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福建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真题演练.doc_第1页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真题演练.doc_第2页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真题演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考向城市化及其影响(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握手楼”楼层高、房间多,不可能为自住考虑,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握手楼”位于珠三角某中心城市周边,利于外来人口租住,故其直接目的应是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故d项正确。第2题,“握手楼”吸引城区人口居住,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人口多,房价昂贵,故b项正确。答案:1.d2.b(2014高考四川卷)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4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2010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千米和4千米处比1990年减少,a、b项错误。10千米处与8千米处相比,10千米处两线差值更大,故d项正确。第4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项错误。由图可知,该时间段,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而市中心及附近人口密度不断降低,是由于城市中心地区以商业等活动为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调整的反映,d项正确。城市中心商业活动发展,地租水平也会不断提高,b项错误。城市等级与城市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有关,城市人口密度变化与城市等级相关程度不大,c项错误。答案:3.d4.d(2013高考安徽卷)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56题。5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6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20052010年,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大约由35%提高至43%,而就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镇人口比重在30%70%的阶段属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小,速度较慢,且1995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下降,故排除选项a;1995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且比重在不断提高,导致第三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多于第二产业,故排除选项b;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将导致迁入安徽省城市的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排除选项c;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导致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项d正确。答案:5.b6.d(2013高考四川卷)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78题。时期(年)198519901990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5.72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3.797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8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19852011年,我国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因此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第8题,由材料可知1985年以来我国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均逐年递增,居住用地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最主要形式,城市新增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乡村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