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4分)2(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33题)(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3(2008年广东高考31题)(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4(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5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5(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42题A)(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6(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25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三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 ,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材料四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1) 北宋“积贫”原因 ,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1分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4分 )(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2分)(4)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3分 )7(2008年上海高考34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l分)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分)(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8(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33题)(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宋史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2) 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6分)9(2011年江苏高考24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 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一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10(2008年江苏高考24题A)(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3) 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11(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A)(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12(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31题)(9分)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3分)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6分)13(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33题)(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14(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A)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15(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33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16(2009年广东高考31题)(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材料二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问题:(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3分)(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2分)17(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33题)(10分)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4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6分)(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18(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A)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3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 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5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6 天皇裁可法律7 天皇召集帝国议会11 天皇统率陆海军。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材料二43 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45 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46 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47 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51 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普鲁士宪法(1850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8分)(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7分)第1题【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点拨】第2题【答案】(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点拨】第一题第一问难度为中,通过比较发现中日改革最主要的区别在政治方面,也可以结合明治维新的特点“除旧布新”理解材料话的含义。但答案部分我觉得应该表述为“必须较彻底地改变旧的政治制度”似乎更科学。第二问难度为易,考查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该题的设问在烟台市二练中已有类似表述),根本原因应从内因的方面加以考虑,即自身的软弱性。但该题的设问上似乎不很严谨,如果改我“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原因是什么?”才能使学生答出所谓的标准答案。第二题难度为易,考查了基本知识中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第一问可以结合明治维新的特点“除旧布新”理解材料话的含义,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应从内因的方面加以考虑,即自身的软弱性。第二问注意限定词“政治方面”。第3题【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点拨】(1)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计口授田”和“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看相同之处是按人口分配土地。(2)可依据所学知识,回顾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涉及服饰、姓氏、语言、婚姻、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改变。(3)溯源可从汉族文化的先进性与鲜卑族传统。对后世的影响可从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加速民族融合方面思考。第4题【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点拨】(1)此题考查的是对克里米亚战争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目的对外争霸,对内维护统治;结果:战败;影响:激化矛盾,导致国际地位下降。(2)此题考查的是对俄国浓浓制改革的评价。第一问: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第二问:可以从经济、生产关系等方面考虑;第三问可以从措施内容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第5题【答案】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点拨】结合材料中西方以及日本变革而强大的事实以及甲午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来分析背景。认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材料一中三年对于三十年和三百年而言,太快;材料二中变法内容过于繁杂,很难一下实现,维新派内部意见不一致;材料三体现的是变法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者。这些都是变法失误的地方。第6题【答案】(1)冗官。(2)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3)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4)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点拨】(1)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在于“三冗”,阅读材料容易看出材料已经指出了“冗费”和“冗兵”两点,还有重要一项当然就是“冗官”了。(2)第一问调动、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回答,第二问通过细读材料,可以从“民”和“国”两个方面概括。(3)本问理解材料需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和阶级分析的观点,苏辙和司马光反对变法都是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的阶级立场上的。(4)本问设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做到史论结合即可。第7题【答案】(1)农奴制。(2)批判的,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农 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点拨】考察了农奴制及俄国1861年改革相关史实。第一问从材料“俄罗斯”以及诗中人民的地位可以看出是落后的农奴制度。第二问作者的态度通过诗中作者的感情色彩可以看出作者持批判反对态度。第二小问答出农奴制的落后。第三问主要联系后来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获得种种权利。第8题【答案】(1)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点拨】(1)对“士”的改革措施是指官僚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具体的措施即可,其他几个方面容易理解。(2)司马光作为保守派的代表,政治思想很显然不主张变法改革,所以反对王安石变法;而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当然主张变法维新,因此借用王安石变法来阐述自己的变法思想。第9题【答案】(1)方式:官营。 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点拨】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8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点,时间跨度比较大,近代到现代,在解答过程中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作用较大,还需要对时事有一定的了解。第1问,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回答时注意分析概括材料。第2问根据所学回答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原因。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的变化主要指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根据材料概括来回答即可。第3问就日本大地震后政府的活动,谈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根据理解来回答。第10【答案】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体现汉与鲜卑之间存在矛盾;第二问考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第(2)、(3)问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概括,体会改革的艰难和改革起到的效果。第11题【答案】(1)主张:灾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涟;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点拨】(1)此题考查提取信息知识的调用能力。(2)此题考查提取信息知识的调用能力。第一问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第12题【答案】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点拨】(1)本问考查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回忆所学知识即可,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为:德意志的马丁路德、瑞士的加尔文、英国的亨利八世。(2)可从对欧洲天主教势力的打击、对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确立的影响、对民族意识的增强、对人民思想解放的影响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等角度作答。第13题【答案】(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作用重科名资历。(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点拨】本题旨在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第(1)问通过材料一中“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可以看出北宋的科举考试重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可以看出官吏的作用重科名资历;第(2)问“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可以看出王安石改革中注重实用为主,改革措施根据教材知识作答,较为简单。14题【答案】(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实质 :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点拨】(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评价该主张要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15题【答案】(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立军功;努力耕织(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点拨】本题是对梭伦变法和商鞅变法内容的考查,考生如对这两部分改革的背景、内容掌握不好的话,得高分不易。第1小问要注意梭伦变法中关于公民享有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资格由财产决定,而不是取决于出身的规定;回答秦国商鞅变法中提高政治地位的内容时,应结合秦国的时代背景和变法的具体内容回答。16题【答案】(1)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3分)(2)方法:阶级(阶段)分析、一分为二。(2分)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2分)(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点拨】第一问注意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设问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属于基础知识能力考查,回顾教材即可回答。第二问和第三问实际都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评价历史事件,我们应该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生产力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要求培训课件
- 福建省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数的开方期末复习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水彩梅花课件教学课件
- 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 车间事故应急处理
- 剖腹产产后护理超详细
- 好玩的梯子说课稿
- 安全教育在走廊和楼梯上
- 旅游规划品牌授权准则
- 商品砼合同书
- 国家开放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GB∕T 16754-2021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 工程结算的难点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 挂篮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 三角形钢管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 《管理能力提升系列》PPT课件.ppt
- 杭州市租房合同模板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要点
- 渝建竣表格新表(精编版)
- (完整版)家具项目实施方案
- 优秀校长的政治素养与养成讲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