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doc_第1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doc_第2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doc_第3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doc_第4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一、选择题: 1、(2012杭州四校联考)伏尔泰在礼俗论谈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其中“新的精神世界”是指()a法家的法治思想 b道家的无为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2(2012年2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6题)“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3(2012年3月嘉兴二模15题)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a程颢和程颐 b朱熹和陆九渊 c王守仁和李贽 d黄宗羲和王夫之4(2012年山东省菏泽联考12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b c d5(2012年2月德州一模16题)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6(2012年3月湖州二模17题)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宗法观念 忠孝观念 等级观念 神道观念a. b. c. d.7(2012年2月莱芜十校联考20题)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列不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以“众治”取代“独治” d“存天理,灭人欲”8(2012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1题)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9(2012年3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5题)以下不符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思想主张的是 ( ) a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b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10(2012年3月嘉兴市一模14题)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11(2012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7题)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12(2012年2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6题)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13(2012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2题)“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 道家 d墨家14(2012年3月湖州二模12题)2012年4月21日,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园主墓室前的耳室中出土了2000年前的精美漆器。你认为该其主墓室出土的文物中最不可能有a.青铜器皿 b.描绘民间“井渠”情形的帛画 c.铁制兵器 d.刻有“四书五经”字样的竹简15(2012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4题)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a b c d16(2012年3月衡州市质检12题)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17(2012年1月浙江金丽衢联考5题)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载:“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是指(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18(2012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1题)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b“民为贵”、“君为轻”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官无常贵,民无终贱”19(2012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6题)“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 )a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b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c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d说明作者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逻辑20(2012年2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6题)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 “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 “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21(2012年3月嘉兴市一模19题)“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已的主张而争鸣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22(2012年2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13题)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 “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23(2012年2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11题)晚清时期,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依据上述观点,判断此人的主张是( )a废除君主制 b建立总统制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24(2012年1月杭州市质检5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25(2012年3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4题)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6(2012年2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17题)伏尔泰在礼俗论谈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新的精神世界”是指a法家的法治思想 b道家的无为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27(2012年2月温州一模15题)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老28(2012年1月浙江金丽衢联考10题)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现实政治的需要29(2012舟山联考)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d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30(2012吉林高三期初考试)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二、非选择题31(2012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28题)(14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6分)(2)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4分)(3)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4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用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礼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7分)(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5分)参考答案4c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有整体史观。该题通过“小国寡民”这一切入点考察中西方的古代文明。因为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由此判断与题意无关。5d解析:材料的例子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中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如提倡“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学说。6c解析:关键句: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反映了宗法、忠孝和等级观念,神道观念无从体现。7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维护的是封建的等级制度这正反映了资产阶级坚决反对的地方故应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8c9c解析: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是黄羲之,故c不正确。10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出现显著变化的时间是在明清时期变化猛增,“贞节“是古代女子道德要求的一个体现,其主要要求来自于儒家封建理学思想。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理学发展对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由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压抑人性,维护男尊女卑的等级社会,因此社会上节妇得到政府的表彰。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1d解析:根据教材相关知识,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梁启超是近代维新思想家,结合本题梁启超评价的这部书应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12b解析:理学集大成的思想家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家对妇女“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极端强调由此而发。本题中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朱熹。13a14d解析:本题为程度型选择题,考查对时代特征的把握。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来看,结合所学知识,青铜器皿在商周即已出现,符合题意;井渠在西汉已出现,时间与题干符合;治铁技术在西汉前业已发明,从时间上看,abc都早已西汉或于西汉出现,所以答案为d。西汉业已发明造纸术,但这不一定就能排除可能性,主要是“四书五经”,此乃南宋。15c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儒学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第项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思想;第项是明末思想家李贽的主张;第项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主张;第项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主张。本题选c项。16a解析: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外在的社会规范,是西周等级制度。“孔子出门必坐车”反映的是行为与身份等级相符。17c18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a项“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是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大意是:天下四方有事件发生,而要害在中央之地。圣人(非孔子)把持着要害之所,四方的诸侯都会来朝拜。b项是孟子的主张。c项是荀子的主张。d项是墨子在官员选拔上的思想主张,本题选d项。19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经分析应该理解为明末清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士大夫提出了君主专制乃天下之大害的主张。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20c21b22d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反映了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周相适应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南宋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23c解析:从材料中“设议院”以及 “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可以看出通过设议院来限制君主权力,因此属于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24a解析:本问较简单,在平时学习中应该明确这一知识点: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本题选a项。25c解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意是:君子看重于义气,而小人只通晓于利益。孔子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培养节操、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与c项“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说法无关,根据所学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本题选c项。26c解析:思路一:伏尔泰崇拜孔子,根据这一史实可以选出正确答案儒家思想; 思路二:中国的精神世界应第一考虑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27c28d29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汉武帝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而儒家学说倡导道德教化,主张通过教育来提升人格素养和道德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