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与青铜文化.docx_第1页
商朝与青铜文化.docx_第2页
商朝与青铜文化.docx_第3页
商朝与青铜文化.docx_第4页
商朝与青铜文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朝与青铜文化教学设计执教者: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沈淑雅【内容主旨】商朝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商朝青铜器、甲骨卜辞与后世文献相互印证,使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教学目标】1.了解商朝历史,领会商朝青铜文化的主要特征。2.从后世文献和考古发掘(包括青铜器物和甲骨卜辞)中解读商朝历史,掌握后世文献与考古资料互相补充、印证的历史研究方法。3.感受商朝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步养成讲证据、讲逻辑的严谨治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商朝青铜文化的特征。难点:二重证据法。【教学过程】环节1:教师运用史记中有关史料(参加资料附录1),讲述商朝起源的故事,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离奇的传说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商朝历史风貌的兴趣。环节2:以“后世文献中还有关于商朝的其他记载”过渡,依次运用后世文献中有关史料(参见资料附录26),讲授商朝的建立及其政治体制,引导学生运用后世文献提取历史信息。设计意图:教师示范,通过相关材料初步感知商朝政治状况。环节3:教师以“后世文献中还有哪些关于商朝历史的记载呢?”过渡,呈现后世文献中有关史料(参见资料附录79),以“从中我们可探知哪些有关商朝的历史信息”设问,要求学生从后世文献中提取信息,了解商朝经济、文化和社会风气方面的状况。设计意图:学生模仿运用,掌握从后世文献探求历史信息的方法。环节4:以“仅凭后世文献我们是否就能获得确信的商朝历史了呢?”设问,激发学生质疑,试图以考古实物资料印证商朝历史信息。设计意图:突出史学研究“孤证不立”的原则,先抑后扬,承上启下。环节5:以“青铜器是商朝考古实物资料中的代表”过渡,运用商朝青铜器图片(参见资料附录1621,25、26),结合教师讲解,感受商朝青铜器的风采。设计意图:通过对商朝青铜器的欣赏,初步感受商朝青铜文化。环节6:以妇好墓随葬青铜器为例,引导学生感知商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等状况,并与后世文献相印证,获得更加确信的商朝历史信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模仿到迁移,初步掌握从青铜器物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环节7:教师运用后母戊鼎图片资料(参见资料附录22、23),对后母戊鼎规模、纹饰、用途进行讲解,讲述后母戊鼎发现和保护过程,引导学生探求后母戊鼎的史料价值,感知文物保护之不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巩固从青铜器物中提取历史信息,并与其它探求结果相互印证的历史思维方法。从学生感知文物保护之艰难,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环节8:由具体到抽象,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根据上述青铜器概括商朝青铜器物的总体特征,系统理解商朝“青铜文化”的定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剖析青铜器与商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的关系,形成对青铜文化的系统认识,进一步商朝青铜器的证史价值。环节9:以“依据后世文献和青铜器物是否就获得了确信的商朝历史呢?”设问,类比二里头文化研究,引导学生再次产生质疑,揭示甲骨卜辞的史料价值。设计意图:一波三折,引导学生感受当时文字记载的史料价值,激发运用甲骨卜辞探求印证商朝历史的学习欲望,承上启下。 环节10:结合甲骨文图片资料(参见资料附录27),教师介绍甲骨文的由来,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游戏“连连看”,辨析甲骨文的造字结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甲骨卜辞,以游戏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领会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系统的文字,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环节11:运用材料(参见资料附录10)和甲骨卜辞(参加资料附录1113),引导学生运用甲骨卜辞并与后世文献和青铜器物相互印证,确信商朝信奉鬼神和农业发展。设计意图:以点带面,熟练运用当时文字记载提取历史信息,掌握当时文字记载、考古实物资料和后世文献相互印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环节13:要求学生回顾本课学习探求商朝历史的过程,用王国维对二重证据法的表述(参见资料附录24),确认本课探求商朝历史的过程方法科学有效;引导学生可进一步运用此方法探究商的起源;勉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做求真诚信之人,结束全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二重证据法”的定义,认识二重证据法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首尾呼应,进而强化学生求真意识的养成。【教学策略】1.环节3的教学,学生如存在理解困难,则适当增加讲解和点拨,引导学生先了解相关材料的字面解释,再提取历史信息。2.环节6的教学,学生如学有余力,则组织学生自己举例并分析提炼概括。3.环节8的教学,学生如概括提炼困难,则从某角度加以示范,引导学生模仿运用。 【板书设计】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政治经济文化风气相互 印证后世文献内外服制农业发展信奉鬼神统治者酗酒考古资料青铜器物等级农业发展信奉鬼神饮酒之风甲骨卜辞农业发展信奉鬼神 【作业设计】1. 文献与考古中的商朝材料一: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古史新证总论材料二: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材料三:己巳王卜,贞岁商受(丰收)年?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 甲骨卜辞粹 材料四:商代青铜器兽面纹爵 兽面纹鬲 兽面纹铙问题:(1)依据材料二,殷商在文化思想上有何特点?(2)对于研究商代历史来说,材料二和材料三哪一则史料价值更高,为什么?(3)依据所学知识,材料四中的“兽面纹饰”在当时被认为具有哪些功能?(4)根据材料一中所提及的“纸上之材料”和“地下之新材料”,对材料二、三、四进行分类。(5)材料二、三对于认识材料一有何帮助,并作简要说明。答案:(1)思想:崇尚神灵和祖先。(2)材料二。因为材料二是当时文字记载,是一手史料;材料一是后世文献。(3)与祖先或神灵沟通,庇护商代人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4)材料二属于“纸上之材料”,材料三、四属于“地下之材料”。(5)考古材料印证后世文献:材料二中占卜的记录和材料三中兽面纹饰可以印证材料一中尊神敬鬼的观点。【资料附录】1.殷契,母曰简狄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时)封于商。 史记殷本纪2.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左传宣公三年3.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汤乃兴师率诸侯遂伐桀夏师败绩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整理自史记殷本纪4.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诗经商颂殷武5.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尚书酒诰6.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 汉书地理志7.(商末,殷一带)麦秀渐渐,禾黍油油。 史记宋微子世家8.殷人尊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9.(商纣王)以酒为池为长夜之饮。 尚书微子10.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王无论事情的大小,都要进行占卜,向鬼神询问。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包括祭祀、收成、征伐、天气、福祸、田猎、疾病以至于生育等等,几乎是无事不卜。中国古代史赵毅、赵轶峰编11.己巳王卜,贞岁商受年?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 甲骨卜辞粹90712.尹垦田于京? 甲骨卜辞13.贞黍年有足雨? 甲骨卜辞14.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古史新证总论15.商朝形势图图片来自高中历史地图册第二分册第6页,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8年版16.商朝青铜镜图片来自刘炜主编中华文明传真第2册商周第4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1年版17.商朝兽面纹铙图片来自刘炜主编中华文明传真第2册商周第5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1年版18.商朝兽面纹卣图片来自刘炜主编中华文明传真第2册商周第3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1年版19.商朝兽面纹爵图片来自杨善群、郑嘉融著创世中国第22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20.商朝凤纹牺觥图片来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第46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21.四羊方尊图片来自刘炜主编中华文明传真第2册商周第5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1年版22.后母戊鼎图片来自于海娣、黎娜编著中国通史上卷第22页,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23.后母戊鼎局部图片来自刘炜主编中华文明传真第2册商周第3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1年版24.王国维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