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政治试题(人文倾向)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非网上阅卷的,请将第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网上阅卷的,请将第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熟知并非真知”,我们所讲的“文化”是a.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b.语言、文字、艺术、自然科学等非意识形态的总和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所有精神产品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可以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b.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c.文化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d.文化可以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3.中央文明办、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联合,先后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创建“文明网站”等活动,以促进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之所以开展这些活动,是因为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a. b. c. d.4.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将于2013年11月在北京举行。文博会举办七届以来,吸引了文博行业龙头企业及国内外的众多单位参加,仅2012年北京文博会现场交易及洽谈项目成交额就达到4691万元人民币,日均突破千万。这表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经济以文化发展为基础c.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d.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物质财富的丰富而无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就谈不上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国家若只是经济强国、军事强国而非文化强国,也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强国。由此可见a.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基础 b.文化的力量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惟一标志c.文化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d.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6.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上述观点承认了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没有看到文化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肯定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否定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 b. c. d.7.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8.“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庆祝“厚南节”是布朗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布朗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中华民族生存的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a. b. c. d.9.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通过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进行文化传播。以下对这种传播途径说法正确的是a.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b.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d.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10.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所指出的“遗产”是指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 d.传统文艺的继承11.“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3月份在北京举行。中国和土耳其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历史渊源却十分紧密。中土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中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 彻底消除中土文化的差异 促进世界文化走向繁荣 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a. b. c. d.12.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a.互联网 b.电视c.人际传播 d.手机短信13.2013年9月27日,第五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重头戏之一的“闽台祖地,老家固始”根亲旅游推荐会在河南固始举行,众多台商来到固始投资。这体现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 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a. b. c. d.1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a. b.c. d.15.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网民由一开始的造字、造词到现在的造句,借助网上交流的便捷,网络语言迅速流传并受到网民的喜爱。上述材料反映了a.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和途径b.网络和现代媒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d.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进步16.“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肯定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否定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肯定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否定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b.c.d.17.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体现了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继承发展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可以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a.b.c.d.18.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使用竹木简牍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汉简以生动、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表明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b.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c.中华文化具有博采众长、丰富多彩的特征d.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19.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b.文化发展必须植根于外来文化c.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d.中西文化相互融合,趋向统一20.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这表明a.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b.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多姿多彩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d.文化带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21.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流动和开放性强;地处内陆的滇黔文化热情奔放,内敛性强。这说明a.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特征b.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c.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d.不同区域的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2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下列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 b. c. d.23.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要在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材料主要告诉我们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a. b. c. d.24.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b.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c.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d.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2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a.加倍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 c.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d.发挥“主心骨”作用,发展先进文化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高二政治试题(文科)题号第i卷第卷总分262728 29得分i卷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四道题,满分50分)26.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的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全国各地采取不同形式举办各种活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材料二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世界各地的华人,载歌载舞欢度春节;圣诞节是西方人的传统节日,每逢圣诞节,家家装饰着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如今,春节和圣诞节已成为许多中国人和西方人共同庆祝的节日。(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6分)(2)文化遗产和民族节日充分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文化多样性?(6分)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3月17日,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完全独立、民族团结振兴、社会公正和谐、人民幸福安康,就是要实现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军力强大。 (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是什么?(6分)(2)请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炫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4分) 材料二 2013年10月26日,中国第十届艺术节在青岛落下帷幕。十艺节开幕前夕,“喜迎十艺节全民共欢乐”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惠民展演活动在山东济南举行,该活动是中国艺术节历史上首次举办的全国性群众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参演节目来自基层,节目来源于群众生活题材,以健康向上、反映群众身边事为主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民间传统节目,也不乏创新的现代节目。此次活动因惠民、精彩而备受欢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十艺节”成功举办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哪些启示?(10分)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二政治试题(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c 2.d 3.d 4.a 5.d 6.a 7.d 8.a 9.b 10.c 11.b 12.c 13.a 14.d 15.c 16.d 17.d 18.a 19.c 20.a 21.b 22.a 23.b 24.a 25.b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优秀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促进作用。(分)(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文化软实力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分)27.(12分)(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分)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2分)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他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