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艺术.doc_第1页
中国园林艺术.doc_第2页
中国园林艺术.doc_第3页
中国园林艺术.doc_第4页
中国园林艺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中国园林艺术一、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地位及分类(一)世界园林艺术流派中国的园林艺术,大家知道是非常有名的,而且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里面,中国园林艺术独树一帜,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的特点和艺术的特点。世界的三大园林艺术主要是指东方式园林,但我们这里主要是讲中国园林,它应该是东方式园林的代表,第二就是欧洲式园林,欧洲的园林,尤其是法国的园林,非常有名。第三,就是阿拉伯园林,阿拉伯园林,三种园林体系,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整个园林的体系。1、欧洲式园林那么三大园林体系,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欧洲式园林,刚才我讲了,尤其是以法国园林作为典型代表,它比较强调人工美。就是人工这种创作的各种建筑等等。在里面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比较强调人工美,而且,法国园林非常强调几何形的图案,它里面很多园林的建筑都是几何形的图案,建筑物,包括它的道路,甚至包括它的花草布局,都呈几何的形状,所以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几何形的或者几何式的园林。2、阿拉伯园林阿拉伯园林,发源于古代的巴比伦和波斯。阿拉伯园林最大的一个特点,它主要是以十字性的交叉道路为中心,而且几乎在这个十字性的交叉道路上都有一个大水池,这是它的特点,它的十字性的道路总是有一个水池,以水池为中心这么一个格局,所以,有的学者又把阿拉伯园林叫做十字交叉式,就是十字性道路上的十字交叉式,这就跟欧洲的这种几何式的园林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东方式园林中国园林有它自己的特点,中国园林最强调的是自然美,自然美,中国园林里面也有很多人工创造的东西,比如说,亭台楼阁堂榭等等建筑。同时也有我们自己人工创造的很多假山啊,人工种植的花草等等,但是,中国园林特别强调自然美。这和中国整个的美学体系可能是有关系的,是有关系的。所以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间,中国园林,特别强调自然美,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就是人与自然是一种很亲和的态度,而人与自然并不是隔绝开来的,所以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里面,中国园林作为东方园林代表有它自己的特点,但东方园林除了中国园林以外,还应该包括其他的园林,比如说,日本园林,日本园林,有它的特点,日本园林在某种程度上,是把东方园林和欧洲园林结合起来了。所以,日本园林有它自己的特点,你比如说我们去日本的时候,我也参观过京都,大阪等,日本这样一些城市的园林,他们的园林,既有中国园林的风味,但是,同时又学了欧洲园林的一些特点,它是把欧洲园林同东方园林非常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日本园林的特点。这个咱们就不去说它了。(5:30) (二)中国园林的两大体系那么,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它自身又分成了两大园林体系,两大园林体系,就是中国园林从总体上来说可以把它分成两大园林体系。这就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 先说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就包括我们大家都在北京,北京的颐和园,还有包括被英法联军烧掉的圆明园,还有比如说承德的避暑山庄,这些都属于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因为这些园林都在北方,而且都在北京附近,因为都作为皇家使用的园林,都在北京,或者北京附近,比如说,承德避暑山庄,它主要是供皇族去使用的,皇帝和他的家属去使用的皇家园林,它因为皇帝在封建社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他可以占有很大的地区,所以你看北方的园林都很大,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圆明园,比如说我们看到的颐和园,甚至包括避暑山庄面积都很大。就是因为它是供皇族的的,而且它可以无限地扩大它的面积。那么相比之下,江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主要就是一些达官贵人,达官贵人,他们自己为自家修盖的园林,尤其是苏州、无锡、扬州,等等。这样一些城市都有大量这样的园林,比如说,苏州,苏州最有名的拙政园、西苑、留园、网狮园、狮子林、沧浪亭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私家园林,再比如说,扬州,再比如说无锡,甚至上海的豫园,上海的豫园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城隍庙,也可以叫做小型的私家园林,它比起北方的大型园林它小多了,所以,这样两种园林形成它们各自的特点,比方的大型皇家园林,肯定就是以大而见长,以大而见长,当然在大里面它有很多美学的东西,一会我会讲到。比如说,颐和园它有很多美学的追求。江南的小型私家园林,我们从幻灯片里面就可以看到,它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都比较小巧玲珑,而且,往往是在刚进门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大的罩壁就挡住了所有的视线,就让你不能够一眼看透了整个园林有多大,里边有什么东西,你必须要进去,步随景异,一步一步地走,才能看到一步一步的风景,步随景异。 整个的园林里面,小型私家园林里面也有假山,有湖水,有花草,有树木,另外还有很多的亭台楼阁堂榭等等中国式的建筑,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园林的美。那么,第一个问题,我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园林本身又分成了两大园林体系,就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这是第一个问题。 二、如何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第二个问题,我重点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如何来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一)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如何来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中国的园林艺术,刚才我讲了,不管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它都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大家知道,中国的唐诗宋词非常有名,中国古代的绘画也非常有名,而中国的园林正是要追求这样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这样一种审美的境界,所以不管是北方的大型园林还是南方的小型园林,都是把自然美,建筑美和认为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意境,这个是中国园林的精髓,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无限的意境,这个是中国园林最主要的精髓,我觉得就在这一点。因为任何一个园林它的面积都是有限的就算颐和园很大很大,但是它在颐和园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面,还在追求无限的意境,一会我就会讲到这一点,它有很多美学的方法。(10:46)(二)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那么我下面分别讲一下,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1、自然美从中国的园林建筑来看,自然美当然就包括我们的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几乎所有的园中都有水池,有假山有花草有树木,创造一种小桥流水,荷花飘香的这种自然风光。你比如说刚才我提到中国四大古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全园占地面积大约是60亩,其中的水面就占了3/5,池水用土山来分割,形状就像两座小岛。山上林波葱翠,沿池垂柳依依,使这些人工造就的自然美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我们知道园林艺术里面的这种自然美很多也有人工的痕迹,刚才我讲的拙政园就是人工创造的。但是它达到什么程度呢?达到了“虽有人工,宛若天成”这样的效果,就是虽然是人工创造的,但是看起来就像自然生成的天成的这样的效果。就是虽有人工,宛若天成的效果。 你比如说,咱们大家都去过颐和园,大家知道,颐和园的昆明湖和万寿山,实际上是当初造园的时候,把昆明湖挖出来的土,垒成了万寿山,用昆明湖挖出来的土垒成了万寿山,既有山又有水,一会我会讲到,我们在长廊里面就可以游山玩水。它虽然是人工做的,但是就像是天然生长的一样,使我们这些人工美实际上达到了自然美的高度,这是第一个方面。2、建筑美第二个方面,中国古典园林又非常讲究中华民族建筑的形式。就是我们民族的建筑形式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点我在另外一个课里面就会讲到,就讲中国建筑艺术的美,里面就谈到中国的建筑艺术有很的自己的特点。你比如说,我们有很多建筑形式是我们民族自己所特有的,或者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特点,你比如说我们的亭,我们所有的园林里面都有一种亭子,有台,有楼,有阁,有堂,有榭,所以这些亭、台、楼、阁、堂、榭等等共同组成了我们园林艺术里面的建筑美,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中华民族建筑的艺术的形式美,并且十分注意把这些建筑物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比如说,扬州有一个何园,这是扬州非常有名的一个园林,扬州的何园,姓何的何,又叫济啸山庄,这个园,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有一个游廊来连接起来,把东西两部分连接起来,东部有八角园门,有南部造的一个船艇,有六柱亭有半月台等等,建筑物,而西部又有七间楼亭组成的一组建筑。就像蝴蝶的形态,就像一只蝴蝶,西部的建筑像一只蝴蝶,而且,西部一般的人,就把它叫做蝴蝶厅由7间亭子组成的蝴蝶厅。所以,东西部就通过一个游廊来连接起来。另外在何园的水池周围,还一组楼亭和浮廊,组成的一个建筑群,供游人登临去观望。这些建筑物,往往成为了园林中的主要观赏点,人们在游览的时候,时而穿过长廊,时而跨过小桥,时而进入花厅时而登楼远眺,就是多方面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的需要。(15:25)3、人文美因为中国的园林艺术,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的风格和民族的特色.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里面,大量地采用了楹联、匾额、碑刻等等,包括一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物,还有包括很多书画的提迹等等,而且有的还流传着许多为园林增添异彩的传说和典故,有很多传说和典故。你比如说,中国的戏曲也是我们中国艺术的一个瑰宝,中国的戏曲里面,很多的故事,就发生在园林里面,对吧?比如说,牡丹亭比如说西厢记等等都发生在园林里面,所以,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国古代小说经常有这种小姐和书生相会在后花园,后花园其实就是园林,所以,很多的传说和故事,都发生在园林艺术里面。尤其是中国园林保存着很多民族文化的瑰宝,使人感受到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氛围,你比如说,苏州四大名古园,刚才我提到拙政园,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叫留园,留园的面积并不大,留园的面积很小,但是,留园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在留园里面,陈设着一带书法家的石刻300余房。300余房石刻,被称为留园法帖,留园法帖就是说一个小小的留园里面,就有一代书法家著名的石刻300余房。被称为留园法帖,另外,苏州四大古名园的狮子林,狮子林里面刻有宋代四大名家,就是我们讲的苏黄米蔡,就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大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都在狮子林里面都有石刻,这是非常难得的。说实话这四大书法家宋代四大书法家,能够搜集到一方石刻,就很不简单,在狮子林里面,居然搜集了他们四位的作品,所以,狮子林非常值得一看,我希望下次同学们去苏州,去游览的时候,一定要去狮子林看一看这四大书法家的石刻。在狮子林里面还有很多著名的石刻,比如说,文天祥的梅花诗等等,这些都在狮子林里面,所以在参观园林艺术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也在受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我们很多北大的同学都去过承德的避暑山庄,我就问他们,你们去了承德的避暑山庄,大家都知道,承德的避暑山庄有三个字提的36景还有四个字提的36景,我说为什么?很多同学回答不出来,其实,这三个字和四个字的都有讲究,承德避暑山庄,凡是以三个字提名的都是乾隆皇帝提的,以四个字提名的都是康熙皇帝提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大家知道,清朝的皇帝里面,如果说,最有文化修养的就是康熙和乾隆。而且,他们在位的时间也最长,他们在位的时间最长,康熙是61年,乾隆是59年。所以,康乾盛世,可以说是清朝最发达的时期。 康熙和乾隆,他们在避暑山庄都分别提了36景,刚才我说了,康熙是用四个字来提的乾隆是以三个字来提的,因为康熙是爷爷,乾隆是孙子,对吧,他们各提的36景都是有文化的源头,都不是随便提的。(20:00)你比如说,康熙提的四个字的题词,我随便举一个,就是刚进避暑山庄,很重要的一个风景点就是月色江声,月亮的月,颜色的色,大江的江,声音的声,月色江生,他为什么提这四个字?就是因为康熙皇帝的书房,就在湖边,他晚上坐的这个月色江声就是康熙皇帝的书房。他晚上在书房里面伏案写作的时候就听见湖水拍打着岸边,就让他想起了,苏东坡的赤壁赋,里面就有,所以他就用月色江声来为他自己的书房提名,所以这是康熙皇帝四个字提名的来历。 再比如说,乾隆皇帝提的三个字,就是避暑山庄刚进门,大门的地方就有丽正门三个字,丽是美丽的丽,正是方正的正,门大门的门,丽正门,为避暑山庄提的三个字的匾额,而丽正门这三个字是分别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来提的丽正门。为什么要提丽正门呢?就是乾隆皇帝,取了易经里面的“日月立乎于天”,这是易经里面的一句话,他一次为避暑山庄大门提名,丽正门,而为什么要用5种文字,刚才有同学讲就是因为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尤其是其中主要的文字,他都把它用上去了,就汉满蒙藏维。五种主要的文字都刻在上面。 所以,我们在欣赏园林艺术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要欣赏它的人文美。这个也是它的文化美,这一点是中国园林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园林艺术和中国的建筑一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同时又是我们民族的审美追求。(三)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追求1、两种欣赏方法中国园林,你比如说,网狮园,网狮园是非常小的一个园林,是苏州比较小的一个园林,但是它在中国园林里面,有两种欣赏方法,一种叫静观一种叫动观,静观就是安静的静,动就是运动的动,这两种欣赏方法都是中国园林的欣赏方法,所谓静观实际上就是坐在建筑物里面,比如说,坐在亭台楼阁堂榭里面,看外面的园林,由于网狮园非常小,坐在里面几乎也能看个八九不离十,大部分景色都能够尽收眼底,在园林的窗户里面,建筑物的窗户里面就可以静观,但动观就是比较大的园林,你就必须边走边看。比如说,颐和园,比如说,避暑山庄你就必须边走边看。2、中国文化最高的追求是“天人合一”另外大家看这个幻灯片,刁窗,刁窗这个幻灯片,体现出了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人与大自然亲和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亲和,就是说,西方的哲学和西方的文化和中国的哲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有什么不同,那么,我想就借用汤一介先生讲的“中国文化最高的追求是天人合一”。很多中国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比如说北大的汤一介先生,还有北大的很多学者,他们都认为中国文化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西方的文化,强调人要认识自然,要改造自然,要征服自然,西方文化从来强调这个,所以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的自然科学非常发达。我们现在分成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这种现代的学科分类是西方传到中国来的,所以,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25:39)而中国文化从来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人就生活在自然之中,而且人就是大自然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到了20世纪下半叶,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大家知道,1995年世界诺贝尔奖的得主,当然主要是以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在法国的巴黎开了一个会,他们就研究于1995年研究21世纪人类生活应该怎么办?科学家就在预示人类的生活应该怎么办,他们已经看到了人类过度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带来的弊病。你比如说,我们过度地开发自然,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比如说北京的沙尘暴,大家都感觉到,在北京感觉到沙尘暴就是因为过度的开发自然。所以,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特别强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这里就恰恰回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天人合一这个传统里面去。所以,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开会,最后在他们的宣言里面其中有一句话,就是要回到2000年前,2000多前,孔子的哲学里面寻找思想宝库,要到孔子的思想里面寻找思想宝库。为什么?孔子儒家文化当然还包括老庄代表的道家文化,当然还包括了佛教的禅宗,我认为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就从中国园林的传统文化来看,我觉得有很多可以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 3、颐和园中的美学韵味中国园林艺术中间的美学的韵味,中国园林有很多美学的追求有美学的韵味,比如说在颐和园里面,就有借景分景和隔景。(1)、借景所谓借景,借就是借贷的借借东西的借,借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站在颐和园的鱼藻轩,就是颐和园长廊东头的一个建筑,就是当天慈禧太后关押光绪皇帝的地方,就把光绪皇帝关在鱼藻轩,它在长廊的东头,所以你在长廊的东头,站在长廊的东头,鱼藻轩那个地方,就可以看到颐和园园外的风景,看到玉泉山上的塔还有远处的西山。就是当年在造园的时候,建筑设计师们已经考虑到要把园外的风景借到园内来,虽然颐和园已经面积是非常大了,但是,大家知道中国园林总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在颐和园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面还要创造出更大的一个观赏的境界,那就是把园外的玉泉山和远处的西山都借到颐和园里面来,这就叫借景。(2)、分景 第二,分景,分就是分开的分,分景,分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颐和园的长廊,我曾经问我学生,你们知道长廊是干什么用的?同学们有的回答,长廊是供游人休息用的还有一个同学回答,长廊是躲太阳躲雨的我说也没错。第三个同学回答说,长廊里面可以供游人走累坐下来休息,我说也没错。第四个同学回答我,说长廊里面有很多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可以供大家欣赏,我说也对,我说还有没有别的同学们就答不出了,其实,长廊还有第五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分景,就是说,颐和园的长廊实际上把颐和园分成了两个部分,你在长廊游玩的时候,你的一边是昆明湖,你一边是万寿山,你在长廊里面边走边看,其实,就是在游山玩水,长廊就把颐和园的昆明湖和万寿山隔成了两个景区。所以你在长廊里面可以把两个景区的景色一览无余,就是边走边看,把两边看得很清楚。当然我一开始讲了实际上昆明湖和万寿山都是土地挖土,挖昆明湖的土来垒的万寿山,但长廊就起到了一个分景的作用。这是第二点。(30:54)(3)、隔景第三点,隔景,隔,就是隔开的隔,隔景,隔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一开始,就跟大家讲了,中国园林本身又分成了两大园林体系,就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的小型私家园林,这是两种不同的美学风格,但是,颐和园在造园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就采用了什么方法呢?就采用了隔景的办法。具体来说颐和园有一个著名的园中之园就是谐趣园,和谐的谐,趣味的趣,谐趣园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小型园林的风格。谐趣园里面的垂柳一直垂到了湖面,谐趣园里面的亭台楼阁堂榭,就和苏州扬州的园林非常相似。所以,在当初造园的时候就故意在颐和园这个北方大型皇家园林里面,隔出来这么一个小型的江南私家园林,让你在游览颐和园的时候同时观赏到两种园林的风格,同时可以观赏到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这样让你在一个园林里面,同时欣赏到中国园林艺术全部的精华,这是非常富有建筑性的。 所以,小小的颐和园实际上就有借景、分景、隔景很多美学的追求。宗白华先生,有一段名言,他在美学与意境第409页里面讲到,“中国园林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有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国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所以中国园林,实际上是中国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甚至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思想,所以我们欣赏园林艺术的时候,不但要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它的人文美,还应该欣赏它的审美的追求。三、提问问:彭老师我想问的问题是请你以苏州杭州为例子,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发展园林建筑,何如和我们现在发展现代化城市这种规划相结合呢?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就是说,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各个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但是城市改造的过程中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重要的城市,比如说,苏州,比如说,扬州,比如说无锡,我觉得一定要千方百计保留我们园林的艺术。因为我觉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这些园林艺术,是我们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瑰宝,一定要保留下来就是我们文化的遗产,第二,保留这些文化遗产,实际上对于我们发展旅游,发展经济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一般人去苏州,主要就是欣赏苏州的园林,苏州园林如果保护得好了,对推动整个苏州市的经济,对推动苏州的城市建设,都是有好处的。(35:09)我参加过一个周庄,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江南的一个水乡,它就保持了古色古香的桥,还有小镇等等。我是参加了他们一个评奖,就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学会,曾经组织了10个省级电视台去拍摄周庄,比如说一个电视台专门拍周庄桥,再一个专门拍周庄的院落,再一个专门拍周庄的人文风景,再一个专门拍周庄的民俗等等。这一共10个省级电视台拍周庄了,我们参加了它的评奖,我认为周庄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做得比较好,甚至把很多居民迁出了庄外去居住,就把这个遗迹保留下来,一方面作为文化瑰宝,同时也作为旅游的一个景点,供大家来欣赏,所以,中外有很多游客去欣赏。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江南一些城市现代化这个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我们的园林艺术,这个不但是对我们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艺术遗产,非常重要,第二个,也和推动我们当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