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第一部分 专题知识讲解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来看,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微粒。分子能独立存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 、 、 、S等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大多数有机物等,它们都属于分子晶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原子间结合可形成分子,如 分子, 分子,也可以直接形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Si晶体, 晶体。金属晶体也可看成是由金属原子构成的物质,实际上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的,金属单质都属于金属晶体。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构成的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大多数的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离子晶体。物质的性质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物质的性质通过自身的变化表现出来。物理性质指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颜色、状态、溶解性、气味、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硬度等,可以通过观察法和测量法来研究的性质。化学性质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等。物质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和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混合而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和熔沸点、如空气、溶液、汽油、玻璃等。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同素异形体混在一起称为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在一起为混和物。同理, 与 的气体也为混合物。另外,聚合物因分子的聚合度不同,没有固定熔点,也被视为混合物,纯净物指的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熔沸点。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另外,自然界中所存在的一些矿物,材料往往不是纯净物。这时要求我们掌握的是它的主要成份,例如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菱镁矿的主要成分是 等。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种类,又可细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指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又细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降 为液态外,都是固体。它们具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在化学反应中表现还原性。非金属单质中只有 为液态,其它均为气态或固态,金刚石,晶体硅和晶体硼属于原子晶体,石墨属于混合晶体,其余多为分子晶体。与金属单质对比,非金属单质通常没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能差,在化学反应中,象 等常表现氧化性,象C、 等常表现还原性。稀有气体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单列为一族,它们都是单原子分子,因为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已达到稳定结构。化合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又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其中酸指的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所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酸的分类有多种方式:根据构成元素分为含氧酸(如 )和无氧酸(如 等);根据可电离出的 数目分为一元酸( )二元酸(如 )和多元酸(如 );根据酸性强弱可分为强酸(中学阶段掌握的强酸有 )和弱酸( 等);根据是否具有氧化性可分为氧化性酸(如 )和非氧化性酸( 等);根据沸点高低分为高沸点酸(如 )和低沸点酸(如 )。凡是酸应具有酸的通性:使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这里要注意的是水溶液显酸性的物质不一定都是酸,例如强酸的酸式盐,或水解显酸性的强酸弱碱盐,应强调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 。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中学常用的可溶性强碱为如下四种: 。 是常用的弱碱。碱的通性如下:使指示剂变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碱与盐的复分解反应要求反应物都可溶,产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大多数的盐属于强电解质。盐的溶解性差别很大,钾盐、钠盐、硝酸盐、醋酸盐、铵盐大都易溶于水,碳酸盐、磷酸盐、硫化物、亚硫酸盐等大都不溶于水。根据盐的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正盐指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酸式盐指酸中的氢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如 等;碱式盐指碱中的 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如 等;复盐指多种阳离子与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 。部分盐可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另外,盐与酸、盐与碱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物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氧化物又可以细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和过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指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气,如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是非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如 等,酸性氧化物中元素的价态必须与对应的酸和盐中的价态一致,例如 的酸性氧化物是 ,碱性氧化物指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等。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指与酸、碱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另外,有一类氧化物不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或者没有对应价态的酸、碱或盐,这一类物质称为不成盐氧化物,如NO、 等。还有象 称为过氧化物。以上是无机化合物的主要种类,有机物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两大类,每一类里又根据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细分为不同类的物质,这部分内容到有机再详细复习。2、化学用语化学用语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表示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化学用语;(2)表示物质宏观组成的化学用语;(3)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现分别区分如下:(1)表示微粒组成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电子式、离子电子式、离子符号等。(2)表示物质宏观组成的化学用语有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对分子晶体来讲即为分子式),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达其组成元素原子的最简整数比的式子)、结构式(用短线表示共用电子对的式子),结构简式(结构式的简写)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表示最外层电子得失或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情况)。(3)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包括电离方程式(强调强电解质的电用“=”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用“ ”表示)、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有气体,沉淀生成时要注明“”或“”)。热化学方程式(必须要注明各物质的状态,且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方程式系数成正比)、离子方程式(只有可溶性强电解质才能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参加反应,其余物质都应该以化学式表示,并且要注意方程式两边带电荷量应相等),电极反应式(注意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3、化学中常用计量化学中常用计量指围绕物质的量展开的计算。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物质所含的微粒个数,它的单位是摩尔。它可以与微粒数,物质质量,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溶液的浓度之间进行换算,在高中化学计算中起桥梁作用。此处常用公式如下: 关于气体的问题,经常应用到阿佛加德罗定律和它的推论。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将它扩展,就是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因为气体的体积受分子数多少,分子间距离决定,在同温同压下,分子间距离相等。4、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在讨论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前,首先我们明确什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变化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新物质产生。从微观上理解化学变化,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仅仅是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例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结晶水合物与无水盐之间的转化等都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有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些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指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分解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w.w.w.k.s.5.u.c.o.m复分解反应指的是两种化合物相互起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难电离物生成。这里的复分解反应主要指的是离子交换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从微观来看还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得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失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常见氧化剂和它的还原产物为 等。常见还原剂和它的氧化产物为等。从化合价来判断,一般最高正价的元素只能表现氧化性,而最低负价的元素只能表现还原性。物质之间反应遵循如下规律: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sssssssssssssss(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遵循电子守恒的原则,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离子反应指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包括两大类:复分解反应,需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一般情况下,向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反应。生成弱氧化剂和弱还原剂。5、溶液按照分散系微粒直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浊夜,胶体和溶液。溶液中微粒的直径小于 。溶液中主要涉及下面几个概念。(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它的单位为克。对于饱和溶液,存在如下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例如 溶液,即使饱和,浓度也很小。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例如 溶液,即使浓度很大,仍未饱和。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不同,这里我们重点记住三种物质: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 的溶解度基本不受温度影响。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溶液的质量分数用100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的浓度(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对于饱和溶液)6、物质结构w.w.w.k.s.5.u.c.o.m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和晶体。(1)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因此整个分子呈电中性。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质量数,质子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质量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同位素是微观概念,适用于原子。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另外,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是不变的。我们要了解的有:H元素有三种同位素:IH、 、 ,C有三种同位素: 、 、Cl有两种同位素 。由于有些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因此,元素的种类一定小于原子的种类。元素的原子量定义为以 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为核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简称原子量。这样求出的实际上是某种同位素的原子量。若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时,则应分别求出各同位素的原子量,然后分别乘以这种同位素原子在自然界中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加和,即为该元素的原子量。同位素的质量数称为这种原子的近似原子量。若用同位素的近似原子量分别乘以这种同位素原子在自然界中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加和,得到的是这种元素的近似原子量。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排到在离核电近到远的空间,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的数目为2 个,且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2)化学键化学键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它的主要类型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键指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这里要求会写常见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如 、 、 、 、 等。共价键指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这里又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向成键的某一种原子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若共用电子对在同种原子之间形成,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则为非极性共价键,反之为极性共价键。共价键有键长,键能、键角等参数,要求掌握键长与键能的反比关系,即键长越大,键能越小,几种重要分子的键角(如 和 : 、 、 、 、 )和空间构型( 、 、 为空间正四面体,不过键角不同; 为三角锥形; 和 为直线形),共价键既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 和 里N和H之间, 中两个O原子之间),也可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但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要求会写几种重要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如 、 、 、 、 、 、 、 等。(3)晶体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为晶体。晶体根据其组成的微粒和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不同分为 种: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要求掌握 晶体的空间结构图,要知道在离子晶体中,没有单个的分子,因此其化学式实际为比例式。分子晶体是由分子通过范德华力结合而成的,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对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例如有机化合物中同系物随着 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升高,卤素单质在常温下由气态逐渐过渡到固态等。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主要受范德华力的影响,它发生状态变化时,仅仅是范德华力被破坏,而没有影响到分子内原子间的共价键,一般发生化学反应时共价键才被破坏。例如,水凝结成冰或挥发成气体时,仅仅是分子间距离变了,HO键并没有被破坏。另外,稀有气体也属于分子晶体,但由于其特殊结构,原子间不形成化学键。原子晶体是由原子直接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它的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中学阶段学的原子晶体主要有金刚石、晶体硅和二氧化硅。金刚石与晶体硅的空间结构是相似的,只不过金刚石中CC键的键能比晶体硅中 键的键能更大。熔沸点更高,硬度更大。这两种晶体都是空间网状结构,每个 原子与4个 成键,键角为 ,在 晶体中,1个 原子与4个O原子结合,1个O原子与2个 原子结合。也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二氧化硅晶体中同样没有单个的 分子,它也是比例式而非分子式。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元素周期律。它是在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总结出来的。元素性质(主要包括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化学性质等)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周期律的发现揭示了众多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个横行,称一个周期;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称为一个族。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前3个为短周期,四、五、六为长周期,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各周期含有元素的数目依次为2,8,8,18,18,32,元素所在周期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周期表中共有18列,其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第族,一个O族。主族元素所在的族数等于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周期表的结构可以简单概括成下面的内容:七主七副七周期,族O族镧锕系。元素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及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密切相关。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分别决定它在第几周期,第几主族。主族元素的族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因此,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表现在物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方面,则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还原性减弱。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逐渐减弱,因此得电子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表现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减弱,碱性增强,金属与水或酸反应出 越来越剧烈。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右上角,为氟元素,但氟没有正价。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左下角,为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是不同的,但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因此,必须指明是哪一种物质表示的。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的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另外一般反应速率也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因此,通过上式计算出来的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物质自身的性质。此外,也受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而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量的变化对速率的影响忽略。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气体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如果是固体或液体物质起反应时,改变压强对浓度的影响很小,因此认为不影响它们的反应速率。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无论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只不过放热反应增大得少,而吸热反应增大得多而已。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进行程度,即不能使原本不能发生的反应变成可能。化学平衡是针对可逆反应而言。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这个状态就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因为 ,单位时间里各物质生成和消耗的速率是相等的,因此,各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且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但是反应并没有停下来,只不过从宏观上看,各物质的量不变而已,因此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可以从正反应,逆反应,或中间任一状态出发达到,与反应的途径和投料方式无关,只与投入物料的多少有关。例如:对于 这个体系。当恒温恒容时,以下三种投料方式会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投入 投入 ;投入 和 和 三种不同的投料方式和不同的量达平衡时, 、 、 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是相同的,因此是同一个平衡状态。因为后两种情况都可以折算成 。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平衡,若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反应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等)改变了,平衡混合物里各组成物质的质量分数也随之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影响平衡的因素主要有浓度、压强、温度等因素,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注意理解“减弱这种改变”,例如仍是 的反应已达平衡, , 。此时若再加入 ,肯定平衡会发生移动,移动的结果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应小于 而大于 。因为对于 来说,改变就是增加了 ,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因此 应消耗,但又不可能完全反应掉,因此应在 之间。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得 ,然后在新的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又趋于相等。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的速率,因此不能使平衡移动。关于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的问题,要分析平衡态各物质的浓度变化情况。若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气,平衡不移动;若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气,相当于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9.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如下几个知识点:(1)电解质的概念。凡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上述两种状态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这里注意强调是化合物,象金属单质、石墨、溶液等都不在此范围。能否电离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而对于电解质来讲,电离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又根据电解质电离是否完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全部以离子形式存在,它的电离方程式用“ ”来表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电离方程式用“ ”表示。(注意:象 、 、 等物质的水溶液可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它们是非电解质,其对应的水合物 、 、 、 为电解质;另外,难溶物如 虽然水溶液导电性能极差,因为离子浓度太小,但熔化状态下完全电离,因此仍属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的盐,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和水。)(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离解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相似,也是动态平衡,条件改变时平衡被破坏。电离是吸热过程,因此升温,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为了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我们引入电离度来表示它的电离程度,公式如下:电离度( )= 决定电离度的因素是电解质自身的性质。相同条件下,电解质越弱,电离度越小。另外,稀释和加热也会使电离度增大。对于强电解质来讲,溶液的浓度和离子浓度相等或成简单整数比,例如 中, 之比为21;而对于弱电解质来讲,离子浓度与溶液浓度之间相差一个电离度, = 。要求同学掌握冰醋酸的稀释过程中 随C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冰醋酸全部由分子构成,离子浓度为0,随着水的加入,冰醋酸开始电离, 由0逐渐增大, 在稀释过程中,C不断减小, 不断增大,在开始, 的增大起主要作用,因此 不断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C的减小起主要作用,于是 开始减小,当溶液无限稀释时,虽然 接近于1,但是由于C也趋近于0,因此离子浓度也很小。(3)水的电离和 值水做为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具有弱电解质的特性。酸、碱、盐(能水解的盐)都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酸:碱由于提供 ,因此抑制水的电离,而能水解的盐会促进水的电离。但无论哪种情况,由水所电离出的 与 总是相等的。在我们中学所接触的稀溶液中, 的乘积为一个常数: , 称为水的离子积,在常温下, 由此可见,在任何水溶液中都同时存在 ,溶液的酸碱性可用 的相对关系表示:中性溶液: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为了方便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引入 的表示法。要求掌握弱酸、弱碱、酸与酸混合、碱与碱混合,酸碱混合的 值的计算。中学常用三种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在不同的 值显示出来的颜色如下:指示剂 值 颜色 值 颜色 值 颜色甲基橙 红色 3.14.4 橙色 4.4 黄色石蕊 8 蓝色酚酞 10 红色(4)盐类的水解溶液中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 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盐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通常是微弱的,因此用可逆符号来表示。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温有利于水解。盐的水解程度主要由盐自身的性质决定,强酸强碱盐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有些弱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既存在电离平衡,又存在水解平衡,这时要比较电离和水解程度的大小,如 、 等,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如 、 、 等,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盐的水解用水解方程式来表示。由于水解的程度不大,除用可逆符合表示外,一般不会生成气体和沉淀,因此不用“”和“”表示。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以第一步为主。由于水解程度很弱,实际只有下面几类情况才考虑水解的因素,而大多数情况下不考虑水解。判断盐溶液酸碱性,如 , 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如 溶液中,离子共存, 、 不能与水解呈碱性的离子如 、 、 等共存。配制、储存水解的盐溶液时,例如配 、 时,分别加入稀 和稀 、抑制水解,存放 、 、 等试剂时,应选择胶塞的试剂瓶。加热易水解的盐溶液时,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晶体。例如 溶液加热得 晶体,而 溶液加热最后得到的是 。因为加热有利于 水解 水解有 生成, 挥发掉,就剩下 ,加热后得到的就是 。电解质溶液这一章主要围绕弱电解质展开讨论。首先介绍它的概念,然后介绍它的电离平衡,它的强弱的表示方法,然后以水为例来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酸、碱、盐对它的电离平衡的影响。(5)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的构成条件为有两种不同的金属(或有一种为非金属导体,如C棒);以导线相连或接触;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它的电极称为负极和正极。负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是电子流入的一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应用于产生电能外,金属的腐蚀也符合原电池反应的原理。金属的腐蚀是指含有杂质的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微型的原电池而被氧化的过程。在酸性较强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电极反应式如下:负极 负极: 在酸性较弱或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式如下:负极: 正极: 对于原电池来讲,电池的总反应式应为正、负两极电极反应式的加和。(6)电解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就叫电解。构成电解池的条件要求有外接直接电源,电极和电解质溶液。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叫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当电解池通电时,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定向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为了正确判断电解产物,要求掌握离子的放电顺序。在阳极、要是惰性电极(石墨或金属铂)则依照阴离子还原性强弱,放电由易到难: ,若其它金属做阳极时,则金属优先放电;在阴极,则按照阳离子氧化性强弱,放电由易到难为: 实际上,在溶液中放电的离子仅限于 、 、 、 、 、 、 、 几种,因为水溶液中都有 ,因此一般情况下,离子放电顺序中在 、 之后的就都不放电了。这里要求重点掌握电解 、 、 溶液的反应方程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并能够根据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电解的应用要求掌握电镀和精炼。电镀指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镀时,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电渡液选择含有镀层金属的阳离子的溶液。精炼是以纯金属为阴极,粗金属为阳极,电解含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阳极粗金属溶解,阴极有纯金属析出。第二部分 08高考真题化学用语及其规律1(08上海卷)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COO解析:CO2的中的C最外层上只有4个电子正确的电子式为: 。答案:B 2(08上海卷)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ANaOHBSiO2CFeDC3H8解析:NaOH是离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Fe为金属晶体,它们均只表示物质的组成,不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答案:D 3(08上海卷)下列关于化学学习和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模型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B质量守恒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C化学家提出的假设都能被实验证实D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是有一定条件的解析:化学家提出的假设只要是正确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可能被实验证实,也可能不能证实。答案:C 4(08广东卷)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BCD解析:1.显然正确;2.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由炽热的煤同水 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故 错误; 3.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均为纯净物和化合物,正确; 4.显然正确。 5.盐酸和食醋为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错误; 6.纯碱为Na2CO3不是碱,错误; 7.豆浆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现象,均属于胶体,正确。综上所述,选D。5(08江苏卷)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炭溶液褪色解析:选项A中浓硫酸的浓度下降,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盐酸浓度的下降是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选项B中氯水使红墨水褪色,是由于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氧化性,破坏有色物质的结构,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将红墨水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选项C中漂白粉和水玻璃均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但漂白粉反应生成CaCO3和HClO,HClO分解生成HCl和O2;选项D中乙烯、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和乙炔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它们的原理相同。答案:D。6(08江苏卷)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解析: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Fe和Cl2的用量无关,其产物只有FeCl3。答案:B。7(08山东卷)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答案:D。8(08广东卷)在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荔枝酿酒B酸雨侵蚀建筑物C空气液化制取氮气D生石灰遇水成为熟石灰解析:选项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6H12O6 催化剂2CH3CH2OH2CO2;选项B中酸雨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为H2SO4,H2SO4能与许多建筑材料发生反应,如:钢铁等;选项C中空气通过液化,然后通过蒸发收集195.8左右的物质即可得到N2,整过过程中无新的物质产生,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选项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OH2O=Ca(OH)2。答案:C 9(08广东卷)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C16S的结构示意图:D甲烷的结构式为:解析:选项A中Na2O2中的氧元素为1价;选项B中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题中的CH3CH2OH为乙醇的结构简式;选项C中结构示意图中的圆圈表示的是原子核,在圆圈内应标明核电荷数,而不是写元素符号。答案:D 10(08广东卷)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C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大解析:选项A中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Na2O2;选项C中CO2为分子晶体而SiO2为原子晶体,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选项D中金刚石是原子晶体,C60为分子晶体,所以C60的硬度小。答案:B 11(08北京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瓦尔斯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离子反应(08海南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解析:选项A中方程式两边的电荷不守恒;选项C中得失电子数目不等。答案:B、D。(08海南卷)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O3 、K+、SO42BCO32_、NO3、HCO3、Na+CNa+、ClO、AlO2、NO3DCrO42、K+、Na+、SO42解析:pH13,溶液中的c(OH)0.1molL1,选项A中NH4与OH不能共存;选项B中HCO3与OH不能共存;选项D中CrO42为黄色。答案:C。(08上海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gNO3溶液滴入少量的Na2S溶液 2AgS2-Ag2SB过量的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ClOCO2H2OHCO3HClO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 CO322H+CO2H2O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溶液 2HSO3Ba22OH-BaSO3SO322H2O解析:选项C中CH3COOH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改写;选项D中一个NaHSO3中只含有一个HSO3,所以离子方程式中为:HSO3Ba2OH=BaSO3H2O。答案:A、B (08全国卷)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BK+、AlO-2、Cl-、SO2-4CCa2+、Mg2+、NO-3、HCO-3DNa+、Cl-、CO2-3、SO2-3解析:此题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考虑Na2O2的氧化性,溶液中具有还原性的离子不能共存,如选项D中的SO32;二是2Na2O22H2O=4NaOHO2,考虑不能与OH共存的离子,如选项A中的NH4,选项C中的Mg2、Ca2、HCO3。答案:B。(08广东卷)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HCO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C用稀HNO3溶液FeS固体:FeS+2H+=Fe2+H2S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CaSO4+H2O解析:HClO有强氧化性,可把SO32-氧化为SO42-,B错。稀HNO3有氧化性,可把S2-与Fe2+氧化,应为FeS+4HNO3=Fe(NO3)3+S+NO+H20(还有可能生成SO2,SO3) C错。D应为Ca2+ 2OH- +2H+ + SO42- =CaSO4 + 2H2O,所以D错。答案:A(08江苏卷)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解析:选项A中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必须先将溴乙烷在NaOH溶液中水解,然后用过量的HNO3综合NaOH溶液,再加入AgNO3。选项B中CH3COOH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改写;选项C中离子方程式的得失电子不守恒和电荷不守恒。答案:D。(08江苏卷)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 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解析:选项A中使酚酞溶液呈红色,则溶液必定呈碱性,则OH与Fe3不能共存;选项B中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与Fe2不能共存;选项C中c(H+)=10-12 molL-1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溶液中,这些离子均能共存;选项D中HCO3与H不能共存。答案:C。(08江苏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 + 2H+ H2+ Cl2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 CH3CHO +2Ag(NH3)2+ + 2OH-CH3COO- + NH4+ +3NH3 + 2Ag+ 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2C6H5O- 2C6H5OH + 2CO32-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 + 6H+ + 2MnO4- = 5SO42- + 2Mn2+ 3H2O解析:选项A中水为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改写;选项C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CO2H2OOHHCO3。答案:B、D。(08重庆卷)下列各组离子在给琮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B有SO2-4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D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23解析:选项A中,溶液呈强酸性,溶液中的ClClO2H+=Cl2H2O;选项B中Ca2SO42 =CaSO4;选项C中在酸性溶液中NO3具有强氧化性,与Fe2、Br不能共存;选项D中溶液呈强碱性,这几种离子均能共存。答案:D。(08广东卷)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中:NH4、Na、Cl、H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2、Cl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K、I、Cl、NO3解析:选项A中AlOH4与H不能共存;选项C中pH12,则c(OH)0.01molL1,NH4与OH不能共存;选项D中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与具有还原性的I不能共存。答案:B (08广东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C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Al33H2O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CuFe2Cu2解析:选项A中此反应的电子不守恒,方程式两边的H原子个数也不相等;选项B中Cl2H2OHClHClO,由于HClO为弱酸,所以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改写;选项D中离子方程式中的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也不守恒。答案:C (08天津卷)下列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w.w.w.k.s.5.u.c.o.m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B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HSO32OHNH3SO322H2O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解析:选项A中Ca(OH)2为微溶性物质,所以石灰乳的化学式不能改写;选项C中在酸性溶液中OH与H不能共存;选项D中的AgOH要进一步与NH3H2O反应。答案:B。(08北京卷)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KOH Na2SO4 AlCl3 NaHCO3 Ba(OH)2 H2SO4HCl NaAlO2 NaHSO4 Ca(OH)2 Na2CO3 BaCl2ABCD【解析】中KOH和AlCl3互滴现象不同,另一种是Na2SO4,可以鉴别;中H2SO4和NaHCO3生成气体,和Ba(OH)2生成白色沉淀,可以鉴别;中HCl和NaHSO4与NaAlO2反应的现象不同,不能鉴别;中Ca(OH)2和BaCl2与Na2CO3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答案】A【高考考点】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的检验知识【易错提醒】不能理解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错误判断【备考提示】此题考查了常见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反应,例如反应物比例不同对产物有影响的反应,如铝盐与强碱的反应,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等。(08四川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足量的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Al33CO323H2O=2Al(OH)33CO2B硫酸铜与烧碱反应:CuSO42OH-=Cu(OH)2SO42C苯酚与碳酸钠反应:2C6H5OHCO32=2C6H5OCO2H2OD碳酸钡与硫酸反应:Ba2SO42-=BaSO4解析:选项B中CuSO4为溶于水的盐,可以改写;选项C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HCO32-=C6H5OHCO3;选项D中的BaCO3不能改写。答案:A。15(广东理科基础2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有大量Al(OH)3的溶液中:NH4、Na、Cl、H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2、Cl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K、I、Cl、NO3解析:含有大量Al(OH)3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结合中西医疗技术的探索
- 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研究
- 石河子大学《债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土木工程材料》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人力资源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运动控制基础》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构造》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造价年终总结汇报
- 沈阳理工大学《工程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第二章主体论文艺思潮
- 北理c语言上机答案(全)
- 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模板课件
- DB63-T 1674-2018+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技术规范
- 双向情感障碍
- 统编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建议(课堂PPT)课件
- 胃溃疡 演示文稿课件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
- ESD的防护常识幻灯片
- 传感器课程设计基于的温度测量系统
- 苏武传 省赛获奖-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