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论文.doc_第1页
酒文化论文.doc_第2页
酒文化论文.doc_第3页
酒文化论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文化论文中西酒文化差异比较摘要: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扩大,世界汉语热的逐渐兴起,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酒作为一个既传承历史又通向未来的道具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进行中西酒文化的差异研究对中西交流交往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论述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差异,望能对汉外跨文化交际起绵薄之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西 酒文化 比较 一、前言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由于人们所生长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也不一样。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很容易造成人们对具体的某一事物的理解不一样,并由此产生不一样的情感和寓意。饮酒是世界人民所共有的文化现象,世界上不论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酒文化。本文主要论述与酒有关的一些事物行为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确切的讲就是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比较。 二、中西酒文化浅层比较-物质酒文化 (一)中西方对酒的偏好不同。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人们偏向于选择以粮食为原料所制造的白酒和黄酒作为正式场合的饮品。如中国政府在宴请外宾的时候,中国茅台或五粮液等国内高级白酒绝对是主打饮品。虽然近年来,啤酒在中国的市场在渐渐扩大,平常聚会人们都会选择啤酒来调节酒桌气氛,但是,在稍微正式的场合,人们会默契的选择白酒来执行这一功能。例如在一对新人庆祝结婚之际,为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宾客的桌上一般会有白酒,啤酒和饮料;而新人敬酒时所用的酒则是白酒。在西方,毋庸置疑,以葡萄为制作原料的葡萄酒和白兰地等酒深受西方人士的喜爱。不论平常调节气氛,驱寒取暖,朋友小聚或是正式场合的宴宾,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葡萄酒。葡萄酒也成了他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调剂品。 在一开始,人们对于酒的选择是没有倾向的。人们在酿酒时就是随手取物。葡萄酒,顾名思义,以葡萄为原料所制造的酒。而中国的白酒或黄酒则是以粮食为原料制造出来的。葡萄酒和白酒的出现甚至于他们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自然文化环境有关。中国古代人们集中居住生活的黄河流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适合高粱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中国人民选择粮食作物作为酿酒原料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以欧洲大陆为主的西方,特别是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的气候及地形都非常适合葡萄的大面积种植。时间一久,人们对于酒的选择形成了一种偏好。自然地理环境加上文化的传承,即自然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促成了中西方人们对酒的不同偏好。 (二)酒器的不同。 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人们对于酒器都是相当重视的。饮酒时所用酒器的精美与适宜程度与人们对酒的重视和爱好程度有关。酒器文化作为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值得我们对其认真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形状以及功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据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06期)中古代的酒器一文介绍:在我国古代,酒器通称为尊。作为专名使用时,尊是一种敞口、高颈、圈足、饰有动物图案的盛酒器皿。除了尊外,还有壶、爵、角、献、杯、盏、盅、危、彝、卤、罄、击等各种各样的酒器。每一种酒器都有自己的功用,形状不一。据安井考、小田切、成章户和琢昭等人的研究,酒器的形状和酒类风味有很大的关联。因为不同形状的酒器容易使得酒与舌头的接触面积不一样,且口中所含酒量亦会受到影响,故酒的味道与酒器形状也有关系。这也是西方人选择不同形状和制作材料的酒器来盛不同的酒的缘故。 如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酒具,也能用来盛水。爵是专门用来温酒的器物,下有三足,可以架于火上。角为饮酒用具,口呈两尖角形。献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形似卧置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献常被用作罚酒用。杯是用来盛放羹汤、酒、水的器物,椭圆形,常以玉、铜、银、瓷等质料制成,小杯为盏,盅。酒器按其制作材料又可分为陶器,铜器,漆器,瓷器,象牙器,金银器,玉器及玻璃器等。 而西方国家的酒器也有很多种,确切的说是他们喝酒的玻璃杯分工明确。虽说西方酒杯的使用有一项通则,就是不论喝红酒还是白酒,都必须使用透明的高脚杯。透明的高脚杯适宜人们在喝酒的时候做到真正的品酒,不仅品其味,更做到观其色,闻其香。杯子在品酒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只有使用正确的杯子,酒的特性才能被显露无疑。每一种酒都有其固定的使用杯子。如鸡尾酒杯,白兰地酒杯,香槟浅碟杯,酸性酒杯,白葡萄酒杯等。 毫无疑问,西方国家的对于酒器的重视丝毫不亚于中国。与中国不同的是:中国酒器种类的繁多不仅仅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是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通过不同的酒器来代表不同的身份。酒器就和古代官服一样被分成三六九等,打上了等级的标签。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酒器,酒器的存在完全就是为了辨别和突出喝酒之人的身份。 三、中西酒文化的深层比较-精神酒文化 (一)关于喝酒的礼仪。 中西方酒文化中关于喝酒的礼仪有很大的不同。笔者觉得,喝酒礼仪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劝酒。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喝酒的场面绝对会比一群西方人在一起的场面热闹。因为中国人善于劝酒,非逼着别人喝酒不可,甚至似乎有把别人灌醉的势头。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更与中国人的集体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在电影手机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严守一把他的女朋友沈雪带回河南老家,老家的亲朋好友硬逼着沈雪喝酒,一喝还得连喝三碗,不喝就是不给面子。沈雪很惊讶,严守一出来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老家穷,好不容易有酒了要让给客人先喝,客人喝足了才能自己喝。 劝酒作为敬酒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岁月中慢慢形成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在西方国家是完全见不到的,也往往不被西方人士所理解。西方国家的人民强调民主和自由,从不干涉和强迫别人。他们聚餐喝酒的时候全凭自由和自主,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想喝多少和多少,能喝多少喝多少,不需要客气和客套。中西的差别就在这里。中国人在喝酒的时候说喝不下,不能再喝了不一定是真的不能喝,主人也就殷勤劝酒,以示尊敬和诚意。而西方人在喝酒的时候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他们说不能喝了,主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劝酒的。 除了劝酒之外,中国人喝酒还讲究敬酒。这敬酒也有一套规矩,不能轻易违背。如得主人先敬客人,客人才能回敬,之后才是客人之间互相敬酒。主人敬客人也得先老后幼,身份尊贵的先敬。整个敬酒都特别有规律,并且互动性很强。而西方人在一起喝酒,以party为例,大都是主人先敬一下客人,感谢客人的光临,希望大家玩得愉快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客人自己找伴侣喝酒聊天或自斟自饮。同样,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影响,大家在碰杯时都会以示谦卑,尽量做到自己的杯子位置比别人低,最好是自己的杯口与别人的杯肚在同一水平线上。主人在敬完酒之后还应该帮客人把酒给满上,倒酒的时候要注意以不溢出为准,越满越好。西方人喝酒重在品酒,倒酒一般只倒杯子的四分之一,这样可以在杯中轻轻摇晃杯中之物,便于观察酒的颜色以及辨闻酒的香味,做到全方位的品酒。对于碰杯,西方人更不会为了要表现自己的谦卑而特意使自己的杯子低于对方。西方人看到一桌中国人在一起干杯敬酒时争相把自己的杯子往低处压-不让自己的杯子过于张扬的行为估计也是满心的诧异和不理解。, 除此之外,中国人喝酒还有远近亲疏的差别,话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两个至交好友,见了面,二话不说,一切尽在不言中,以酒寄情,不需任何的言语表达,情感就已经融入双方的酒杯中,不论豪情还是柔情,都随酒入肠千回百转。 不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大都是出于联络感情和交际的需要。尤其是在中国,夸张的讲,人与人之间的交情都是吃出来和喝出来的,事情的最后拍板大都在酒桌上。故此,中国有着一套非常完整的酒桌文化。 一般来说,中国人喝酒为喝得尽兴都强调不醉不归。拼酒划拳在平常的聚会宴会上是很容易见到的现象。这同样源于中国人的集体思维以及古代中国物质的匮乏。与中国人不醉不归所不同的是西方人一般不喝醉,他们全凭自觉喝酒。没有人劝酒,全靠自己意志。除了那些所谓贪杯的人,其他人都会控制好自己饮酒的量,不让自己失礼于他人面前。而中国古人醉酒误事误己,千古留名的典故在历史上则不胜枚举。 (二)酒的精神内涵。 自杜康酿酒以来,酒就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扮演者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在中国文人那里却扮演者一个特殊的角色,酒深深地浸润着中华千古文人的血脉和精神。中国的文学史,文化史可以说是蘸着酒写成的,透着酒香,散着酒味。 第一,酒是他们情感的寄托。酒这种物质可以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使人更易冲动,情感更易爆发。文人饮酒正好使这一功能发挥到极致,平常压抑在心中的情感在饮酒后都化作文思泉涌而出,滔滔不绝。古人常云:李白斗酒诗百篇就是这个意思。杜甫,辛弃疾,李清照等大家都擅于以酒抒情,借酒抒意。 第二,酒是他们避世的途径。魏晋名士以酒避世在历史上使出了名的。酒作为他们避世的途径比之后人为入世而走的中南捷径有过之而无不及。阮籍,嵇康,陶渊明他们个个为了躲避现实的沉重和不堪,或希望在酒中寻找一个别样清明的世界,都不约而同的选择酒来实现这一愿望。虽说如此,可借酒消愁愁更愁,他们依旧在半醉尤醒中痛苦挣扎,欲罢不能。 第三,酒还具有世俗功利之效用。酒常被拿来用作饯行、壮胆之物,如送别时,人们选择用酒来抒发离愁别意,或展望离别后的生活。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便是此中的典型。更者,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酒的功利性甚是明显。 而对于西方人来说,酒更多的却是个人愉悦感官舒缓精神的一种物质。正如他们对酒器的选择是从如何更好的品酒来出发一样。他们没有把过多的东西赋予酒,利用酒来抒情达意。 四、结语。 中西酒文化的差异源远流长,自有人类始,自人类酿酒始他们的差异就已经注定存在了。面对世界日益交融一体,世界人民日益交流频繁的趋势,酒这个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也已成为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桥梁。更好的了解中西酒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汉外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更有助于中外人民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万晓艳.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化J.甘肃科技纵横,2009(3) 2张希.从中西方酒文化对比看中国的文化J.华章,2009(20) 3曲晓慧. 酒文化之中西对比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4巩玉丽.酒仙气质与酒神精神-中西方酒文化比较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5贾勤,李晓烨:浪漫的诗与祭祀的酒-中西酒文化功用性差异探析J.艺林散步,2010(3) 6郑侠,宫国华,许丽芹.论中西酒文化中的隐蔽文化J.科技资讯,2008年(3) 7宋淑运.饮食和品酒-中西方文化差异J.饮食风情录,2003(3) 8董海琳.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酒文化比较J. 作家杂志,2009(4) 9郑渊.中西酒吧文化比较J.消费导刊,2007(9) 10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J.北京联合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