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doc_第1页
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doc_第2页
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doc_第3页
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种子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草、稻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在水稻收割前及收割过程中,附着于植株上的菌核,大量落入田中。据县植保站调查,收获后遗留在田间上菌核,一般每亩在10万粒左右。纹枯菌核自然萌发可感染40多种植物,其中主要是水稻、小麦、玉米等,杂草寄生主要有稗草、游草等。水稻发病一般来说,早稻重于单季晚稻,双季晚稻发病较轻。发病重的田块秕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减产5-10%,严重的可减产50-70%。一、水稻纹枯病症状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初期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规则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状。在湿度低时,病斑中部草绿色或灰白色,边缘暗绿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病斑多而大时,常连成不规划的云纹状病斑,引起叶片发黄枯死。二、发生规律及致病条件据调查观察,早稻秧苗很少发病,中稻秧苗发病轻,晚稻秧苗发病较重。大田分蘖盛期至幼穗分化期间湿度高,对纹枯病发生有利,此时以横向扩展为主,这一时期为发病率增长期。孕穗至抽穗期,群体郁闭,田间小气候形成,湿度高,有利于菌丝的繁殖蔓延,向上扩展快,这叫做严重度增加期。抽穗至乳熟期向上扩展最快。据观察,在适宜的条件下,病害每上升一个叶位,高杆品种约需3-5天,矮杆品种只需2-3天,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取决于气候、栽培等因素。1、气候条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和流行,以高温高湿时最快。发病的气温范围是18-34,流行的适宜气温22-28,发病的相对湿度在70-96%,90%以上最适宜。如高温高湿相配合蔓延快、发病重。我县水稻纹枯病常年发病盛期在5月下旬及至9月下旬。早稻在孕穗前,气温不算太高,病势扩展缓慢;到孕穗后,气温升高,如遇梅雨季节,病害发展迅猛,这一时期是病害流行高峰期。一季稻处在拔节至抽穗期如遇到适温多雨年份,病情发展快且重。在8月底至9月上中旬,晚稻进入孕穗至抽穗阶段,如天阴多雨,田间小气候湿度增高,温度又适宜,病情可以出现一个上升期,所以晚稻纹枯病往往还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但以后气温逐渐下降,并受北方周期性冷空气影响,病害受到抑制。2、栽培措施:肥水管理对纹枯病的发生发展影响显著。施肥不合理是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如偏施、迟施氮肥,促使水稻生长前期封行早,行间郁闭,后期茎叶徒长,体内可溶性氮增加,降低其抗病性。同时构成有利于发病的小气候,促使纹枯病发生和蔓延。纹枯病的发生发展与水有密切的关系,水是稻的命又是稻的病。根据水稻生长规律,做到合理用水,可以改变田间小气候,促进其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根据各地的经验,浅水勤灌,适时排水晒田,后期湿润灌溉发病轻。烤田可以降低株间湿度,烤田的田块可减轻病情20-30%,长期深灌与晒田过度则发病重。三、综合防治1、打捞浪渣,减少菌源。在春耕灌水后,多数菌核浮在水面,随风吹到田边或田角,可用簸箕等工具打捞浪渣,带出田外深埋或晒干后烧毁,可以减少病源,延迟和减轻发病。2、加强田间管理。肥料施用应采取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促进早发,避免后期徒长。同时要科学管水,在分蘖期开好排水沟,适时晒田,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后期干干湿湿,可控制无效分蘖,促进生长健壮,增强抗菌力,同时可降低田间小气候的湿度,抑制菌丝的生长和蔓延。3、适时喷药防治。药剂防治主要是控制病害严重度急剧上升,保护水稻上部三片功能叶不受害或减轻受害,以利灌浆结实,谷粒饱满。这是纹枯病的灾害控制措施,根据病情的发生迟早确定防治时期,根据发病轻重确定施药对象田。具体时间按植保站发布的情报施药。防治指标:发病蔸率早稻15-20%,中稻20-30%,杂交稻40%左右,晚稻20-30%。防治药剂:具内吸作用,防效较好的有爱苗、好力克、肟菌脂等,亩用2包,细雾喷施,可同时兼治稻曲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竭色叶枯病等,还可延长叶片功能期;另外井岗霉素、呻唪霉素、长枝木霉、拮抗细菌等均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生物制剂,均可选用,按厂家说明使用推荐剂量即可。4、注意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