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印记.doc_第1页
土地的印记.doc_第2页
土地的印记.doc_第3页
土地的印记.doc_第4页
土地的印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的印记追赶幸福的坎坷在土地上追赶着,奔跑着,这是外婆的童年;田圃上捕捉叫天子,门前摊分捉来的田鸡,这是外婆的童年;甜蜜的结束,噩梦的开始,这是外婆的童年。怀念那蜜糖般的生活外婆是地主的女儿,家中良田万顷,每每禾花盛、遍地金黄的时候,拜访外婆家的人多得踏破门槛,为的只是献上讨好外婆父亲的贡品禾花雀。外婆一谈到禾花雀,就一定会谈到当时的盛况,据说送来的禾花雀即使当米饭吃也无法吃完,他们每年都需要晒禾花雀干。或许是佃农太多,或许是有求于外婆的父亲的人太多,银子只会白花花地流进来,而不会涓涓细流地溜出去。“人如果耐不住贫穷,遏制不住欲望,就会做出偷鸡摸狗,欺骗拐蒙的下流勾当。”外婆说道。番薯是贫穷人家的食粮,而外婆从小是吃白米长大的,自然没有碰过这种低廉的食物。一日,住在附近的半佃农拿着两块番薯“请”外婆吃,外婆细尝,觉得这香甜柔软的食物美味极了,结果正中了这个半佃农的诡计。半佃农说番薯是十分昂贵的食物,一块番薯的价格可抵得上一碗白米,外婆为了得到父亲的赞赏,换了十多块番薯回家,结果招来了一顿痛骂。风暴后的一蹶不振1950年,土改运动雷厉风行地展开。据有关资料所示:1950年11月底,东莞县委召开第五次扩大会议,提出:要减租反霸,整顿基层,准备土改。为加强对土改运动的领导,1950年底,成立东莞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县委书记刘绍清兼任主任。全县组织一支2000多人的、由解放军一三一师和县直属机关干部组成的土改工作队,分赴全县9个区,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土改工作。土地被没收,使外婆的父亲一病不起,家中的土地、房屋、耕牛、农具、家具等财物都分配给了贫农和佃农,同时亦有“复查”的行动。外婆还深深的记得,精明的曾外祖母,将家中藏匿起来的金银器和首饰,用素白的布包裹起来,交给了家中捡来的养女。曾外祖母细细地叮嘱:“快拿着这些东西,有多远走多远,千万别被人发现,等到风头小了,再回来,清楚不?”养女点点头,连夜逃出了外婆的家乡。没过多久,清查的队伍来了,曾祖母与其他的地主一同被拉到拷问官面前,被逼迫交出剩余的财宝,不交的立刻枪毙。曾祖母身边的地主,往日颐指气使,凶恶难挡,今日却一个又一个的中弹,一鼻子灰地倒下。那凶恶的枪头,终于对准了曾外祖母。外婆吓坏了,涕泗横流,扑倒在地,歇斯底里地叫喊着:“不要!不要!”曾外祖母也向拷问官求饶:“我们真的没有钱了!真的没有钱!求你放过我吧!”拷问官相信了曾外祖母违心的话,懒洋洋地挥了挥手:“罢了罢了,我知道你是贫苦人家出身。”接着拷问官指着旁边举枪的人,“你,给她家剩下一间小祖屋,剩下的鸡鸭全部带走。”鸡鸭被带走,不要紧;房子只剩一间,不要紧;田地没了,不要紧。还有放在养女那里的金银财宝呢,曾外祖母偷偷的笑了,刚刚吓出来的眼泪,立即变成了愉快的眼泪。天意弄人,祸不单行,谁知违心之语会化为石头般坚硬的事实。养女一去无回,后来去了香港的老乡说,那个养女靠那笔钱,在香港安了家。“我们真的没有钱了!真的没有钱!”仍然在回响。只见苍凉破旧的小屋像老照片一样,定格的,无声的,一家五口都默默地坐着,是等待着什么?这一日的结束,还是这一生的结束?家里从来没有过的寂静萧条,外婆大气也不敢出:为什么外面这么热闹,家里却冷冷清清?为什么日上三竿,却无人拜访?外婆不敢问,只等待着父母的发话。禾花再次盛开,屋外的人唱着跳着,欢声笑语,窗台前的云雀也愉快地舒展歌喉,家里的苍凉,究竟是怎的?“让孩子们读书吧。”“哦,只能这样了,我这当妈的,也只能这样帮他们了。”外婆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这两句小小的微波,却扬起了惊涛骇浪。校服上的曙光“今天开始要好好念书,绝对不能搞小动作!”曾外祖母帮外婆穿好裙子。“哦,妈,这奇怪的裙子是什么啊?”“傻孩子,这是校服!”好动的外婆当时根本不知,上学竟给她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学费,先是国家补贴,再是外婆的父亲做小买卖辛辛苦苦赚来的。为了准时上学,而在雷雨天气冒着生命危险,划小船寻找前往车站的捷径;为了复习,趁家人都睡着后,偷偷亮灯复习又被发现;毕业以后,外婆成了人民教师;在同事的介绍下,找到了自己最欣赏的,一生最爱的知己我的外公;和外公一起熬过十年痛苦的文革;经历改革开放,亲眼望见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这是我幸福而波折的一生。”坐在安乐椅上的外婆肯定地说。由土地的印记所想到的外婆的故事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中,久久挥之不去。不仅仅这些故事的趣味性让我牢牢记住,而是课本和真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使我印象深刻。听完外婆的故事后,我翻了历史课本: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政治、经济上翻了身,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生产热情;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巩固了新生的政权都是肯定的句子,提及了土地改革的种种好处。此前,我从未想过是否有人因这次的改革而受了伤,这次改革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妥?有什么方面不符合民主等等的思想?查阅各种资料,结合我的外婆后来经过种种磨难、成为优秀人民教师的故事,我认为土地改革是值得肯定的。最初,我只认为历史是没有感情的,干硬,像夏天被热辣的阳光榨干水分的海绵,像烈日下暴晒几个月的干毛巾,像无人问津的沙漠中的枯井。直到我听了外婆的故事,直到我再次翻开历史,平时没心没肺、秉着玩乐之心听故事的我,竟然有份莫名的感动,奔腾的热血,滋润着枯燥无味的历史,我对历史提起了兴趣。平时总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历史,根本没有把好奇心放进历史中。其实历史就在身边,收在那些白发苍苍、不起眼的老人心中,收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想去接触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