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含干桩、湿桩).doc_第1页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含干桩、湿桩).doc_第2页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含干桩、湿桩).doc_第3页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含干桩、湿桩).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桩基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干桩)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6、东站路立交桥梁工程设计图纸二、工程概况贵阳市东站路道路工程1-1标段起始里程:K3+425207.868,全长782.868米。(按送审图纸更新755m)该市工程位于云贵高原、四面环山、地层以弱风化岩层为主,气候多风、多雨、早晚温差很大。本标段包含嘉润路-东站路立交、东站路路面改造、东站路-东二环立交三部分。混凝土主要用于桩基,墩柱,箱梁等部位桩基混凝土灌注交底梁体采用C50混凝土,盖梁采用C40混凝土。桩基、承台、桥台等采用C30混凝土。配置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砂、石、水等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拌制、运输和浇注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执行,并应符合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检查及质量标准。混凝土强度控制采用“三控制”即评定混凝土强度时综合考虑标准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非破损或局部破损检测强度。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碱含量不大于1.8kg/m,不得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三、桩基混凝土灌注交底1施工准备1.1灌注前,复核孔深、沉渣厚度,保证孔底沉渣厚度小于3cm。1.2现场技术员根据实际桩长、桩径计算混凝土数量,通知商混站拌合。1.3串筒、料斗安装。1.4捣固棒、发电机准备及检查机况。1.5混凝土班组人员就位。1.6现场技术员根据桩原地面标高尺量标记桩顶标高。2混凝土灌注2.1混凝土到场后试验人员检查塌落度,干桩塌落度控制在710cm。2.2通过料斗、串筒灌注混凝土,从桩底开始,每次提升串筒高度不能过大,必须保证混凝土落差不得大于2m,防止混凝土离析及分层不均匀,影响质量。2.3下孔捣鼓人员,以箍筋(三角加劲筋)为作业平台,认真分层逐次浇灌捣实,必须保证孔桩截面全部捣固。2.4灌注到桩顶,将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平。桩顶标高应考虑伸入承台部分,浮浆处理应符合规范(超出桩顶至少不小于8cm)。2.5当孔内渗水较大时,而抽水能够保证干桩灌注时(孔内水面上升速度小于15mmmin为参考)应预先采取降水、止水等措施。2.6现场技术员规范填写灌桩记录。2.7试验员做好同条件养护试块。1.3施工注意事项3.1软弱土、破碎岩夹层,可能出现中途坍塌,需提前做好防治措施。必要时在下钢筋笼前下钢护筒。3.2准备备用发电机,防止中途设备故障。3.3下孔施工人员注意自身安全,必须绑好安全绳,安全绳吊点需高于人体。3.4根据钻孔地勘资料,需调查存在的溶洞大小,估计超方量。3.5可能出现的混凝土中断,超出初凝时间(6小时),应对已施工混凝土作凿毛、接桩准备。3.6本地区阵雨较普遍,灌注完毕后,对孔口进行覆盖,防止顶部混凝土受雨水冲刷离析。桩基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湿桩)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6、东站路立交桥梁工程设计图纸二、工程概况贵阳市东站路道路工程1-1标段起始里程:K3+425207.868,全长782.868米。(按送审图纸更新755m)该市工程位于云贵高原、四面环山、地层以弱风化岩层为主,气候多风、多雨、早晚温差很大。本标段包含嘉润路-东站路立交、东站路路面改造、东站路-东二环立交三部分。混凝土主要用于桩基,墩柱,箱梁等部位桩基混凝土灌注交底梁体采用C50混凝土,盖梁采用C40混凝土。桩基、承台、桥台等采用C30混凝土。配置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砂、石、水等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拌制、运输和浇注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执行,并应符合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检查及质量标准。混凝土强度控制采用“三控制”即评定混凝土强度时综合考虑标准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非破损或局部破损检测强度。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碱含量不大于1.8kg/m,不得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三、桩基混凝土灌注交底1施工准备1.1灌注前,复核孔深、沉渣厚度,保证孔底沉渣厚度小于3cm。1.2现场技术员根据实际桩长、桩径计算混凝土数量,通知商混站拌合。1.3导管使用前必须做水密试验。试验合格后1.4导管、料斗安装,导管底至桩底距离为1020cm。1.5吊车到位。1.6混凝土班组人员就位。1.7现场技术员根据桩原地面标高尺量标记桩顶标高。2混凝土灌注2.1混凝土到场后试验人员检查塌落度,湿桩塌落度控制在1822cm。2.2首批混凝土灌注,需计算方量: VD2(H1+H2)/4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的数量D-桩孔直径 H1-导管底至桩底距离,考虑20c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取24m。2.3灌注中,每车混凝土灌注完成或预计拔管前,以线锤量测孔内砼面位置,以便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埋深一般控制在24m。2.4由于浅层地面无地下水,灌注将近结束前,提前抽水。灌注到桩顶,将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平。桩顶标高应考虑伸入承台部分,浮浆处理应符合规范(超出桩顶至少不小于8cm) 。2.5现场技术员规范填写灌桩记录。2.6试验员做好同条件养护试块。3施工注意事项3.1灌注开始后,应连续进行,准备好导管拆卸机具,缩短拆除导管时间间隔,防止塌孔。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