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自由射手 自由射手又称作魔弹射手是一部三部歌剧,是德国浪漫派歌剧的先驱。这部歌剧由德国作曲家韦伯,始创于1819年,1821年在柏林皇家歌剧院首演成功,直至今日,它仍是在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歌剧脚本是韦伯的朋友金特根据德国作家阿佩尔的故事集里关于恶毒猎人的古代民间传说改写而成。剧本反映了善良与爱情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主题。将奏鸣曲式与歌剧剧情结合起来,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2 谈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舒伯特,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与舒伯特同期的德奥作曲家,从事歌曲创作的有近百位,但众多内容贫乏技巧单一的歌曲已被历史冲刷掉了,只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过历史、流传至今。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使它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完美形式。他的600多首艺术歌曲中,所选用的诗词内容广泛,除了著名诗人的诗歌外,还有能激发他灵感的无名诗人的诗词。他的歌曲形式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分节歌、通谱歌、变化分节歌。(227)3 什么叫音乐瞬间?音乐瞬间,由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钢琴小曲,后演变成一种钢琴曲体裁。舒伯特的即兴曲音乐瞬间,强调的是无准备的、突然而至又瞬间即逝的灵感,每首的结构不同,比较简单自由,旋律如他的歌曲一般清新流畅、抒情迷人,间或显现的激情颇具感染力。1 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门德尔松的音乐以简洁的和声、结构均衡的曲式,以及流畅优美的旋律为特色,而题材则多采自童话故事或大自然的景色,摆脱了俗世的纷纷扰扰,也甚少涉及个人内心的挣扎或大时代的黑暗面。在浪漫派作家中,门德尔松属于才华洋溢的类型。他的情感丰沛,但没有艺术家热情奔放或反叛极端的性格。相反,他具有宽和开朗的性情、睿智高深的内涵,以及举手投足间流露的绅士风范,都使他受到英国民众的喜爱。相应的,他也用温和的手法在音乐世界里谱出细腻的感情。也许是美满的家庭与高贵的天赋影响,门德尔松总是散发着一股稳定、优雅的气质。正如德国一位诗人所说:“门德尔松所到之处,尽是缤纷的玫瑰。”2 名词解释:新音乐报 在一家名为“阿拉伯咖啡树”的咖啡馆里,曾诞生过一张报纸,叫新音乐报,它对促进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创办者便是享誉世界乐坛的罗伯特舒曼。那时的音乐评论成为19世纪蓬勃发展的新型事业。文学家、美学家经常谈论音乐以阐述个人的浪漫主义观念,舒曼承续这个新时尚,利用新音乐报撰写尖锐生动而文采飞扬的文章,阐述自己对音乐和音乐家的观点和主张。舒曼通过他10年间的文章,对于贝多芬、舒伯特以及同时代的作曲家进行评论,具体诠释他评价音乐高低褒贬的标准,同时表明自己所追求的艺术目标。3 肖邦的音乐风格?肖邦一生的创作体现了一位作曲家在吸收欧洲古典音乐精华的同时所走过的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历程,他负于了前奏曲,练习曲,夜曲,谐虐曲,叙事曲,幻想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一新的思想感情内涵,并深入挖掘和提高了这些音乐体裁的艺术表现力,他的钢琴音乐具有异常新颖,细腻的织体,独具魅力的旋律和色彩丰富的和声语言,他在波罗奈兹舞曲和玛祖卡舞曲这类体裁的音乐创作中,显示了他吸收和处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深厚功力。上述这一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肖邦风格”。1 简述意大利歌剧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发展。 罗西尼无疑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创作中的旗手。浪漫主义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从罗西尼开始,他创作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唐吉雷迪是他第一部英雄性的歌剧,被誉为“意大利第一部富于战斗性的歌剧”,大歌剧威廉退尔为19世纪歌剧提供了经验。他遵循意大利传统歌剧创作原则的基础上改革歌剧,缩小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别,把歌剧独立的分曲形式发展成“场”的结构,并在高潮时用罗西尼渐强模式,使意大利歌剧与德、法歌剧相抗衡。 罗西尼之后,继承意大利歌剧的创作的是贝里尼和唐尼采蒂。贝里尼有和肖邦一样的委婉气质,被世人誉为“意大利的夜莺”,而唐尼采蒂因为过于注重演唱者的技巧炫耀,而缺乏了更深刻的内涵。不过,他们还是给世界流下了许多流畅美丽的旋律。因为旋律的自然舒畅,对意大利“美声”学派产生了直接影响。他们使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逐渐成熟,通过努力确立了意大利歌剧的地位。2 法国十九世纪的歌剧有哪些体裁?拯救歌剧:基于一种题材或者主题思想的歌剧形式,主要影响来自于法国大革命思想。(贝多芬菲岱里奥、凯鲁比尼西天)大歌剧:题材:历史题材,具有史诗般的气质。形式:场面宏大,舞台布景华丽,舞蹈,乐队,演员等的整容强大,一般都是五幕以上的结构。局限性:追求刺激和娱乐,内容相对苍白。(梅耶贝尔新教徒非洲女郎)历史题材,史诗般气质轻歌剧(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霍夫曼的故事)抒情歌剧(古诺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3 名词解释:威廉退尔 是罗西尼根据德国诗人席勒的同名诗改编的,以1314世纪瑞士人民反对奥地利统治者的历史故事,反映出意大利人民渴望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理想。这部歌剧的产生正值法国1830年革命前夕,罗西尼适应巴黎听众的艺术趣味使这部歌剧具有当时盛行的法国大歌剧特征,宏伟的场面,紧张的戏剧性情节交织着浪漫的爱情,剧中同样有许多优美的旋律和场景。1 从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看他的标题音乐创作。幻想交响曲,是柏辽兹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体现出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戏剧结合的理想,其副标题为“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特点:1、写了各章的标题和全曲的详细说明。2、追随标题有五个乐章,形式取决于内容。3、提供了一个代表爱的人的“固定乐思”,以不同形态贯穿于每个乐章之中。形象生动的揭示了在不同情境下青年艺术家的心理与情绪的变化。4、旋律抒情,色彩和寓意丰富的管弦乐,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题材和结构,而是一切音乐要服从其标题性文学性的戏剧乐思。固定乐思:是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创造的一种标题音乐手法,它是一段音乐主题,在作品中代表所爱的人。2 李斯特的音乐改革有哪些? 交响诗是李斯特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并将标题音乐的原则与内涵引向深化。他用音乐来融化诗歌内容而创造了一种新形式交响诗。不再是简单的“标题音乐”,而是一种寓意深长的情感体验,突出原作那显现或隐含的诗意及作曲家内在情绪的表现,为了钢琴独奏音乐会的需要,根据其他作曲家整部主题或主题进行缩编和改编的各类作品达350首,包括将自己的体裁改为钢琴曲作品。他在改编曲中充分显示出他作为钢琴大师即兴演奏的高超技巧,同时体现出他所持的浪漫派观念,即演奏家对原作可以进行再次领悟及创造性的发挥。改编的曲目不仅包括西方音乐史上诸多重要人物,也有那些无名作曲家的作品。3 名词解释:交响诗 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名词解释:标题音乐标题音乐是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器乐曲。这种说明作品主题思想的文字,就是标题。标题音乐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诗歌和绘画。作曲家根据标题进行创作,并把标题告诉听众,让听众也按照标题的指示来欣赏和理解音乐。李斯特为标题所下的定义是:“作曲家用使人易于理解的文字写成的序言,放在一首器乐曲的前面,用以防止欣赏者错误的解说,而使他注意到全曲或曲中某一部分的诗的境界。”简单地说,标题音乐是有标题的音乐。4 名词解释:固定乐思 用一个固定的主题来代表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并随着剧情不断发展变形处理。1 瓦格纳的歌剧改革内容是什么?瓦格纳毕生不屈不挠的进行歌剧改革的努力,他力图创立一种新型的歌剧,完美的实现浪漫主义综合艺术的理想。瓦格纳歌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不再像传统歌剧那样,将戏剧割裂为分曲段落,即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和合唱,而将其变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因此,瓦格纳“乐剧”中的音乐语言显得十分新颖。这就是,自始自终处于紧张状态的“无穷尽”旋律,并大量运用了高度半音化的和声及频繁的调性转换。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利用众多的“主导动机”来暗示剧中的人物和剧情发展。2 为什么说勃拉姆斯是反潮流者。 他是欧洲浪漫主义潮流处于高峰时期的一位“反潮流”作曲家。作为一名交响乐作曲家,勃拉姆斯不为新颖的标题交响乐和交响诗所动,他的交响乐承袭了古典主义无标题交响曲的传统,各乐章的结构及主题、动机、发展手法也与古典传统相近。像孤独安宁的人生一样,他的音乐风格在时代风潮中也是孤独的。3 名词解释:乐剧是由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在歌剧基础上加以改革而创立的一种新样式,它结合了文学、表演和音乐,成为一门庞大的综合艺术形式.德国人将瓦格纳的这种大型作品称为Gesamtkunstwerk,意为完全的艺术作品.1 谈谈比才歌剧卡门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比才的卡门像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他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卡门与霍塞这对从出身经历到生活观念都不相同的年青人,从一时的激情、彼此间情感与意识的隔阂到无法弥补的决裂,最终以凶杀结束的爱情悲剧过程,被比才以色彩浓烈而又极其精炼的音乐手段陈述得令人心悦诚服。作曲家充满同情地赋予米凯埃拉以温柔平和的气质,以近似抒情歌剧的风格强调霍塞原本所属的生活环境,闭塞保守但安静平稳,与浪迹天涯豪放不羁的卡门形成决然的对比。(卡门的艺术价值)比才的卡门最大的艺术价值,在于为歌剧舞台塑造了个性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他用音乐鲜明地刻画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吉普赛女郎卡门、农村出生的小士兵霍赛、善良质朴、保守平稳的农村姑娘米凯埃拉、斗牛士埃斯卡米洛、走私犯等等。比才以色彩浓烈、及其精炼的音乐手法进行描绘。他创造性的运用西班牙民间风格的音调、节奏来渲染出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情,音乐很典型化,紧凑而爽朗,富有激情,有很强的感染力、使剧中的人物、情节、环境都表现的栩栩如生。比才继承了意大利、法国格局的优秀传统,以流畅悦耳的歌唱方式为主导动机的手法,为歌剧安排了数个主导动机或起主导动机作用的主题,是音乐与戏剧紧密结合。剧中管弦乐队的配器简洁而富有色彩,生气蓬勃。歌剧卡门已朝着现实主义的方向发展。作品具有强烈的戏剧真实性,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他所表达的人物的复杂感情和相互关系是那样的真实。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不仅震动了当时的法国,还直接启发了后来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2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有哪些? 在歌剧题材方面,威尔第的歌剧既有体现爱国和民族情感的题材,也重视文学戏剧名著,包括希勒、小仲马、雨果、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他钟爱这些名著中所表现的强烈的戏剧性及冲突对比。威尔第认为舞台表演必须服从事件和情感,在他看来,舞台表演、人物唱段都是活生生的情节,是随着人物内心状态和情感的变化而展开的。他的唱段完全改变了传统歌剧为了炫耀技巧而使唱段与情节分离的不良倾向。他的歌剧基本仍采取传统分曲结构创作,但使各分曲、各场之间保持有机的联系,克服了传统歌剧中互不连贯、支离破碎的特点。威尔第的歌剧以声乐为主,并不忽视管弦乐队的作用,乐队与声乐相辅相成,揭示戏剧冲突和人物情感,克服了意大利歌剧乐队粗糙、苍白无力的缺点。此外,他的歌剧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主导动机手法。(。威尔第早期的创作,受到意大利前期作曲家罗西尼等人的影响。许多作品都与政治有关,反映了和专制主义进行斗争的精神,并采用戏剧和文学经典为题材。代表作有纳布科、伦巴第人。威尔第中期的歌剧描写了许多平民百姓,反映了他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和歌颂,以及对剥削者、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抗议。代表作有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威尔第晚期仅创作了两部歌剧奥赛罗、法尔斯塔夫。威尔第既不追求时尚,也不因循守旧。他既很好地继承了意大利的歌剧传统,也吸收了法国歌剧,德国歌剧,乃至德国交响音乐的营养,将意大利的歌剧有一次推向了历史的高峰,让世界看到音乐与戏剧的最完美结合。)3 名词解释:古诺 273 法国作曲家,歌剧浮士德确定了他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地位。古诺的乐队手法与歌剧风格一致,丰富精美而又节制均衡。1 名词解释:强力集团19世纪下半叶,俄国出现了著名的强力集团,又名五人团。这是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思潮活跃背景下音乐节出现的新气象。他们遵循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现实主义原则,共同追求创立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目标,同时通过撰写文章和评论阐述他们的观点,并积极搜集,整理,改编和研究俄罗斯民间音乐。其成员都是自学成才从事其他工作的业余音乐爱好者,包括居伊,鲍罗丁,巴拉基列夫(只有他是专业音乐人),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及风格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有两个最鲜明的特征: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抒情性体现在旋律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旋律大师,每一部作品的主题旋律都很鲜明,音调亲切自然、深情浓郁,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富有难以言传的美和魅力。 戏剧性表现在他的创作中令人震惊的戏剧力量。他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种种体验,把人们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冲突,形象地通过精致的音乐语言,化为爱与恨、光明与邪恶、欢乐与痛苦、理想与现实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他的音乐具有强烈、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纯属俄罗斯风格,凄绝美艳,虽然难免与人以窠臼的感觉,但是却带著一抹悲伤的感情,就好像寡妇夜半的哀哀啼泣。 简述挪威,芬兰和捷克的民族乐派捷克是一个有着光荣的斗争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民族。这个民族也是历经坎坷的,捷克的音乐文化也体现出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形成以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为代表的民族乐派。斯美塔那始终是和捷克人民站在一起的,他的创作在题材内容和音乐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他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和与民间音乐的密切联系。他的一生致力于发展捷克的民族音乐事业,通过自己的创作为捷克专业音乐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他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德沃夏克的音乐朴素自然,扎根于民族传统和古典传统,并有自己的个性。他认为伟大的音乐必须像植物那样从本国民间音乐的沃土中成长。他把自己的风格建立在祖国的民歌和舞曲的基础之上。他的很多创作都倾注了对捷克民族精神的赞颂和光荣历史的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挪威和芬兰两个北欧国家长期受到异族的统治、欺压,国家没有独立自由,经济不发达,两个国家都面临着争取国家独立自由、复兴民族文化的任务,民族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两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日益增强。在这两个国家的音乐艺术领域涌现出两位杰出人物,分别为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挪威的格里格和芬兰的西贝柳斯。 格里格的祖辈是苏格兰的移民,出生在一个商人的家庭,他的母亲是钢琴家,格里格从小跟母亲学习钢琴。15岁那年,格里格有机会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深造。1864年,21岁的格里格决心以挪威的民间音乐为基础,开辟民族音乐的道路。此后,格里格除了从事创作,还积极创立音乐协会,还进行旅行演出。晚年时在乡间别墅隐居专门从事创作。西贝柳斯出生在芬兰中部的一个小城镇的一个医生的家庭,他小时候已露出音乐才能,中学毕业后听从母亲意愿去学法律,同时在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不久,放弃法律专供音乐。后来曾到德国柏林、维也纳深造,回国后专心从事创作。 西贝柳斯的创作体裁广泛,以器乐成就尤其是交响乐的创作最为突出。他的很多作品都贯穿着芬兰民族雄浑、粗犷、豪放的气质,渗透了北国大自然的氛围,充满了史诗的气魄。1 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和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德彪西的创作特点:旋律片断、零碎,是非对称性的; 和声功能被减弱,增加和弦结构,使用非三度叠置和弦(四度、五度叠置); 调性常是模糊,使用非大小调音阶(五声音阶、中古调式、全音阶); 常用复节拍、复节奏,节奏不规则的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力度喜欢用减强、减弱的细微变化。 曲式结构松散自由,段落界限较模糊。 用一种模糊的、细碎、松散的笔触来暗示和象征,表现的是微妙、朦胧的气氛色彩与感觉印象。 这些特征与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相似,被称为印象主义音乐。总的来说德彪西创作的总的风格特征可以这样来概括:擅长用简短的音乐主题、色彩斑斓的和声、丰富多变的织体(钢琴曲)、细腻透明的配器(管弦乐曲),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生活风俗和神话意境的标题小品,突出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音乐往往具有朦胧、飘逸、空幻、幽静的气氛。2 简述普契尼的歌剧创作。 普契尼的歌剧和真实主义歌剧有一些共同点,他的歌剧并不完全属于真实主义歌剧的范畴。普契尼本人出身贫寒,对社会底层人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肿瘤病人礼仪培训
- 江西省婺源县2024-2025学年初三学生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永丰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校联考高考物理试题一模试卷含解析
-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中医药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渭南市澄城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讨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校园音乐活动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你玩转信息化学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MOOC】老子的人生智慧-东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售后服务组织架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运维服务方案(纯方案-)
- 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课件
- 区域医学检测中心的建设与管理V3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北京四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北京市矢量地图-可改颜色
- 技术转移案例
- 旅游公司抖音代运营合同范本
- 草莓水果课件教学课件
- 高铁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