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考试基础知识.doc_第1页
招警考试基础知识.doc_第2页
招警考试基础知识.doc_第3页
招警考试基础知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招警考试基础知识:刑法经典练习题一作者:大学生征兵网更新时间:2010-06-25 15:48:21点击数: 23 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构成犯罪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 D: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答案:A 试题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A:宪法 B:民法 C:行政法 D:侵权法 答案:A 试题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A:有期徒刑 B:管制 C:剥夺政治权利 D:拘役 答案:C 试题4:刑事诉讼法属于()。 A:程序法 B:实体法 C:特别法 D:临时法 答案:A 试题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市公安局 B:区治安联防队 C:区公安分局 D:李某 答案:C 试题6:甲方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致人死亡 D:不构成犯罪 答案:A 试题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 答案:C 试题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A 试题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甲的行为属于()。 A:杀人中止 B:杀人未遂 C:杀人预备 D:不构成犯罪 答案:A 试题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十年 答案:C 试题11: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 A:一般主体 B:国家工作人员 C: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D:国家机关 答案:C 试题12: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C 试题13: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攻击、立即进行反击。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殴斗。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伤害 B:过失伤害 C:正当防卫 D: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答案:D 试题14: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年。 A:五 B:十 C:十五 D:二十 答案:B 试题15: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答案:B 试题1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故意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应判处()。 A:徇私舞弊罪 B: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C: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 D: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答案:C 试题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使的程序,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判处:()。 A:玩忽职守罪 B:滥用职权罪 C:拘私枉法罪 D:徇私舞弊罪 答案:B 试题18: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 A:行贿罪 B:向单位行贿罪 C:介绍贿赂罪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B 试题19: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或者其他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判为()。 A:贪污罪 本文 试题26: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免除处罚 www.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D 试题27: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B 试题28:在一定期限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从事劳动生产,并进行教育和矫正的一种刑罚,被称为()。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拘留 答案:C 试题29:对犯罪分子在短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就近予以监察的一种刑罚,被称为()。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拘留 答案:B 试题30: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是()。 A:六个月以上,二十年以下 B:十五日以上,十五年以下 C: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D:十五日以上,二十年以下 答案:C 试题31:管制的期限为()。 A:半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 B: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C: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D:三个月以上,5年以下 答案:B 试题32: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意表示 D:不构成犯罪 答案:B 试题33: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 A:预备形态 B:实行过程中 C:预备形态和实行过程中 D:预备形态和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实行过程中 答案:D 试题34: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A: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害的威胁 B:危险即将来临 C:危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实施 D:只要能避免危险不惜造成任何危害 答案:A 试题35: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错误的说法是()。 A: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小 B: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D 试题36: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 A: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 B: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C:实现其内心愿望的起因 D: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答案:B 试题3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 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D: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负刑事责任 答案:D 试题38: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案:C 试题39:有关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错误的说法是()。 A:我国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始于生效日,终于废止日 B: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刑法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C:我国刑法在公布一段时间后再施行 D:它与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共同构成刑法的效力范围 答案:C 试题40: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答案:D 试题41: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行为作斗争。 A:*犯罪 B:流氓犯罪 C:其他刑事犯罪 D: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答案:D 试题42:刑法是()的法律。 A:某个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 B:规定阶级压迫的工具 C:国家法律中最重要 D: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 答案:D 试题43:刑法学是研究()的科学。 A:刑事法律 B:刑法 C:犯罪 D: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 答案:D 试题44:有关贪污罪、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渎职罪的条件应由下列哪个机关直接受理()。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国家司法行政机关 答案:B 试题45:下列哪种刑罚可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A:有期徒刑 B:管制 C:剥夺政治权利 D:拘役 答案:C 试题46:下列哪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A:取保候审 B:罚款 C:监视居住 D:逮捕 答案:B 试题47: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刑事年龄为()。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男22周岁,女20周岁 答案:B 试题48:我国刑罚主刑中规定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每月可回家一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