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变色龙.doc_第1页
6变色龙.doc_第2页
6变色龙.doc_第3页
6变色龙.doc_第4页
6变色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6变色龙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3.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4.学习课文写法,写一种喜爱的小动物。教学重点1.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2.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观察方法。3. 学习课文写法,写一种喜爱的小动物。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观察方法。课前准备1.学生和教师课前共同收集有关变色龙的资料。2相关ppt。主备人 祁玉刚 执教人 陈继勇 总第 11 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利用课文后面的题目提醒,理清文章的脉络。) 交流:课文介绍了变色龙哪些方面的特征: (1)外形特点。(2)捕食方法。(3)如何变色。三、细读第一部分(发现变色龙)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想: 想要发现变色龙,容易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自己读课文) 2.交流(不容易) (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渗透引号的用法!课件出示,让学生选择正确的作用。 3.那为什么如此不易被发现呢? 4.朗读句子,出示: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5.是啊! 变色龙隐藏的这么好,怪不得很难发现啊!那我们发现时,该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惊喜啊!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读课文1-8节,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看看谁能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 6.分角色朗读(男生读中非工人,女生读小李.旁白齐读)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指读。2观察字形。3描红临写。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让学生看图说说变色龙的样子,使其对变色龙有个初步的认识。师补充介绍,加深学生对变色龙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变色龙隐蔽性强的特点。提醒学生注意“震”字的字形。通过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变色龙的特点变色。总第 12 课时第 二 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变色龙的特点。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说一说课文第一部分写什么。 交流收集到的变色龙的资料。二、. 端详变色龙 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还把它好好地端详了起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节,看看课文写了变色龙哪三方面的特点? 2.学生读书,交流 :外形 捕食 变色3. 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选择那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不动笔墨不读书,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 5.交流外形:(1)教师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节,其他学生看着图片。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变色龙,说说变色龙的外形特点。(2)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请学生结合其中的语言文字谈谈体会。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渗透观察顺序: 全身头身躯),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也紧紧扣住了它的特点(身体的颜色、嘴巴的形状等等)(3)是啊!看着这变色龙,真可以用第一部分中的一个字概括,板书“怪” 用学到的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介绍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当堂“写”的训练。)(4)朗读体会捕食:(1) 指名学生朗读10-12节(2)变色龙的样子“怪”, 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快)(3)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自己读读第12节,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让学生用学习第九自然段抓关键词句谈体会的方法交流汇报。(4)交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 (5)哇!真是太厉害了!再送它一个字,既快又“准”,板书“准”) (6)朗读第12节(7)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就是它那双奇特的眼睛.以及它那超过身长一倍的舌头。 读读课文11节,你觉得它的眼睛奇特在什么地方? (8)交流(每只眼睛能单独转来转去产生立体感),看图片(9)朗读11节变色:(1)指名朗读第14节。(2)找出颜色的变化(绿色棕色浅灰色) 。(3)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吗? 让学生尝试着说说看,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4)看到这一幕,你还会说它是怪物吗?你会怎样称赞它?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名副其实”的意思。(5)朗读句子: “变色龙, 果然名副其实。”四、放回变色龙。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2.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3.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4.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 五、总结。1.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2.朗读全文 突出主题,保护动物,和谐共存。3揣摩作者描写的方法。 (1)抓住外形特征描写。 (2)抓住动作特征描写。 (3)抓住功能特征描写。 4.探索自然,激发情感。 (1)我们借助作者对变色龙的细致观察来了解自然。神秘的自然界有着无数的奥秘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2)动物的本领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启发。我们知道:飞机的发明得益于鸟的飞行;雷达的发明得益于蝙蝠;圆形的建筑得益于鸡蛋的结构变色龙的特殊本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应用,你知道它被应用于哪些领域吗?六、作业。 写观察日记。理解“端详”的词意从而认识到作者描写得如此细致来源于他认真地观察。了解作者描写变色龙的写作顺序:全身头身躯。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外貌的写作方法。放样子,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特殊的生理构造造就了它特殊的本领。从而让学生改变对变色龙丑陋外貌的主观印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水到渠成。延伸,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动物。培养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板书设计 6、变色龙外形怪捕食快 准变色多教后反思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本篇课文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老师营造的氛围不够好!这需要我去认真思考,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我知道这篇课文描写的变色龙虽然学生平时不能见到,但作者的描写动物的方法却值得学生好好体会,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作者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例如在学习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时,我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第9小节,随即让学生在头脑中或在画面上形成变色龙外形的画面,接着再与书本对照,从中得出结论:课文之所以能将变色龙写得这么生动,因为能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在学习变色龙的捕食特点时,也就是学习课文的第11节,这节以非洲工人的介绍为主,写了变色龙的眼睛的独特之处,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这一生理特点,我采用了“强记”的方法来学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我邀请学生来扮演工人读课文介绍这一节的内容,然后问学生知道了多少,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变色龙的眼睛的特异功能。文中描写变色龙眼睛的词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特点,体现浓浓的语文味。“他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当他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前方时,酒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在教学这两句时,我先让学生读文后说说变色龙眼睛的独特之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但我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让学生再次读文,揣摩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能很准确地反映出它的这个特点呢?学生很快就有了答案:“单独、分别”因为只有变色龙的眼睛每只眼睛是独立活动,不同于我们人类以及其他动物的眼睛。而且两只眼睛能分别观望。随后我总结到:当我们准确地使用词语,就能准确反映事物,把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