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陋室铭》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陋室铭》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设计 邹城市大束中学 王海波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2、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熟悉生字词。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学生在悠扬古雅的古筝音乐中观看修复后的安徽和州刘禹锡故居-陋室的照片。2、老师激情导语: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出示课题。二、初步感知陋室 1、回顾学过的刘禹锡诗文。2、老师补充:他的诗与白居易起名,他的词与柳宗元起名,据说他被贬到安徽,按当时朝廷规定,他可以住三室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力小人。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可以给双小鞋穿穿,以显示自己的威风。于是就在城南给刘禹锡安排了三间小房。对此,刘禹锡大人大量,不以为意。还根据驻地的美好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了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非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变本加厉。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且把住房面积减去了一半。此住房位于德胜河旁,山青水秀,景色怡人。刘禹锡一见,顿来灵感,挥笔又是一副好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好诗传到乡里,策知县大怒。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既没有山又没有水。在半年的时间里,刘禹锡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搬家折腾了三次。激怒愤慨之下,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足以为快,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并请人碑刻立于大门之外!3、点名读课文。点名读不加标点的文章,齐读,板书课题,作者。4、解题 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师:请大家看标题,这里有一个铭字,你能用铭来组词吗?三、走近陋室1、展示写陋室的几句话。让学生口头翻译,再用“走进陋室,我仿佛看到了 (画面)”这一句式描述。教师边点拨边板书。【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2、播放两段乐曲宫廷舞影和高山流水,让学生判断刘禹锡在陋室内弹奏的会是什么乐曲?引导总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当一回刘禹锡。假如刘禹锡在陋室里调素琴时,那个知县老儿不请自来了,于是就有了一番对话。展示对话内容,让学生思考补充对话,体会刘禹锡的安贫乐道的志趣。【屏显:当一回刘禹锡 知县: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我(平静地笑道):苔痕浓淡上阶梯,草色青葱入帘内,这是多么幽雅,怎么能说陋呢?知县: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我(_地笑道):知县: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我(_地笑道):】补充展示像刘禹锡这样安贫乐道的人:陶渊明、陶弘景。【屏显:环者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 陶渊明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可持赠君。山中宰相 陶弘景】四、走近作者。1、展示刘禹锡的经历和诗歌、白居易的评价,体会刘禹锡的豪气。【屏显“永贞革新”失败后,原在朝廷为官的刘禹锡被贬到偏远的朗州。此后,他一贬再贬。断断续续在外漂泊几十年,直到六十五岁才回到洛阳。】【屏显: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序: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屏显:彭城刘梦得,诗豪也白居易】2、展示文章的前三句话和后两句话,体会刘禹锡的豪气。【屏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展示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样心在京。”体会刘禹锡的远大抱负。引出最后一句“何陋之有?”总结: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远大的抱负。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板书:托物言志) 所托之物是?(陋室)所言之志是?(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抱负远大)五、再品陋室同学们,刘禹锡把这个陋室铭写好后,请人刻在石碑上,还立在门口。你们看,那个知县老爷又来了,而且还带着几个随从来了。我们怎么办啊?我们要为刘禹锡出一口气啊!请大家拿起课文,把文章大声地再朗读一遍,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