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动物.doc_第1页
第四讲 动物.doc_第2页
第四讲 动物.doc_第3页
第四讲 动物.doc_第4页
第四讲 动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 作物病害防治技术小麦病害 小麦锈病症状条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鞘、秆和穗部。夏孢子堆鲜黄色,长椭圆形,成行排列。冬孢子堆黑色,狭长形,埋于表皮下,表皮不开裂。叶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很少危害叶鞘、茎秆。夏孢子堆橘红色,圆形至长椭圆形,排列不规则,表皮开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冬孢子堆黑色,长椭圆形,散生,埋于表皮下。秆锈病 主要发生在茎秆及叶鞘上,严重时,叶及穗上也可发生。夏孢子堆大,长椭圆形,深褐色,排列不规则,表皮很早开裂并外翻。冬孢子堆黑色,长椭圆形,表皮开裂,散出冬孢子。 病原三种锈病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真菌。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为小麦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e Rob.ex Desm.f. sp.tritici Erikss.et Henn.;在我国转主寄主未得到证实,国外证实是唐松草和小乌头。小麦秆锈病的病原菌为禾柄锈菌Puccicinia graminis Pers.f. sp.tritici Erikss.et Henn.,转主寄主是小蘖和十大功劳。小麦锈菌均为专性寄生,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发病特点 小麦锈病的病原菌只能在寄主上发育和繁殖,并通过夏孢子传播为害,气流是主要传播媒介。当夏孢子成熟后,只要有轻微的气流,就会从夏孢子堆中向外飞散,可随气流上升到5000 km以上的高空,传送到几百km以外的地区,造成小麦病害的大流行。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成熟后突破表皮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锈病流行。小麦三种锈菌对湿度的要求基本相同,都需要有饱和湿度。小麦叶片及孢子表面必须有46h的水膜存在,病菌才能侵入寄主。故多雨、多雾或田间湿润、结露的情况下,锈病容易流行。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最经济而有效的办法。(2)精耕细耙,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3)避免过早播种,可显著减轻冬小麦幼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 4)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晚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5)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减少损失。药剂防治条锈病和叶锈病在病叶普遍率1%10%时,开始防治;秆锈病在病秆严重率在1%以上时,立即防治。1)药剂拌种 在冬小麦苗期常发病区,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拌种。(2)药剂喷雾 冬小麦苗期发病早的地区或地块,可用25%三唑酮,或萎锈散,或叶锈特可湿性粉剂喷洒幼苗。一般喷药12次,如果流行时间早,流行速度快,又是感病品种,则喷药23次。小麦赤霉病 症状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期均能发生。在苗期形成苗枯,在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腐,其中以穗腐危害最严重。苗枯 种子带菌引起苗枯,使芽鞘和根鞘变成黄褐色、水渍状腐烂,地上部叶色发黄,重者幼苗出土不久即死亡。基腐 小麦的茎基部变褐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穗腐 发病初期在小穗基部产生水渍状斑点,后逐渐褪色失绿呈褐色病斑,潮湿时在颖壳合缝处及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霉层。病害可向上、向下蔓延扩展,使小穗甚至整个麦穗变黄枯死。后期在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的小颗粒。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属子囊菌亚门,赤霉属真菌。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真菌。病菌腐生能力强。 发病特点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病残体上越冬。此外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场所。带病种子和病残体上的子囊壳、分生孢子是下一生长季节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小麦抽穗至扬花末期是最易感病期。此时,越冬场所的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落在麦穗上,萌发侵入花药,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菌源数量大;开花期雨日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造成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2)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3)在小麦扬花前尽可能处理完病残体;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促使病残体快速腐烂,减少田间菌源数量。(4)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2.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l00 kg种子用药100200 g湿拌。(2)喷药防治 小麦扬花达10%以上时选用25%施保克乳油,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常规喷雾。小麦白粉病 症状 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以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初期在病部产生黄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在叶片上产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后期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病斑多时常愈合成片,使叶片发黄枯死。发病严重的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病原 有性态为禾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 Speer.f.sp.tritici Marchal,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真菌;无性态为串珠状粉孢菌Oidium monilioides Nees,属半知菌亚门,粉孢属真菌。为表面寄生菌,在寄主植物体上表生,无色,以吸器伸入寄主的细胞内吸收营养。 发病特点 在低温干燥地区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在夏季气温较低的地区,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上继续侵染繁殖,或以潜伏菌丝状态越夏。病菌越夏后,先侵染越夏区秋苗,产生分生孢子向附近麦田传播,分生孢子还可借助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到非越夏区。以菌丝体潜伏在植株下部叶片或叶鞘上越冬。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感病品种上后,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在表皮细胞内产生吸器,吸取寄主营养。菌丝可在寄主组织表面蔓延生长,形成分生孢子梗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由气流向周围传播蔓延引起病害的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2)在病原菌越夏区,麦播前要尽可能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在病原菌闭囊壳越夏的地区,麦播前要妥善处理带病麦秸。(3)适期适量播种;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 2.药剂防治 在春季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选用20%三唑酮,或12.5%烯唑醇等药剂喷雾防治。 麦类黑穗病 麦类黑穗病常见的有小麦散黑穗病和小麦腥黑穗病。麦类黑穗病的共同特点是病菌破坏穗部产生大量的黑粉,不仅使小麦减产,而且降低品质。小麦腥黑穗病病菌孢子含有毒物质及腥臭的三甲胺等,不能食用。症 状 小麦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均为系统性侵染病害,症状主要表现在穗部小麦散黑穗病 病株直立、较矮。整个病穗成为黑色粉状物,穗内无籽粒,穗外包一层灰色薄膜,膜破裂散出黑粉,仅残留主穗轴,病穗无气味。小麦腥黑穗病 病株较健株稍矮。麦穗松散,颖片张开较大,病粒微露,膜不易破裂。籽粒变成灰褐色粉状物,含有毒物质三甲胺,有鱼腥恶臭味。 病 原 有性态为散黑粉菌Ustilago nuda(Jons)Rost,属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真菌。麦穗上的黑粉为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四个细胞可分别长出单核分枝,但不产生担孢子。病原菌主要有网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 (DC) Tul和光腥黑粉菌Tilletia foetida (Wajjr. ) Liro。属担子菌亚门,腥黑粉菌属真菌。冬孢子萌发,先产生不分隔的管状担子,在其顶端产生412个成束的长柱形单核担孢子,担孢子在担子上常结合成“H”形,萌发产生双核侵染丝发病特点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散黑穗病菌属花器侵染的系统性侵染病害,一年只侵染一次。小麦开花期病穗散出冬孢子,借风力传播到小麦健康的花器上。当柱头刚刚开裂并有湿润分泌物时,冬孢子萌发直接侵入,当籽粒成熟时,以厚壁休眠菌丝状态潜伏在种胚内越冬。带病种子播种后,潜伏在胚里的菌丝随着麦苗生长到达生长点,随着植株生长而伸展,形成系统性侵染。孕穗期到达穗部后继续生长发育,菌丝形成冬孢子,成熟后散出。上一年小麦开花期遇有多雾、细雨和温度高的环境,有利于冬孢子萌发和侵入,种子带菌率高;一般颖片开张大的品种较感病。小麦腥黑穗病是幼苗期侵入的系统性侵染病害。初侵染来源是带菌种子、粪肥和土壤。小麦播种出苗时,冬孢子萌发,产生菌丝,从芽鞘侵入,随着麦苗生长到达生长点,孕穗期到达穗部侵入子房,破坏麦穗,形成冬孢子。病菌只能侵染未出土的幼苗,播种过深、覆土过厚,麦苗出土慢,增加病菌侵染的机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冬小麦播种过晚和春小麦播种过早发病均重。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小麦矮腥黑穗是我国对外检疫对象,为防止病害随种子或商品传播,应加强植物检疫工作。2.农业防治建立无病留种田,使用无病种子;精选种子;施用无病肥;及时拔除田间病株;适期播种,播种不宜过深,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与非寄主作物实行12年轮作;种植抗病品种。3.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防治麦类黑穗病经济有效的措施。可选用2%立克秀湿拌种剂100150g加水1.5L湿拌种100 kg;也可选用12%三唑醇、或12.5%烯唑醇,每100 kg种子用药2030g拌种;或选用50%多菌灵,每100 kg种子用药200300 g拌种。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是玉米重要叶部病害。在玉米产区,一般发生年减产1520%,大发生年减产50%以上。 症状玉米大斑病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大斑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苞叶和籽粒。叶片发病,先出现水渍状或灰绿色的小斑点,随后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大,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浅,边缘色深。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连片,使植株过早枯死。高湿度条件下,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侵染叶鞘、苞叶和籽粒,病斑多呈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 玉米小斑病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病部初为水渍状斑点,后变为黄褐色。病斑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颜色较深,黄褐色,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感病品种病斑常相互联合使整个叶片萎蔫枯死。潮湿时,病斑上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玉米大斑病 有性态为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ell) Leonard et Suggs,属子囊菌亚门,毛球腔菌属真菌。无性态为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Suggs,属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真菌。玉米小斑病 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属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真菌。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属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真菌。 发 病特点玉米大斑病 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也可在种子上和堆肥中越冬。次年,分生孢子萌发产生侵入丝从玉米表皮直接侵入,少数也可从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在春玉米和夏玉米混作区,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晚播、密植、连作、靠近村庄及地势低洼的地块发病均重。78月温度偏低,多雨高湿,日照不足,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 玉米小斑病 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越冬,但存活率很低。第二年玉米生长季节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便可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有水膜时可萌发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感病杂交种是导致部分地区该病大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78月雨日、雨量多、露水大的年份和地区,小斑病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1)种植抗病、优质和高产的玉米杂交品种。(2)适期早播,玉米与大豆、花生、小麦、棉花间作效果较好。(3)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4)低洼地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5)玉米收获后要及时翻地,将田间病残体翻入土中使其加速腐烂分解;及时处理带病秸秆。(6)实行12年轮作可减少发病。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适时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可选用10%世高、50%多菌灵、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硫菌灵胶悬剂等。玉米丝黑穗病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有些杂交种或自交系在67叶期开始出现病苗矮化,叶片密集,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株形弯曲等。穗期出现典型症状,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基部膨大而顶端小、不吐花丝、苞叶通常不易破裂、黑粉不外漏、不易飞散、常黏结成块,内部夹杂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雄穗受害花器变形,颖片长、大而多,呈多叶状,不能形成雄蕊。病原为丝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 (Kuhn) Clint,属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真菌。发病特点以冬孢子在土壤中、种子表面或粪肥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土壤、粪肥中或种子上越冬的冬孢子产生侵染丝,从玉米幼苗的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侵入后的病菌很快蔓延到达玉米的生长锥,造成系统性侵染。菌丝在雌、雄穗内形成大量的黑粉,玉米收获时黑粉落入土壤中越冬。 玉米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使用未腐熟的厩肥,种子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等都会使土壤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防治方法1. 种子处理 选籽粒饱满、发芽势强的种子,用药剂拌种处理。可选用40%卫福胶悬剂270330ml加水1.2L拌种l00 kg;也可选用5.5%浸种灵号,每100 kg种子用药量为1g。2.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良种。(2)不从病区调运种子;选不带菌的地块或经土壤处理后再育苗;不施未腐熟有机肥。(3)及时拔除田间病株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中越冬菌源。(4)实行13年轮作,可有效地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和危害。棉花病害 棉花苗期病害 我国已知有20余种棉花苗期病害,其中危害严重的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等。棉苗受害后,轻者严重影响生长,重者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成片枯死立枯病 种子萌发前被侵染引起烂种;萌发后未出土前被侵染引起烂芽;出土后受害,病苗茎基部环状缢缩,后萎蔫倒伏,严重时成片死亡,拔起病苗,茎基部以下皮层留在土壤中。潮湿时,在病部及其周围土壤表面可见白色稀疏菌丝体 。 炭疽病 种子萌芽时受侵染,嫩芽变褐腐烂。幼苗出土后,在茎基部产生红褐色梭形病斑,略凹陷并有纵向裂痕,严重时病斑环绕茎基部变黑褐色腐烂,病苗萎蔫死亡。幼苗根部受害后呈黑褐色腐烂,拔病苗时,茎基部以下皮层不易脱落。子叶多在边缘产生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后期病斑干枯脱落,造成子叶边缘残缺不全。潮湿时,病部表面散生黑色小点和橘红色粘质团。立枯病 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属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真菌;无性态为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发病特点 立枯病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23年。炭疽病菌和红腐病菌主要以分生孢于粘附在棉籽短绒上或以菌丝体潜伏在棉籽内越冬,成为次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带菌棉籽通过种子调运作远距离传播。土壤中病菌主要通过农事操作、流水和地下害虫在田间扩散蔓延。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进行传播。病健苗接触也可传播。播种过早、过深或覆土过厚;低温多雨,地势低洼的棉田,土壤通气性差,有利于病菌繁殖,而棉籽发芽率降低,出苗慢,棉苗抗病力降低,易被病菌侵染,造成种子发芽、出苗慢,大量烂种、烂芽。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纯、净度高、发芽率高的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可提高出苗率且幼苗长势好。(2)合理轮作,重病区可选择棉花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最好稻、棉轮作。(3)收获后深翻,将病残体埋入土壤深层。(4)适时播种、育苗和移栽。5)合理施肥,注意氮、钾肥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促进苗壮,增强抗病力。(6)出苗后及时中耕,提高土壤通气性,有利于棉苗根系生长发育,抑制根病发生。大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及时间苗和处理病苗、死苗,减少病害传染机会。2.种子处理 可选用棉籽重量0.5%的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选用0.3%多菌灵胶悬剂浸种14 h,或402抗菌剂2000倍液,在5560下浸闷30 min,晾干后播种。3.药剂防治 在出苗80%时进行叶面喷雾,以后视病情决定是否继续施药。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500800倍液。棉花枯、黄萎病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重要病害,一旦发生很难根治。多数棉区枯萎病和黄萎病常混合发生。重病株在苗期或蕾铃期枯死,轻病株发育迟缓,结铃少,吐絮不畅,纤维品质和产量下降。 枯萎病 在棉花幼苗期开始表现症状,在34片真叶期或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病株萎蔫死亡。有黄色网纹型、青枯型和矮缩型等症状类型。子叶或真叶叶脉变黄,叶肉仍保持绿色,形成黄色网纹状,叶片萎蔫,枯死脱落,称为黄色网纹型;子叶和真叶的叶色不变,全株或植株一边的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枯死,称为青枯型;病株节间缩短,株型矮小,叶片深绿,叶面皱缩变厚,称为矮缩型。另外,还有紫红型、黄化型等类型。枯萎病株的根、茎导管呈黑褐色条纹状。苗期气温较低时常出现紫红型和黄化型症状,条件适宜时,常出现黄色网纹型症状。夏季雨后骤晴,易出现青枯型症状。秋季多雨潮湿,枯死病株的茎部产生粉红色霉层。黄萎病 棉花35片真叶时,开始出现症状,开花结铃期为发病盛期。发病初期,病叶边缘和主脉间叶肉出现不规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