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汶上县的宝相寺佛牙舍利很多人知道法门寺有佛骨真身舍利,却不知佛骨舍利并不止这一枚。近日央视十套播出了山东汶上县太子灵踪塔地宫发现佛牙舍利的经过故事,其中讲述宋代官员沈括第一次见到佛牙的情景尤为神奇:佛牙上突然化生出成百的舍利子迸出,或穿过手掌,而手掌丝毫无损;或蹦到床上砰然作响,穿床掉落地上。沈括将之记录於梦溪笔谈。找到原文如下:熙宁中,予察访过咸平,是时刘定子先知县事,同过一佛寺。子先谓余曰:“此有一佛牙,甚异。”余乃斋洁取视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疯然涌也,莫知其数,或飞空中,或堕地。人以手承之,即透过;著床榻,摘然有声,復透下。光明莹彻,烂然满目。余到京师,盛传于公卿间。后有人迎至京师,执政官取入东府,以次流布士大夫之家。神异之迹,不可悉数。有诏留大相国寺,创造木浮图以藏之。今相国寺西塔是也。片中解说到(大意):沈括是以为学者、科学家,梦溪笔谈记录的几百件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严谨翔实的,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件事。央视通常对这类神异事件都是否定态度,或归于迷信,或归于讹误,此次正面解说佛牙神迹,前所未有。山东汶上佛牙舍利神迹山东汶上的佛牙,是有非常确切年份历史文献记载的佛牙。以前由皇室供奉,后来在开封销声匿迹。千年后我们终于在汶上的太子灵踪塔中,又得见了他的真容。同时出土的还有数百颗佛陀真身舍利。一次出土佛舍利数量之多世所罕见。政和二年3月15入塔。1994年3月15发掘出土,巧合还是因缘每年3月15日,天空必定显现日晕佛光,从没有空过IMG_6541.JPG (152.02 KB)2009-3-22 23:57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节目山东汶上圣物IMG_7156-1.jpg (226.02 KB)2009-3-22 23:27山东省汶上县的宝相寺内有一座佛塔。这座没有准确名字的佛塔,因塔顶有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会发出闪闪金光,所以被当地群众叫做黄金塔。这座被山东省定为省级重点文物的佛塔,虽有明、清两次修缮的记载,但却查不到建造时间,也查不到塔名。但就是在1994年对佛塔进行修缮时,考古人员无意间发现了一座瘗藏佛教文物的地宫。在一座石匣旁,人们惊讶地发现一尊双膝跪拜的菩萨造像,那么,石匣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佛教界将埋葬在佛塔内的佛舍利和奇珍异宝称之为瘗藏圣物。在中国,从佛塔中发掘出圣物的事屡屡出现。1994年3月14日早晨,对宝相寺佛塔的修缮进行到了最后阶段。施工人员要将塔底一层“文革”期间用水泥抹上的墙皮铲掉,再补以仿宋的青砖。正当施工人员进行清理时,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个隐门。经观察,考古人员认定这个隐门有可能就是塔宫的隐门。他们立即致电济宁市文物局,请求对塔宫进行抢救性发掘。3月15日,发掘开始。当考古人员将塔宫隐门的外砖一块一块地取下来后,一个圆形的圈门出现在他们眼前。这个圈门就是塔宫的宫门,宫门往里是甬道。整个甬道是用大城砖和白灰浇筑而成,南北长3.93米,宽0.97米,高1.65米。当施工人员刚刚把宫门打通一个洞时,一股馨香的清气扑面而来。经初步测量,宫室南北长1.47米,东西宽1.43米,高4.2米。塔宫底部中心有一圆井,井口盖一方石,方石正中有一圆孔与井口相吻合,是13层佛塔的中心。井口周围装饰有莲花图案。在塔宫正北面有一座佛龛,上面摆放着一件石匣。考古人员没有动石匣,而是先找它周围的暴露在外面的文物。在地宫南壁上发现了手书墨迹,上面清晰地写着:“任城左荣义、荣世,中都束德孺同迎佛牙归葬。时政和二年三月十五日。”政和二年就是公元1112年,距1994年已有882年。考古人员非常激动,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荣义、荣世、束德孺这三个人是谁,但是他们已隐约感到在这座地宫里埋藏着佛牙舍利!在石匣的左侧,发现了一尊泥塑菩萨。这尊菩萨高50厘米,底座直径20厘米。菩萨发髻高束,身躯微躬,双手于胸前呈恭捧姿,双膝跪于莲台上。因年长日久,加之地宫潮湿,泥塑大部分脱落,露出了里面的铁胎。我们常见的佛菩萨造像一般是站立式、坐式或者卧式,而这尊菩萨造像呈双膝下跪姿势,这在文献资料中是从未有过的。专家说,这尊菩萨应是皇室专门为供养真身佛牙舍利而制作的。接着,在石匣的右后侧又发现了一块断裂的造像石。这块造像石高28厘米,宽20厘米,正面是浮雕弥勒佛造像,神情安详,背面的铭文记载了供养者的姓氏名号及供养因缘,铭文镌刻为大魏武定六年。它为宝相寺的初建年代提供了实物佐证。然后,考古人员开始查看那个神秘的石匣。这座石匣高45.5厘米,厚61.5厘米,宽47.7厘米,由匣体和顶盖组成。靠着手电筒的光线隐约可见石匣头部刻有铭文,铭文写道:“郓州中都县郭内赵世昌,先于熙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诣京师,于嘉王宫亲事官孙政处求得佛牙一肢、舍利数百颗。今以自备及有施主将到者,以金为棺,以银为椁,以石为匣,非不勤意也,是以葬于当县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时大宋元丰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刻记于此”这段铭文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宝相寺的这座塔原名叫太子灵踪塔,建造时间是宋元丰四年,也就是公元1081年前后。同时,铭文详尽地记载了佛牙、舍利的来历和瘗葬此地的时间以及参加葬礼的人员等等。考古人员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大量的信息告诉他们,这座石匣里应该有佛牙舍利。正当他们准备打开石匣的时候,石匣缝隙里突然出现了亮光考古人员开始慢慢揭开石匣的顶盖。石匣里摆放着许多奇珍异宝,最令他们惊讶的是摆放在石匣正中的一座金质棺椁。金棺上有金质封箍,将棺盖、棺体固定在一起。晶莹剔透的水晶念珠搭落在金棺之上,这种天然的水晶珠被称为摩尼串珠,珠体直径约0.8厘米,椭圆形,中有绳穿,共有一百零八粒,是当时高僧的随身法器,也是修炼者所持串珠的上品。考古人员手中的手电筒光照射在水晶珠上时,就有一道道的亮光不断地闪烁,十分刺眼。原来刚才看到的亮光,就是水晶摩尼珠通过石匣的缝隙反射出去的光。(本文搜集自:地藏缘论坛 )金棺前立有一尊银质菩萨,造型精美绝伦,体态轻盈、袖垂飘带,银丝披风;立在莲台之上,高15厘米,头背部有光环。这个菩萨,叫“请真身引路菩萨”。金棺一侧放着一个水晶净瓶,葫芦宝刹造型。水晶净瓶为天然水晶雕刻,通体透明,华贵典雅,瓶壁厚重,分盖、体两部分,高8厘米,最大腰直径4.8厘米。另外,还发现了铜舍利盒,内盛有舍利、舍利棒、舍利花、舍利灰共200余颗。还有由玛瑙、水晶、绿松石制作的管状串饰以及一件通体绿中泛蓝、内装舍利400余颗的琉璃舍利宝瓶。按照佛教瘗藏圣物的方式和这么尊贵的金棺葬具来推断,金棺里应该有佛牙和舍利。金棺由纯金打造,长26厘米,高28厘米,宽8.4厘米。棺体头大尾小,棺盖为五棱体。金棺头部悬吊着两枚金质“太平通宝”钱。这两枚金币是皇室为赏赐道观、寺院而专门制作的,也叫供养钱。它们极其罕见,非帝王之家是得不到如此重宝的。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封箍从尾部取下来。掀开棺盖后,一个长方形银椁置放在金棺正中。考古人员又小心翼翼地取下银箍,打开银椁。银椁有前后两室,一颗牙齿静放在银椁的前室。面对圣物,地宫内一片寂静。这颗佛牙颜色白而微黄,形状微曲,牙根参差不齐,神经纹络依稀可见,牙体有不规则细小裂纹。牙长约5.5厘米,上有明显的毛笔墨迹,墨迹虽不十分清晰,但可以隐约看出是“东府”二字。在银椁的后室,有黄色锦绸包裹,内有300多颗舍利。这些舍利是红、白、黑三色的半透明结晶体,胶质状,圆润光洁。这次共出土文物141件,佛牙一颗,舍利936颗。一次性发掘如此众多的佛教文物,特别是在铜盒里面出土那么多的舍利子,这在佛教文物发现史上还是罕见的。在宝相寺塔出土的这批佛教文物当中,如金棺银椁、水晶瓶、水晶串珠之类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而石匣这些文物的外包装上面的铭文,具体地记载了佛牙流传的过程,是对研究佛牙的历史很有价值的文字资料,所以也被定为了国家的珍贵文物。金棺银椁内的那颗佛牙,在佛教圣物当中可以说是稀世之宝。根据史料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2500年前的一个月圆之夜离开尘世,时年80岁。释迦牟尼逝世后,遗体被焚化,焚化后的尸骨结晶体和未烧尽的遗骨被称为舍利,由他的家族和弟子们作为圣物收藏起来。在历史长河中,佛舍利因各种因缘,逐渐流散到世界各地。唐天宝十年,即公元751年,唐玄宗派内侍省宦官张韬光出使西域,并于天宝十二年到达犍陀罗王城(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张韬光的部将车奉朝因病滞留天竺。车奉朝病愈后,投在国师舍利越摩门下出家,在古印度游历近40载,并在60多岁时携带经书、佛牙和舍利等佛教无上至宝,历尽千辛万苦,于公元790年回到唐朝。他把带回的经书翻译成汉语,连同佛牙和舍利一起献给皇帝唐德宗。唐德宗对他大为赞赏,授予他壮武将军兼试太常卿的爵位以示荣耀,让他住持长安城的章敬寺,并亲自赐法名曰悟空。后来,吴承恩就借这位唐朝高僧悟空的盛名,演绎出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后人将他带回来的佛牙叫“悟空佛牙”。悟空归国四年后,佛牙由皇宫移入长安城西南部大庄严寺的佛牙宝塔供奉。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城,皇帝唐僖宗带着这颗佛牙逃到四川。直到五代后唐时,即公元927年,蜀守孟知祥把佛牙送到洛阳,为皇帝唐明宗祝贺生日。十年后,一位主管国家佛教的官员叫可肇,把佛牙送到当时的京师开封,献给皇帝石敬瑭。石敬瑭把佛牙隐藏于宫中,秘而不宣。然而,汶上县出土的这颗佛牙,其石匣铭文上记述了一个叫赵世昌的人于公元1073年2月23日在京师嘉王宫求得佛牙一颗。难道这颗佛牙与京师开封的悟空佛牙是同一颗?还有,这段铭文记述的赵世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嘉王宫和古中都汶上又是什么关系?据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熙宁年间,他作为察访使路过咸平县,并在当地的寺院里见到了一颗神奇的佛牙。后来,沈括把的所见报告了王安石。王安石在惊异之余,便有意要拜瞻这颗神奇的佛牙。咸平知县刘定闻讯后,急忙携佛牙舍利赶往东府向王安石进献,并告诉王安石:这颗佛牙就是唐朝和尚悟空从天竺国求来的那颗。王安石惊叹之余,就在佛牙中部用小楷墨书题写了“东府”两字。后来,王安石又把佛牙送给了神宗皇帝的幼弟、嘉王赵頵。赵世昌的住处,就在现在的汶上。他是个有着皇家血统的“富家翁”。赵世昌在与宝相寺的永实、永坚等僧人聊天时,谈起自己的堂弟、嘉王赵頵有一颗佛牙。众僧闻知,都极仰慕,说:“如今宝相寺田园、山林众多,寺院经济富裕。侯爷若能把佛牙请来,众僧愿倾其所有,在宝相寺起塔供奉。”于是,赵世昌就去向堂弟求取佛牙舍利。嘉王当即答应,还亲自安排亲事官孙政到嘉王宫的佛牙阁迎取。赵世昌随后将佛牙舍利带回了宝相寺,众僧无不感动,附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赶到宝相寺瞻礼膜拜。1994年6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史学家、佛学家周绍良先生,受中国佛教协会委托,到汶上县观瞻了佛牙舍利和出土的佛教文物,作了客观评定:这批文物是至高无上的佛教圣物。他讲了三条依据:一是十三级佛塔是佛塔建造的最高品位,只有安葬佛祖的灵骨舍利才能建十三级;二是安葬的规格也属最高等级,也只有安葬佛祖的灵骨才用石匣、金棺、银椁;三是石匣棺头有跪拜式铁胎泥塑菩萨。这尊菩萨造像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珍罕无比。作为佛舍利,解放后第一次发现是在法门寺,第二次发现就是在宝相寺。汶上是继法门寺发现佛指舍利之后又一次重大发现。佛牙舍利在佛教界是至高无上的圣物,在文物界是稀世珍宝。佛舍利一次发掘数百颗,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史无前例的。就在佛牙舍利出土的一年后,山东省宗教局批准汶上县重建宝相寺。2006年,汶上县政府又在宝相寺的院外建成了大雄宝殿。目前,汶上县正在规划建设山门、天王殿、钟鼓楼、观音殿、文书殿等一大批寺庙建筑。同时,还要建设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新的太子灵踪塔地宫,来更好地展示佛牙圣物。(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3月12日-14日1:25播出汶上佛牙又称悟空佛牙,典藏记载大唐天使自北天竺犍陀罗获赠之释迦牟尼真身舍利,1994年3月15日于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地宫现世。 佛牙之来,源自悟空。这里的悟空,据推测正是齐天大圣的原型。大正藏卷五一圆照悟空入竺记:上都章敬寺沙门悟空,俗姓车,字奉朝。唐天宝九年(750),罽宾国谴使诣唐,意愿归附。次年,玄宗派中使内侍省张韬光前往安抚,奉朝时任左卫从行。天宝十二年到达罽宾国犍陀罗王城,奉朝因患重病,滞留天竺。病愈后,投三藏法师舍利越摩出家(757),赐名法界。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在北天竺、中天竺周游巡礼圣迹。为忆君亲,拜辞恩师,舍利越摩以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赠别。后随唐内侍宣慰使段明秀于贞元六年(790)回到长安,将佛牙舍利及译经进上。上赐法名悟空,授壮武将军兼试太常卿,住上京章敬寺。悟空是继玄奘之后在天竺影响最大的唐朝高僧之一。释圆照曾过访悟空,记载了他从出使到为僧、游历天竺、获赠佛牙及归国前后四十年的事迹。 贞元十年(794),佛牙由禁中移入大庄严寺新修之佛牙宝塔供奉。见圆照新修大庄严寺释迦牟尼佛牙宝塔记。有日本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述会昌元年(841)亲瞻佛牙事。又大中七年(853),宣宗幸庄严寺观礼佛牙。见宋高僧传?慧灵传。 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孟蜀知祥送佛牙至洛,云僖宗广明元年(880)幸蜀所留。陈垣疑为庄严寺旧物。见佛牙故事。后晋天福三年(938),西京左右街僧录可肇等赍佛牙至阙,宣付汴京收掌。见册府元龟卷五十二。 有宋一代,自太祖、太宗以降供养佛牙事频见于史载。王珪作三朝御赞佛牙舍利序,有“烈火煅试,晶明坚固,光彩夺目”,逢旱灾,“祷于禁中,随时大雨”,“舍利隔水晶匣出如雨点”等灵异事迹的记载。 沈括梦溪笔谈:熙宁中,予察访过咸平,是时刘定子先知县事,同过一佛寺,子先谓予曰:此有一佛牙,甚异。予乃斋洁取视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飒然涌出,莫知其数,或飞空中,或坠地,人以手承之,即透过,着床榻,摘然有声,复透下,光明莹彻,烂然满目。予到京师,盛传于公卿间。后有人迎至京师,执政官取入东府,以次流布士大夫之家,神异之迹,不可悉数。有诏留大相国寺,创造木浮图以藏之,今相国寺西塔是也。 又,王巩闻见近录:咸平县僧藏佛牙一株,其大两指许,淡金色,予尝请而供之,光彩炳然。须臾舍利自牙中出,初如露,巡行牙上或远数十步,求者辄得。后神宗迎之禁中,遂御封匣而归之,今人罕得见者。 “三朝御赞佛牙”系太祖建隆元年(960)自洛取之道宣佛牙;沈括、王巩所记当为后晋天福三年可肇自洛赉来之悟空佛牙。皇祐元年(1049),曹后命宦官取故宫旧藏所有佛舍利,奉安咸平县洪福寺塔。石晋所隐佛牙当在此数。 胡道静沈括事略考:熙宁五年(1072)九月壬子,沈括出使按行汴渠,察访过咸平当是时。佛牙至是乃出,随后迎至京师。日本僧成寻于熙宁五年十月礼拜相国寺佛牙堂,见佛牙有二,其一“佛牙放光,希有不可思议”,平时深藏不见,遇有斋供,“取旨方开”。见参天台五台山记。 按宋史王安石传,沈括所记熙宁间之“东府执政官”实指王安石。据释氏稽古略,安石尚佛,自谓“半山居士”,乃虔诚佛子。则佛牙为王安石宝掌无疑。今观佛牙有“东府”墨迹,亦出荆公手笔。 宝相寺原名昭空寺,初创于北魏,唐时扩充,北宋重修改今名。太子灵踪塔建于熙宁六年至政和二年,系典型佛牙塔形制。1938年,日本军国主义炮轰宝相寺,千年古刹夷为平地;1947年解放军攻城,重创宝塔。1994年重修时意外发现塔基地宫。出土储藏佛牙的石函,上镌志铭记: 郓州中都县郭内赵世昌,先于熙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诣京师,于嘉王宫亲事官孙政处求得佛牙一肢、舍利数百颗。今以自备及有施主将到者,以金为棺、以银为椁、以石为匣,非不勤意也。是以葬于当县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时大宋元丰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刻记于此。 时京师有嘉王宫。宋史宗室传:熙宁四年徙赐御弟赵頵嘉王。佛牙由东府“流布士大夫之家”而入嘉王宫顺应势理。宋史宗室世系:赵世昌乃太祖五世玄孙,爵洋州侯,与神宗、嘉王是堂兄弟。赵世昌于嘉王宫求得佛牙合乎情理。 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九记:“佛有四牙舍利,一在犍陀罗。”又大唐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佛牙伽蓝”记:“佛牙,长可寸半,其色黄白,或至斋日,时放光明。”后唐孟知祥所献佛牙“长一寸六分”,成寻观大相国寺佛牙“长一寸三分”,宝相寺发现的佛牙长五点五厘米,形质色泽均与典藏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牙相吻合,乃佛教至高圣物:入葬规格为十三级佛塔和金棺银椁;同时出土佛舍利九百余粒,被中国佛教协会认定为“数量最大的佛舍利发掘”;又有“跪捧真身菩萨”等举世无双之造像。七宝齐全,供养俱足,如法如律。 太子灵踪塔地宫墙壁题记:政和二年三月十五日葬佛牙舍利。概入葬之际适逢徽宗崇道灭佛,宋辽不睦,金人崛起,战争燃眉。佛牙入葬十五年后金灭北宋,中都沦陷。金改“中都”为“汶上”沿用至今。 佛牙流转有序,历历可考:唐释悟空于贞元六年自犍陀罗王城携来长安,先入禁中,继奉大庄严寺新修之佛牙宝塔;僖宗携入蜀,五代后唐至洛、后晋之汴;宋皇祐元年瘗入咸平县洪福寺塔,熙宁五年再现于咸平,执政官王安石取入东府、又流布嘉王宫,神宗诏留大相国寺;熙宁六年,宗室洋州侯赵世昌求来中都,造太子灵踪之塔,政和二年三月十五日瘗葬。 佛牙奉印度一千二百余年,入东土又一千二百年矣。历唐、五季、北宋;经悟空、唐四朝、孟蜀、后唐明宗、石晋敬瑭,宋曹太后、沈括、王安石、宋神宗、嘉王、赵世昌等,后隐迹近九百年不为人知。今逢盛世,大放佛光,仍供奉于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地宫,流传永代云。(本文搜集自:地藏缘论坛 ) 汶上佛牙流转记 佛牙来到中国 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北天竺罽宾国大首领萨婆达干和国师舍利越摩来到长安,向唐玄宗献国书,意愿归附。第二年,玄宗派内侍省张韬光率40人出使北天竺罽宾,当时一位名叫车奉朝的人正任左卫官,而他就是后来的悟空法师。车奉朝一行到达北天竺罽宾国犍陀罗王城后,奉朝因患重病滞留北天竺而未能与同来的人一起回国。病愈后,便投在舍利越摩门下出家,取法名法界。 法界在北天竺巡礼求法30多年,因思念故土,便拜辞恩师。当时北天竺罽宾国异教入侵,大肆毁佛。舍利越摩深感佛教在北天竺日渐衰落,亲授法界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作为赠别的宝物。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留有4颗佛牙舍利,其中一颗就是舍利越摩送给法界的这颗。 贞元六年(公元790年),60岁的法界回到长安,将佛牙舍利进献给唐德宗,德宗亲赐法界法名悟空,住持章敬寺。悟空带回的佛牙从此也得名“悟空佛牙”。历代皇帝辗转供奉 历史上,自南朝陈霸先为始,佛牙祭祀成为中国皇帝特有的法事。后代帝王多以拥有佛牙祭祀权象征掌握正统皇权。 唐德宗于公元794年将悟空佛牙移奉到长安大庄严寺新修佛牙宝塔,作为“传国之宝”隆重供养。即便到了唐武宗灭佛时期,大庄严寺佛牙仍在特别保护之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潼关,唐僖宗仓皇出逃四川,携带了这颗“传国之宝”,并在成都的大慈寺建佛牙楼供养佛牙。佛牙在成都滞留了近50年,直到后唐蜀守孟知祥把佛牙送到京师洛阳。不久,后晋取代后唐,洛阳左右街僧录可肇等把佛牙请至后晋京师开封,献给石敬瑭,石敬瑭为防止契丹人索要,便把佛牙隐藏于宫禁,秘而不宣。“传国之宝”与“神授佛牙” 宋朝开国,宋太祖一直在寻找前朝的“传国之宝”,后来听说洛阳有一颗“神授佛牙”,便取来“以烈火煅之,色不变”,遂将其虔诚请入皇宫供养。咸平六年(1003年),宋真宗迎请佛牙至皇家开宝寺灵感塔。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曹皇后让中官清理出前代故宫秘藏的舍利,供奉在咸平县(今开封通许县)洪福院,其中就有悟空佛牙。 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咸平一座佛寺中观看了一颗佛牙,这颗佛牙忽然生出舍利,有的飞向空中,有的坠到地上;用手去接,舍利马上透过手掌;舍利落到床榻上,摘然有声,然后又透到床下去了;舍利光明莹彻,烂然满目。沈括回到开封,在公卿士大夫中讲述了这件奇事。不久,有人便把这颗佛牙迎到京师。 然而,“传国之宝”的发现,让神宗皇帝感到尴尬他无论如何不敢对祖宗已经认可的佛牙予以否定,但也未免心存疑问。但悟空佛牙在京师士大夫间广为流布,影响到当时对“神授佛牙”的唯一信仰。于是,神宗果断下诏,置悟空佛牙于大相国寺,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气鬼理财大赛策划书
- 2025江西省全日制劳动合同
- 《神经调节物质与神经肽》课件
- 2025建筑工程材料供应合同
- 《大熊猫骨折并发症》课件
- 《教学课件:时间控制机制》
-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第十二章中国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
- 2025年优化合同编写技巧提升合同法律效力
- 《神经系统病变诊治》课件
- 临时围挡施工协议书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高职)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急专项预案
- 13人物描写一组 两茎灯草 课件
- (正式版)SHT 304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热效率设计计算方法
-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刑法学教全套课件(完整)-2024鲜版
- 专题16.7 二次根式章末八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解析版)
- 2023流域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编制导则
- 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 农产品加工培训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调度与运营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