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ppt_第1页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ppt_第2页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ppt_第3页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ppt_第4页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 第一节温室气体和全球气候变化第一节臭氧层破坏问题第一节致酸前体物与酸雨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CO2含量1750年以前280ppm目前360ppm预计21世纪中叶540 970ppm气温20世纪增加了0 6 0 2oC海平面20世纪上升了10 20cm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近代南北半球及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 地球的温度是由地球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的速率和地球反射入太空的长波辐射的速率决定的 太阳辐射是最大波长为400 800nm的可见光 大气中的水蒸气 二氧化碳以及其它微量气体如甲烷 臭氧 氟利昂等 可以使太阳的短波发射几乎没有衰减地通过 但它们可以吸收长波辐射 其作用有类似温室的效应 被称为 温室气体 1 温室效应 GreenhouseEffect 机理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面 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 使大气层和地面温度升高 这就是 温室效应 目前已经发现近30种温室气体 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作用 其贡献率约为50 60 甲烷 氟利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着相当的作用 1 温室效应 GreenhouseEffect 机理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1 温室效应 GreenhouseEffect 机理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界本身会产生各种温室气体 但自然界同时也在吸收和分解它们 在地球的长期演变过程中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很缓慢的 处于基本平衡的循环状态 工业革命后 大量森林植被被迅速砍伐 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 从而导致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中CO2 CH4 N2O和CFSCs的浓度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 IPCC 1990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中CO2 CH4 N2O和CFSCs的浓度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 IPCC 1990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1997年10个CO2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的总年排放量 a 和各国人均年排放量 b 资料来源 Marlandetal 1999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单位GDP 的总能量消耗表示的各国的能源强度 所有数据均为1998年的 GDP以1990的US 表示 资料来源 USDOE 2000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3 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影响 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雪盖20世纪60年代以来减少10 冰川20世纪50年代以来减少10 15 海平面上升由温暖化引起的海洋热膨胀和极地冰川融化 会使海平面高度上升 过去100年10 20cm1990 2100预计8 9cm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3 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影响 降水格局变化中高纬降雨量增大北半球亚热带降雨量增大 南半球减少气候灾害过多降水 大范围干旱 持续高温影响人体健康加大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一些地区生长季节延长 另一些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可能会无法适应气候增温的变化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二 影响气候变化的大气成分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1 CO2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自工业革命以来 大气中CO2的浓度一直在增加 2 CH4大气中CH4的浓度有季节变化和若干年的周期性变化 CH4的浓度间接地取决于太阳光的强度 以及O3 NOx CO2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 3 N2ON2O的浓度每年以0 2 0 3 的比例增加 N2O主要产生于土壤中硝酸盐的脱氮和氨盐的硝化 氮肥施用量的的增加将增加大气中N2O的浓度 4 氟利昂类氟利昂类是温室效应极强的温室气体 虽然其浓度显著低于其它温室气体 但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达到了12 20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5 气溶胶气溶胶的冷却效应与温室效应在同一量级上 总的来看 气溶胶的存在 使地球表面变冷 三 应对措施与策略 1 控制气候变化的途径 1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三 应对措施与策略 不同燃料产生单位热量CO2排放量 三 应对措施与策略 2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采用固碳技术CO2分离 回收 注入深海或地下化学 物理 生物方法固定适应气候变化培养新农作物品种 调整产业结构等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2 控制气候变化国际行动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20世纪90年代末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水平1997年 京都议定书 明确各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比例 第一节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京都议定书 规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值 2 控制气候变化国际行动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一 臭氧层主要特征和臭氧层破坏现象离地面20 30km的平流层中占当地空气含量的1 105全球臭氧层的平均厚度约为300DU Dobsonunit 273K 1atm下 10 3cm厚的O3层称为一个DU 臭氧层最低值出现在赤道附近 其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但在靠近两极地区时 臭氧层厚度又开始减少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图12 9太阳辐射透过臭氧层的强度变化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臭氧层破坏现象 1955 1995每年十月份南极臭氧浓度 数据点包括了基于地面和卫星的观测 在这一时期内总臭氧总浓度下降了50 资料来源 NASA 2000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臭氧层破坏现象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南极臭氧气柱总量从300DU左右下降到120DU 近几年 南极臭氧空洞的深度 面积和持续时间都在继续扩展 1998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平均面积首次超过2400km2 持续时间超过100天 北极上空也存在臭氧层损耗现象 但较南极为轻 然而近几年来 北极臭氧层损耗有急剧减少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 在欧洲 澳洲和亚洲等地区的上空也发现了臭氧层损耗的现象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二 平流层臭氧形成和破坏机理 纯氧理论 ChapmanMechanism 臭氧吸收紫外线的反应 M为反应第三体氧气分子和氮气分子 其作用是与生成的臭氧相碰撞 接受过剩的能量以使臭氧稳定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催化清除理论20世纪70年代建立活性催化物质的链式反应Y 活性物质 包括奇氢HOx 奇氮NOx 奇卤XOx三大家族 Y在反应中并不消耗 有些可在平流层中存在数年 二 平流层臭氧形成和破坏机理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CFCs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一个Cl自由基可以消耗数十万个O3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三大家族的来源 奇氢HOx大气中H2O与激活O原子反应奇氮NOx宇宙射线分解N2飞机等人类活动排放奇卤XOx人类活动产生的含氯氟烃 CFCs 和含溴氟烷 哈龙 Halons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3 南极臭氧空洞 极地平流层云在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吸附并聚集CFCs及哈龙非均相反应场所为什么北极没有形成臭氧空洞 北极为海洋环境 较南极大陆环境温暖周围分布不规则大陆 大气层较南极不稳定不易形成极地平流层云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三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臭氧含量减少1 地面紫外线增加2 3 危害人体健康 皮肤癌 白内障陆生生态系统 植物质量下降水生生态系统 水面附近生物减少城市空气和建筑材料 光化学烟雾 材料老化大气结构 辐射收支变化 气候变化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四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ODS ODSsCFCs 哈龙 CCl4 甲基氯仿 溴甲烷 部分取代的氯氟烃ODSs的破坏能力不同的ODSs对臭氧层的损耗能力是不同的 有些在对流层不发生变化 在平流层吸收短波紫外线而分解 引起臭氧层破坏 而一些氯氟烃在对流层中已与HO自由基发生分解反应 它们在大气层中的的寿命不长 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较小 ODSs在大气中也有温室效应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ODSs的破坏能力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五 臭氧层破坏的应对措施与策略 开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技术无氟氯昂制冷设备制定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措施环境管理手段 经济手段国际行动1985年 25个国家 维也纳公约 1987年 46个国家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公约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订案所包括的损耗臭氧的气体 五 臭氧层破坏的应对措施与策略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五 臭氧层破坏的应对措施与策略 图12 11消耗臭氧层物质消耗趋势 第二节臭氧层破坏问题 第三节致酸前体物与酸雨 酸雨 pH小于5 6的降水 广义的包括酸性物质的干湿沉降酸雨中绝大部分酸性物质是硫酸和硝酸地理分布几乎整个欧洲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东亚 中国南方地区 第三节致酸前提前物与酸雨 九十年代末我国酸雨区域分布 酸雨的危害 淡水湖泊 河流酸化 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土壤特性 贫瘠化破坏森林的生长 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危害人体健康 角膜和呼吸道刺激 二 致酸前体物质 SO2自然源 微生物 火山 森林火灾 海水飞沫人为源 燃料燃烧 化工NOx自然源 闪电 林火 火山 占总量的50 人为源 燃烧 机动车 50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