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 筑 设 备 工 程 课程学习指导资料使用专业: 土木工程管理使用层次: 专升本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3年10月四 川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建 筑 设 备 工 程 课 程 学 习 资 料第一篇 室内给排水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1了解流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掌握静水压力与静水压强的概念会计算静水压强。2了解流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式和水头损失的计算。重点(难点)静水压强的基本规律及表示方法和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式和水头损失的计算。第二章 室外给排水工程概述掌握室外给排水工程概念,掌握室外给排水的过程。重点:室外给排水工程概念 第三章 管材、器材及卫生器具熟悉一般给排水管材的种类及特点、水表的种类和特点。熟悉一般卫生器具的种类及适用场。 第四章 室内给水1 掌握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及给水管网所需压力。2 掌握几种常见的给水方式。3 了解消防给水的几种类型。4 了解水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5 了解水箱的设置与安装。6 了解给水管网的布置的敷设特点。7 理解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以及设计秒流量的概念。8 掌握给水管道计算的基本方法。9 掌握高层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的特点。重点:给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难点:给水方式,给水管水力计算第五章 室内排水1 掌握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2 了解室内排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3 了解庭院排水系统和屋面雨水排放。4 掌握室内排水管道的简化计算方法。5 掌握高层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特点。重(难)点:室内排水管道的计算方法。第一篇 室内给排水复习思考题1、常用给水管的管材类别、接口形式。 2、给水附件的作用、用途。(截止阀、闸阀、蝶阀、浮球阀、安全阀、止回阀)。 3、水表的类型、技术参数、选型的原则。 4、建筑给水系统的类型。 5、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给水附件、配水附件、升压贮水设备)。 6、建筑给水系统所需水压的估算。 7、常用给水方式的图示、适用场合(重点)。 8、管道的敷设方式:明装、暗装。 9、建筑给水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 10、建筑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410需熟记)。给水当量的概念。 11、建筑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方法。(重点) 12、高、低层建筑的划分。 13、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给水方式、布置要求。 14、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15、建筑排水体制:合流制、分流制。 16、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卫生器具、排水管道、通气管道、清通设备、污废水提升设备、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17、卫生器具的类型、排水管材的类型、通气管道的类型; 18、建筑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51需熟记)。排水当量的概念。 19、建筑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方法。(重点) 20、屋面雨水的排水方式、内排水系统的组成。第二篇 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第六章 供 暖1. 熟悉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和高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工作特点。2. 熟悉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和主要设备;3. 掌握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4.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特点; 重点:供暖系统的组成及分类难点:热负荷的概念第七章 热水及煤气供应1.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熟悉几种常见的热水供应方式。2.了解室内热水管网的布置及敷设。第八章 通风1 了解建筑通风的意义、建筑通风的方式2 理解风压、热压的概念。3 熟悉常见通风方式的通风量计算;了解自然通风原理,4 了解机械通风系统的特点;5 熟悉机械通风系统的设备与附件种类6. 熟悉机械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难点:自然通风的计算; 第九章 空气调节1. 了解建筑物空气调节的作用与任务、空气调节参数的控制指标;2. 熟悉建筑物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与组成;3. 了解基本的空气处理手段、组合式空气处理室的构成、特点和工作原理;4. 熟悉典型的空气处理设备表面式换热器、喷水室、加湿与除湿设备、点加热器、空气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5. 掌握空气调节机房的土建要求和机房室内布置要求;6. 了解制冷循环与制冷原理、制冷压缩机的种类,熟悉常用的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特点与结构。重点:空调系统的分类及组成。难点: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及工艺流程。局部式和半集中式的工作过程。 建 筑 设 备 工 程 样 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少选给0.5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以下关于液体粘性说法正确的有 。A、一切实际流体都是有粘性B、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与垂直该面方向上的速度梯度成正比C、温度升高,液体的粘度增大D、温度升高,气体的粘度增大2不允许有水渍损失的建筑物宜采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雨淋B、干式C、水幕D、湿式E、预作用式3高层建筑生活给水分区的供水方式有 。A、串联给水方式B、并联给水方式C、减压水箱分区给水方式D、减压阀分区给水方式4供暖系的设计热负荷包括 。A、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B、加热渗透或开门进入室内的冷空气所需要的热量C、室内物体辐射耗热量D、围护结构传热的附加耗热量5. 以下关于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A、空调设备集中设置在专门的空调机房里,管理维修方便,消声防振也比较容易B、需要的风量大,风道断面大C、只能处理出一种送风状的空气,不便于运行调节D、当只有部分房间需要空调时,仍然要开启整个空调系统,造成能量上的浪费6. 膨胀水箱在热水供暖系统中的作用为 。A、容纳水受热后膨胀而增加的体积B、平衡管道的热胀冷缩C、恒定供暖系统的压力D、在某些系统中,可以起排气的作用二、填空(共20分)1、如下所示的一段给水管路,管内径d=10mm,通过的流量11.8L/s,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入=0.025,弯头的局部阻力系数=0.5,若水流在1-1断面处压强为35Kpa,则水流在2-2断面处压强为 Kpa。(2分)2、一普通住宅,共24户,每户按4人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发展与电竞商业模式的探索研究报告
- 知识产权战略在医疗科技领域的运用
- 2025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瑜伽呼吸法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探讨
- 科技成果转化的趋势分析与预测
- 2025年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5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5年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SMIC ERP BPR项目软件版本升级正式变更 接口单点测试 6-1-139-某大型企业SAP ERP方案35
- 宋代美学研究
-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全套
- 船舶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件-任务3.涂胶机器人工作站
- 供应链管理(第2版)课件:常用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 腰椎手术的疑难讨论
- 中英文对照版 ASTM B594 2019 铝合金形变产品超声波检测标准惯例
-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2025届高考数学专项复习:阿基米德三角形【六大题型】含答案
- 高中语文2021学年专题复习-外国文学训练题【含详解】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