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复习资料地质学: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物理化学变化,演化历史的学科。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由内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诸如褶皱,断层,节理等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分配规律和演化历史。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岩层产状类型: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倒转岩层。水平岩层特征:1、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中的表现为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水平岩层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2、水平岩层的成层顺序为上新下老3、水平岩层厚度为该岩层顶底面的标高差4、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面坡度和岩层厚度,厚度相同,坡度越缓,露头宽度越大;坡度相同,厚度大,露头宽度越大。露头宽度:岩层上下层面在地面上的出露界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形(坡向和坡角),岩层产状(倾向和倾角),以及该岩层的厚度。V字形法则: 水平岩层的出露形态真实的反映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地质界线随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 直立岩层的出露形态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状。对于倾斜岩层:相反相同: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反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且等高线的弯曲曲率大于地质界线的弯曲曲率。相同相反: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面坡度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相同相同: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地层界线的弯曲曲率大于等高线的弯曲曲率。倾斜岩层的主要特征1 倾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受产状和地形影响,并符合V字型法则2 倾斜岩层的地质界限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弯曲也是条带的一种)3 正常情况下,岩层沿倾向方向逐渐变新4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产状、地形和岩层厚度5 倾斜岩层的厚度有三种分别是:真厚度、视厚度、铅直厚度。铅直厚度视厚度真厚度。倾斜岩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真厚度(h):顶底面之间垂直距离铅直厚度(H):顶底面之间沿铅直方向的距离h=Hcos视厚度:在不垂直于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的顶底面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埋藏深度:地面某一点到目的层的铅直距离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形岩层厚度、岩层产状三者之间的关系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 产状基本一致,岩性或所含化石一致或递变。它们是在地壳相对稳定情况下缓慢下降接受连续沉积形成的。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间有地层缺失,产状一致。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间不仅有地层缺失,而且产状不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先平稳下降接受沉积,后褶皱上升(常伴有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区域变质作用等)或差异上升(变形与隆升、剥蚀),沉积间断遭受风化剥蚀,再平稳下降接受沉积。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先地壳平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地层后平稳上升,露出地面造成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直到该地区再度平稳下降为沉积区接受新的沉积。不整合的判别标志:1.沉积标志:底砾岩、古风化壳、剥蚀面、重矿物、岩性、岩相突变2.地层标志:地层、古生物突变3.构造标志:地层产状及构造特征的不同4.变质作用和岩浆岩特征。潜山:埋藏在不整合面以下的古地貌高地,包括披覆构造和潜山核两部分披覆构造:是指剥蚀面以上由于沉积差异和压实差异在较新底层中发育的正向褶皱构造。应力状态:物体受力时,其内部通过某点的截面上应力的大小、方向和性质将有规律分布,物体所受的这种力学状态称为应力状态。应变椭球体:在变形前的连续介质中的任意划定一个圆球体,当介质发生均匀变形时圆球体变成了椭球体,这种椭球体称为应变椭球体。岩石的变形方式: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岩石的变形阶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变形。岩石的强度: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岩石破裂的两种形式:张裂和剪裂。岩石力学性质:主要指其屈服应力和破裂强度。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1、内因:成分,含硬度大的粒状矿物易发生脆性变形。结构:基底式胶结,强度高;接触式胶结,强度低。构造:具层理的,易发生塑性变形。2、外因:围压、温度、溶液、孔隙压力、应力作用方式和作用时间、 应力状态等。构造应力场:指地壳内某一瞬时一定范围内的应力状态组成的空间。褶皱:是岩层受力作用后呈现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完整性的地质构造。根据褶皱的形态和组成褶皱的地层将褶皱分为背斜与向斜背斜是核部由老地层、翼部由新地层组成的褶皱。向斜是核部由新地层、翼部由老地层组成的褶皱。褶皱要素: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确定其形态的几何要素褶皱要素包括:1核部2翼部3 转折端4 枢纽5 轴面6 轴迹7 脊、脊线8 槽、槽线闭合度:背斜顶到溢出点之间的高差。在构造等高线图上,则是最高等高线与最低的闭合等高线之间的高差。闭合面积:背斜已被闭合部分所占的面积,也就是闭合构造内最低一条完全闭合的构造等高线所包围的面积。指的是平面面积。闭合背斜:如果背斜的枢纽向两端倾没,成为一个四周被同一岩层包围的背斜。闭合背斜的要素:闭合度:是指背斜的顶到溢出点之间的高差,也称闭合差。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闭的面积。生长背斜:在普遍沉降沉积的背景上,由于局部隆起形成的背斜。生长背斜的特征:1、具有上缓陡下陡的构造形态2、同一岩层厚度顶薄翼厚3、同一岩层的粒度顶粗翼细4、连续沉积的顶部位移由浅入深向缓翼方向移动,轴面凸向陡翼。根据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的分类(里卡德)(前为轴面产状,后为枢纽产状)1)直立水平褶皱(区):轴面近于直立,倾角为9080枢纽近水平,倾伏角010。2)直立倾伏褶皱(区):轴面近于直立,倾角为9080,枢纽倾伏角为1070。3)倾竖褶皱(区):轴面近于直立,倾角为90 80,枢纽倾伏角为8090。4)歪斜水平褶皱(区):轴面倾角为8010 ,枢纽近水平, 倾伏角为010 。5)平卧褶皱(区):枢纽倾伏角和轴面倾角均为010 。6)斜卧褶皱(区):枢纽和轴面两者倾向及倾角 基本一致。轴面倾角为1080 ,枢纽在轴面上的侧伏角为1080 。7)歪斜倾伏褶皱(区):轴面倾角为1080,枢 纽倾角为1080 。根据轴面及两翼产状分类1)直立褶皱2)斜歪褶皱3)倒转褶皱4)平卧褶皱5)翻卷褶皱等倾(斜)线分类等倾(斜)线:正交剖面上褶皱层上、下界面相同倾斜点的连线I类:等斜线向内弧呈收敛状,内弧曲率总是大于外弧曲率,故外弧倾斜度也总是小于内弧倾斜度。根据等斜线的收敛程度,再细分为三个亚型:IA型:等斜线向内弧强烈收敛,各线长短差别极大,内弧曲率远大于外弧曲率。为典型的顶薄褶皱。IB型:等斜线也向内弧收敛,并与褶皱面垂直,各线长短大致相等,褶皱层真厚度不变,内弧曲率仍大于外弧曲率,为典型的平行褶皱。IC型:等斜线向内弧轻微收敛,转折端等斜线比两翼附近的要略长一些,反映两翼厚度有变薄的趋势,内弧曲率略大于外弧曲率。这是平行褶皱向相似褶皱的过渡型式。类:等斜线互相平行且等长,褶皱层的内弧和外弧的曲率相等,即相邻褶皱面倾斜度基本一致,为典型的相似褶皱。类:等斜线向外弧收敛向内弧撒开,呈倒扇状,即外弧曲率大于内弧曲率,为典型的顶厚褶皱。隔挡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紧闭背斜及其间平缓开阔的向斜组成的褶皱组合。隔槽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紧闭向斜及其间平缓开阔的背斜组成的褶皱组合。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即侧向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称为纵弯褶皱作用。纵弯褶皱作用的基本特征:(1)有一个既不拉伸也不压缩的中和面。(2)随着岩层褶皱的加剧,弯曲凸侧转折端附近岩层变薄并发生与层正交,呈扇形排列的楔形张节理。凹侧若岩层为脆性,则因挤压往往产生逆断层,若岩层为塑性,则厚度变大。3)若岩层中夹有塑性岩层,可以形成次级小褶皱。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和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褶皱,称为横弯褶皱作用。纵弯褶皱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的主要区别是:1、两者形成的外力作用方式不同。2、前者形成的褶皱中各有单层有中和面,总体无;后者形成的褶皱各个单层和总体都无中和面。3、两者形成的层间滑动规律不同,前者相邻的上层向上滑动,相邻的下层向下滑动;后者形成的规律于此相反。4、前者形成的层间小褶皱规律性好,后者差。5、夹塑性岩层时前者形成顶厚褶皱,后者形成顶薄褶皱。6、前者形成的褶皱的组合多成平行状,规模大;后者多形成孤立穹窿或短轴背斜。底辟构造:地下高塑性的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力或重力差异作用下向上拱起或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的构造。影响褶皱作用的主要因素:岩层的层面和厚度、岩石的力学性质、外力作用方式、基底构造对褶皱作用的影响。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研究褶皱的形成时代通常采用角度不整合分析法、岩性厚度分析法、同位素年龄测定法。滚动背斜 :是在生长断层活动时由于两盘之间的差异压实作用和下降盘沉积层的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弯曲现象。节理:是岩石受力发生破裂,两侧的岩石沿破裂面无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节理的基本特征:分布的普遍性,发育不均性,以及方向性和组系性.原生节理:指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次生节理:指在岩石形成以后由于某种原因而形成的节理。构造节理的分类:几何分类1.走向节理;2.倾向节理;3.斜向节理;4.顺层节理成因分类张节理、剪节理。张节理:岩石受张应力超过抗张强度,形成的节理。与主压应力平行。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超过抗剪强度,形成的节理。与主压应力斜交。剪节理的基本特征:(1) 产状稳定,延伸较远。(2) 平直光滑,有时具剪切滑动擦痕。未被矿物充填时是平直闭合缝,如被充填,脉宽较为均匀,脉壁较为平直。(3) 发育于砂、砾岩等岩石中的剪裂,一般穿切砾石和胶结物。(4)常常组成共轭“X”型共轭裂隙,锐角平分线指示主压应力方向.往往成等距排列。(5)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6)剪节理的尾端变化有:折尾、菱形结环和节理叉。张节理的基本特征:(1)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而弯曲,若干条呈侧列。(2)裂缝面粗糙不平,无擦痕。(3)在胶结程度中等的砾岩或砂岩中常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 如切穿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4) 一般被矿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不平直。(5)发育稀疏,很少密集成带。(5)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的树枝状,各种网络状,结环状,有时也追踪“X”型共轭剪节理形成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有时也呈放射状或同心圆状组合。节理组:由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方向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排节理。如平行型、斜列型。节理系:由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节理组合而成。如X”型、环型,放射型等。节理的分期:就是区分不同时期形成的节理的先后关系。常利用切断错开,限制中止、相互切错等现象。节理的配套原则:据羽状剪节理据追踪张节理据节理的共轭关系及组合关系与水平挤压有关的节理:1)早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2)晚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3)横张节理断层:岩石沿断裂面有显著位移的破裂构造。地壳中最主要的变形构造之一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带、断层线、断盘、断距:断层与相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断层与岩层走向关系: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顺层断层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相当点:指未断前的一个点在断层位移以后分成的两个点。相当层:指同一地层由于断层移动而分别在断层的两盘出现。推覆构造:规模巨大(10公里以上)并且上盘沿低角度波伏起伏的断层面远距离推动的逆冲断层叫做推覆构造。飞来峰:逆冲断层上盘被剥蚀,使下盘岩石出露,如果上盘岩石被剥蚀成孤岛状,则称为飞来峰构造窗:这种由上盘岩块环绕,四周以断层线为界的下盘局部露头称为构造窗。生长指数:是同一岩层下降盘地层厚度与上升盘地层厚度的比值。断层的组合:平面组合类型平行式、雁行式、帚状、环状、放射状、斜交式剖面组合类型a-阶梯状;b-地堑;c-地垒;d-”Y”字型;e-叠瓦状;f-花状地堑: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倾斜的正断层及其所夹持的下降断块形成的构造地垒: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背倾斜的正断层及其所夹持的抬升断块形成的构造正断层特点:上盘下滑、倾角大、角砾棱角明显、垂直走向有拉长。正断层的形成的地质条件:1、局部性拉伸作用 2、背斜转折端处局部拉长3背斜的转折端4高塑性岩体上拱。逆断层的特点:逆断层:上盘上升、倾角小、角砾棱角不明显或被压扁、断层两侧岩石有强烈积压、揉皱现象,垂直走向有缩短。逆断层形成的地质条件:1、水平挤压有利于逆冲断层的发育(区域性的水平挤压)2、高塑性岩体上拱课形成高角度逆断层3、差异升降可形成。平移断层:断面平直有擦痕、近直立、延伸远,常有较大的派生构造平移断层的地质条件:1、由侧向挤压中不同的岩块在垂直于纵向逆断层或褶皱枢纽方向上不等程度的推进而形成。其规模一般不大,常终止于褶皱倒转翼或逆断层上,其旋向无一定规律。2、由侧向挤压作用产生的平面X型扭裂面发展而成的平移断层,一般规模较大,旋向具有一定规律,其较前一种更为普遍。断层的识别标志:1、地貌标志断层崖断层三角面错动的山脊串珠、带状分布的湖泊和泉水地震震中的线状分布,线状分布的矿体、矿脉2、构造标志构造不连续性强变形带的出现如强烈劈理化带和强烈碎裂带标志物的错断:包括岩层、岩脉、不整合面、先期断层和侵入体边界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的确定:1、地层学特征:包括括地层的新老、重复、 缺失、变厚、变薄,变宽、变窄等。2、断层两侧的派生现象:即分支构造的性质和方位。3、断层旁侧的牵引构造。4、断层面上的特征:擦痕,阶步,反阶步等。5、断层带破碎物的特征;即断层角砾以及构造透镜体的排列分布情况。6、生长断层两盘的厚度。7、平移断层的收敛、分散作用和升降活动断层效应: 指断层活动引起的岩层视错动。受断层面产状、断层真位移,地层产状,观察剖面的控制。同一断层在不同截面上显示出不同的特征的现象就是断层效应。确定断层的形成时期 1断层切割地层2断层与不整合的关系3断层与岩浆岩体的关系4断层带物质测年5两盘地层厚度生长断层:在沉积过程中发育的断层,称为生长断层生长断层的基本特征:1.一般为走向正断层2.平面上距离多具等距性,剖面上发展具旋回性3.剖面形态上常呈上陡下缓的犁式;4.上盘生长地层明显增厚,这是同沉积断层最基本的特征和识别标志;5. 断距随深度增大,地层时代越老,断距越大;6. 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论要点:1.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质洋底之上象航船一样漂移。2.距今150百万年前,地球表面只有一个统一大陆(泛大陆)和一个围绕大陆的统一海洋(泛大洋)。侏罗纪时,泛大陆开始分裂和漂移,最后转变为现今的海陆分布态势。大西洋、印度洋都是在大陆分裂漂移过程中形成的,太平洋则是泛大洋的残余。3.漂移过程中前缘受阻形成高大山系,后缘受拖拽形成岛弧4.漂移的动力为潮汐力和离极力5.漂移的方向是向西、向赤道或者既向西也向赤道大陆漂移的依据:大西洋两侧陆块拼合的吻合性 地层依据古生物学依据 古气候依据(石炭二叠纪)海底扩张学说要点:洋底在洋脊裂谷带形成并不断扩张,老的洋底在海沟处消减,使洋底不断更新。洋底的扩张时刚性的岩石圈块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洋脊位于对流圈上升处,海沟位于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内部就导致大陆分裂。运动的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板块:岩石圈被一些构造活动带所分割所形成的既不连续又彼此镶嵌在一起的球面块体。板块划分:六分: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十二分:富克板块、可可板块、纳兹卡板块、菲律宾板块、阿拉伯板块、加勒比海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澳大利亚-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边界类型(参看课本252页表格)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要点1.固体地球外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圈层(岩石圈和软流圈)。2.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由不同类型活动边界分隔的若干大小不同的岩石圈板块,板块具刚性,可作整体运动。3.岩石圈板块横跨地球表面作大规模不同方式的水平运动,包括:离散的裂解、漂移,会聚的俯冲、碰撞,平移转换,造成地球表面不同方式变形。扩张、增生与俯冲消减互为补偿,促使地球半径保持不变。4.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可能是地幔中的物质对流。俯冲带:是洋壳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的构造地带,此处海沟岛弧并存,地幔对流体驱动洋壳板块向岛弧前缘在海沟处向大陆方向俯冲洋壳在次消减,并形成一个连续的震源带俯冲带的特征:? 1、是地球上最强烈的地震带和火山带;? 2、地球表面上地形高差最大的地带;? 3、地球上最大的负重力负异常带;? 4、地球上热流值变化最显著的地带和强烈的区域变质带,低压高温和高压低温变质带分别位于陆侧和洋侧三联点:即三个相邻板块的裂解点或汇聚点热点:由地球的液态外核拱给热能,使热的地幔熔融物质从幔核边界沿狭窄的圆拄形通道上涌到岩石圈底部形成热点地幔柱:是源于地幔深处的圆柱状上升流,它携带地幔物质和热能直到地幔上层,并在岩石圈和软流圈的分界处四散分流。地幔对流:软流层中的地幔物质由于热量增加,密度减小,体积膨胀,产生上升热流,上升的地幔物质遇到地壳底部向四周分流,随着温度下降,地幔物质密度增大,又沉降到地幔中,这一过程称为地幔对流。转换断层:由一种性质的断层,在两端突然变成另一种性质的断层,这种断层叫转换断层。两者的区别 平移断层 转换断层随时间的推移两侧中脊越来越远 距离不增大剪切 作用沿整个断层面发生 仅发生在洋脊之间洋脊外侧剪切方向与扩张方向一致 剪切与扩张方向不一致剪切运动在错开的中脊之外继续 在错开的中脊之外消失,性质发生变化地震在整个断裂带上都可发生 发生在中脊之间且为浅震大洋的演化威尔逊旋回(详细见课本261页)1. 萌芽阶段在陆壳基础上因拉张开裂形成大陆裂谷,当尚未形成海洋环境。如现代的东非裂谷。2.初始阶段陆壳继续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已经出现洋壳。 如: 红海、亚丁湾. 3. 成熟阶段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又出现俯冲、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扩张。如大西洋. 4. 衰退阶段大洋中脊虽然继续扩张增生,但大洋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作用海洋总面积渐趋减小。如太平洋. 5. 残余阶段随着洋壳海域的缩小,终于导致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小型洋壳盆地。如地中海.6. 消亡阶段海洋消失,大陆相碰,使大陆边缘原有的沉积物强烈变形隆起成山。 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脉.混杂堆积:是板块俯冲带上特有的一种堆积活动。是由于破碎和混合作用形成的不同地层、不同时代、不同大小的岩石和岩体堆积体。地体构造:以断层为边界的具有区域规模的地质实体确定地体存在的主要条件:1、地体的四周必须为断裂围陷2、地体一定要具有一定的面积,占据一定的空间。已知最小的直径约50公里。3、每个地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演化历史。(有一定的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古生物种属:有一定特征的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4、相邻地体之间不存在过渡岩相带蛇绿岩套:是一套特殊的岩石组合,由放射虫硅质岩(深海沉积岩) 、基性岩、超基性岩组成的岩石组合。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相接触的过渡地带,是大陆相对活动的地带。双变质带:是俯冲作用的一个重要证据。它是由于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而形成的。高压低温变质带:(1)位于俯冲带一侧,垂直于板块运动方向延伸。2)形成时的温度为250400摄氏度,压力为57千大气压(通常)。因为该处沉积物及洋壳本身温度都很低,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力大,加上上覆沉积物的重量,形成高压低温变质带。3)典型矿物为蓝闪石,硬玉,绿纤石,文石(兰片岩)高温低压变质带:(1)于仰冲板块一侧,垂直于板块运动方向延伸。(2.)形成时的温度通常=500摄氏度,压力为地表压力。由于熔融物质上升岩浆和火山作用形成在域上的高地热梯度,同时近于地表,压力相对较低,形成高温低压变质带。(3.)典型矿物为红柱石,兰晶石,硅线岩,十字石。地槽:是地壳上强烈活动的地带,早期强烈下降接受沉积,后期强烈上升形成高大山系。时间上一般是古生代以来有过强烈活动的地带地槽的特点:形态上一般呈长条状,长度超过千公里,宽度数百公里;出现在大陆边缘或大陆之间,如乌拉尔地槽;地貌反差很大,常由线状山脉或谷地组成;如喜玛拉雅地槽沉积建造:地层线状延伸,岩相厚度变化大,一般为硬砂岩、细碧角斑岩、蛇绿岩、硅质火山岩、复理石和磨拉石等组合;岩浆活动强烈,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岩性、不同产状的火山岩和侵入岩。一般早期以基性至超基性岩浆的海底喷发和小型侵入为主,中期以中酸性至酸性岩浆的大型侵入为主,晚期以碱性系列的喷发活动和小型浅成侵入为主。早晚期的受深断裂控制,成线状分布,中期呈岩基分布于复背斜的核部。变质作用,地槽型的沉积建造伴随褶皱受到一定程度的变质作用。矿产丰富,与早期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和铁铂铬等;与中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钼钨等多金属矿床;与浅成侵入有关的稀有金属和多金属矿床。地球物理特征,莫霍面埋藏深,具有异常上地幔,重力异常成带状,为强烈的正负异常相结合的地区,磁异常成带状,横过走向正负异常交替,热流值高。地台: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具明显的双层结构,下构造层由巨厚的强烈褶皱的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的复杂岩系称为结晶基底或褶皱基底,上构造层由厚度较小的、产状平缓的、未变质的沉积岩称沉积盖层组成。两者之间以明显的区域角度不整合分开。地台的特点:形态上一般呈卵形或等轴形,有时呈不规则形,平面对径 数百至千公里;地貌特征,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常以平原、盆地、高原为主,仅边缘和局部有时有较高的山脉;沉积建造:地层面状分布,岩性简单,主要为成分成熟的陆源碎屑岩和质纯碳酸岩,厚度不大变化小,一般为石英砂岩、碳酸岩含煤-铝土-铁质岩、红色岩、陆相火山碎屑岩等组合;构造简单,变动微弱,产状平缓,褶皱由穹隆和短轴背向斜等,深断裂发育于地台边缘与地槽分界地带。岩浆活动微弱,仅局部沿断裂有少量的基性至超基性、碱性的小型侵入体和玄武岩类的喷发岩。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 外生矿产丰富,铁、锰、铝、磷、煤、石油、膏岩等;地球物理特征,地壳厚度近全球平均地壳厚度,无异常上地幔,低速层埋藏深度较大,重力异常低负值,异常呈不规则形,变化平缓。磁异常成宽缓的不规则形,异常幅度变化小。热流值低。构造体系:由许多不同形态、不同力学性质、不同序次、不同等级的结构要素组成的构造带及其所加的岩块与地块组成的总体。含油盆地:是具备成烃要素,有过成烃过程并已发现有商业价值的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含有盆地的四个形成条件: 首先,必须具有巨厚的沉积物和丰富的有机物,这样才能够保证含油气盆地有足够的生油母质。 其次,要有一个有机质赖以繁殖、聚集和沉积下来得以避免氧化而向石油转化的古地理环境,这种环境就是具有一定水体深度的内陆湖泊和陆棚浅海地带。 要有一个稳定持续下降的大地构造条件,这样才能使堆积下来的有机质迅速埋藏,并逐渐向有利于转化为石油的物理化学条件发展。含油气盆地必须经受一定程度的构造运动,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油气运移和为油气运移创造必要的构造条件,而且为油气聚集提供圈闭场所。地质学: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物理化学变化,演化历史的学科。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由内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诸如褶皱,断层,节理等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分配规律和演化历史。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岩层产状类型: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倒转岩层。水平岩层特征:1、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中的表现为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水平岩层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2、水平岩层的成层顺序为上新下老3、水平岩层厚度为该岩层顶底面的标高差4、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面坡度和岩层厚度,厚度相同,坡度越缓,露头宽度越大;坡度相同,厚度大,露头宽度越大。露头宽度:岩层上下层面在地面上的出露界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形(坡向和坡角),岩层产状(倾向和倾角),以及该岩层的厚度。V字形法则: 水平岩层的出露形态真实的反映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地质界线随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 直立岩层的出露形态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状。对于倾斜岩层:相反相同: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反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且等高线的弯曲曲率大于地质界线的弯曲曲率。相同相反: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面坡度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相同相同: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地层界线的弯曲曲率大于等高线的弯曲曲率。倾斜岩层的主要特征1 倾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受产状和地形影响,并符合V字型法则2 倾斜岩层的地质界限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弯曲也是条带的一种)3 正常情况下,岩层沿倾向方向逐渐变新4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产状、地形和岩层厚度5 倾斜岩层的厚度有三种分别是:真厚度、视厚度、铅直厚度。铅直厚度视厚度真厚度。倾斜岩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真厚度(h):顶底面之间垂直距离铅直厚度(H):顶底面之间沿铅直方向的距离h=Hcos视厚度:在不垂直于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的顶底面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埋藏深度:地面某一点到目的层的铅直距离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形岩层厚度、岩层产状三者之间的关系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 产状基本一致,岩性或所含化石一致或递变。它们是在地壳相对稳定情况下缓慢下降接受连续沉积形成的。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间有地层缺失,产状一致。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间不仅有地层缺失,而且产状不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先平稳下降接受沉积,后褶皱上升(常伴有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区域变质作用等)或差异上升(变形与隆升、剥蚀),沉积间断遭受风化剥蚀,再平稳下降接受沉积。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先地壳平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地层后平稳上升,露出地面造成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直到该地区再度平稳下降为沉积区接受新的沉积。不整合的判别标志:1.沉积标志:底砾岩、古风化壳、剥蚀面、重矿物、岩性、岩相突变2.地层标志:地层、古生物突变3.构造标志:地层产状及构造特征的不同4.变质作用和岩浆岩特征。潜山:埋藏在不整合面以下的古地貌高地,包括披覆构造和潜山核两部分披覆构造:是指剥蚀面以上由于沉积差异和压实差异在较新底层中发育的正向褶皱构造。应力状态:物体受力时,其内部通过某点的截面上应力的大小、方向和性质将有规律分布,物体所受的这种力学状态称为应力状态。应变椭球体:在变形前的连续介质中的任意划定一个圆球体,当介质发生均匀变形时圆球体变成了椭球体,这种椭球体称为应变椭球体。岩石的变形方式: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岩石的变形阶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变形。岩石的强度: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岩石破裂的两种形式:张裂和剪裂。岩石力学性质:主要指其屈服应力和破裂强度。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1、内因:成分,含硬度大的粒状矿物易发生脆性变形。结构:基底式胶结,强度高;接触式胶结,强度低。构造:具层理的,易发生塑性变形。2、外因:围压、温度、溶液、孔隙压力、应力作用方式和作用时间、 应力状态等。构造应力场:指地壳内某一瞬时一定范围内的应力状态组成的空间。褶皱:是岩层受力作用后呈现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完整性的地质构造。根据褶皱的形态和组成褶皱的地层将褶皱分为背斜与向斜背斜是核部由老地层、翼部由新地层组成的褶皱。向斜是核部由新地层、翼部由老地层组成的褶皱。褶皱要素: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确定其形态的几何要素褶皱要素包括:1核部2翼部3 转折端4 枢纽5 轴面6 轴迹7 脊、脊线8 槽、槽线闭合度:背斜顶到溢出点之间的高差。在构造等高线图上,则是最高等高线与最低的闭合等高线之间的高差。闭合面积:背斜已被闭合部分所占的面积,也就是闭合构造内最低一条完全闭合的构造等高线所包围的面积。指的是平面面积。闭合背斜:如果背斜的枢纽向两端倾没,成为一个四周被同一岩层包围的背斜。闭合背斜的要素:闭合度:是指背斜的顶到溢出点之间的高差,也称闭合差。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闭的面积。生长背斜:在普遍沉降沉积的背景上,由于局部隆起形成的背斜。生长背斜的特征:1、具有上缓陡下陡的构造形态2、同一岩层厚度顶薄翼厚3、同一岩层的粒度顶粗翼细4、连续沉积的顶部位移由浅入深向缓翼方向移动,轴面凸向陡翼。根据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的分类(里卡德)(前为轴面产状,后为枢纽产状)1)直立水平褶皱(区):轴面近于直立,倾角为9080枢纽近水平,倾伏角010。2)直立倾伏褶皱(区):轴面近于直立,倾角为9080,枢纽倾伏角为1070。3)倾竖褶皱(区):轴面近于直立,倾角为90 80,枢纽倾伏角为8090。4)歪斜水平褶皱(区):轴面倾角为8010 ,枢纽近水平, 倾伏角为010 。5)平卧褶皱(区):枢纽倾伏角和轴面倾角均为010 。6)斜卧褶皱(区):枢纽和轴面两者倾向及倾角 基本一致。轴面倾角为1080 ,枢纽在轴面上的侧伏角为1080 。7)歪斜倾伏褶皱(区):轴面倾角为1080,枢 纽倾角为1080 。根据轴面及两翼产状分类1)直立褶皱2)斜歪褶皱3)倒转褶皱4)平卧褶皱5)翻卷褶皱等倾(斜)线分类等倾(斜)线:正交剖面上褶皱层上、下界面相同倾斜点的连线I类:等斜线向内弧呈收敛状,内弧曲率总是大于外弧曲率,故外弧倾斜度也总是小于内弧倾斜度。根据等斜线的收敛程度,再细分为三个亚型:IA型:等斜线向内弧强烈收敛,各线长短差别极大,内弧曲率远大于外弧曲率。为典型的顶薄褶皱。IB型:等斜线也向内弧收敛,并与褶皱面垂直,各线长短大致相等,褶皱层真厚度不变,内弧曲率仍大于外弧曲率,为典型的平行褶皱。IC型:等斜线向内弧轻微收敛,转折端等斜线比两翼附近的要略长一些,反映两翼厚度有变薄的趋势,内弧曲率略大于外弧曲率。这是平行褶皱向相似褶皱的过渡型式。类:等斜线互相平行且等长,褶皱层的内弧和外弧的曲率相等,即相邻褶皱面倾斜度基本一致,为典型的相似褶皱。类:等斜线向外弧收敛向内弧撒开,呈倒扇状,即外弧曲率大于内弧曲率,为典型的顶厚褶皱。隔挡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紧闭背斜及其间平缓开阔的向斜组成的褶皱组合。隔槽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紧闭向斜及其间平缓开阔的背斜组成的褶皱组合。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即侧向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称为纵弯褶皱作用。纵弯褶皱作用的基本特征:(1)有一个既不拉伸也不压缩的中和面。(2)随着岩层褶皱的加剧,弯曲凸侧转折端附近岩层变薄并发生与层正交,呈扇形排列的楔形张节理。凹侧若岩层为脆性,则因挤压往往产生逆断层,若岩层为塑性,则厚度变大。3)若岩层中夹有塑性岩层,可以形成次级小褶皱。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和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褶皱,称为横弯褶皱作用。纵弯褶皱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的主要区别是:1、两者形成的外力作用方式不同。2、前者形成的褶皱中各有单层有中和面,总体无;后者形成的褶皱各个单层和总体都无中和面。3、两者形成的层间滑动规律不同,前者相邻的上层向上滑动,相邻的下层向下滑动;后者形成的规律于此相反。4、前者形成的层间小褶皱规律性好,后者差。5、夹塑性岩层时前者形成顶厚褶皱,后者形成顶薄褶皱。6、前者形成的褶皱的组合多成平行状,规模大;后者多形成孤立穹窿或短轴背斜。底辟构造:地下高塑性的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力或重力差异作用下向上拱起或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的构造。影响褶皱作用的主要因素:岩层的层面和厚度、岩石的力学性质、外力作用方式、基底构造对褶皱作用的影响。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研究褶皱的形成时代通常采用角度不整合分析法、岩性厚度分析法、同位素年龄测定法。滚动背斜 :是在生长断层活动时由于两盘之间的差异压实作用和下降盘沉积层的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弯曲现象。节理:是岩石受力发生破裂,两侧的岩石沿破裂面无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节理的基本特征:分布的普遍性,发育不均性,以及方向性和组系性.原生节理:指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次生节理:指在岩石形成以后由于某种原因而形成的节理。构造节理的分类:几何分类1.走向节理;2.倾向节理;3.斜向节理;4.顺层节理成因分类张节理、剪节理。张节理:岩石受张应力超过抗张强度,形成的节理。与主压应力平行。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超过抗剪强度,形成的节理。与主压应力斜交。剪节理的基本特征:(1) 产状稳定,延伸较远。(2) 平直光滑,有时具剪切滑动擦痕。未被矿物充填时是平直闭合缝,如被充填,脉宽较为均匀,脉壁较为平直。(3) 发育于砂、砾岩等岩石中的剪裂,一般穿切砾石和胶结物。(4)常常组成共轭“X”型共轭裂隙,锐角平分线指示主压应力方向.往往成等距排列。(5)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6)剪节理的尾端变化有:折尾、菱形结环和节理叉。张节理的基本特征:(1)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而弯曲,若干条呈侧列。(2)裂缝面粗糙不平,无擦痕。(3)在胶结程度中等的砾岩或砂岩中常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 如切穿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4) 一般被矿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不平直。(5)发育稀疏,很少密集成带。(5)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的树枝状,各种网络状,结环状,有时也追踪“X”型共轭剪节理形成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有时也呈放射状或同心圆状组合。节理组:由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方向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排节理。如平行型、斜列型。节理系:由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节理组合而成。如X”型、环型,放射型等。节理的分期:就是区分不同时期形成的节理的先后关系。常利用切断错开,限制中止、相互切错等现象。节理的配套原则:据羽状剪节理据追踪张节理据节理的共轭关系及组合关系与水平挤压有关的节理:1)早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2)晚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3)横张节理断层:岩石沿断裂面有显著位移的破裂构造。地壳中最主要的变形构造之一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带、断层线、断盘、断距:断层与相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断层与岩层走向关系: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顺层断层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相当点:指未断前的一个点在断层位移以后分成的两个点。相当层:指同一地层由于断层移动而分别在断层的两盘出现。推覆构造:规模巨大(10公里以上)并且上盘沿低角度波伏起伏的断层面远距离推动的逆冲断层叫做推覆构造。飞来峰:逆冲断层上盘被剥蚀,使下盘岩石出露,如果上盘岩石被剥蚀成孤岛状,则称为飞来峰构造窗:这种由上盘岩块环绕,四周以断层线为界的下盘局部露头称为构造窗。生长指数:是同一岩层下降盘地层厚度与上升盘地层厚度的比值。断层的组合:平面组合类型平行式、雁行式、帚状、环状、放射状、斜交式剖面组合类型a-阶梯状;b-地堑;c-地垒;d-”Y”字型;e-叠瓦状;f-花状地堑: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倾斜的正断层及其所夹持的下降断块形成的构造地垒: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背倾斜的正断层及其所夹持的抬升断块形成的构造正断层特点:上盘下滑、倾角大、角砾棱角明显、垂直走向有拉长。正断层的形成的地质条件:1、局部性拉伸作用 2、背斜转折端处局部拉长3背斜的转折端4高塑性岩体上拱。逆断层的特点:逆断层:上盘上升、倾角小、角砾棱角不明显或被压扁、断层两侧岩石有强烈积压、揉皱现象,垂直走向有缩短。逆断层形成的地质条件:1、水平挤压有利于逆冲断层的发育(区域性的水平挤压)2、高塑性岩体上拱课形成高角度逆断层3、差异升降可形成。平移断层:断面平直有擦痕、近直立、延伸远,常有较大的派生构造平移断层的地质条件:1、由侧向挤压中不同的岩块在垂直于纵向逆断层或褶皱枢纽方向上不等程度的推进而形成。其规模一般不大,常终止于褶皱倒转翼或逆断层上,其旋向无一定规律。2、由侧向挤压作用产生的平面X型扭裂面发展而成的平移断层,一般规模较大,旋向具有一定规律,其较前一种更为普遍。断层的识别标志:1、地貌标志断层崖断层三角面错动的山脊串珠、带状分布的湖泊和泉水地震震中的线状分布,线状分布的矿体、矿脉2、构造标志构造不连续性强变形带的出现如强烈劈理化带和强烈碎裂带标志物的错断:包括岩层、岩脉、不整合面、先期断层和侵入体边界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的确定:1、地层学特征:包括括地层的新老、重复、 缺失、变厚、变薄,变宽、变窄等。2、断层两侧的派生现象:即分支构造的性质和方位。3、断层旁侧的牵引构造。 4、断层面上的特征:擦痕,阶步,反阶步等。5、断层带破碎物的特征;即断层角砾以及构造透镜体的排列分布情况。6、生长断层两盘的厚度。7、平移断层的收敛、分散作用和升降活动断层效应: 指断层活动引起的岩层视错动。受断层面产状、断层真位移,地层产状,观察剖面的控制。同一断层在不同截面上显示出不同的特征的现象就是断层效应。确定断层的形成时期 1断层切割地层2断层与不整合的关系3断层与岩浆岩体的关系4断层带物质测年5两盘地层厚度生长断层:在沉积过程中发育的断层,称为生长断层生长断层的基本特征:1.一般为走向正断层2.平面上距离多具等距性,剖面上发展具旋回性3.剖面形态上常呈上陡下缓的犁式;4.上盘生长地层明显增厚,这是同沉积断层最基本的特征和识别标志;5. 断距随深度增大,地层时代越老,断距越大;6. 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论要点:1.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质洋底之上象航船一样漂移。2.距今150百万年前,地球表面只有一个统一大陆(泛大陆)和一个围绕大陆的统一海洋(泛大洋)。侏罗纪时,泛大陆开始分裂和漂移,最后转变为现今的海陆分布态势。大西洋、印度洋都是在大陆分裂漂移过程中形成的,太平洋则是泛大洋的残余。3.漂移过程中前缘受阻形成高大山系,后缘受拖拽形成岛弧4.漂移的动力为潮汐力和离极力5.漂移的方向是向西、向赤道或者既向西也向赤道大陆漂移的依据:大西洋两侧陆块拼合的吻合性 地层依据古生物学依据 古气候依据(石炭二叠纪)海底扩张学说要点:洋底在洋脊裂谷带形成并不断扩张,老的洋底在海沟处消减,使洋底不断更新。洋底的扩张时刚性的岩石圈块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洋脊位于对流圈上升处,海沟位于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内部就导致大陆分裂。运动的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板块:岩石圈被一些构造活动带所分割所形成的既不连续又彼此镶嵌在一起的球面块体。板块划分:六分: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十二分:富克板块、可可板块、纳兹卡板块、菲律宾板块、阿拉伯板块、加勒比海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澳大利亚-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边界类型(参看课本252页表格)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要点1.固体地球外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圈层(岩石圈和软流圈)。2.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由不同类型活动边界分隔的若干大小不同的岩石圈板块,板块具刚性,可作整体运动。3.岩石圈板块横跨地球表面作大规模不同方式的水平运动,包括:离散的裂解、漂移,会聚的俯冲、碰撞,平移转换,造成地球表面不同方式变形。扩张、增生与俯冲消减互为补偿,促使地球半径保持不变。4.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可能是地幔中的物质对流。俯冲带:是洋壳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的构造地带,此处海沟岛弧并存,地幔对流体驱动洋壳板块向岛弧前缘在海沟处向大陆方向俯冲洋壳在次消减,并形成一个连续的震源带俯冲带的特征:? 1、是地球上最强烈的地震带和火山带;? 2、地球表面上地形高差最大的地带;? 3、地球上最大的负重力负异常带;? 4、地球上热流值变化最显著的地带和强烈的区域变质带,低压高温和高压低温变质带分别位于陆侧和洋侧三联点:即三个相邻板块的裂解点或汇聚点热点:由地球的液态外核拱给热能,使热的地幔熔融物质从幔核边界沿狭窄的圆拄形通道上涌到岩石圈底部形成热点地幔柱:是源于地幔深处的圆柱状上升流,它携带地幔物质和热能直到地幔上层,并在岩石圈和软流圈的分界处四散分流。地幔对流:软流层中的地幔物质由于热量增加,密度减小,体积膨胀,产生上升热流,上升的地幔物质遇到地壳底部向四周分流,随着温度下降,地幔物质密度增大,又沉降到地幔中,这一过程称为地幔对流。转换断层:由一种性质的断层,在两端突然变成另一种性质的断层,这种断层叫转换断层。两者的区别 平移断层 转换断层随时间的推移两侧中脊越来越远 距离不增大剪切 作用沿整个断层面发生 仅发生在洋脊之间洋脊外侧剪切方向与扩张方向一致 剪切与扩张方向不一致剪切运动在错开的中脊之外继续 在错开的中脊之外消失,性质发生变化地震在整个断裂带上都可发生 发生在中脊之间且为浅震大洋的演化威尔逊旋回(详细见课本261页)1. 萌芽阶段在陆壳基础上因拉张开裂形成大陆裂谷,当尚未形成海洋环境。如现代的东非裂谷。2.初始阶段陆壳继续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已经出现洋壳。 如: 红海、亚丁湾. 3. 成熟阶段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又出现俯冲、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扩张。如大西洋. 4. 衰退阶段大洋中脊虽然继续扩张增生,但大洋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作用海洋总面积渐趋减小。如太平洋. 5. 残余阶段随着洋壳海域的缩小,终于导致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小型洋壳盆地。如地中海.6. 消亡阶段海洋消失,大陆相碰,使大陆边缘原有的沉积物强烈变形隆起成山。 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脉.混杂堆积:是板块俯冲带上特有的一种堆积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