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的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概 述 仔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enteritisofpiglets)是初生仔猪(3日龄以内)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其特征是排出红色粪便,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和坏死;发病快,病程短,致死率高。常常造成初生仔猪整窝死亡,损失很大。此猪病首先由英国报道,以后在美国、丹麦、美国、荷兰、新西兰、前苏联和日本等国陆续报道了本病。我国于1964年首次从患红痢仔猪分离到产气荚膜梭菌,据调查,我国近20个省、市有本病发生。我国已研制出仔猪红痢灭活疫苗用于预防,基本上控制了本病的危害。 病 原 仔猪红痢的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typeC),也称魏氏梭菌(C1.Welchii)。此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是梭菌属中较长的大杆菌,长48m,宽11.5m,菌体短粗,两端钝圆,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本菌能形成芽孢,芽孢大于菌体的宽度,位于菌体中央或偏端,呈椭圆形,似梭状,故名梭菌。本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在动物体内及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是本菌特点之一。 本菌为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在马丁氏血液琼脂平皿上,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隆起,菌落周围有明显的透明溶血环,其外围有不完全溶血区。在厌气肉肝汤中生长较快,如在37条件下培养23h即开始生长,肉汤呈均匀混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在葡萄糖鲜血琼脂表面厌氧培养生长的菌落,在25以上温度时,菌落与空气接触后可变成绿色,是其特征。 本菌能发酵葡萄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蔗糖、果糖,产酸产气。不发酵水杨素、卫芽醇、甘醇、鼠李糖。液化明胶,不产生靛基质,H2S阳性,MR和VP试验阴性。石蕊牛乳培养基的“爆裂发酵”,产生的大量气体使乳凝块变成多孔海绵状,甚至冲成数段或将试管棉塞冲出管外。 本菌能产生强烈的致死性毒素。根据产生的毒素不同可分为A、B、C、D和E5个血清型。C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产生、毒素,特别是毒素,它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根据毒素种类的不同,用以鉴定不同的菌型。 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通常存于土壤、饲料、污水、粪便及人、畜肠道中。梭菌繁殖体抵抗力并不强,一旦形成芽孢后,对热力、干燥和消毒药的抵抗力就显著增强。加热8030min、100数分钟可杀死本菌。 流行病学 在发病猪群中,C型魏氏梭菌常存在于一部分母猪的肠道中,随粪便排到体外,污染周围环境。猪舍的地面、垫草、饲养管理用具和运动场,以及周围的土壤、下水道等处存有此菌。初生仔猪出生后很快接触被污染的母猪体表和乳头、泥土和垫草,将本菌芽孢吞入消化道内而感染发病。芽孢在猪体小肠中发芽繁殖,侵入绒毛上皮组织,沿基底膜繁殖扩散,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肠黏膜发炎、充血、出血或坏死。毒素通过肠壁吸收而引起毒血症,致使仔猪发病和死亡。本菌还可侵入肠道浆膜下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引起炎症,并产生气体。 本病主要发生在生后13天以内的仔猪,1周龄以上的很少发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极高。在同一猪群各窝仔猪的发病率不完全相同,发病率最高可达100,病死率5090或以上。品种和季节对发病无明显影响,但以冬春两季发病较多。 临床症状 1最急性仔猪红痢常在仔猪出生后数小时到12天发病,发病后数小时至2天可死亡。最急性病例的病状很不明显,生后吃奶及精神不好。常突然不吃母奶,精神沉郁,病仔猪不见拉稀即死亡。在虚脱或昏迷、抽搐状态下死亡。 2急性急性的病例,可见病仔猪不吃奶,精神沉郁,离群独处,怕冷,四肢无力,行走摇摆,腹泻,排出灰黄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褐色糊状,故称红痢。粪便很臭,常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及多量小气泡。体温不高,很少升到41以上。大多数病仔猪死亡,甚至整窝仔猪全部死亡。此型病程多为2天,第3天可死亡。这是我国常见的病型。3亚急性病仔猪表现为持续下痢,病初排出黄色软粪,以后变为水样稀便,内含坏死组织碎片。病仔猪消瘦、虚弱、脱水,最后死亡。病程通常为57天。 4慢性病猪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病程在12周或以上。排出黄灰色、黏糊状粪便。尾部及肛门周围有粪污黏附。病仔猪逐渐消瘦,生长发育停滞,最后死亡或被淘汰。 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病仔猪,症状基本与C型所致病仔猪相似。不同之处是仅50左右的发病仔猪拉稀,而拉血色稀便仔猪更为少见,粪便颜色为灰黄、橘黄色、紫红色不等,易误认为是仔猪黄痢。 病理变化 此猪病不同病程的死亡仔猪,其病理变化基本相似,只是由于病程长短不一,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差异。典型的病理变化在空肠,有的可波及到回肠。剖开腹腔后,清楚地看到某一小肠段(多数在空肠)呈深红至黑紫红色,病变和正常肠段两端界限明显,剪开肠管可见肠腔内充有红黄色或暗红色内容物,其内混杂多量气泡,肠黏膜潮红、肿胀、出血,甚至出现灰黄色麸皮样坏死。病程稍长的病例,肠管以坏死性变化为主,肠管壁变厚,肠黏膜上附有黄色或灰色坏死假膜。有些病例在肠浆膜下及肠系膜内积有数量不等的小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出血。腹腔内有多量红黄色积液。有的病例可见到胸水及心包液增多,心外膜出血。肝淤血或出血,色泽深浅不均,质较脆,脾脏边缘和肾皮质部有小出血点。 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病理变化与C型菌引起的仔猪红痢相比基本相似,但心包液、胸水、腹水未见明显增多,肠系膜、浆膜上的气泡较为少见,多为肠管充气,颌下、胸腹部皮下有浅黄色胶冻样浸润或水肿。 诊断鉴别 1仔猪红痢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都很典型,不难做出诊断本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3天内的仔猪,出血性下痢,发病急剧,病程短促,死亡率极高。剖检可见空肠段有出血性炎症及坏死,肠浆膜下有小气泡,肠腔内容物呈红色并混杂小气泡,这些都是本病诊断特征。 2细菌学及毒素的检查是实验室诊断的可靠依据。 (1)细菌形态检查用病变明显的肠内容物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常见到大量的形态一致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单个、两个或短链,菌端整齐,其中一部分呈芽孢形态出现。 (2)细菌的分离培养主要从小肠内容物中分离细菌,内脏器官则不一定能分出细菌。少数病例能由肝、脾、心脏、血液、肠淋巴结、胸水、腹水及心包液等分离出细菌。 将肠内容物接种于厌氧肉肝汤培养基中,隔水加热80(水锅中)1520min,然后置37培养24h,培养物呈均匀混浊,并有大量气体产生。将培养物移种于葡萄糖血液琼脂平板上,厌氧培养1824h,可长出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大菌落。可见菌落形成内层透明、外层不完全溶血的双层溶血环;同时可见接触空气后的菌落变为绿色,是其特征。 (3)生化试验取纯培养物做生化试验,生化特性见病原学部分。 (4)肠内容物毒素检查取刚死亡的病猪空肠内容物,酌加12倍生理盐水稀释,混合均匀后,以每分钟3000转离心3060min,用灭菌滤器过滤后,取滤液0.20.5mL,静脉注射一组体重为1822g小鼠。大部分小鼠可于5lOmin内迅速死亡,这证明肠内容物中有毒素存在。也可取一份滤液60加热30min后,分别静脉注射家兔13mL,或小鼠0.10.3mL,加热组试验动物不发生死亡。 为证明毒素是否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所产生,可在0.20.5mL肠内容物的滤液中,加入C型和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血清0.1mL做中和试验,这种毒素即被C型魏氏梭菌中抗毒素中和,再静注小鼠,则不引起死亡,而不能被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中和。证明死亡仔猪肠内容物中的有毒物质是C型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这种毒素不能被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中和。 (5)培养物中毒素检查将分纯的细菌接种于肉肝胃消化汤中,培养1820h,取培养物离心,取离心上清液0.10.2mL,静脉注射1020g小鼠,如果小鼠迅速死亡,可证明培养物中含有毒索,再按上段介绍的中和试验鉴定菌型。有必要时,也可进行血清学定型鉴定实验来判定菌型。防治措施 由于本病发病快、病程短,发病仔猪日龄又小,发病后用抗菌药物或化学药物治疗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对本病的预防应重点做好平时的综合防制工作。 (1)免疫注射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免疫妊娠母猪,使新生仔猪通过吮食初乳而获得被动免疫,预防仔猪红痢。 方法是:在发病猪群中,对怀孕母猪于产前1个月和产前半个月各肌肉注射1次仔猪红痢氢氧化铝灭活菌苗,剂量为5lOmL。如前胎已用过本病疫苗,以后再产仔时,可于产前半个月注射35mL,能使母猪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初生仔猪可从免疫母猪的初乳中获得抗体,对仔猪的保护力几乎可达100,基本上可杜绝本病的发生。如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仔猪肠毒血症,可用A型菌苗免疫母猪,仔猪通过吸吮初乳获得被动免疫。 (2)搞好猪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特别是产房要清扫干净,并用消毒药液进行消毒。临产前做好接产准备工作,母猪奶头和体表要用清水擦干净,或用0.1高锰酸钾液擦拭消毒乳头,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3)在常发病猪场,可在仔猪出生后,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链毒素、土霉素)进行预防性口服,连用2天。如每头用青霉素8万10万IU注射或1:3服;或每头1:3服恩诺沙星35mg。 (4)对病仔猪可用青霉素10万IU和链霉素lOOmg,调成糊状,抹入仔猪舌根部,让其吞服,连用23天,据观察有一定效果。也可用其他抗菌药物与止泻药物配合治疗。 (5)抗红痢血清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九月份氢能源站防爆施工专项责任协议
- 2024年份3月份护士基因检测结果保密条款
- 危机管理培训方案
- 防渗布施工方案
- 汽车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全面剖析
- 城市地下空间融资策略-全面剖析
- 模式识别与推理-全面剖析
-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碳交易的关联性-全面剖析
- 指针优化与性能提升-全面剖析
- 乳头状囊腺癌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全面剖析
- TRIZ理论――创新方法课件
- CORN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评定细则解读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热率为核心能耗管理指导意见
- 南方科技大学自述信800字范文六篇
- (1.3)-灾害护理学第二章灾害应急体系
- 客户ABC分类管理
- GB/T 5162-2021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
- GB/T 12755-2008建筑用压型钢板
- GB 8372-2001牙膏
- GA/T 882-2014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技术要求
- 乔木、灌木栽植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