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_第1页
《将进酒》教案_第2页
《将进酒》教案_第3页
《将进酒》教案_第4页
《将进酒》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叮叮小文库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诗歌特点;整体感悟诗的意境2、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教学重点】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诗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教学方法】诵读体味、合作探究、问题引导【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李白被誉为“诗仙”,其实他还有一个雅称“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怀李白就这样写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酒仙”李白的写酒名篇将进酒。二、作者及作品风格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设计目的 “知人论世”,让学生对作者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三、诵读诗作,初步感知“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将,读qing。单元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本诗便是读,在此,我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1、听范读,读准字音:将进酒(qing) 金樽(zn) 馔玉(zhun)恣欢谑(z )(xu) 沽酒(g) 将出(jing) 2、听范读,读准句读和重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设计说明在反复诵读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突出了教学重点。四、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学生质疑,师生一起疏通疑难诗句。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激荡的思想情感。 三种主要情感: 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 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 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设计说明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诗的结构和内容,积极酝酿感情进入诗的赏析。五、内容赏析1、诗歌开头两句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兴、反衬 第一句写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势不可当,一去不回;第二句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朝”“暮”间的事。作者以河水的一去不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用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作者用排比性的长句开头,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虽然悲感之极,但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 2、诗歌从哪一句开始点酒入题?作者的情感 有何变化? 明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句中虽没有用一“酒”字,但诗人用“金樽”“对月”这样的形象语言,更把饮酒行乐诗意化了。诗中的李白“悲感”但并不“悲观”,他认为人生只要能开怀畅饮,便无所遗憾,情绪由“悲伤”转为“乐观”。 3、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高度自信的豪迈诗句? 明确:说“必有用”,可见“此材”未被用。但李白从没有真正悲观消沉过,心中始终燃烧着建功立业的希望和热情。在行路难的最后也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才是真正的李白,从貌似消沉中透露出的是坚定向上的信念,渴望用世的乐观精神。 “有用”且“必”,何等自信,何等乐观,肯定人生,肯定自我,这既是李白愈挫愈奋的性格写照,更是其人生价值的宣言与呐喊,成为全诗中最精彩夺目的诗句,传诵千古,影响深远,已化为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4、如何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明确:这两句诗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是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黑暗现象在诗人心灵中的折光反应。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欢作乐,不以国事以重,社会腐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所以才说“钟鼓馔玉不足贵”,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方式进行反抗,因而又写了“但愿长醉不愿醒”。 5、如何理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明确:“圣贤”不单指孔子、孟子,也包括所有怀才不遇的贤能之士;“饮者”不是一般的酒徒,而是“圣贤” 中逃避于酒乡的人。这些人有抱负却不能实现,用经天纬地的才能却不被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并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这两句诗也是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揭露。 6、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明确: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到兄、侄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故用为例。 7、李白本是在元丹丘家作客,而他却高踞一席,反客为主,颐指气使,怪责主人少钱缺酒,缺乏“千金散尽”的豪气,提议“典裘当马”换取美酒,一醉方休;而且“呼儿”“与尔”口气甚大,狂放无礼,让人简直搞不清谁是“主人”,这说明了什么?明确:李白本性狂放洒脱,加之“他乡遇故知”的兴奋和已酩酊大醉,以至“忘形至尔汝”。最主要的是诗人与朋友的关系非同一般,非“尔汝相称”的豪迈知交不能如此。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指导诵读,“吟咏诗韵”。六、思考探究分析诗歌艺术特色: (1)感情上的大起大落 怀才不遇的愤懑 傲岸不屈的豪气 人生易逝的悲叹 及时行乐的狂放 (2)夸张的写法 凭借数字夸张: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 现愁的深广。 感觉的夸张:用“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用“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作者情感,整体把握诗的内容,突出教学难点。七、全诗总结“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李白生活在盛唐,但就在“开元之治”如日中天之际,唐玄宗就已开始失去励精图治之心,封建统治阶级渐渐脱下开明的外衣,朝廷广开才路的诏令也越来越变成一纸空文。不过在“安史之乱”前,阴影还潜伏在光明下面。因此,他一方面对唐王朝产生了怀疑和失望;一方面又对它还抱有很大幻想。一方面感到青春易逝,功业未成,而自悲自叹。八、拓展延伸1、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正如他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并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就不能真正消解他的忧愁,但是酒可以暂时麻痹痛苦的灵魂,寻得暂时的内心平衡。而李白的喝酒也不像一般的凡夫俗子的喝法:“菜来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也,两壶也?”而是整只的牛羊,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宁愿舍弃一切,也要换得美酒。在夸张的语言背后,是痛饮豪迈的李白,所以时人称李白为“酒中仙”。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胸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2、你能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