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微作文”训练实践研究.doc_第1页
小学中高年级“微作文”训练实践研究.doc_第2页
小学中高年级“微作文”训练实践研究.doc_第3页
小学中高年级“微作文”训练实践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中高年级“微作文”训练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姜堰实小康华校区中高年级语文课题组一、课题概述1.核心概念:微作文:由“微型小说”一词衍生而来,是指小型的习作。体现为“用时”微,“写点”微,“成篇”微。其因“微”而灵活,因“微”而方便,因“微”而可爱。2.主要观点:微作文,是让孩子们将每天发生的最精彩的事件,最想说的话,最真实的感受,最有价值的收获, 用简洁的话语记录下来。如果每天坚持,孩子就能像定期存款一样建立起丰富的写作素材库,可解“无米可下”的写作之危。3.创新之处:“微作文”是作文教学的“掌中宝”,从篇幅上看,它短小精悍;从内容上看,它包罗万象;从形式上看,它自由不拘;从时效上看,它新鲜及时。对于教师而言,它易于操作;对于儿童来说,写起来轻松方便,有利于习作水平迅速提高。4. 研究团队:从职称结构看,有中级职称1人,一级8人;从研究方向看,该课题组人员都是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和教育理论研究的;从知识背景看,都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且长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对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有深刻了解。课题组人员结构合理,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强。5.资料准备:本课题研究资料的准备依其来源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理论资料,即有关新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二是实践资料,课题组身处教学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价值 作文一直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的一大障碍,作文教学也成了困扰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面对题目眼发直,手托下巴想半天,一课时间过大半,只写作文一两言”。他们即使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写出的东西依然是语言干瘪,内容单一,素材陈旧,甚至“言之无物,言之无序”。究其原因,无非为以下三种: (1)无米之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多数学生作文时缺少的就是“下锅之米”。作文强调“有所为而作”“我手写我心”,但是许多学生平时不会留心观察,不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很多有意义的东西与他们擦肩而过。再加上阅读量小,生活圈窄,头脑中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沉淀,作文时便会束手无策。 (2)千篇一律。 许多学生所写的作文,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内容雷同。同一个作文题目,全班学生大多数内容类似,写法相近,就像和尚念经千人共唱一词。长期以来,形成一定的“作文套路”,什么斑马线扶瞎子,路上捡到皮夹子,老师深夜批作业,母亲冒雨送儿去医院等等。这样的作文犹如一杯白开,读来索然无味。横向看,人人这样写;纵向看,年年这样写。作文的魅力也因此消失殆尽。 (3)粗枝大叶。 很多学生的习作,被动而写,并不是灵感的突现,因此不去字斟句酌,而是马虎了事。写人,粗笔勾勒;叙事,记流水账;写景,走马观花;抒情,不痛不痒。这样的习作任何时候也不会成功,更不可能打动人。不认真的态度,细节描写的缺失,严重影响着作文水平的提高。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作文教学要出成效,最关键的不是课堂,而在日常。我们教研组的“微作文训练”就是进行日常作文训练的好策略。 三、研究目标 1.探讨“微作文训练”的基本途径,基本策略,逐步形成一定的训练体系,。2. 让孩子们在训练中感受作文的快乐,消除作文恐惧,做到轻松作文。3. 加强孩子们习作中的细节描写,诊治孩子们作文时“挤牙膏”的毛病,使“骨感”作文走向“丰满”型作文。4.撰写专题随笔、论文或调查报告,编印成果集,及时做好阶段性小结和成果推广工作。 四、研究内容1. “微作文”松散开放期训练策略探究。 该时期属于热身阶段,是让孩子们先写起来,养成动笔习惯,敢于动笔,写自己所想写,故而形式不一,内容不拘。该时期如若作过多要求,有可能会让孩子们吓趴在写作的起跑线上,所以,这段时期也可看作“自由”写作期。2.“微作文”专题专项期训练策略探究。这是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也是主要阶段所在。师者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孩子们进行写作。微作文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孩子们的细节描写,所以该时期要要求孩子刻意留心身边的人、事、景,学会观察,练就一双敏锐的慧眼。主要练习内容:文具篇 文具是孩子们所熟知的物件,但事实证明,熟悉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熟视无睹”也许就揭示了这样的现实。但如若你做出了提醒,文具又成了孩子们便于观察的东西,随手即拿到,睁眼即看到,这给写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动物篇 动物因“动”而彰显了其可爱,其动感正合孩子们情趣,捕捉动物的外形、神态、动作,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事。选择这样的素材,孩子们也会做到有话可说,而且说来有趣。植物篇 植物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有大型的树木,小巧的盆栽。植物的花、叶、果、茎都可作写作题材,而花、果、叶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百般妙用都是成篇的切入点。游戏盘 游戏是儿童课余生活的主要部分,它放松着孩子们的身心,孩子们身在其中,感悟透彻。无论是游戏的形式、规则,还是其带来的无穷乐趣 ,把它们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即是一份美好的记忆。劳动篇 对当代的孩子们来说,劳动是件稀奇事,因为家庭结构的简单化,独生子女们动手的次数是愈来愈少,习惯了坐享其成。倘若适当安排其劳动的任务,兴许他们会把劳动当成游戏一样,享受着其中的快乐。人物篇 在专题训练中,后两个的要求有所提升。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尤其是心理要想拿捏到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往的小学生作文,很容易千人一“面”,万人一“性”,男女老少,常常是按套路去写。情感篇 这是细节描写的最高境界,因为情感是虚的,难以捉摸的,它只能靠揣摩。要想恰如其分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那必须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情感的体现,可以外化,它也许会流露在语言中,也许会流露在动作中,也许会暴露在某一经意或不经意的神情中。3. “微作文”训练经验的总结、推广策略探究。 训练是手段,有思想的老师不会驻足于此,他们会将经验上升到理论,以理论再来指导实践,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同时,好的经验亦当分享之。将实践、反思、提升过的一套做法推广出去,让众多师生得益,那也是有益于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件大好事,何乐而不为? 五、研究思路 本课题实验、探究为期两年(小学四、五年级)。每学期按计划实施,第一学期定为松散开放期训练(内容不定 形式不拘 ),以后的学期定为专题专项期训练(专题专项,一月一换)。每月举行一次“微作文”展览,“微作文”评比,“微作文”写作心得汇报,“微作文”教学心得汇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围绕研究重点撰写有质量的随笔、论文或调查报告,编印成果集,及时做好阶段性评定与考核工作。 六、研究规划 1.2012.9-2012.12 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并组织认真学习相关理论,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做好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工作,同时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状况,理论假设相关方面,撰一定的实验方案。 2.2013.3-6 松散开放期实践训练。 该时期属于热身阶段,是让孩子们先写起来,养成动笔习惯,敢于动笔,写自己所想写,故而形式不一,内容不拘。该时期为“自由”练笔期。 3.2013.9-2015.2 专题专项期成果调研。这是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也是主要阶段所在。师者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孩子们进行写作。微作文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孩子们的细节描写,所以要要求孩子刻意留心身边的人、事、景,学会观察,练就一双敏锐的慧眼。该时期的训练主要分文具篇,动物篇,植物篇花、叶、果、茎,游戏篇,劳动篇,人物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情感等。 4.2015.22015.8,课题组全面总结,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撰写研究报告,同时申请课题成果鉴定及成果推广。 七、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档案,比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制订研究方案和过程实践提供依据。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看资料等方法,调查了解教师群体训练基本现状及训练效果,为作文教学提供依据。3.个案法追踪研究典型课例,通过微作文展览、学生写作心得汇报等形式,剖析训练实施中的得失,努力建构微作文训练体系,为作文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4.比较分析法研究不同班级训练的效果,不同学生训练的效果,探索微作文训练基本途径,基本策略。5.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