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指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人、事、物或某些现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分析事理,阐述观点,这就是议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议论文,也叫论说文。这种文体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报纸杂志中的社论、评论、短评、杂感,还有演讲、辩论等属于这种文体。议论文以说理为主,针对客观事物,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通过判断、推理等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文体特征非常鲜明。它重在以理服人,即通过阐述观点使读者受到教育和影响。其内容具有理论性,透彻而又充分;结构具有逻辑性,严谨而又条理;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而又鲜明。学好这一类文章,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和理论修养,丰富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很有帮助。 翻阅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在对议论文的考查中,对文体知识的考查逐步淡化,但阅读的考查无疑还需与文体相结合。其命题趋势是:材料绝大多数来自课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能整体感知其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了解其基本思路,领会语言表达效果,并能进行概括和表述;在此基础上,能创造性阅读,完成开放性的题目。在考查的选材上,侧重于选取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因而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收集、多关注,多指导。一、复习中应掌握的知识点:(一)论点 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作者总得有一个基本观点,总得对某个问题持有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这就是“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二)论据 要使人们接受你的观点,信服你的主张,就必须用事实说话,以道理服人。这些事实和道理是提出论点的根据,我们把它叫做“论据”,它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常见的论据有两种类型,即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道理论据是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真理,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当然我们有时也会发现,在一些论说性的文章中作者很少使用论据,往往只提出自己的看法。(三)论证 一篇议论性文章仅仅只有观点和材料是不够的,还须有一条联系这些观点和材料的纽带,这条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就是“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有时可以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这种论证的方法叫“举例论证”。例如: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举达尔文挑战“特创论”的例子,目的在于证明“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这一观点。如果去掉了例子,大家可以想一想,作者的观点有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呢?很显然,我们可以明白,举例论证的主要作用就是用典型的事例来突出论证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文章)的说服力。我们也应该注意,有的作者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证某一观点和道理时,有时从正面举例进行论证,有时从反面举例进行论证。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注意作者的论述角度,有时还要考虑一下这种正反之间有没有存在对比关系?如果有,作者想借这种对比凸显什么?人们可用举例的方式来证明论点,也可以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甚至用自己的分析等来证明论点,这就是我们说的“道理论证”。对于通过引用经典句子、数据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例如: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采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王安石的话论证了“要想创新,就必须要具备坚定的信念”这一观点。另外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也可以知道:引用名言、警句、数据等使论证更为有力,更具说服力。不只是在举例论证,在道理论证时,也可以用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这种论证的方法叫做“对比论证”。例如: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做出一番事业呢?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形成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更有力。如果想把艰深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些,还可以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形象通俗地阐述观点,这种论证论点的方法叫做“比喻论证”。例如: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文中的划线句子就是正是通过比喻的形式来论证观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读“磨脑子”书的重要作用,也更易于使读者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二、考题中常出现的考查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即从文中找出论点。(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明论据的作用。(3)根据特定的观点,补充(或判断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4)指出某个段落(或篇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它有何作用?(5)对词句的理解,能结合文章对其分析、探究、归纳等。(6)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文意,明确论证过程。(7)就文章内容,结合自我生活实际(经验),表达自我看法、认识或所受启示等。(8)结合阅读材料,考查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如句段仿(补)写、情境描述等等。三、围绕考点常设题型及应试方法(一)考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即从文中找出论点。常见题型:(1)读完全文后,你认为作者主要想表达一个什么观点?(2007安徽芜湖题)或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006北京题)(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008北京题、哈尔滨题、山西省题)应试方法:要通读全篇,整体上把握文意,边读边想,作者想说的是什么。论点往往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的作者把主要观点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也有的在文章开头、结尾,或者独立成段,或是用在较为集中的议论句群中,处于醒目的位置,让读者能很快抓住。当然也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不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那就需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一个一个“小观点”(分论点),再研究这些“小观点”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提取等就可以明确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了。(二)考点(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明论据的作用。常见题型:(1)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说明什么?(2006安徽省课改区题)第段画线的句子意在说明 (2006安徽非课改区题)(2)第段事例的作用是 (2008山西省题)(3)文中引用曹雪芹、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2006黑龙江)(4)第段列举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各说明了什么道理?(2004安徽省题)应试方法:在需要概括事例时,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格式大致概括:什么背景+什么人+什么背景+做什么事+结果怎样。在具体分析这些事例的作用(或想说明、论证的道理)时,我们应该联系本段落、上下段落,甚至联系全篇去体会这些事例对表达作者的观点有何作用。如果该事例是用来证明作者观点的,那么我们的答题语言可以这样设计:用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当然有的是从正面,有的从反面)论证了(表达了、说明了)的观点(道理)。如果论据是由道理来充当的,其作用除论证观点,增强表达的说服力外,有时也表明作者的观点。例如:不求甚解第二段引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名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作者借用这句话既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充当文章的论据。因此,我们在体会论据的作用时应认真分析,结合实际问题,灵活面对。但不管怎样,回答论据的作用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A、(从什么角度)论证了怎样的观点(道理);B、增强文章(表达)的说服力;C、(如果几个事例构成排比)突出表达(强调)了怎样的观点(道理),也增强了文章的语势。D、对于有的引用,并非都是论证观点,其作用往往有引出论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三)考点(3):根据特定的观点,补充(或判断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常见题型:(1)请你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005河北省题)(2)文中引用曹雪芹、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2006黑龙江省题)(3)根据你对文章第段中“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实例。(2007河北省题)(4)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2008四川成都题)(5)结合平时的积累,请再举一二则材料来阐述作者的观点。(2008江西省题)(6)下面两个论据,哪一句能证明中心论点?为什么?(2003黄冈题)(7)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适合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2007河南题) A.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应试方法:我们前面讲过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在解决补论据类题目的时候,我们首先应看清楚是要求补写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其次,在补写时一定要把握作者的观点,因为我们补写的论据(事例)是为论证观点(道理)为服务的,还应该注意补写的论据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说服力、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等等。再者,应该注意语言表达(不要偏离了所论证的观点、道理;关注语言的通顺、连贯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平时对相关材料的积累,缺乏平时的积累,一切都是无本之木。对于判断论据可不可以论证论点,需要理解论据,看看论据表达了什么?再分析和观点有没有联系?联系是否紧密?方可作出判断。(四)考点(4):指出某个句子、段落(或篇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它有何作用?常见题型:(1)写出第7段画线句在选文中的作用?(2003沈阳题)(2)文章第5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批出一种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2005河北课改区题)应试方法:解答这些类型的题目,需要我们首先要明确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以及用这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的作用(前文中已经提到,不再重复)。在具体答题时要紧抓住作者的观点,语言设计要简练准确。(五)考点(5):对词句理解,能结合文章对其分析、探究、归纳等。常见题型:(1)第6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2006安徽课改区题)第段“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2006安徽非课改区题)(2)第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文章第段加点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008四川成都题)(3)选文第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008河北省题)(4)第4段画线的句子语言形象,耐人寻味。请说说句中“草”和“牛奶与血”的含义。(2007山西太原题)(5)第3段中的“彻头彻尾”指的是什么?文章最后一句是“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其中,“这一标准”是什么?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这句话?(2004北京题)第1段“除此之外”、第3段“不止于此”两句话中的“此”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2003河南题)应试方法:首先要把握一个大原则分析、解答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点:A、是否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B、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怎样的?C、词语的表层含义及深层含义是怎样的?D、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表达效果)?(或形象生动表达了或准确地表达了或强调了等等)E、联系上下句或段落,思考这些词语指代了怎样的内容?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其根据是什么?F、联系上下句或段落,根据文意,想一想,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与认识?在文章的结构上是否具有标志作用?(对于一些生动形象的句子)如果用自己的话该怎样通俗地说?如果我们在阅读中能多关注这些方面的内容,相信一定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六)考点(6):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文意,明确论证过程。常见题型:(1)文章第2、3段针对 的人进行议论,提出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的观点;第4段针对生活中自以为成了自己的人进行分析,阐明了 的道理。(2004北京题)(2)请根据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选文第段先针对 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 为例,论证了 的观点。(2008河北省题)(3)请你简要分析第3段的论证过程。(2008北京题)(4)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文章第5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如果将第9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2004河北省题)(5)从第3段看,有些人会“常常把尽责任看做是纯粹的付而索求回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003河南题)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是什么?(2004安徽题)纵观全文,作者对读书提出了那些建议?(2006安徽非课改区题)从全文来看,文章花了不少笔墨描写看到的几幅图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07安徽芜湖题)从文章第8段来看,成功者和失败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2008哈尔滨题)应试方法: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常见的结构还有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和层递式等。要想在这类题目中少失分,就必须在阅读中认真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把握每个段落的大意,弄清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性的词语,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层次,内容要点。在具体的阅读答题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看清标题,标出段序;B、边阅读边思考句子表达的意思与意图;C、边读边画出重要的有疑惑的词语、句子等;D、读完后审清文后问题,明确答题意图,捕捉重要信息;E、带着问题细读文章,找出问题答案的信息部位:F、再精读信息部位,筛选有效信息,理出答案要点;G、归纳答案,书写规范,最后别忘了再检查一遍。(七)考点(7):就文章内容(或某个句子),结合自我生活实际(经验),表达自我看法、认识或所受启示等。常见题型:(1)结合实际,谈你对第9段学校教育“目的在于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2006安徽课改区题)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的记忆。请写出你读过的一本好书的书名或一篇好文章的篇名(课内外均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思想启迪。(2006安徽非课改区题)(2)请简要谈谈对作者观点的看法。(2008长沙题)(3)联系你的学习或者读书体验,说说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2008南通题)应试方法:对这类题目,我们常常感到似乎很容易,常常也都能写出话来,但写出的答案往往好失分。解决此类题目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握文章(段落或句子)的观点,一定要围绕观点来谈。其次,(要联系自我实际)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或接轨),要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再者,在语言组织上思路清晰,语意通畅,若再富有一些文采(感染力),再有一点独特的思维,那就更好了。(八)考点(8):结合阅读材料,考查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如句段仿(补)写、情境描述等等。常见题型:(1)依照文章第1段中的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谅解是 ,能 谅解是 ,能 (2004河北题)(2)联系上下文,为第段开头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通畅。(2008长沙题)应试方法:需联系语段,根据表达的观点(内容)进行构思,如果需要采用修辞,应认真构思,使语言表达符合要求。对于要求在文章中补写句子的题目,应看清它出现的位置。如果出现在段落的第一句,那么要求补写的句子要么是该段的中心句,要么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如果出现在段落的最后一句,通常情况下要补写的是结论句。在具体的答题设计中,应多思考段与段中心的关联,或该段落中作者所强调的观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四、教师指导复习应关注事项(1)关注课程标准在本学段,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大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正式的地区代理合同范文
- 工程合同功能解析
- 水利工程维修贷款合同
- 2024医院药品供销合同
- 农业领域合作协议范本
- 2024年咨询顾问合作简单协议书
- 彩色钢板工程承包协议书
- 集装箱海运合同范本
- 2024建筑业合同范本范文
- 2024个人房产转让合同
- 防校园欺凌-课件(共28张PPT)
- 第6章 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技术
- 单向板结构设计
- 《强化学习理论与应用》环境
-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转学申请表
- 房租、水、电费(专用)收据Excel模板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学习通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重症急性胰腺炎ppt恢复课件
- 2022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限公司招聘23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乡镇卫生院6S管理内容和要求
- 数学教育概论 第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