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海论文网Q39808977913770027843浅谈李白诗中的友情【摘要】李白是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诗歌光照万代,在中国诗歌史是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被尊为“谪仙”、“诗仙”,后人推崇备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放,桀骜不驯,游踪遍及南北各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意境奇妙。李白一生极重视朋友情义,娓娓道来,不少诗篇写到亲情、友情、别情,同时留下了许多歌颂、赞美友情的美妙诗篇。 【关键字】李白 孟浩然 王昌龄 汪伦 诗 友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有“诗仙”之称。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流中,李白是不朽的,李白的诗也是不朽的。他的诸多名篇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黄河之水天上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以磅礴的气势成为千古绝唱,另后人无法企及。据史料记载,李白生在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后随父迁移到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唐代以科进士,以诗赋取士,这怕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进士这一政策也促使了游学的兴盛。读书人外出求学,改变现状,谋求前程。我们叫得出名字的唐代诗人几乎都有远游经历。那么这些人在远游途中难免要相遇、相知,又难免惺惺相惜,结下深厚的友谊。作为诗人,往往以诗作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重情义的李白亦是如此。谈起李白的友情,就不得不说到“李孟之交”了。李白东游归来“酒稳安陆,蹉跎十年”的那段日子,结识了孟浩然。在此之前,李白与孟浩然都读过相互的诗,因而一见如故。孟浩然曾隐居山中,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当路无人”,还归故园。李白也有类似经历。他壮岁出川,远游江河,酒隐安陆,客居鲁郡,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他少隐岷山,又隐徕山,被唐玄宗召回京师,供奉翰,终因小人馋毁,被赐金放还。他虽在政治仕途失意,却在朋友交往中收获颇丰。与朋友的诚挚友谊,便是他远游过程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他为朋友写下许多诗篇,为后人留下几多感叹,也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佳话。孟浩然也是一位极具政治抱负的人,因仕进无门,才隐居深山,以饮酒吟诗为乐。韩朝宗出任襄州(今襄阳市)地方官,李白写了著名与韩荆州书,毛遂自荐,结果韩未予理睬。李孟如此相似的人生境遇使二人之间产生了惺惺相惜的真挚友谊,同时,二人又为彼此文才所折服,遂成为至交。朋友这种真挚感情的流露,便是一篇篇炙热的饱含情谊的诗篇。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年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诗中第一句“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即开门见山的点题,表达出对孟浩然的爱慕敬仰之情。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末句“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是说这座山太巍峨了,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诗人仰望高山形象,使那种“爱慕敬仰”之情更具体化了。此向他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因而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本诗语言古朴典雅,虽无华丽词藻,但句句飘逸疏朗,字里行间透露出二人之间情谊之深。公历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又亲自送至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仍贮立江岸,望着孤帆远去,惆怅不舍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脍炙人口的佳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以其充满想象的神来之笔,让我们眼前浮现出滚滚波涛、河山秀美的画面。诗句中,在那个正值春光烂漫的时节,却是好友孟浩然辞行的日子。船已出发,慢慢远去,李白站在黄鹤楼前,眺望那帆孤舟,载着好友渐行渐远。“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虽然是写景,却饱含了诗人对好友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以及不能随好友同行的惘茫,言有穷而意无尽,另读者陶醉其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尊右而卑左,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人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声声子规鸟儿的悲啼,此情此景,已足以使人心生悲凉,更何况又传来远方老友的不幸遭贬的讯息,又怎让人不为友人担心、忧愁?也写出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一种感叹,表示对王昌龄同情的一种心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衬托出无限悲凉与沉痛之情。王昌龄即将被贬至龙标县,李白感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隐含了他的内心痛苦,和替友人担忧哀愁之情。这些丰富的情感交错互织,于一轮“明月”之中,将诸多无形,情感寄托于“大地”“明月”,感触颇深。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斗酒诗百篇”,汪伦借用桃花潭“万家酒店”“万亩桃村”邀李白来此一游。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诗留别题名赠汪伦。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有一种不期而然之妙。“看似寻常最奇崛”,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协议未经合同公司盖章是否有效
- 《2025委托生产合同》
- 农药试剂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商用建筑设计合同
- 2025火锅店加盟合同范本
- 2024年茂名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工人退场协议(2025年版)
- (一模)桂林市、来宾市2025届高考第一次跨市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
- 劳动协议员工业务培训协议(2025年版)
- 2025年拆除房屋合同模板
- 2024年强基计划解读 课件-2024届高三下学期主题班会
- 认识常用电子元件图解
- DB21-T 3413-2021地下工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规程
-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 痉挛性斜颈的物理治疗与按摩技术
- 团队沟通与协作培训
- 美的社会责任报告2023
- 2021年4月自考00908网络营销与策划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2019外研社王嫣演讲稿
- 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