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主讲人 礼县二中李耀峰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领悟作者思想感情 。三、教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设想: 趣味导入诵读感知深入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延伸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趣味导入 听歌曲明月几时有,导入课文,介绍作者、词的相关常识、背景。(二)诵读感知 1. 听录音朗读,矫音、正义,初解词义; 2.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准节奏,领悟感情;3. 讨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理解 1. 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见板书)(2)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3)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 ( 4 )、“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 2. 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四) 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1. 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共同主语是什么? 为何会无眠?2. 下阕有怎样的感情变化?也理出感情线索。 3.总结词作主旨,概括组织成通畅的语言。 (五)拓展延伸,畅谈感受。 1. 苏轼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他的其他词作中还有流露,试略读下面三首次,找出能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2. 今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学习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3.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六)再有感情地读(背诵)这首词,结束上课。 七、作业布置 1. 熟读背诵这首词,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2. 这也是一首咏月词,你还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思考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八、附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上阕 : 望月问天思归恐寒留人间 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下阕:月照无眠恨月悟理愿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