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命题态势及备考对策.doc_第1页
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命题态势及备考对策.doc_第2页
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命题态势及备考对策.doc_第3页
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命题态势及备考对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命题态势及备考对策临泽一中贾登炜研究2007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既有利于准确了解本年度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态势及特点,又有助于今后的诗歌鉴赏复习,为合理指导提供有效的信息及依据。一、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命题态势。1、唐宋诗歌一统天下的态势并未完全打破,反而略有回升,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007年共有18套试题,考查了24首古诗,涉及到21位诗人,其中唐诗8首,宋代诗词10首(其中诗7首,词3首),元代词1首,元代小令1首,明诗1首,清代诗2首,更有东周诗1首。与2005年相比打了个调,2005年考查了唐诗11首,宋诗8首,北京卷陆游词1首;而2006年17套试题考查了19位诗人的19首古诗歌,其中唐诗4首,宋代诗词6首(宋代诗4首,宋代词2首)。由此可见,高考诗歌考查命题试图打破唐宋诗歌一统天下格局的意图并未完全真正实现,反而回升,呈多元化势态。这当然与唐宋诗歌独有的思想艺术特质与特殊地位息息相关。2、诗歌鉴赏考查跨越时代绵长,呈著名作家占主流,精英文化成主导,非著名作家有所增加的趋势。2007年试卷除唐代诗、宋诗词占主导地位外,考查还涉及东周诗1首,元代词1首,元散曲1首,明代诗一首,清代诗2首,时间跨度达两千多年,其中北京卷考查诗经中的国风苤莒,开了近年诗歌鉴赏考查诗经之先河,而占主导地位的唐诗宋词考查,更侧重了著名作家一流诗人,其中唐代王维2首,白居易1首,韦庄1首,刘禹锡诗1首,宋代苏轼诗词3首,王安石诗2首,辛弃疾词1首,明代高启诗1首,非著名的宋、金、元、清诗人诗歌10多首。3、考查方式主观试题仍是主导并呈多变化格局。除上海卷一道客观题,上海卷、浙江卷各一道填空题外,全国卷及其他省市卷均为主观试题,意味着主观型试题将仍是主导。处于命题引领地位的上海卷的填空与客观题,将可能会促生部分省市命题客观题的比例。与2006年相比,比较鉴赏题型不降反升。2006年湖北、湖南、重庆两省一市采用这一考查方式,而2007年湖北、辽宁、浙江、重庆三省一市运用了比较型考查,可见比较鉴赏将仍会在2008年或今后有所保持或增加,而文化大省浙江革新三首诗比较鉴赏的形式,将会引起此类题型的新变化。4、诗歌体裁也呈形式多样化态势。2007年18套试题24首诗中,古体、近体兼考,各体兼备,考查诗体分别为古体诗1首,近体诗23首,其中七绝10首,七律3首,五绝1首,五律3首,散曲1首。以近体为主,近体诗又以七绝与词为主流,兼及他体。七绝仍将会是08年或今后主要考查的诗歌体裁,五律七律的比重将会有增加趋势,亦考及他体。5、诗歌题材仍将丰富多彩,写景抒情类仍是重头戏。2006高考鉴赏题写景抒情诗8首,送别诗、词、曲各1首,咏物言志诗3首。而2007年写景抒情诗13首,咏史怀古诗3首,咏物言志诗2首,田园诗2首,即事感怀诗2首,送别诗2首。6、诗歌鉴赏考查内容的题型多样化,比较型鉴赏题并未弱化。2007年除江苏上海填空题、上海卷是客观题外,其他均是主观型试题。考查的内容呈多样化趋势。其中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有全国卷、重庆卷、安徽卷、广东卷、江西卷、浙江卷;考查诗歌意象的有全国卷,北京卷,广东卷,浙江卷;考查艺术表达技巧的有北京卷、天津卷、安徽卷、湖北卷、江苏卷、山东卷、浙江卷;考查诗歌诗眼的有全国卷、广东卷、江苏卷、四川卷;考查诗中重要词语(虚词、叠音词、词语作用,句子间关系)重要作用的有全国卷、天津卷、安徽卷、江苏卷、海南与宁夏卷,;考查扣题分析表达新意诗句的有江苏卷,考查对诗歌画面再现并拟题的有四川卷。考查比较鉴赏型诗歌的有重庆卷,江西卷,辽宁卷,浙江卷,湖北卷,并有将强化之趋势。二、备考对策综观近几年的高考题,高考诗歌鉴赏题在选诗上,呈现出这样的趋势:一是从难度上看,选名家的非名诗(这里非名诗,指一般不入选中学课本,或不为常人所道,不在中学生阅读视野内的)和非名家的名诗;二是从内容上看,选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鲜明艺术特点的诗歌。因此,诗歌鉴赏备考要特别关注教材,理解,概括等方面。(一)依托教材,消化吸收诗歌鉴赏非一日之功,务须在高一、高二时借助教材打下良好基础。高三复习依托教材,全面消化吸收。要了解教材中诗词基本的文学常识,如古体诗与近体诗、词与曲的基本知识;要了解并消化教材涉及的一些常见意象(如柳、梅、月亮、杜娟等),并延伸、识记更多的意象;要熟悉教材中五类题材诗歌(即直抒胸臆诗、咏物言志诗、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与技巧;要了解熟悉教材古典诗歌中五种常见的感情:伤国伤时、人生志向、人生感受、思乡怀人与长亭送别;要了解消化教材中古诗常见的五种艺术形象: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二)借助想像,读懂诗歌“一首诗诗意的多少取决于它激起人们想像力的程度”,同理,高考古诗鉴赏对一首诗有多深的理解,也取决于考生在考场阅读时,给予这首诗多少想像。可以说,考生从头到尾想像的过程,就是鉴赏诗诗歌的过程:从读诗开始,到最后答题,想像要伴随始终。高考古诗鉴赏其形象,其语言,其表现手法及其评价,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古诗鉴赏的想像能力。因此,备考要从解读诗歌,读懂诗歌所需要的想像力入手。读懂古诗,要看炼字的能力。要联想哪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词性活用词,常常成为作者有意锤炼的字眼,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齐已“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一”字等,尽人皆知。炼字处往往或成为诗眼,或使诗句生动传神,或增强诗句感染力,通常会使全诗增色不少,成为命题者关注的重点。读懂古诗,要懂得“诗家语”。就是要借助想像读懂诗歌语言的变形特征,即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子成份等,如崔颢黄鹤楼诗中“晴川历汉时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为“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陆游书愤诗中“楼般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意象的直接拚合。改变词性、语序,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主要是因格律而创造音韵美,给读者留下了艺术想像与再创造的广泛空间与空白,需要我们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联想、想像补充完善。读懂古诗,要了解并熟悉诗词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语言风格。诗词艺术的表达技巧,这是近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热点区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仗、对比、双关、互文等各种辞格),二是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三是表现手法(主要就整首诗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而言,有直抒胸臆、咏物言志,写景抒情,即事感怀、怀古咏史五种,其他还有衬托、象征、用典、动静结合,虚实明暗等)。古诗的语言风格如含蓄委婉、豪放飘逸、沈郁顿挫,清新自然,恬美冲淡,雄浑壮阔,古朴典雅等。考生要识记诗歌风格与表现手法方面的术语,以备应试时联想套用、活用。读懂古诗,正确解答,考生要了解命题者想像的方向。如考查诗歌内容方面,就要了解联想诗人所写之景、物、人、事构成的意境与考生所想像之景、物、人、事描绘的意境是否一致;考查诗歌特色方面,就要消化了解诗人成诗之特色与考生所感悟之特点是否一致;考查诗歌思想感情方面,就要了解诗人表达之情、理、趣与考生所联想理解的情、理、趣是否一致;考查诗歌技巧方面,就要了解、消化诗人表达之技巧妙处与考生所理解之技巧妙处是否一致。(三)、掌握技巧,分析概括概括是形成正确答案至关重要环节之一,要准确地概括分析,就必须要有合理的解题程式与步骤,掌握一些正确的分析概括的方法。分析概括要有依据,要看诗题、看作者。要串译诗句,看诗句表达,解读全诗。看诗后注解。分析概括要看意象、炼字,选好角度,划定类型。结合全诗,看意象炼字。看诗中有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意境?有无炼字,有什么妙处?选准角度看类型。从意象分析中,要看是教材中熟悉的五类题材诗歌里的哪一类(是写景抒情诗还是咏物言志诗等)?要看运用什么表达技巧(是用了何种修辞格,用了何种表达方式,还是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还应结合语境分析出其妙处与作用。分析概括要审清题干,解答问题,最后写出答案。审清题干:要看题干有几层?要分清设问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