人员与抗肿瘤药物的接触(皮肤、呼吸道接触);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室内外环境的污染。 基础防护措施:加强专业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执行化疗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化疗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使护理人员全面掌握并规范化疗防护操作程序,增强防护意识。落实护理人员保健措施,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工作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怀孕的护士应避免接触抗肿瘤药物,以防胎儿畸形。护理人员要注重饮食调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练,增强体质。 配制化疗药物 配制前准备:配制人员应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的药理知识,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作为专业护士应熟悉各类化疗药物的知识,以便配制过程有效减少用药错误。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的安全使用方法。 配制人员的准备:配制化疗药的护士操作前应穿长袖防护衣,一次性口罩,帽子,双手套。 配制环境的准备:操作台上铺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物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毕立即更换。在操作开始之前,应先将无菌棉球、无菌纱布、75%酒精棉球、无菌镊子、碘伏、棉签、外套厚专用塑料袋圆筒2个,化疗药物置于安全柜内,尽可能地减少手和双臂进出前面开口的次数。所有物品应尽可能地放在工作台后部格栅。工作前30分钟打开紫外线灭菌灯进行柜内灭菌消毒,20分钟后打开安全柜风机组进行自净,10分钟后关闭紫外线灭菌灯即可正常使用。 化疗药物配制方法: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化疗药物降到瓶底。打开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围绕安瓿颈部;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并且要求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不使药液排于空气中。抽取药液时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腔较大的针头,所抽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3/4为宜。抽吸稀释药物时要确保用药剂量准确需稀释的药物应完全溶解后再抽净,液态或油态药液抽吸时要反复用稀释液冲洗药瓶后再抽吸干净。抽吸用的空针,应避免排空药液后空针中药液的残留量。一般12号针头能容纳0.150.30ml液体,因此此尽量反复多次用稀释液抽吸排空,使药量在药瓶和空针内“零残存”。 药物外溅的处理:立即标明污染的范围,避免他人接触,处理工作应首先从污染边界开始,逐渐向污染中心进行。处理时绝不能用手直接触碰污染区域。污染区域及时用生理盐水加去污粉清洗3次。使用过的一切污物放入专用袋中封闭处理。在冲注化疗药时,如小瓶内压力高,不慎溅到工作服上,要立即更洗。如果皮肤接触化疗药,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外套及手套,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肥皂清洁被污染处,避免引起任何皮肤刺激。如被针尖刺伤,立即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并挤出伤口的血液,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若眼睛被污染,则用大量生理盐水或用洗眼剂或等渗溶液冲洗受污染眼睛15分钟,并尽快到眼科接受治疗。 化疗废物的处置: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如安瓿、密封瓶、一次性注射器及多余药液等,用后必须放置在防渗透专用袋中封闭处理。所有污染物,需经1000高温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如隔离衣、裤等应与其他物品分开放置,经高温处理。 讨论 多数化疗药物选择性较差,在杀伤或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对一些生长旺盛的细胞如骨髓细胞,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生殖细胞等,损害严重则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致畸、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可能致癌的药物分为4级:1级:无论在动物实验或在人类均有充分的致癌证据。例如,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苯丙氨芥、塞替派,尤其是治疗霍奇金病的MOPP方案。2A级:具有动物实验的充分证据,但在人类流行病学方面证据有限。例如,卡莫司汀、顺铂、阿霉素、氮芥及甲苄肼。2B级:3级:属于致癌可能性极小的一类药物,有放线菌素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巯嘌呤和长春新碱类。因此,对于1、2级化疗药物配制、使用时必须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做好确切的防护措施。自从规范了操作的各环节的防护措施后我科护士脱发、月经周期紊乱、白细胞下降现象减少60%,每半年1次的体检末出现肝功能损害者。?使药物配制工作更加规范,药品使用更加安全,使患者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双莲.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80-82. 2刘璇.化疗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2(7):7027-7028. 3王煜娟.肿瘤病人化疗中的护士职业防护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4):79-80.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在教学中的影响 切合学生认知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发挥思维可视化效能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让信息技术给历史插上飞翔的翅膀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更新传统教育教学 创设多媒体情境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浅谈在教育云环境下的教学应用 浅析多媒体教学下的初中数学有效策略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初中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状况与对策 教育技术装备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上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