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喘嗽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doc_第1页
肺炎喘嗽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doc_第2页
肺炎喘嗽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炎喘嗽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一, 肺炎喘嗽的辩证施护: 1.风寒闭肺症候:发热、恶寒、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指纹浮红。,避风寒,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并注意卧床休息。,恶寒严重者,可用热水袋保暖。尤其注意背部的保暖发。发热可用温开水擦身,亦可针刺大椎、曲池等穴,切忌大汗,禁用冷敷法。,饮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为宜,忌生冷、油腻、辛辣之品。,中医治法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中医方药用华盖散加减。中药汤药宜热饮,药后进热饮料,如姜糖水、葱白萝卜汤等,以促进发汗。2.风热闭肺症候:症见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痰多,痰黏稠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重证则见高热,咳嗽微喘,气急鼻煽,喉中痰鸣,面赤,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浮紫或紫滞。,室温宜凉爽,高热时多饮水,供给足量的液体,每4小时测体温1次。,剧咳时可用银花、枇杷叶泡水频饮,痰多粘稠时予雾化吸入,亦可用雪梨炖冰糖饮之,以清热化痰。或用中药生麻黄、杏仁、薄荷煎水后作蒸汽吸入,约20分钟后再做体位引流,以促进痰液排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防助热生痰。,中医治法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中医方药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中药汤剂宜温服,多喂清凉饮料,如芦根水、藕汁,荸荠汁,以滋阴清热。3. 痰热闭肺症候:发热、烦燥、咳嗽喘促、鼻翼煽动甚则口唇青紫,痰阻喉间,声如拽据,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壮热烦躁者,可使用退热剂,必要时针刺十宣放血,亦可用青蒿酊擦浴。,痰多者,可用川贝粉、冰糖置生梨中炖服。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口唇发绀的病儿,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变换体位,拍击背部,促进痰液排出。,饮食宜清淡为宜,可给豆浆、牛奶、藕粉、果汁及荸荠汁等。,中医治法为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中医方药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中药汤药宜温服或凉服,少量多次喂饮。4,毒热闭肺症候:高热持续,咳嗽剧烈,气急鼻煽,喘憋,涕泪俱无,鼻孔干燥,面赤唇红,烦躁口渴,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而干,舌苔黄,脉滑数。,体温在39以上,给冰敷、酒精浴、温水浴等。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记录,亦可针刺大椎、风池穴或点刺放血,同时应注意水分的补充,可以太子参、鲜芦根煎水茶频服。,保持大便。便秘者可用番泻叶3-5克泡水代茶饮,或用开塞露润导,或用生大黄泡水以通腑泄热。,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体温情况,注意口腔护理,可用银花、甘草煎水,凉后漱口,每天2-3次。发生严重的气急喘鸣时,应取半坐位并吸氧,并用生麻黄煎水频服。,中医治法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中医方药用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中药汤剂可凉服,少量多次。5,阴虚肺热症候:病程较长,干咳少痰,低热盗汗,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舌质红乏津,舌苔花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1 ,盗汗多者,可用干毛巾擦干,并及时更换内衣,避免受凉。,干咳可用百部、百合、杏仁、麦冬煎水频饮,潮热可用青蒿或地骨皮煎水饮,以滋阴退热。,配合食疗,常食百合粥、贝母粥、山药莲子粥、杏仁饮等进行调补,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忌用煎炸坚硬之品。,治法为养阴清肺,润肺止咳。中医方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中药汤剂宜温服。6,肺脾气虚症候:低热起伏不定,面色少华,动则汗出,咳嗽无力,喉中痰鸣,食欲不振,大便溏,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低热病儿应多休息,避免活动量过大;自汗病儿可用黄芪、浮小麦、麻黄根泡水频饮。,咳甚病儿可用黄芪、紫菀、款冬花泡水频饮;便溏病儿可热敷腹部、或常食芡实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饮食,常食人参粥、黄芪粥、山药粥、竹沥粥、白芥子粥等。,中医治法为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中医方药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中药汤剂温服。二,中医特色治疗1, 敷贴疗法:用于肺炎后期迁延不愈或痰多,两肺湿啰音经久不消失者。用法:白芥子末、面粉各30克,加水调和,用纱布包后,敷贴背部,每次15分钟,出现皮肤发红为止,每日一次,连敷三日,亦可用大黄、芒硝、大蒜各15-30克代替白芥子末及面粉。2, 中药灌肠:用于治疗重症肺炎喘嗽。用法:杏仁、瓜蒌、石膏、大黄、当归、地骨皮、桑白皮、黄芩、甘草各10克用水煎汁100ml,每次25-50ml保留灌肠,每8小时1次。3,三,出院指导1, 搞好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冬春季节防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