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09N中毒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GC09N中毒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GC09N中毒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GC09N中毒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安溪三元集发水泥有限公司中毒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1目的为确保公司员工人身安全,避免与减少中毒事故制定本预案。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3中毒的类型中毒分为职业中毒和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及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苯)含量超标造成缺氧而发生的窒息及中毒现象。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经呼吸道吸入并通过肺吸收,是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有些毒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如有机磷农药、苯胺,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经消化道进入引起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但是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在有毒车间内吸烟、吃东西、饭前不洗手,也可使少量毒物进入消化道吸收。食物中毒是指由于人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中毒现象。中毒事故在企业中时有发生,特别是食物中毒,更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提高劳动者对防止中毒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和预防措施的落实。4 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基本要求4.1根除毒物。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4.2降低毒物的浓度。控制毒物进入人体的剂量,生产环境中存在有毒物质时,应从工艺和设备方面采取措施将毒物处于封闭的管道或器具之中,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应有通风排毒设施,降低空气中的浓度,使其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配备防护用具并正确使用,尽可能减少毒物进入人体。4.3严格遵守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消除或减少误操作,避免毒物外逸。严格执行个人卫生保健制度,人体表面接触毒物以后,对污染部位进行必要的清洗处理。4.4革新技术,改造工艺。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有可能时采用遥控乃至程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4.5通风排毒。安装通风装置时,首先要考虑在毒物逸出的局部就地排出,尽量缩小其扩散范围。最常用的是局部抽出式通风。在地下室和密闭房间作业以及储存有毒化学物品的仓库,都必须安装通风设备,保持新鲜空气流通;局部排毒装置的结构和样式,以尽量接近毒物逸出处,最大限度地阻止毒物扩散,而又不妨碍生产操作,便于检修为原则。经通风排出的废气,要加以净化回收,综合利用。4.6不同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要达到安全环保上的要求。有毒物逸散的作业,应设在单独的房间内;可能发生剧毒物质泄漏的生产设备应隔离;使用容易积存或被吸附的毒物(如汞),或能发生有毒粉尘飞扬的工房其内部装饰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4.7搞好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除普通工作服外,对某些作业工人还需供应特殊质地或式样的防护服装、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应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设置盥洗设备、淋浴室及存衣室,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接触经皮肤吸收及局部作用危险性大的毒物,要有皮肤、眼睛冲洗设施。4.8健康监护与环境监测。4.8.1实施就业前健康检查,排除有职业禁忌症者(心脏病、高血压、过敏性皮炎及有外伤者)参加接触污染物作业;坚持定期健康检查,尽早发先员工健康受损情况并及时处理。4.8.2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质量,控制污染物造成危害的程度,及时改善环境,使污染物浓度控制在对人无害的水平以内。4.8.3员工在库下、窑内、分解炉内、予热器内、磨内、选粉机内等作业时,必需开通风除尘设备改善作业场所空气质量,并采取轮换作业方式。5 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基本要求5.1应当有与食物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物原料处理、加工、储存等场所;门、窗、锁要牢固,钥匙要专人保管。5.2保持食品加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5.3应当有相当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5.4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生食物与熟食物、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食品过夜要上锁封存。茶缸、饮用水热水器必须上锁,钥匙由专人保管。5.5设置卫生消毒柜。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其他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5.6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5.7卫生许可证要挂在显目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上岗。食品生产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干净专用工作衣帽;非厨房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厨房。5.8生、熟食物要定点采购有卫生许可证的。5.9从市场上购回的蔬菜要先用清水洗净,浸泡约半小时后,用开水烫过才煮炒。5.10切菜的砧板、盛食物的容器要生熟分开,碗筷和洗碗布要经常消毒。5.11所有食物均应实行24小时留样。5.12不得采购含有毒素的食物,如河豚鱼、发芽的土豆和发霉的米、面、发生、甘蔗、瓜菜等食物。5.13不要自行乱采摘、进食山上及野外的野生蘑菇。5.14不售卖、使用腐烂变质或过期的食品;隔餐的饭菜要加热煮透才食用。5.15不食用因病因毒死亡的禽、畜和已死亡的黄鳝、甲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6发生中毒事故的应急措施6.1食物中毒的症状:表现为起病急骤,轻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现象;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极易死亡。6.2食物中毒的特点:6.2.1突然暴发。在短期内(一般2-24小时)有多人发病,所有发病者与进食某种食品有明显的关系。如果停止食用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则发病迅速停止。6.2.2病者多是在同一伙食单位进食同一食品。进食量多的人,病情较重。6.2.3菌性食物中毒多发在夏、秋季节。误食毒蘑菇中毒多发在春、夏季多雨及暖湿的季节。6.3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局和防疫站。中毒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在送医院前,如果发现中毒者口服的食物并非强酸、强碱或其他的腐蚀物,又清醒合作,可即让其饮水2-3碗,至感到饱满为度。随即用手刺激其咽部与舌根,将毒物吐出。6.4当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时,首先必须切断毒物来源,立即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对中毒地点进行送风输氧处理,然后派有经验的救护人员佩带防毒器具进入事故地点将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和氧气,并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6.5在切断毒物来源之前,严禁任何人未佩带防毒器具进入现场抢救。6.6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吸入中毒的患者,应首先从中毒现场抢运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安静、保暧、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6.7呼吸道中毒。有毒的蒸气、烟雾、粉尘被人吸入呼吸道各部,发生中毒现象,多为喉痒、咳嗽、流涕、气闷、头晕、头疼等。发现上述情况后,中毒者应立即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静卧。对呼吸困难者,可使其吸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应解开上衣,但勿使其受凉,人工呼吸至恢复正常呼吸后方可停止,并立即进行治疗。6.8消化道中毒。经消化道中毒时,中毒者可用手指刺激咽部,或注射1%阿朴吗啡0。5ml以催吐或用当归三两、大黄一两、生甘草五钱,用水煮甩以催泻,如系一0五九、一六0五等油溶性毒品中毒,禁用蓖麻油、液体石蜡等油质催泻剂。中毒者呕吐后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持体温,可饮热茶水。6.9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冲洗皮肤,要特别注意冲洗头发及皮肤皱褶处。然后用肥皂水洗净,再涂一层氧化锌药膏或硼酸软膏以保护皮肤,重者应送医院治疗。6.10毒物进入眼睛时,应用大量清水或低浓度医用氯化钠(食盐)水冲洗1015min,然后送医院治疗。6.11经口中毒的患者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但强碱、强酸等腐蚀性毒物口服后不宜催吐、洗胃;可服用牛奶,蛋清以保护胃粘膜。6.12现场抢救时要仔细检查、抓住重点。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用氧气吸入。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心脏挤压术和对口人工呼吸。现场若备有特效解毒药品,要及时使用。经初步抢救后迅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