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桥翁湿地公园评析浅谈湿地植物的施工与管理.doc_第1页
从七桥翁湿地公园评析浅谈湿地植物的施工与管理.doc_第2页
从七桥翁湿地公园评析浅谈湿地植物的施工与管理.doc_第3页
从七桥翁湿地公园评析浅谈湿地植物的施工与管理.doc_第4页
从七桥翁湿地公园评析浅谈湿地植物的施工与管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七桥翁湿地公园评析浅谈湿地植物的施工与管理摘要: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湿地以其独特且重要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功能、越来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城市湿地公园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而作为在湿地中起主要作用之一的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现在的城市湿地公园中,由于一些施工技术问题和管理不当的行为,致使城市湿地公园中植物没有发挥其本身的生态作用。本文以南京市七桥翁湿地公园为例,浅析湿地植物的施工和管理问题。关键词:湿地;湿地公园;湿地施工管理;湿地植物Evaluates from seven bridge old men wetland park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wetland plantAbstract:The wetland is called “kidney of the Earth”, it with the forest,the sea juxtaposes for the whole world three big ecosystem-types. The wetland by its unique and the importa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ociety and the economical function, has received societys widespread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and takes seriously. Under the wetland eco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premise, the urban wetland park more and more is also known by the people and accepts. But takes in the wetland of a plant leading roles, is improving the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the unreplaceable function. But in presents urban wetland park, because som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question and manages the improper behavior, causes in the urban wetland park the plant not to play its ecology role. South of this article the capital city seven bridge old men wetland park is the example, the brief analysis wetland plants constru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question. The uti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one material in road surface paving窗体底端前言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湿地公园中的湿地景观多为人工湿地,而人工湿地主要由各种具有透水性的基质、水生植物、水体、湿地中低等动物和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五部分组成,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种群。可见植物在湿地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提高湿地中植物的认识水平,合理规划利用好湿地植物,做好前期施工和后期管理不仅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七桥翁湿地公园评析 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位于南京东南部,北起石杨路,南至纬七路,占地总面积约1000亩,由秦淮河与运粮河围合而成。景区功能分区分为:入口景观区、湿地休闲体验区、森林资源区和生态科技展示区。1.1 入口景观区:公园入口处以对称式布局,景石上刻“七桥瓮”为公园的入口标志。入口不远处就可看到一个大型的木质舞台,舞台周围的山坡上有一处大型的叠水,不过叠水并没有向下叠,而是形成了一个死水塘。1.2 湿地休闲体验区:观景台、水上休闲茶室、观景塔等,让人们能够零距离与湿地接触,本应当是人们观赏湿地风光的好地方,各种爬行动物及鸟类活动的天堂。但是在我们参观过程中,并没有各种生物的聚集,并且可见一些植物枯死烂死导致臭气熏天的情况。1.3 森林资源区:以大面积的交互林带来恢复原有居民点对环境的破坏,突出原生森景观,景观小栈道穿插林间,但是并没有看到配合标识简介牌。在原有建筑基础上修缮造型别致的森林小屋反而成为了整个公园的亮点。供人们休憩、享受自然。1.4 生态科技展示区:生态科技展示区由生态科普教育中心、活水园、生态体验园、原生态土坡四部分组成。其中,生态科普教育中心的建筑形如一只趴在树面上的幼虫,但是很可惜的是已经停用。七桥翁湿地公园作为一个公园,里面的服务设施和教育宣传欠缺,与人们的互动性颇少。公园内非湿地景观做得不够精致,多处存在后期管理问题。作为一个湿地景区,湿地景观没有成为亮点,只是在公园中零碎的看到部分湿地景观;并且景观中没有着重的主题植物,没有突出个性和特色,同时可见多处植物的管理不当。整个湿地景观并没有凸显出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的生态性能。从南京七桥翁湿地公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很多的湿地公园规划都是照搬城市公园、水上公园、园林规划等规划设计模式,没有遵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对植物进行深入分析、施工和管理。导致其缺乏湿地公园的区域特色,没有突出湿地景观的惟一性以及演替的自然性等特点。可见,在栽植湿地植物方面和后期管理方面应当遵循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合理的施工和管理重建湿地生态景观、维护湿地生态过程、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2、湿地植物的施工过程2.1 种植基本要求:1、湿地单元植物种植以条状种植为宜,湿地植物种植按设计种植量以均匀分布种植为宜,种植水生植物最适水深符合下表要求。2、湿地单元植物种植过程中必须确保无杂土进入湿地床内。3、湿地单元植物种植须经通水调试成功具备通水条件后再行种植,并确保已种植的植物根系浸没于水中。4、湿地单元植物种植前须整平床面,确保不出现局部水面外露。5、种植密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如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调整时必须通过业主、设计和监理的一致认可方可实施。2.2 植物材料要求:1、根系完整,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2、苗木挖掘、包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2.3 植物种植1、施工前期准备 1) 保证苗木所需的足够深的土壤,充足的水分。 2) 工地及装备的检查 确认工程面积及工地的施工搬运通道、接近位置以及作业空间的条件。 检查施工用土的筹措程度。 检查植物种植装备及副品。根据苗木的生长特性,施工时应必备的工具 等是否准备完毕。 3) 材料及人力检查 植物种植材料投入数量检查及措施。 检查投入人工的数量,保证有足够的人力投入施工过程。2、植物种植 1) 场地整理; 2) 生长基质的准备; 3) 苗运到现场后应及时栽植,起苗后种植前,应注意保鲜,花苗不得萎蔫; 4) 苗木种植前应根据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浇水湿润,埋后覆土应踏紧,不得损伤茎叶,并保持根系完整; 5) 因在挖掘及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伤及根部,消耗大量的水分,所以种植时要看苗的情况而进行修剪,以利成活。 6) 在晴朗天气、春秋季节、最高气温25以下时可全天种植;当气温高于25时,应避开中午高温时间; 7) 种植后,应及时浇水,并应保持植株清洁;3、湿地景区的保护和管理3.1 湿地植物的保护1、 湿地公园内的重点保护区要占相当的面积和比例,以保护该地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湿地生物的多样生,从而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特有的湿地结构、功能、演替规律。2、 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生物栖息地,尤其是保护和维护园内生态敏感区的自然风貌和湿地景观。3、 维持或恢复园内水体水系与园外自然水体水系畅通循环交换。4、 保护水体底泥及其底栖生物。5、 保护地表植被包括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等。6、 湿地公园要划分游人禁入区,禁入区面积要占有一定比例。7、 限定湿地公园人工设施的数量与规模。8、 分析、测算湿地公园最大游客容量及敏感时区游人容量,对湿地公园入园游人量采取合理控制描施。 3.2 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1、保证其成活率湿地植物栽种最好在春季,植物容易成活。如果不是在春季,如冬季应做好防冻措施,如在夏季应做好遮阳防晒。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确保栽种的植物能成活。2、控水 植物栽种初期为了使植物的根扎得比较深,需要通过控制湿地的水位,促使植物根茎向下生长。3、及时收割植物 人工湿地植物一般生长较快,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在其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对植物进行及时收割,并处理和利用。一般的植物收割时间为上半年的35月份和下半年的911月份。3.3 湿地植物的日常管理1、水生植物的水管理。水方面,苗期水适当,保持浅水层,保水回清,分蘖期,浅水勤灌,后期,适时晒田,复水后,保持干干湿湿,做到前水不见后水。2、肥料方面可采取“前促、中控、后保”法,注重早期施肥,约60-70的氮肥作基肥,花前花后结实期30-40,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主攻结实期。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合理配置氮、磷、钾,增施磷钾肥,适量施氮肥为原则,生长期每隔15天施用肥料一次,连续施用2-3次。若氮肥施用过多,则易导致植物疯长、抗逆性差、易倒伏、易感病等问题。一般施肥时,可以结合灌溉时进行。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也不容忽视。但是,药剂防治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和补救措施,应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如在病发前期或病发初期就要用药,常用杀菌药剂一般有80大生、75百菌清、70甲基拖布津、5井冈霉素等,浓度宜掌握在8001000倍左右,施用时以7天为一个周期,连续施用3次。3.4 湿地植物的后期养护1、使用范围 1)工程结束后为了使水生植物迅速的生长,使其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要定期维持管理。 2)因为水生植物新栽时期需要一个缓苗的过程,在工程完工后留专人进行一段时间的专门管理,直到移交。2、 水份管理 1)因水生植物本来就在水中生长,所以栽植完毕后要加大浇水的力度,以防缺水而不能长苗。 2)夏季施工,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补充水分。 3)因刚栽植完的水草较弱,所以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4)在工程移交事我方将提交一份水草栽培及养护方案,以便管理。3.5 其它管理1、定期喷广谱药剂,及时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发生。2、根据监理的指示,对不需要保留的杂草及时清除。3、检查枯死苗株的发生位置和状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栽措施。草种发芽后,应及时对稀疏无草区进行补播。4、施工结束后留专门的养护人员,对苗木进行维护、管理,提交苗木的习性、基本养护及管理措施等资料,并提供绿化工程的管理维护手册。假如我方中标,对水生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我方使用专业绿化队伍施工,在施工前将会针对具体的植物编制适宜的施工和养护措施。结语生态系统健康是湿地管理的目的和基础,因此,提高湿地的认识水平,合理规划利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好湿地资源不仅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才刚起步,对湿地中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