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4课 一 小组自主学习 设计板书 结合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和第八课辛亥革命的板书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本课板书 国民革命的洪流 兴起 发展 高潮 转折 结局 国共合作 创办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四 一二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革命兴起 国民革命高潮 国民革命转折 国民革命发展 国民革命失败 你对黄埔军校了解有多少 二 新课探究 黄埔军校的建立 创始人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总理 孙中山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党代表 廖仲恺 校领导 黄埔军校的创建 性质 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目的 培养革命军事人才 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 蒋介石 校长 廖仲恺 周恩来 特点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贡献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聂荣臻 徐向前 林彪 陈毅 叶剑英 北伐战争前夕全国形势图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我不牺牲 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 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 家孰与存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1926年7月 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 对象 开始时间 战略方针 先头部队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统一全国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1926年7月 集中兵力 各个歼敌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 国共两党合作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北伐方针正确 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英勇杀敌 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 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 国民党屠杀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 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转折 结果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观点辨析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北伐军胜利进军 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 所以国民革命胜利了 国民革命失败了 因为它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黄埔军校 1924 5 发展 北伐战争 1926 7 高潮 四一二政变 1927 4 12 转折 失败 国民革命的洪流 三 小结 1 关于黄埔军校的叙述 正确的是 是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 是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的 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的简称 孙中山任校长 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a b c d a 2 下面关于北伐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统一全国 b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 袁世凯 张作霖三个军阀 c 1926年7月 北伐军出师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