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必修1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时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1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2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新中国 2 新中国的外交原则和方针 1 原则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敌视 2 方针 另起炉灶 新中国不承认 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 阵营一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取消他们在华的一切特权 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 国民党 社会主义 主权 1 2010 潍坊质检 新中国成立初期 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 其中 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体现的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独立自主和不结盟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基本概念 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中 另起炉灶 的含义即指 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答案 a 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 新中国成立次日 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随后 保加利亚 匈牙利等 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2 1949年12月 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前往 访问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政府代表团 3 1950年 中苏两国签订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以及其他一系列 协定 这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 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7 莫斯科 经济援助 温馨提示 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制定 不仅考虑到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 外交的基本政策和目的 而且考虑了当时复杂的国际 国内形势 这也是一个国家制定外交方针的一些基本原则 新中国建立初期 遵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上述基本方针的具体指导下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 2011 临沂质检 右图邮票是1950年发行的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 邮票 它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 不结盟b 一边倒c 另起炉灶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 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是 一边倒 方针 答案 b 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1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 背景 1953年朝鲜停战后 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 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2 过程 1953年 周恩来在会见 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印度 互不侵犯 平等互惠 1954年 周恩来在访问印度 缅甸时 在与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 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温馨提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战后的历史表明 惟有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家关系最可靠 最有生命力 最能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遵循这些原则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可以和睦相处 违背这些原则 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发生尖锐对抗 2 走向国际舞台 1 参加日内瓦会议 概况 1954年4月至7月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 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并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意义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印度支那 2 参加万隆会议 概况 万隆亚非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 国际会议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 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 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 周恩来提出了 的方针 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 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影响 会后 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亚非 求同存异 温馨提示 求同存异 方针中的 同 是指有相同的历史遭遇 都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 有共同的愿望 维护独立 谋求发展 求同 是指共同的发展目的 异 是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分歧 存异 是指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3 2010 深圳一调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 过人的智慧 维护了国家主权 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具体体现在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倡导 求同存异 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一国两制 的设想和实施 开创了国际先例 小球推动大球 的外交艺术 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a b c d 解析 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 考查的知识点容量大 题干中的关键词是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 可用排除法 一国两制 的设想和实施 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成就 排除包含 的组合 故d项正确 答案 d 一 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1 新中国成立前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 在国际上没有地位 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 2 新中国成立时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 对新中国采取封锁 孤立 包围和敌视的政策 妄图扼杀新政权 3 新中国成立时 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 欧洲 亚洲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 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亚 非 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 赢得了民族独立 所有这些都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4 自遵义会议后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已日趋成熟 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走自己独立自主的道路 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5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 新中国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彻底消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 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就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 按其内容 分别予以承认 或修改 或重订 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b 另起炉灶c 不结盟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外交方针的理解 新中国建立之初 我国实行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三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 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一切卖国条约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决的是和外国 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问题 一边倒 是指新中国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答案 b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 特点和作用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基础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原则的保证 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2 平等互利是实现五项原则的条件 是各国经济 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 3 和平共处是目标 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 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 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 1 包容性 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 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 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也适用于发达国家 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 开放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 也是发展的原则 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 它的提出和运用 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2 下列对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评述 不正确的是 a 表达了拥护国际和平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愿望b 它仅适用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c 已成为解决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d 它仍然适用于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b 一 选择题1 2011 珠海质检 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 中国在印度举办 中国节 印度在中国举办 印度节 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方针的提出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解析 1953年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进行谈判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以此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 故本题选b项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此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与中印关系没有直接相关 故排除a项 c项1955年中国参加在印尼举行的亚非会议 即万隆会议 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与材料无关 d项1961年由埃及 南斯拉夫 印度 印度尼西亚 阿富汗5国发起不结盟运动 中国并未参加 与本题无关 答案 b 2 2010 广东卷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 部分 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香港已经回归 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 改革开放前 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 捷克已加入欧盟 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d 新中国外交史上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解析 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 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 冷战 时期 新中国外交史上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香港1997年回归 a说法不正确 b项明显可以排除 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 c不正确 答案 d 3 2011 浙江模拟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 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 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c 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d 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解析 为了处理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b 4 2011 普陀调研 1954年是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的一年 这一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右图体现的正是周恩来率领年轻的外交家代表团出现在某座城市时 引起轰动 这座城市应该是 a 伦敦b 日内瓦c 纽约d 莫斯科 解析 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 不论其制度如何 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 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 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 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 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请回答 1 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是指什么 2 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的 3 根据材料一 二说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 4 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