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认证学习.doc_第1页
CCNA认证学习.doc_第2页
CCNA认证学习.doc_第3页
CCNA认证学习.doc_第4页
CCNA认证学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NA认证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的许多朋友经常问我:你使用了几个月学习了CCNA认证,并能顺利通过考试?我回答是2个月,但如何做到这一点不能用几句话说清楚。一般来说,必须先有以下三件事:信心,毅力,坚持。信心肯定是一切做事的基础,信心的来源何在?主要就是你前期的研究,你如果没有前期的关注和用心了解大致情况,我相信你也没有多少信心去参加CCNA认证的。你如果没有信心,那么建议你还得趁早放弃,因为你还没有开始已经失败,如果你的信心不强,那么你也应该放弃,因为你会最终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建议大家代考CCNA也何尝不可,如果你个人有信心,那么你就自己花时间考CCNA认证。有许多学习条件:例如在图书馆里的CCNA认证书籍,很久都没有人去翻阅了。还是对于有上网条件的人们来说,网络无疑是一个学习的大环境,在网络上你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资源,CCNA认证信息也非常之多!因为他在斗争中坚持不住,一件容易的事都坚持不住,如何能够通过CCNA认证。国内目前的CCNA认证还是很有含金量的,代考CCNA的机构也无数。可见CCNA认证在国内IT行业是如此的受人重视。但CCNA认证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种挫折,面对挫折,理所当然应该去吃苦去承受。其次,必须有毅力,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很多人有很大的远景目标,但却很多有详细周到的计划以明确目标方向,所以的困难都是具体落实的困难。那些三天捕鱼,两天晒网的CCNA认证人,最终都会放弃的!CCNA考试的最大突破点都说CCNA难考,其实是你没有找到突破点,CCNA考试的最大突破点在实验题和拖拽题,很多朋友都说这两个是最难得,其实不是的,网上的题库还是很准确的,每次思科出来的实验题和拖拽题是最好答的,也是最简单的,只要看过一些题库之后,相信你肯定会答了,因为实验题总共就2个,拖拽题也不多,这些让你很容易记住,也很容易得分,我感觉CCNA考试的难点在于选择题,因为选择题涉及的面广,不像实验题不是NAT,就是ACL,好像看了这么多题库都是这么个几个内容,要不就是路由发布,这些都是些很基本的,相信只要看多一遍题库,到你答题的时候是很容易的,为什么我说实验题和拖拽题是一个突破口呢?咱们算算分数!选择题应该是20分一个,实验题50分一个,拖拽题应该跟选择题一样的,如果你的实验题全部答对,你可以错8个左右,当然只是选择题,别的是不可以错的,这样的话,你的通过率肯定可以提升上来,对于错8个选择题可以通过,相信你不会错这么多,就算碰到新题也不怕,除了你运气特别的倒霉,变了20多个题,那肯定不好过了,所以说CCCNA的突破口在于实验题和拖拽提,为什么拖拽提也能是一个突破口呢? 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拖拽提连续的出来的多,那么考试的选择题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拖拽提其实也是很好记得,网上都很多没有的朋友可以去down,如果找不到网站,可以进入CCNA考试实战技巧最常考到的考点: (一)OSI七层结构体系:必须知道每层的作用,各种应用各属于那一层以及数据流通过每一层时(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的加HERDER和拆包情况。 (二)帧中继(FRAMERELAY)应用:CCNA认证考试中把帧中继作为广域网(WAN)部分的测试内容。你将在考试中遇到大量属于帧中继的内容。所以,你必须在准备时特别注意对幀中继的学习。 (三)ISDN问题:知道如TE-1、TE-2、NT-1、U界面(U-INTERFACE)、B-CHANNAL、D-CHANNAL以及一些子通道(SUB-CHANNAL)等术语(ISDN涉及到的术语及缩写特别多,必须知道各自的意思及作用),懂得BRI与PRI之间的区别。 (四)清楚AccessList:了解DenyAccesslist对流入和流出数据流的限制,清楚DENYALL的隐含意义等。能够熟练通过对子网掩码的设置限制子网用户。 (五)以太网交换:熟悉以太网交换机以及交换原理,了解网络冲突域分段原理及VLAN。思科认证CCNA考试基础教程第一部分网络简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5 1.1PC部件5 1.2个人电脑与膝上型电脑8 1.2.1NIC81.2.2NIC的安装9 1.3比特、字节和度量术语10 1.4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11 1.5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12 1.6二进制 到十六进制的转换13 1.7十六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14 1.8总结15 1.9复习题15 第2章网络基础知识19 2.1基本网络术语19 2.2网络应用程序21 2.3网络计算机23 2.4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模型25 2.5数据通信27 2.5.1封装27 2.5.2拆封28 2.6对等通信29 2.7TCP/IP模型30 2.8总结31 2.9复习题32 第3章网络设备 353.1第1层设备35 3.1.1中继器35 3.1.2集线器36 3.2第2层设备37 3.2.1NIC37 3.2.2网桥38 3.2.3第2层交换机39 3.3第3层设备39 3.3.1路由器40 3.3.2多层交换机40 3.4语音、DSL和光设备41 3.5防火墙和身份验证、授权、统计服务器42 3.6总结43 3.7复习题44 第4章网络拓扑47 4.1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47 4.2总线拓扑48 4.3星型和扩展星型拓扑49 4.4环状拓扑50 4.5全网状互联和部分网状互联拓扑52 4.6总结53 4.7复习题53 第二部分网络类型 第5章以太网技术59 5.1LAN标准59 5.1.1MAC60 5.1.2LLC60 5.2以太网61 5.2.1以太网和IEEE802.361 5.2.2快速以太网62 5.2.3吉比特以太网62 5.2.410吉比特以太网64 5.3以太网的工作方式64 5.4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操作66 5.5总结67 5.6复习题67 第6章广域网71 6.1全球性因特网71 6.2WAN技术概述72 6.3WAN连接类型73 6.4WAN提供商服务73 6.5WAN设备74 6.6WAN服务提供商和WAN服务术语76 6.7WAN信令标准和容量77 6.8WAN和物理层78 6.9WAN和数据链路层79 6.10总结80 6.11复习题80 第7章其他网络类型83 7.1城域网83 7.2存储区域网络(SAN)84 7.3内容网85 7.4企业内部网和外联网 第八部分 无线技术 第27章无线概念297 27.1无线数据通信297 27.2无线信号298 27.3射频波段300 27.4扩展频谱技术301 27.5无线环境中的安全性302 27.5.1WEP303 27.5.2802.1X/EAP303 27.6总结304 27.7复习题304 第28章无线局域网307 28.1WLAN和无线桥接技术307 28.2建筑物内部的WLAN308 28.3建筑物内部的WLAN技术310 28.4建筑物间的WLAN312 28.5总结313 28.6复习题313 第九部分光网络基础 第29章光网络基础319 29.1驱动光网络发展的商业因素319 29.2光纤系统320 29.3光纤传输系统320 29.3.1光发射器320 29.3.2光接收器321 29.3.3光321 29.3.4光纤传输322 29.3.5反射和折射323 29.4总结325 29.5复习题325 第30章光纤327 30.1光纤类型327 30.2光纤的几何结构328 30.3衰减331 30.4光过滤器332 30.5光放大器332 30.6总结333 30.7复习题334 第31章光传输和多路复用337 31.1SONET技术337 31.1.1SONET开销层次结构338 31.1.2SONET环339 31.1.3SONET自动保护交换339 31.1.4基于SONET/SDH的TDM传输339 31.1.5SONET多路复用系列340 31.2DWDM系统341 31.2.1E/O/E转换341 31.2.2数据传输342 31.2.3DWDM的优点342 31.2.4城市DWDM343 31.3总结343 31.4复习题344 第十部分附录 附录 A网络融合简介349 A.1传统网络349 A.2语音和数据网络简介350 A.2.1帧中继上的语音350A.2.2ATM上的语音351 A.2.3IP上的语音352 A.2.4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