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2006-2010)宁波市气象局二00六年四月目录序言1一、宁波气象事业发展现状2(一)主要成就21、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22、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和效益进一步提高.23、气象业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34、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得到加强.35、气象科研工作迈出新步伐.4(二)存在问题.41、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高速发展的宁波经济社会需求.52、小区域气象综合监测和高空气象监测有待加强.53、实时资料同化进数值预报模式还未开展,资料的深层次应用还有待开发54、公共财政投入与事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5二、面临的发展形势与需求51、减轻和防御气象灾害,促进经济稳定发展.62、开发利用气象资源,促进宁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73、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保障社会安全.84、加强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惠及公众的“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现代化气象公共服务系统8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发展目标91、提升气象服务能力走在前列.92、构建气象预警与应急保障体系走在前列.103、建设信息共享综合平台走在前列.10四、主要任务111、气象综合减灾体系.112、城市气象服务体系.113、海洋气象服务体系.124、农村气象服务体系.125、交通气象服务体系.136、水文气象服务体系.137、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138、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体系.13五、重点工程宁波市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141、气象预警与应急保障中心.152、社区气象应急保障系统.223、移动气象应急保障系统.244、技术保障备份系统.255、项目投资安排和资金筹措建议.26六、保障措施261、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262、深化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273、完善气象事业公共财政投入机制.274、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275、推进科技创新和交流合作.28附表一 宁波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加密预报时效要求.29附表二 宁波区域数值预报模式需求.30附表三 宁波市“十一五”气象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31附图一 宁波市气象高空探测网布局图.32附图二 宁波市大气电场探测网布局图.33 附图三 宁波市城市气象特种观测网布局图.34附图四 宁波市气象综合观测基地布局图.35附图五 宁波市移动气象应急保障系统布局图. . .36序 言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气象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为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能力。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服务人民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宗旨。“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时期,是我市实施“六大联动”和“平安宁波”发展战略、确保“四个前列”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应对资源压力、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新世纪宁波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编制和实施好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于加快宁波气象事业发展,更好地为宁波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等重要法规、规划和文件进行编制。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06年2010年,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区域。一、宁波气象事业发展现状“十五”期间,宁波气象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宁波市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全面实施宁波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积极推进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过全市广大气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气象事业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保障宁波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主要成就:1、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业务运行,在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及短时天气预报服务和人工增雨作业指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了全市气象信息宽带网,对主干网和中心机房进行了升级,完成了市台的业务平台改造;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投入运行,对精细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建设了可视会商系统和大屏幕显示系统,实现了省市、市县的可视会商;建成了由芬兰维萨拉公司生产的全市气象台站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网;建设了以市台为中心站,由余姚、北仑、宁海、象山组成的闪电定位系统,并与省局并网投入业务运行;全面启动了宁波市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设,已完成了全市114个中尺度自动站的布点建设和静止卫星接收系统更新改造。通过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较大幅度提高了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能力,并在气象服务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2004年到2005年的6场大雪作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和及时的服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在2004年“云娜”台风、2005年“麦莎”和“卡努”台风等的预报服务中,全市气象部门更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的气象监测预警手段,准确预报台风登陆时间、地点和风雨影响程度,为各级政府指挥防台抗台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将台风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同时积极做好对国际服装节、浙洽会、中国开渔节、塑博会等重大社会活动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海国华电厂、周公宅水库建设等重点工程的气象服务和保障工作。启动了气象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强化了对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警示性、及时性和指引性。3、气象业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我市气象服务已融入到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商业、林业、水利、能源、卫生、交通、城市规划、环保、旅游、航空、电力、保险、消防等各行各业以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先后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了核应急气象保障服务、地质灾害气象条件预警预报、海上搜救的应急气象保障服务、军事演练气象保障、森林火险预报等新的服务项目,新增了与市民工作、生活、旅游、健康、医疗等紧密相关的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感冒指数等各类气象指数服务产品。主动参与慈溪风力发电的前期论证工作,对慈溪风能资源进行实地探测,做好相关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分析工作;建立了宁波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网;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缓解我市旱情作出了积极贡献。4、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得到加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根据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施放气球管理办法,出台了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办法和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气象法规和规章;市政府以131令下发了宁波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气象部门参与社会化管理,不断密切与市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公安部门的合作,加强防雷安全、气球施放安全的管理工作。5、气象科研工作迈出新步伐。为贯彻落实我市科技强市和中国气象局科技兴气象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业务化,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开展了与浙江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院所局的局校科技合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鼓励我市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出成果,出台了宁波市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宁波市气象部门学术交流、论文发表管理办法(试行),对项目申报、结题、评审、奖励和学术交流、作了一系列规定,规范了科研项目的管理,并筹集落实了科研专项资金。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我市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为“十一五”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结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三条:第一,坚持气象工作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相融合,始终把决策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第二,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着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服务能力,提升气象服务科技含量;第三,坚持全面实施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和人才强局“三大战略”,为宁波气象工作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良好基础。 (二)、存在问题我市气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仍然是气象事业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防灾减灾的日益增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高速发展的宁波经济社会需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气象应急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市气象防灾减灾规划和防灾减灾条例还未编制。2、小区域气象综合监测和高空气象监测有待加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近杭州湾南岸区域、象山港区域、近三门湾区域、近海区域、敏感山区、易洪涝区域、森林和湿地生态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全市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网还未建设。3、经过“九五”、“十五”建设,基本建成了包括雷达、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系统、风廓线仪、中尺度地面自动气象站网在内的区域气象实时监测网,但对实时监测网所得到资料的应用还停留在看图识字的低水平阶段,实时资料同化进数值预报模式还未开展,资料的深层次应用还有待开发。4、公共财政投入与事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市级和基层台站的气象灾害预警业务基础设施与防灾减灾的气象业务发展和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制约了我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二、面临的发展形势与需求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防灾减灾和环境保护,应对各种突发紧急事件,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我国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三个应对”、“三个保障”、“三个迫切需要”,高度概述了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彰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新需求,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设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系统工程,建立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动员机制,提高我市对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的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明确了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任务。未来五年是宁波实施“六大联动”和“平安宁波”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前列”的关键发展期,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会面临许多新的发展难题,自然灾害频发带来更严重的损失、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背负更大压力等,将成为未来宁波城市发展的主要障碍和不确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气象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气象服务体系,提供高品质、无缝隙、全时空的气象服务,将是今后5年宁波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1、减轻和防御气象灾害,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在区域划分上主要分四大功能区,即都市发展区、产业集聚区、生态保护区和海洋功能区,针对这四大功能区,根据不同区域气象和气候特点,气象服务可以划分为城市气象、海洋气象和山地气象。宁波要在北部建设一个都市集聚区,界时人口将高度集中,台风、暴雨、大风、雾、大雪、高温、低温等气象灾害将给城市造成更大的影响,同时城市居住环境、城市大气污染、城市供电、供水等都与气象有着紧密的关系。宁波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宁波舟山港口实现一体化发展、杭州湾大桥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千亿临港工业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航运和捕捞远洋航线将更多开发,这些都对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波山区丘林占整个面积的70%,主要有四明山和天台山两支山脉,各类水库、易致洪区和地质灾害易发生区基本分布在两支山脉中,确保防洪和用水安全,确保各大中型水库、山塘水库安全渡汛一直是气象部门汛期服务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由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是造成山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我市山区自然灾害防御的重点。要做好这两方面工作,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气象监测和预警预报服务。2、开发利用气象资源,促进宁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和水资源危机、生态危机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不利的天气气候条件又往往使这种矛盾趋于激化。宁波的生态体系大致可分为城市生态、森林生态和湿地生态,宁波要建设生态安全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类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另一方面要有序开发和利用气象资源。宁波有着良好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些生态环境,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城市、森林和湿地生态状况的监测、分析和评估。宁波地处东南沿海,风能、太阳能和空中水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一定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提高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保障能力。3、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保障社会安全。构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重要的一环是如何应对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对气象部门而言,公共突发事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重大气象灾害,另一类是其它公共突发事件。宁波常年都有气象灾害发生,如台风、暴雨、大风、大雪、高温、低温冰冻、雷电、大雾等,山洪、地质灾害、城市积涝、风暴潮等气象次生灾害也不时发生。宁波是华东地区的重化工基地,且北有秦山核电站、南有三门湾核基地,危险化学品事故和核事故气象保障压力非常大。同时,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如:森林火灾、大气污染、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海损事故、反恐、重大传染性疾病等的应急救助都离不开气象保障。因此,急需全面推进气象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建设,构建一个具有快速应急保障能力、与政府应急系统无缝隙联接的气象预警与应急保障体系。4、加强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惠及公众的现代化气象公共服务系统。利用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计算机存储及通信网络技术,建设面向社会公众、政府各部门的,覆盖面更广、信息传输更快速、稳定,产品丰富、形式多样、获取方式便捷的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以保障各级政府和公众最及时、最方便地获得所需要气象产品。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宁波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全面接轨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大力提升社会安全的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大力提升为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发展目标:我市“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决策气象服务更及时准确,公众气象服务更具人性化,专业气象服务更有针对性,气象资源开发利用更加有效,确保在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构建气象预警与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共享综合平台等三个方面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1、 提升气象服务能力走在前列。基本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气象产品体系。形成从10分钟到1年时间尺度的无间隙时间序列、针对三大类气象重点区域的35KM空间分辨率,以城市气象、海洋气象、山地气象为主线的气象产品系列。预报准确率和时效进一步提高。暴雨、冬季大雪、寒潮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突发暴雨、局地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时间提前30分钟,预报准确率80%;台风登陆点24小时预报误差小于100公里,过程总降水量分区域预报误差小于10-20%。开展全市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气象灾害的管理走向规范。初步建立灾害评估系统,完成宁波气象及相关灾害区划,编制宁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 构建气象预警与应急保障体系走在前列。建设1个市级气象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和8个县级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与气象产品体系相配套的宁波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建成集有线和无线为一体的气象信息宽带网及业务平台。建设9个现场移动气象保障系统和1套车载风廓线仪系统,实现1小时到现场并进入现场气象保障程序。建设300个社区气象应急中心,气象信息覆盖率达95%。3、 建设信息共享综合平台走在前列。提供30分钟1次的地面气象监测资料,30分钟1次的雷达资料、60分钟1次的卫星云图资料。提供3小时1次的短时预报、每天2次的12-72小时预报、每天1次的72-168小时预报台风预报信息,在发台风消息时,每6小时更新1次,发台风警报时,每3小时更新1次,发紧急警报时,每1小时更新1次;实时提供临近预报及气象预警信号发布信息。建设与周边省(市)的气象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和本市部门间相关信息共享平台。四、主要任务:1、气象综合减灾体系:建设针对重大气象及次生灾害和其它公共突发事件的气象预警应急保障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综合减灾体系。加强气象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建设,提高气象信息覆盖率;加强气象移动应急系统建设,提高事发现场应急保障能力;提高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的调查、分析和评估;提高全社会防灾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强气象抗灾与救灾组织建设,建立具有高科技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气象综合防灾决策支持业务系统和气象应急响应机制。2、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以城市气象灾害、城市积涝、污染扩散和城市生态预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建立主要针对城市干旱、高温热浪、风灾、雾灾、雷电灾害、冰雪灾害、冷冻灾害和由于气象因素造成的城市积涝、缺水缺电等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体系。在现有的紫外线、人体舒适度、空气质量、穿衣、人体健康指数等基础上,开发新的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气象指数,如花粉、体感温度、污染、饮食、户外活动等气象指数。开展对城市规划和基础建设的气候影响评估,开展城市干热岛、城市混浊岛、城市雨岛的气象评估;开展大气污染扩散传输预报。3、海洋气象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海洋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海洋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开展沿岸区域天气预报。主要包括滩涂养殖、近海养殖、近海旅游、盐场等区域,主要内容包括大风、雾和其它重要天气预报警报。提供更精细的沿海海面天气预报。根据需要进一步细分预报海域,提高大风及其它重要天气预报警报产品质量。开展船舶天气预报。主要针对海上运输及远洋捕捞,主要内容包括航线区域大风预报警报,重要天气状况及预报等。为宁波舟山港、杭州湾大桥、千亿临港工业区、海上重点工程提供专项天气预报警报服务。进一步提高对台风的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加强海上台风对航线影响、近岸及登陆台风引发的风灾、水灾和地质灾害的预报服务。建设针对重化工基地、秦山核电站和三门湾核基地的气象应急保障系统。建立和启动船舶志愿观测计划,提高航线气象服务水平。4、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为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和海洋渔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适应宁波市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转型的新形势,调整农业气象观测项目,开展针对主要种养品种生长发育期的气象条件研究和气候影响评估。提高种养殖业气象灾害预警水平。研究我市主要种养殖品种致害致灾的气温、气压和湿度临界值,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加强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气象预报警报服务,提高农村气象信息覆盖率和使用率,减轻气象及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5、交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为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服务的交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杭甬、甬金、甬台、甬舟、杭州湾大桥及南接线和绕城高速公路天气信息系统,加强对道路路面状况、能见度和风的实时监测,加强对影响交通安全的暴雨、洪水、大雾、大雪和冰冻等恶劣天气的预报预警。开展气象对交通影响的评估。6、水文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于宁波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的水文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皎口、亭下、周公宅、白溪、横山、四明湖等大型水库和姚江、甬江、奉化江等主要河流的气象信息系统,加强水情、雨情监测,加强以上区域强降水、山洪和地质灾害等的预报预警。开展流域面雨量预报,提高暴雨洪水预报预测精度;开展干旱预警预报。7、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建设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根据需要调整现有的人工增雨作业点,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流程,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评估系统。适时开展为农业抗旱、水库增水、森林灭火、城市降温和生态等服务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高作业效率。8、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开展全市风能、太阳能的监测与评估,开展城市、森林、湿地气象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五、重点工程宁波市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面对全面提高我市抗灾害风险能力以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对气象应急保障的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为宁波市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通过本工程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我市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预警与应急保障能力,重点提高对城市和海洋的气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能力,使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如危险化学品泄漏、核事故、森林火险、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海损事故救助、反恐、重大传染性疾病等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气象应急保障水平在及时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上有较大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宁波市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包括气象预警与应急保障中心、社区气象应急保障系统、移动气象应急保障系统和技术保障备份系统四部分。气象预警与应急保障中心主要包括:市级气象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县级气象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和高性能计算机及数值预报模式中心。社区气象应急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建设社区气象应急中心和重点区域加密气象监测网。这里的社区是指一个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支撑、与气象预警与应急保障中心建立通信网络,以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及公共突发事件,保护社区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目的。主要包括中心城区中的社区、乡镇、学校、重点项目和企业以及其它需重要保障的区域如三江口、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北仑重化工区、镇海石化工业区、杭州湾新区、北仑港区、象山港区域、森林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等。移动气象应急保障系统包括:建设两级无线宽带应急指挥中心和现场移动应急保障系统。技术保障备份系统主要包括:建设市县两级的系统监控、维护维修及异地灾难备份系统,以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1、气象预警与应急保障中心1.1 市级气象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气象应急指挥平台、计算机网络平台、预报预测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1.1.1气象应急指挥平台(1)重大气象灾害及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流程。建立针对各类重大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强风、短时强降水、大雾、大雪、雷电、高温、低温冻害、干旱等)和公共突发事件(包括地质灾害、危险化学品泄漏、核事故、火灾、大气污染、重大传染性疾病、生化恐怖袭击等)分级应急流程,主要包括:人员、值守班、加密观测、发布相关预警信号、相关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时次及密度、启动应急状态下的数值预报模式运行、启动相关信息发布平台、启动现场应急保障等内容。(2)可视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信息集成系统,对各类监测预警信息以及相关灾害发生发展情况等信息进行综合集成,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应急处置所需的气象信息。(3)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建立与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急系统相联接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与省内及周边省(市)的气象信息交换及共享平台,以便快速获取政府应急指令及相关的实况信息。(4)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开发包括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形式多样的气象实况、分析评估、预警预报和预测产品;建立包括气象信息网站、专业电视频道、专业电台、音讯电话、短信、无线掌上多媒体系统、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的气象信息发布网络及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5)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系统。在有关县(市)、区建设人工影响作业基地,利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和移动车载雷达资料、建设基于3S技术的、可以开展农业抗旱、水库增水、森林防火、生态环境保护、城市降温等多种目的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平台。1.1.2 计算机网络平台计算机网络平台主要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包括有线宽带网和无线宽带通信网),计算机系统(包括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等计算机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存储等)。 (1)进一步优化有线宽带网络,到各县站通信带宽达10M(有品质保证),数据存储和服务器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并有所提升。(2)新建无线宽带网,单点带宽达2M(有品质保证)。(3)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建立相关的安全监控、质量控制体系。1.1.3 预报预测平台:以高性能计算机为支撑,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建设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台风预报业务系统,水库及流域面雨量预报业务系统,城市气象预报业务系统,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系统,生态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城市与森林火险预报业务系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和重大气象灾害评估等业务系统。(1)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建立覆盖全市的高分辨率(1-5公里)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实现每3小时滚动发布时间间隔为1小时的012小时预报;强对流天气影响时,每小时更新一次预报。提前30分钟发出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2)台风预报业务系统。在发热带气旋消息阶段,每6小时更新一次预报,24小时内时间间隔为6小时,24小时到72小时内间隔12小时;在发热带气旋警报阶段,每3小时更新一次预报,12小时内间隔为3小时,12小时到72小时内间隔6小时;在发热带气旋紧急警报阶段,每1小时更新一次预报,6小时内间隔为1小时,6-24小时内间隔6小时,24-72小时内间隔12小时。预报内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及强度变化,过程总降水量,未来风雨定点(各行政区域山区和平原)定量(M/S,MM)预报。(3)重要水库、流域及易致灾山区面雨量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基于GIS的宁波各大水库和流域面雨量预报业务系统,每隔12小时发布一次间隔为12小时的0-72小时面雨量预报产品;在预报72小时内暴雨时,每6小时更新一次预报,24小时内时间间隔为为6小时,24-72小时内时间间隔为12小时;在发布暴雨黄色以上等级预警信号后,每小时更新一次预报,12小时内时间间隔为3小时,12-72小时内时间间隔为6小时。预报内容为定点(各大水库、流域和重点区域)定量(MM)的降水量。(4)城市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基于GIS的、包括城市积涝、高温、强风和雾等预报内容的城市气象预报业务系统。每隔6小时发布一次间隔为6小时的0-24小时预报产品,每天发布一次间隔在12小时的24-168小时预报产品;在发布黄色以上等级预警信号后,要根据规定及时更新预报(详见附表1);建设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多尺度数值模式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作平台。(5)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建立针对杭州湾大桥、港口、临港工业、远洋运输及捕捞、春晓油田、象山港、三门湾等的气象预报系统,主要预报内容包括暴雨、大风、海雾及风暴潮。每隔6小时发布一次间隔为6小时的0-24小时预报产品,每天发布一次间隔在12小时的24-168小时预报产品;在发布黄色以上等级预警信号后,要根据规定及时更新预报(详见附表一)。(6)城市与森林火险预报业务系统。发展城市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客观预报方法,建立基于GIS和卫星遥感观测的、定量化、高精度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客观预报系统和城市火险等级预报业务系统。每天发布一次未来3天的城市和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在已发生森林火险时,每6小时发布一次火情监测及评估报告。(7)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业务系统。研究宁波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建设基于GIS和卫星遥感观测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业务系统。每天发布一次未来3天全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产品,在地质灾害发生后,每6小时发布一次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监测及评估报告。(8)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根据卫星、雷达、中尺度地面监测网、各加密监测网和大气电场监测网资料,利用数值预报模式,提供实时雷暴闪电监测预警服务。(9)在慈溪建设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在宁海建设气象生态环境监测试验基地。开展针对大棚设施农业的气象条件分析和服务,开展森林生态环境的有关监测和服务。(10)建设污染扩散模式,对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发事件提供及时、实时的应急气象保障。(11)生态气象业务系统。应用GIS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卫星遥感技术和各种探测数据,建立城市、森林和湿地生态气象监测、预测、预警和评估系统,建立风能、太阳能及水资源监测、预测和评估系统。每月发布一次城市(中心城区)、森林(四明山森林)和湿地(杭州湾河口海岸湿地,钱塘江河口三角洲湿地,象山港海岸湿地,三门湾海岸湿地,南韭山岩质海岸湿地,北仑棘螈保护区湿地)生态气象监测、预测和评估报告,每月发布一次关于风能、太阳能及水资源监测、预测和评估报告。(12)重大气象灾害评估业务系统。建立基于3S技术的重大气象灾害收集、评估系统,开展重大气象灾害的灾前、灾中和灾后灾情评估;开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1.1.4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数值预报模式应用、城市气象、海洋气象、水库及流域气象服务开放试验室和成果转化平台。数值预报模式应用开放试验室主要开展与预报服务有关的区域数值模式的引进与应用,通过局校合作,开展雷达、卫星和地面监测网资料同化技术应用研究,提高宁波区域数值预报水平。城市气象开放试验室主要开展针对城市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预报技术的研究。海洋气象开放试验室主要开展海区、远洋航线、沿岸等的海洋气象预报技术研究。水库及流域气象服务开放试验室主要开展对台风、暴雨、短时强降水及由此引发的山洪、积涝、地质灾害等的预报技术研究。1.1.5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的气象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1.2 县级气象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1.2.1 县级应急指挥平台。(1)建立与市级重大气象灾害及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流程相配套、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相关应急流程。明确人员、装备、技术及服务对象及信息发布频次及方式。(2)建立与市可视应急指挥平台相衔接的县级可视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基于GIS的集各类监测预警信息、相关灾害发生发展情况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应急处置所需的气象信息。(3)县级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建立与本地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急系统、市级信息共享系统相联接的信息共享平台,以便快速获取政府应急指令及相关的信息。(4)县级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市统一规划下,结合地方需求和实际,有选择地建设有线网络、无线网络、音讯电话、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气象信息终端网络和平台。1.2.2 县计算机网络平台(1)优化有线宽带网络,各单点通信带宽达10M(有品质保证),服务器性能有所提升。(2)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建立本区域安全监控体系。1.2.3在镇海建立镇海气象局,加强对镇海化工区的气象保障。1.3 高性能计算机及数值模式中心:1.3.1 引进峰值运算能力达万亿次以上的高性能计算机,主要用于各类气象数值模式运算。1.3.2 数值模式:各类数值模式运行快速、稳定,达到自动化、业务化;与正常业务流程和应急保障业务流程及业务平台无缝隙衔接,为预报服务提供相配套的数值预报产品。(1)建设宁波区域气象预报数值模式释用系统,重点是建设中小区域、短期到短时临近数值预报模式。进一步改善WRF中尺度区域模式的预报性能,建立水平分辨率达3-5km的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建立基于雷达等的水平分辨率为1KM的短时临近强对流天气预报模式;建立水平分辨率为3-5KM的台风数值预报释用模式;建设与各类应急保障服务相配套的各类数值预报模式,如:污染扩散、城市积涝、森林火险和地质灾害等数值模式;建立水平分辨率为1KM的北仑港口、杭州湾大桥等重点区域的中小尺度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宁波区域气象预报数值模式释用系统面向常规预报服务和气象应急保障服务。在正常预报服务流程中,一般各模式每天运行1-2次,积分时间2-72小时不等,模式分辨率1-5KM;在进入气象应急保障服务流程后,需加密模式运行次数,最密的要求每30-60分钟运算一次,每次运行时间要求在10-20分钟(详见附表二)。(2)在引进的基础上,建立宁波区域数值模式资料同化系统。需同化的资料主要包括:6分钟一次的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30分钟一次的卫星遥感资料和10分钟一次的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3)根据需要和实际,逐步开展集合预报技术研究和业务应用。 1.3.3 提供的数值模式产品:提供形式多样的模式输出产品,包括基于GIS的平面场等值线分析图、等级预报图、单点多要素时间序列预报曲线、立体剖面分析产品和三维立体可视化产品等。2、社区气象应急保障系统2.1社区气象应急中心为了提高对重大气象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警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在全市建设300个社区气象应急中心。社区气象应急中心与气象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连接,有相对固定人员、有24小时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接收及发布设备、有相关应急预案,可以在重大气象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社区公众进行应急自救。2.1.1建立24小时警报点:根据实际,在社区气象应急中心建设天气预报警报信息接收设备,以便24小时接收气象信息。天气预报警报信息接收设备主要包括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无线宽带掌上多媒体终端、有线网络终端、移动短信、电话、传真等。在接收到天气预警和应急信息时,利用本地广播系统等渠道及时将预警应急信息发出,并启动相关预案。2.1.2建立相关预案:根据不同的预警应急信息,制定不同的应急避险和疏散方案,确定和标记撤离路线、设立避难所和疏散区。同时还要建立社区培训计划和年度演习方案。2.1.3建立不定期的检查制度:为了加强对社区气象应急的管理,保障在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可以及时启动相关流程,及时组织应急避险,建立市、县两级气象局对社区气象应急中心不定期的检查制度,主要检查天气预报警报信息接收设备运行情况,预案制定情况、社区培训和演习方案等。2.2重点区域加密气象观测网:重点区域包括港口、化工区、森林、湿地、海岛以及易致灾区等需重点保障的区域,因此有必要在重点区域建设加密的气象观测网,以提高对重点区域的监测和应急保障能力。2.2.1 高空探测网(附图一):建设风廓线仪高空风温探测网和GPS/MET高空湿度场探测网。风廓线仪高空风温探测网由在北仑、宁海和鄞州的3-5KM风廓线仪和在石浦的6-8KM风廓线仪组成。GPS/MET高空湿度探测网由在慈溪、北仑、宁海、石浦和鄞州建设的GPS/MET接收站组成。2.2.2大气电场探测网(附图二):在慈溪、余姚、鄞州、北仑、奉化、宁海、象山、石浦、达蓬山和大榭布设大气电场探测设备,以加强对雷暴强度、移动路径的监测,提高雷暴和闪电预警水平。 2.2.3在主要城区建设城市生态气象加密观测网,对城市气象、大气成分、大气边界层和城市典型下垫面地气交换等进行监测,重点解决城市灾害性天气、城市生态和城市公共突发事件的气象应急保障。开展城市特种气象观测(附图三):在慈溪、余姚、鄞州、镇海、北仑、奉化、宁海、象山、石浦建设9个太阳辐射观测点,并同时开展酸雨、CO2、SO2、NO化合物和PM2.5监测。2.2.4 湿地生态综合观测基地(附图四):在慈溪杭州湾南岸湿地建设湿地生态综合观测基地,开展小气候、水文、水质、土壤、生物、水热通量、碳通量、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通量等的监测。2.2.5 山地气象综合观测基地(附图四):在余姚四明山林场和宁海建设山地气象综合观测基地,开展气象要素、固体降水、雪深、土壤湿度和生物生长因子等的观测。2.2.6 海洋气象综合观测基地(附图四):在象山渔山岛建设海洋观测综合基地,探测要素包括气象要素和海浪。2.2.7在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区内)和重化工区建设加密的环境气象加密观测网。2.2.8 在主要航线上建设商船气象信息采集网。2.2.9 根据风电项目建设,在沿海建设若干个6080米风塔。2.2.10 能见度观测网:在主要城区和交通干线建设能见度观测网,提高交通气象保障能力。3、移动气象应急保障系统:移动气象应急保障系统主要用于气象及次生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现场的移动应急保障。本系统包括无线宽带应急指挥中心和现场移动应急保障系统(附图五)。3.1无线宽带应急指挥中心。在市局和县(市)、区气象局建立两级无线宽带应急指挥中心。主要内容是建立基于无线宽带技术的远程视频无线采集及监控系统、无线宽带可视会商系统和气象信息综合处理应用系统。该系统要与有线宽带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实现有线和无线两个系统完全融合。3.2现场移动应急保障系统。在全市共建设9套现场移动应急保障系统(宁波市局、慈溪、余姚、鄞州、镇海(待建)、北仑、奉化、宁海、象山局各一套)。每套主要包括:一辆越野车,一套移动综合气象观测自动站(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能见度、SO2、酸雨和大气悬浮物等要素)、一套无线视频采集设备、一套无线远程可视会商终端和一个气象信息综合处理应用平台。建设1套移动边界层风廓线仪系统。移动式边界层风廓线仪具有灵活机动性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3公里以下高空风的连续监测,为突发灾害性天气和大气环境污染扩散的监测预警服务提供数据。4、技术保障备份系统为保障气象预警与应急系统正常运行,有必要建设市县两级系统监控、维护维修及异地灾难备份子系统。4.1 系统监控子系统市级监控子系统负责对全市系统运行进行监控,县级监控子系统主要提供本区域设备运行状态显示。监控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态、通信网络状态等,主要功能包括故障报警、故障初步诊断、全网故障统计分析和单点故障统计分析。4.2 维护维修子系统加强市级维护维修能力建设,力求系统维护维修快速、及时、有效,县级主要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建立相关设备的日常维护流程,常见故障判断及排除流程;建立市县两级备件库。可在移动应急车上配套相应的维护维修设备。4.3 异地灾难备份子系统在鄞州区建设市级灾难备份子系统,在慈溪和余姚、北仑和镇海、鄞州和奉化、宁海和象山建设灾难互备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数据资料、通信系统和各类实时业务系统。5、项目投资安排和资金筹措建议宁波市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其中气象预警与应急保障中心0.9亿元、社区气象应急保障系统0.47亿元,移动气象应急保障系统0.1亿元,技术保障备份系统0.03亿元。争取中国气象局补助0.3亿元,宁波市级财力投资0.8亿元、县级财力投资0.4亿元(详见附表三)。项目建设时间为2006年2010年。六、保障措施1、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气象法规,广泛宣传气象法规,增强全社会的气象法制意识和执行气象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气象法制工作机构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气象行政许可行为,严格依法办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使我市气象事业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2、深化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积极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