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单元.doc_第1页
一、二单元.doc_第2页
一、二单元.doc_第3页
一、二单元.doc_第4页
一、二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UWENJIAOAN 学校: 崇岗九年制学校 班级: 六(1)班 教师: 魏加恩 第一单元 神话与传说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为中外神话和传说。其中鲧禹治水大卫夸父逐日是精读课文,天上偷来的火种女娲造人是略读课文。本单元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能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1、鲧禹治水课文简介:上古时代,中国闹洪灾,天神鲧同情人们的遭遇,盗天帝的息壤治水,却落了个身死而事未成的遗憾。大禹继承父志,依靠自己的智慧毅力和人类伟大的力量,历经十三年苦战,最终制服了洪水,成为万民敬仰的君王。教学目标:1、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英雄人物公而忘私,身先士卒的精神,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意志;2、学习对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3、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教学重点: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教学难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教法和学情分析:学生对神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教学时应当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1、让学生说说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2、总结学生的感受。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5、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说说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介绍山海经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山海经的了解,如果学生说的不全,老师出示资料补充。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3、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壤”(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比较字形:壤嚷攘4、理解词语汪洋、哀求、祈求、斥逐、息壤、拯救、滚烫、遗志、大发雷霆、泛滥成灾、汗流浃背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6、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再读课文,加深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鲧和禹是怎么治水的,找到相关的内容认真的读一读。四、积累词语,布置作业1、让学生找找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卡上。2、作业:通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词语(课件)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二、研读课文1、自学提示(课件)。默读课文,思考: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做出批注。想一想鲧禹父子共同的精神是什么?2、交流体会。交流一:鲧禹治水的理由(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苦苦的哀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鲧禹父子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洪水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播放洪水的资料片。理解“哀求”“祈求”的含义,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读出人们的苦难。交流二:鲧是怎样治理洪水的。指名读课文的34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息壤”是怎样宝物,神奇在什么地方?天帝为什么要大发雷霆?你对天帝有什么看法?你怎么评价鲧?交流三: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指名读5-10自然段。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禹治理洪水过程的?板书:治洪前治洪开始治洪过程治洪后)依据描写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最感动的地方。【抓住“走遍”“摸清”“引洪水入大海”等词语,理解禹治水讲究方法,非常有头脑。】【体会“亲自”一词,说明大禹以身作则,不畏艰难,才赢得人们的相应,因此也感动了神龟和应龙。】【体会“三过家门而不入”】指导朗读,读出大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d治水后:句子: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说明大禹带领人们治水的地域广。“十三年”说明治理水灾的时间长,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疏通河道、治服洪水是多么的不易,多么艰辛。】D,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小结: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交流四:讨论鲧禹治水的共同精神。(善良,同情人们的遭遇,都有帮助人们治理洪水的决心。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有勇敢、奉献的崇高的精神。)三、拓展升华1、你想对鲧禹父子说点什么?2、总结:这个传说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第三课时一、领悟写法1、引言: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是它的主要特点。那么课文中哪些情节使你感受到是离奇的想象?2、交流。(让学生抓住主要情节谈出感受,例如:像“鲧的出现”“神龟和神鸟帮助鲧偷取息壤”“息壤的神奇”“大禹出事”神龟运送土石“应龙在地上划出深沟”等)3、小结:神话是古代人民驰骋他们奇特想像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样化的特色。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二、讲述故事。分小组进行讲故事比赛。【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讲好故事,然后学生自己练习,在小组推荐代表讲述,注意讲述后的评价与鼓励。】三、课外作业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鲧王治水禹王锁蛟三过家门的故事。板书设计:1鲧禹治水鲧偷宝物治水前:走遍 摸清禹治水开始:亲自 率领治水过程:大山横当烈日当空毒虫猛兽天寒地冻治水后:安定幸福(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教学反思:2、大卫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根据美国作家亨里德*房龙圣经的故事改写的。课文讲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卫的牧羊少年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紧急关头,大卫拿弹弓和卵石杀死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大卫成拯救民族的英雄。几年以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卫爱国、勇敢和机智的英雄形象。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4、帮助学生会认“轴、赋、税、脯、唬”5个字,学会“铜、嫁、卵、脯”4个字。掌握“铜盔、鹅卵石、胸脯”等词语。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的有关情节和重点句,体会大卫热爱祖国、聪明机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学情教法分析:利用学生的兴趣兴趣教学。教学准备:让学生查阅作者亨德里克*房龙资料,了解圣经的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1、了解以色列。让学生说说对以色列的了解,可以谈历史、民族、宗教等问题。参考资料:2、介绍圣经的故事3、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导言:故事发生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个牧羊少年叫大卫。那么大卫是怎样的一个少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请同学们认真读这篇课文。2、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的是什么事?画出生字,读准字音,想想怎么记住它们;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新词,并相互交流。3、学习检测:认读生字,并组词。理解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卫的牧羊少年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紧急关头,大卫拿弹弓和卵石杀死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大卫成拯救民族的英雄。几年以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并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介绍大卫是一位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的少年。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讲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到以色列的军营叫阵,大卫向扫罗王请求出去交战。大卫拿弹弓和鹅卵石杀死了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讲大卫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几年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对于学生的发言,不要统一答案,基本观点正确就可以。】四、积累词语,指导写字1、结合课后练习4,让学生抄写喜欢的词语。2、写课后生字“铜、嫁、卵、脯”【先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然后说说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若有必要教师可以范写。】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词语聪明机智正直勇敢长途跋涉气势汹汹万夫不当之勇瑟瑟发抖、毫不畏惧大惊失色仓皇逃窜乘胜追击精明能干飘荡铠甲赋税披戴胸脯吓唬诺言2、回顾课文内容。二、感悟理解(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指名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交代了大卫是怎样的一个少年?(聪明机智、正直勇敢、热爱生活)2、课文是怎么写大卫生活的美好?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3、说一说第2自然段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仿写句子。琴声像_(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思考:从歌利亚叫阵和对他的外貌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大卫与扫罗王的对话中,你体会到大卫是怎样的少年?找、画描写大卫战前准备的语句,说说体会到了什么。从大卫与歌利亚的对话以及他和歌利亚交战的情节中,你体会到大卫的什么特点?2、读议、交流。A、歌利亚叫阵和对他的外貌描写。【引导学生抓住“气势汹汹”“身材高大”“武艺超群”等词语,体会歌利亚凶猛。抓住歌利亚叫阵时的宣言,体会歌利亚的傲慢。】B、大卫与扫罗王的对话。【从大卫请战的言辞,体会大卫的恳切与自信,体会大卫爱国精神和迫不及待的心情。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对话,从读中体会大卫的特点。】C、大卫战前准备。【从“带着”“挑选”“挺着”等词语,体会大卫的自信与勇敢。】D、大卫与歌利亚交战的情节。【抓住歌利亚与大卫的言行,体会歌利亚目中无人,气焰嚣张;大卫针锋相对,英勇无畏以及聪明机智。】E、小结,作者是怎么描写人物特点的?【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人物特点鲜明、形象生动。让学生学习这样的描写方法。】F、引导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三)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1、指名学生读第12自然段。2、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四)评价人物。你喜欢大卫这个人物吗?结合课文说出自己的理由。(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三、谈收获学习完这篇课文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写作特点和描写方法等方面谈出体会。】四、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西方典故故事(优生)。板书设计:2大卫歌利亚 大卫叫阵:狂妄自大请战:充满自信热爱祖国交战:毫不在意毫不畏惧机智勇敢3、夸父逐日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文言文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讲的是巨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作桃林的故事。这篇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教学目标:1、知道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4、帮助学生会认“渭、邓”两个字。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阅读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的内容。教学难点:引导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学情教法分析:文言文的课文,要求学生先读懂课文才能理解。教学准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阅读山海经相关的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让学生说一说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读过哪些神话故事?2、让学生说说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逐日:追赶,赛跑。)二、通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3、指名学生朗读。三、理解课文1、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和方法。2、教师总结,出示自学提示。(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2)在逐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讨论: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4、读议交流。(1)弄懂词句的意思。(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太湖喝水。还没赶到太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作了桃林。)(3)讨论: 你怎样看待夸父这个人物?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四、体会这个神话故事的特点(从夸父其人以及他追赶太阳,可以感受到古人想象力丰富;从文中夸父“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弃其仗,化为邓林”等细节中体会这个故事想象奇特,塑造了一个无比顽强的巨人形象。)五、背诵课文六、布置作业1、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杞人忧天和神农尝药的故事。2、抄写课文板书设计:3夸父逐日渴饮胸怀大志英勇顽强弃教学反思:4*天上偷来的火种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希腊神话故事。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课型: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而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2、会认“治、罚”2个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而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教学准备:了解希腊神话。制作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上课之前,我要考考你们,你们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什么吗?2、在远古期,我们人类就充满了幻想,创造出了许多神话故事,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3、引入:神话故事是美好的,是永恒的,至今我们读起来都意犹未尽。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篇希腊的神话故事。4、板书课题。5、有什么想知道的吗?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相互交流学习成果。2、检测学习成果。(1)认读字词并体会词语的意思。(2)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受的残酷惩罚。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被折磨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学提示:2、学习第一自然段。 米罗休斯为什么要盗火? 用“没有就”说话。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再展开想象“人间没有火还会怎样? 小结:没有火,人类的生活可用一个词来形容。3、交流第28自然段。 火给人类带来什么?火还能给人类带来什么?“用火用火用火还用火”句式来表达。4、学习9-16自然段。是啊!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让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给人类带来了强壮的身体,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可火给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呢?5、学习1718自然段。英雄总是令人敬佩的,他的最终结局怎样?说一说:为什么直到现在,希腊人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并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四、评价人物阅读完整个故事,我们深深地敬佩这位人类的英雄,我们用这句句子来描述他好吗?普罗米修斯是()的英雄,因为( )。五、拓展练习奥运圣火就是为了纪念普罗米修斯。它象征着人类生生不息。人类的英雄是永远令人难忘的,我们集体创作一首诗,来歌颂普罗米修斯。六、布置作业阅读阿当取火。板书设计:4*从天上偷来的火种生活悲惨偷取火星遭受折磨最终获救。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甘愿受罚教学反思:5*女娲造人教材简析:女娲造人这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女娲用黄泥捏成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这个生物便活了起来,而且还能叫妈妈。女娲非常喜欢,她把自己创造的这个生物叫做人。接着又造了许多这样的人,又想出办法把小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去繁衍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了。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2、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3、会认“娲、藤”2个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教学难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教学准备:搜集女娲神话的故事,制作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猜想着人类诞生。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你们知道有哪些说法吗?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2、理解词语。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2、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3、你觉得女娲是个什么样的神?她有怎样的精神?(工作勤奋、聪明、有智慧、考虑周全、具有人的情感、神通广大。)4、体会神话想象的特点。5、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远古时代和女娲一样的一位大神,你会出于什么原因去造人?你能拿出比女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吗?五、交流感受,拓展阅读1、学习了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改善?和同伴交流。2、向同学介绍自己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六、总结课文七、布置作业1、将文中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朋友听。2、继续查找资料,探究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板书设计:5*女娲造人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教学反思:语文百花园一教材简析:“语文百花园一”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教学目标:1、学习和积累有关语文知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和规律。2、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3、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写科幻故事。教学重点:学习和积累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难点:编写科幻故事。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神话、传说和科幻故事。教学时间: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温故知新(汉语拼音、词语辨析、拓展交流)一、汉语拼音1、引导学生通读上下两行音节。(1)让学生自由读。(2)指名学生上下对着读。2、引导学生比较、发现上下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3、认识隔音符号,了解隔音符号的作用。fnn翻案fngn方案shngu生藕mng名额天峨tinhi和蔼二、词语辨析1、指名学生读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回答括号的问题。人们苦苦哀求天地,祈求他赤柱洪水,可是天地毫不理会。(为什么用“哀求”而不用“请求”?)(“哀求”是苦苦请求的意思。用“哀求”更能体现出人们的悲惨遭遇和极度渴望的心情,“哀求”表达的意思比“请求”要深些。)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熬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把“熬夜”换成“度过”好吗?)(把“熬夜”换成“度过”不好,因为“熬过”更能说明人类没有火的生活是多么的痛苦和凄凉。)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是用“敬仰”好,还是用“敬佩”好?)(用“敬仰”好,“敬仰”的语义要重些。“敬佩”是尊敬、佩服的意思。“敬仰”除了“尊敬”的意思外,还含有“仰慕”的意思。)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字叫女娲。(把“神通广大”换成“聪明美丽”好吗?)(把“神通广大”换成“聪明美丽”不好,因为“神通广大”一词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也指特别高明的本领,概括地写出了女娲的特点,也为后文女娲创造人类埋下伏笔。:聪明美丽“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力强,让人感觉好看。)2、让学生选择句子中带点词语说话。三、拓展交流1、导语:本单元课文是一篇篇奇妙的神话传说。古代劳动人民用大胆、丰富的想象,编织了神奇的梦想。你们在学习时,也一定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远古的时空自由的翱翔,体会到了古人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鞭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那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让学生说说神话故事的特点和写作手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温故知新(阅读平台、积少成多)、口语交际一、阅读平台1、导入。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2、播放仓颉造字录像。3、介绍仓颉。4、阅读仓颉造字(1)文章是怎么写仓颉造字的?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交流。(2)读了短文,你有哪些感想?(3)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5、阅读拓展。告别结绳记事的年代二、积少成多1、让学生背诵学过的杜甫的诗句,引出春夜喜雨,板书文题。2、自由朗读诗句,指名朗读,读出诗句的节奏美。3、让学生说说诗句中都写了哪些景色,提出读不懂的词语,大家互相解决。4、背诵诗句。三、口语交际1、活动准备当我们每次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会想到哪些神话小故事?当你看到夜空中美丽的银河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故事都并不存在,但我们依然迷恋这些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妙的神话世界,让我们以“我喜爱的神话、传说故事“为话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吧。2、让学生说一说,演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3、提出活动建议:(1)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神话或传说故事,认真思考自己自爱的理由,最好能够想出三个以上的理由,并确定演讲题目,拟定演讲提纲。(2)在演讲时,要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讲清楚,使人信服,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说,学习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表达方法。(3)听别人演讲,要抓住他演讲的中心;要仔细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列举这些事例。听完,想想自己准备对哪些看法提出质疑。4、提出评价要求:(1)演讲题目是否与演讲的中心意思密切相关,演讲的中心是否明确,是否围绕中心进行演讲。(2)演讲表达是否有条例,语气、语调是否适当。(3)能否运用恰当的词语表明自己的见解。第三五课时教学内容:习作课前准备:阅读科幻故事教学过程:一、启发情感1、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科幻故事,还在书刊或电视里看过许多这类有趣的故事。谁能给大家讲述一个你喜欢的科幻故事?2、学生讲述。3、让学生谈一谈听后的感受。4、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科幻故事?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流)5、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幅画面和有关文字资料:画面:(1)睛朗的夜空中闪闪发亮的星星的画面。(2)神秘的海底世界的画面。(3)月球、地球、太阳的运行图画面。文字资料:(1)据报载,人类在火星上已发现土质层。(2)宇宙飞船发现在月球表面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3)未来世界人类有可能在海底生活。【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或有说服力的真实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刺激他们对未世界的遐想,开启他们想象的大门,从而进入他们自己的幻想世界。】6、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或文字资料,描绘自己眼前看不到却已在脑海中形成的一个幻想的世界。二、讨论交流1、怎样大胆展开想象?现在还没有发生,或者将来似乎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是否可以写?为2、怎样通过想象反映人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怎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怎样把故事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4、为了让自己编写的科幻故事能够吸引读者,该给故事取个什么名字。三、习作要求、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不能让人看后觉得索然无味。、要在故事中确定几个角色,要有各自的名字,不能只用“他”、“你”这样一类的代词泛指。、在编写作文情节的时候,要大胆想象,不要有所拘束。、作文的内容要具体,描写一件事或一个故事情节的时候要详细一些,要让读者明白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和你想说明什么道理。四、读写结合读下文时间控制器,思考:(1)作者因什么想到了时间控制器?(2)作者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形象?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3)作者是怎样把现实和想象联系到一起的?七、动笔写作八、交流互改1、“词语辨析”要注意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2、“拓展交流”要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交流学习本单元神话与传说后的感受。3、“积少成多”不必精讲细解诗句的意思。应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对不理解之处可让学生讨论交流。必要时老师点拨,乃至讲解。4、“口语交际”重点是评价好喜欢故事的理由。5、“作文指导”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想。要落实好修改环节。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人间天平教材分析: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四篇课文中商鞅南门立木出色的老师是精读课文,狄仁杰公正护法美丽的规则是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人间天平”这个主题进行组元企鹅归巢的路上看到的场景,赞颂了人们自觉遵守行车规则的美德。四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个公正执法、严守规则的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公平正义的人物形象。诠释了遵循规则、遵守法律的重要。6商鞅南门立木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4、帮助学生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教学准备:让学生查阅商鞅变法的资料教法和学情分析: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去读书,让学生自行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吗?2、你对商鞅有那些了解呢?(课件出示商鞅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课前的搜集。)3、为了进一步了解商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标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一下是怎么学会生字和新词的?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名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2、互动交流:课文可以分为那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四、合作评价,归纳质疑。1、通过初读课文,你觉得商鞅是个什么样的人?2、通过合作学习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教师进行归纳。3、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下节课我们继续对这些问题的探究。第二课时一、复习激趣,谈话导入1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新词,并引导积累运用词语。2、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南门立木这篇课文,文中的商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最欣赏他的哪些做法?3、这节课让我们结合课文和上节课滞留的问题继续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二、研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围绕上节课几个问题,抓住课文中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描写进行读书、体会、交流。1、出示自学提示:(1)商鞅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2)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3)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4)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5)你对商鞅的做法有什么看法?(6)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点拨引导。(1)交流、体会商鞅变法的决心。引导学生抓住“改革家”“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主持变法”等,了解商鞅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法。要引导学生了解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苦难,他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抓住商鞅在南门立木时出示两个告示及人们看告示后的议论,了解人们对商鞅南门木的看法。引导学生抓住“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和“郑重地对大家说”的具体内容,理解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严格执法的精神和意志。 引导学生抓住“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不但而且”理解商鞅南门立木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写法。 “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小伙子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呢?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小伙子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这是小伙子心里会想些什么?旁观的人又会说些什么?)三、课外延伸小练笔: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样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时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四、作业:1、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下面词语造句。一方面另一方面只有才2、讲述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板书设计:6、商鞅南门立木变法-困难-南门立木-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聪明机智7*狄仁杰公正护法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唐代名相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从高精神。课型: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狄仁杰怎样公正护法的,感悟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编写小剧本,再演一演。3、帮助学生认识“庇、屠、辜、悯、悼”5个生字,读读记记“包庇、屠杀、无辜、怜悯、哀悼”及“明察善断、声名鹊起、推崇备至、犯颜直谏、手足无措、引以为戒、哀鸿遍野”等词语。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教法和学情分析: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后面的提示要求,自主阅读,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或问题,展开对话交流,在读中悟情,教师适当的点拨。并根据课文的特点,采取演一演的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狄仁杰的资料。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了解多少我国历史上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人物?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3、学生介绍狄仁杰的有关资料。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2、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5、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写的是什么?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四、置留问题,练习拓展1、课文究竟是怎么写出狄仁杰是公正护法的?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2、出示作业和课外阅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狄仁杰公正护法这篇课文,板书课题。2、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3、狄仁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自读感悟1、学生自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读后进行交流。2、交流体会。3、齐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当狄仁杰病故后,武则天十分悲哀,并宣废朝三日?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内容,编演课本剧。在小组中排一排,演一演。 【教师参与小组排练,从语言、动作、神态方面指导,表现人物的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2、推举优秀的在全班表演。【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展开情节和表现人物的性格,因而本节课采用编演课本剧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完成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人物分析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为学生深刻理解文意提供平台。】四、拓展升华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为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所感动。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课后以我们需要狄仁杰为题写一篇读后感。五、作业:1、讲故事2、写一篇读后感(优生)板书设计:7、狄仁杰公正执法 明察善断一万七千多无论没有公正护法刚正廉明 权善才获免武则天下诏 犯言直谏 王立本被判刑教学反思:8、出色的教师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在美国南加州法律大学读书时,朋友送我一只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故事,赞颂了那位黑人同学模范地坚持公共道德和遵守规则的优秀品德。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树立公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校规的精神。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讲课文故事梗概,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3、帮助学生学会“揣、昧、屉、蔼”4个生字,掌握“揣测、拾金不昧、抽屉、和蔼可亲”及“至理名言、乐极生悲、愤愤不平、失而复得、坐立不安、赫然、告诫、困惑、居然、遗憾、幡然醒悟、迂回”等词语。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理解为什么说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教法和学情分析:教学时,从课文的整体入手,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边读边思考文章表达的特点,通过朗读加深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同学们,谁能谈谈自己在学校生活中或社会生活中,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有无遵守或违背校规或社会公德的现象?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坚守公共道德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新词。2、同桌间交流预习情况。3、教师检测识字效果。三、朗读课文,了解大意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梗概。3、让学生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4、按课文继续的顺序,给课文划分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写的内容。四、布置作业1、认读生字,书写词语。2、熟练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揭示新课1、认读词语(课件)2、回顾课文内容,写的是一件什么事?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色的老师。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1、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那位黑人是位出色的老师?课文中的哪些描写你受到了教2、学生自学。3、交流体会。第一部分:送还手表1、为什么说“这是我心爱的电子手表”?(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2、“他只是微微耸肩一笑”看出黑大哥有怎样的品质?3、想象一下,当时“我”应该怎么表达谢意?4、什么是“拾金不昧”?你对黑大哥怎么评价?5、读出喜悦和敬佩的感情。第二部分:黑大哥告发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手表还给我的黑大哥!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他给我的居然是一种遗憾的笑容,还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1、黑大哥告发我后,我受到了怎样的处分?(读课文的6-9自然段)2、“极其困惑”是怎样的感情?(鼓励学生多元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埋怨、责怪、无奈”)3、“遗憾”是什么意思?猜测一下黑大哥是怎么想的?4、“这是公德,这是规则”。黑大哥说的公德与规则指的是什么?5、“居然”是什么意思?包含“我”怎样的感受?6、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