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新文化运动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蔡元培先生在我是怎样做北京大学校长的里称:“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劣性根,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就此你认为蔡元培办学的目的是()a反对复古尊孔潮流 b传播民主科学思想c造就现代知识分子 d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蔡元培办学的目的是改掉北大学生身上“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劣性根”,建立现代大学,培养具有新思想的现代大学生。【答案】c2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吾国年来政象,唯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c反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解析】陈独秀强调的是国民的民主意识对民主政治的重要影响。【答案】b3胡适曾形象地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这里所谓的“树墩”是指()a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b落后的生产技术c皇权至上的专制体制d传统的小农经济【解析】“树墩”实际上是指大树的根基。“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b、c两项仅仅是“枝叶”“树干”。胡适只是从文化层面上探讨传统文化问题,没有涉及其经济基础,d项也不合题意。【答案】a4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呼吁人们推翻人吃人的制度。鲁迅的这篇小说发表于()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维新变法运动期间c新文化运动期间 d抗日救亡运动期间【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答案】c5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校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析】“打倒孔家店”表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否定,并非是理性认识。【答案】a6“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解析】从材料中“言之有物”“讲求文法”可知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内容,故选b项。【答案】b7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c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d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斗争【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而掀起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答案】d8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但)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解析】根据材料中“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说明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a、b、d三项从材料中不能分析得出。【答案】c9“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这种语体和风格的诗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材料中的诗句属于白话新体诗,新体诗是文学革命的产物,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答案】d10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b、c、d三项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答案】a11“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几个中文系学生看了这段话,对“那时”具体是指哪个时期意见不一,他们向一位历史系教授求教,得到的答案是()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前期 d国民大革命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是对新文化运动前期的评价。【答案】c12对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缺陷是()a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b尚未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c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矫枉过正是文化改革运动的通病【解析】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可知,毛泽东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东西方文化认识绝对化的倾向,这是它的缺陷。【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涉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答案】(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他们意识到,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养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3)梁启超“新民”理念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联。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1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收集了近代以来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表格。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材料对于西学能不能学?学习西学是否合理?学习西学应该学些什么?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一直存在争论。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有器的,但是后来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这是合理的,必要的。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羌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2)比较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有何不同。(3)你认为丙的观点代表了中国19世纪中后期哪个派别的观点?根据丙的观点,你准备就此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请为你的研究性学习确定一个课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第(1)问结合各种社会思潮的主张进行概括归纳,并从背景角度分析原因,注意言简意赅。第(2)问阅读材料,解读材料所含信息,分别概括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第(3)问据材料判断。课题确定具有开放性,只要符合材料中丙的观点的主题范畴即可。【答案】(1)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思潮中体西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维新思潮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新文化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章 生命的结构与生殖(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期中专题复习(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数学试题
- 2023-2024新人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设计
- 公司协议收购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以担保合同为依据融资特点
- 基因测序仪收费标准
- 二零二五快递代理点转让的合同范例
- 股权转让协议部分转让二零二五年
- 离婚两小孩抚养范例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医学基础常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草原生态与生物多样性》课件
- 绘本故事《奶奶的青团》
- 充电桩工程施工方案(3篇)
- 快递小哥交通安全课件
- 2025年青海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6年版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新职教高考)新闻传播大类《摄影摄像》模拟试卷(第1套)
- 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 DB14-T 2779-2023 营造林工程监理规范
- 化妆品营销策略与实践考核试卷
- 学校行政管理中的沟通艺术与效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